有画功非常好的作者,发过一张手绘图。瀚海狼山认为画的比较专业,可以一目了然的看清很多东西。在这里首先感谢手绘图的原作者。这张图画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把现在陆地重型船台上已经整体合拢的部分大船的水线巨段,和虽然没有合拢,但是已经摆在准备区正在预施工的一些模块,准确的在图中标出了他们未来该出现在新大船的哪个具体的位置。图中的实线是现有的巨段和模块,而虚线标出的是还没有出现模块的部分,以及新大船吃水线以下将来的大部分线型。对全球海军装备历史比较有经验的人,看到这张图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看上去怎么那么像一艘战列舰的舰体啊?其实这种感觉是完全正确的。瀚海狼山过去多次说过,载机大船在机库地面以下非外飘段的舰体整体水平剖面,就是一个狭长的、不规则的柳叶型,具体来看,极像过去战列舰主甲板以下的舰体造型。
之所以设计成这种形状,就是为了获得一个高速深V穿浪体,以强大的蒸汽动力,追求30节以上的最高战斗航速。这种穿浪体的特点,是吃水线船体前部非常狭长,最前面有穿浪球鼻艏。而且整个前舰体的排水体积都不大。全船排水体积最大的部分,并不是在全船吃水线的正中间,而是在中间点稍微靠后的位置。这里的型宽最大、水线最宽,而且最宽处的水线侧壁接近和水面垂直,而向前和向后则又迅速的外倾。过了水线最宽的部分,船尾段的吃水也迅速的变浅,到最尾部则几乎不吃水。这样整个船体的吃水压力,主要就集中在中部,整体像一根扁担一样,中间挑着前后两头的大部分重量。而全船最重的炉机舱和主要液体舱,都集中的重心附近。这样既可以像不倒翁一样确保全船在大浪下的纵向和横向摇动的自动复原。也可以避免巨型的三角浪直接折断300米长的龙骨。因为船体前后都比较轻载。
这种水线线型设计,和水线同样超过300米的大型集装箱船和超级油轮完全不同。民船为了更多的装货,大部分船身都是标准型宽,只有船头和船尾是锐角。但是由于全船自重比较分散,龙骨的受力就很长,最怕巨型三角浪,直接当场折断船体。这就是为何载机大船从侧面观察感觉非常的狭长,却不怕三角巨浪的根本原因。二战末期,旧日本海军就曾经用同样的一套舰体,生产超级战列舰和航母,这是首次把航母的吨位提升到了7万吨的级别。其实把4万吨以上级别的战列舰甲板以上的所有炮塔和高耸的上层建筑全部去掉,和当代航母的机库地面以下的船体几乎就是一样的。而现代航母,就等于是在大型战列舰的甲板以上,再安装机库,机库顶上就是飞行甲板。然后再在侧面安装舰岛。而非核动力的舰岛还要兼职烟筒的通道。实际上战列舰主甲板以上所有炮塔和烟筒的自重,和航母机库以上自重相当!
从这张图中可见,船体吃水最宽的部分,就是中后部上面已经有甲板面的这一段。而前后是两大炉机舱。炉机舱内放置了前后各两套,一共4部蒸汽轮机,以及配套的巨型齿轮箱,这是将来直接连接4根动力大轴的体现。图中用红线标出了前后2个红色立方体一样的东西。明显指代的是燃油锅炉或者特殊堆的安装位置。现在还看不出到底是哪一种动力方式,若是两个整体立方体,那就是堆;若是多台设备,那就是燃油锅炉。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整个的动力段,占据了水线下体积的绝对部分,虽然不到水线总长度的一半,但是体积重量明显占据了70%以上。前面船体只有一个很小的船底段,现在实物正倒扣在准备区。而船尾部分可见3个模块,也已经在图中并在了一起。其中一个还可以明显看到有大轴未来出船壳的轴套。其实这个图最大的不足,就是尾部水线部分画得不完全。其实从出船壳的4个大轴套最靠前的两个,到真正的水线船尾,最少还有60米以上,图中没有表现出来。
未来的机库地面下一层的以上层,主升降机,一直到机库和飞行大外飘甲板和舰岛都没画出来。但是这些部分将来都会直接在干船坞内迅速吊装,几乎3天就可以焊接上一个大模块,这在17舰过去的船坞生产中早就展现过。而新大船的吃水线以下的主动力舱,才是整个生产过程最精密、最复杂、进度最慢的部分。一旦这部分入坞,那么上层模块的搭建将迅速见整体。而水线最宽的部分,几乎把风雨棚两侧挤的满满当当,风雨棚内部最大宽度在47米,最小也有45米,如此宽大的水线,几乎比17舰安装上机库整体模块,还没安装外飘段时的41.8米左右的宽度还要宽。因此有人说什么8万吨,只能算标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