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球的载机大舰来说,不论设计的多长,是250米、270米、300米还是340米。对他们的满载排水量的影响,都不如水线宽度影响大。因此瀚海狼山强调通过水线宽度来最终判断一艘载机舰艇的吨位已经好几年。这个方法其实不仅仅适合弹射或者滑跃型载机大船,就是对其他的航空舰艇也适用。比如美国的两栖攻击舰,从塔拉瓦级到美国级,吨位从3.99万吨扩大到4.5万吨,水线宽度却变化都不大,只不过从32米上下扩大到了33米左右。仅仅多出来1米多宽,满排就多出了接近1.5万吨。这就体现出水线宽度对大舰吨位的巨大影响力。海自的出云级的水线宽度,只有28米上下,因此即使有很大的外飘,满排也是3万吨刚露头的级别。仍然无法进入中型航空舰艇的最低吨位门槛。现在谁谁家的两攻,上来的水线宽度就是32.5米甚至是33米,因此说3万稍多的满排,是不可信的。
要迈入中大型载机大舰的门槛,不论舰长多少,水线宽度必须超过35米。这个宽度,以前过不了巴拿马运河的老船闸。美国的所有两攻设计成水线宽不超过33米,就是折叠外升降机后过巴拿马运河方便。现在巴拿马运河的新船闸的最大通过水线宽已经加大到48米,可以通过15万吨级的集装箱班轮。不过由于正规载机大舰外飘太大,而且飞行甲板不可折叠,因此还是无法过巴拿马运河。那么一艘载机大船,要达到满排8万吨,彻彻底底的进入全球一流大型载机舰艇的级别。他的水线宽度,就不能低于39米,如果要绝对保险,并且船型设计的丰满一点,就不能低于40米。而要再上升一步,超过9万吨,进入巨型载机大舰的级别。则水线最大宽度不得小于41米,若超过41.5米,已经10万吨打不住。水线再放大到42.5米,则最小13万吨,甚至会到15万吨。知道了水线宽对载机大舰的意义。
回头来看看正在建造的某船。必须再强调一次,载机大舰的水线整体线型,都是一个长长的扁核桃形状。只有船体中部的位置,也就是前后机炉舱中间的这一段水线的侧壁才是几乎垂直的,也是最宽的部分。而往前或往后延伸,水线都是逐步外倾斜,到船的头尾都变成了深V形状。因此各种航空大舰,看最大水线宽,只能看前后动力舱的中间这段。现在某舰的最新航拍图又有了。真图这里就不放了,只说明关键的问题。这次的视角,可以看到已经靠近下水区的轨道船台上,水线最宽的部分,也就是侧壁接近垂直的部分(真正船体水线侧壁垂直的模块被风雨棚遮住了),几乎把风雨棚内侧挤的满满的。风雨棚的外侧实际宽度,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50米。一种是48米。即使是取48的较小值,那么扣除风雨棚两侧各两米的钢架侧壁的厚度,那么船体水线的最大宽度可以到惊人的44米。考虑到中间有最小安全缝隙。那么这水线的宽度也有42米,足够确保超过10万吨。以前看航拍的重型船台,往往没有参照物,生产线上的人员更是看不清,因为比例太小。这次终于有了一个可靠的视觉参照物,就是右下角路上有一辆水泥罐车。
水泥罐车大家都见过,平时跑在路上,也算是庞然大物,没想到在图中和船台整体、船体模块一对比,水泥罐车居然成了小蚂蚁一样。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目前模块的巨大。现在还可以看到,这些动力舱模块并没有完全焊接在一起,显然是为了下一步下水转运入坞的方便。另外东侧路上可见一些三角形的模块,怀疑是未来机库上外侧的外飘支撑部分。另外现在水泥罐车行驶的方向,应该是继续浇筑新挖港池的东西两侧的舾装岸线。港池的东侧部分已经清理彻底,舾装岸线的基础已经施工完毕。而西侧还在挖深,并新建和东侧一样的舾装岸线。到时候东西2侧舾装岸线总长加起来会超过2.2公里。5艘13万吨级的大舰同时舾装都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