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Karl:美国海外基地的故事|2019-08-06

【一】

1940年9月2日下午3点,罗斯福总统在华府办公室里扶了扶眼镜,难掩内心激动,10秒钟之后,他将签下一份重要文件,改写自己国家的历史。

从此,美利坚合众国将从列强之一成为唯一。

“为挽救濒临崩溃的英国,美国将向其提供五十艘一战时期的老旧驱逐舰,作为回报,英国设在大西洋及太平洋的一系列海空军基地,从此将归美国所有。”

尽管还没获得国会的认可,总统依然在这份协议上签上了名字。

他确实迫不及待。

在此之前,美国连北美洲都不算真正坐稳。包括1898年从西班牙人手里抢来的基地和夏威夷在内,真正意义上的海外基地不过10来个。就连墨西哥都在蠢蠢欲动,试图收复从加利福尼亚到得克萨斯,那些被美国占领的土地。

“这项交易将成为自路易斯安那购地案以来,强化国家安全最重要的行动”。罗斯福总统忍不住放下豪言壮语。

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购地案,让20岁出头的屌丝合众国,一下子土地倍增。而这次从英国人手里获得的基地,北起纽芬兰南至圭亚那,租期长达99年。在未来的一个世纪,美国拥有了横跨全球的权力。

美国海外基地1.0时代正式开启。

与英国人的协议实锤后,美国人在海外基地之路上再也停不下来。先是在西太围剿日本人时,但凡尺寸合适的岛屿,统统铺上了供B29轰炸机起降的钢板。战争胜利后,为了在欧洲抵挡苏联的钢铁洪流,数百个基地在西德和意大利拔地而起。而到了朝鲜战争,美军海外基地数量再增40%。

到1960年,美国已经与72个国家签定了共同防御条约或者行政安全协定,这使得美军在全球都有基地可用。随着第二年正式出兵越南,基地数量又再增20%。到了1960年代中期,美国在全球已经拥有375个大型海外军事基地,外加三千个小型军事设施。从位置上看,大多数基地都能从东西两侧,有效包围两大红色政权,这种钳形夹击的格局是二战之后30年的主流。

1970年代,中东成了美苏掰手腕的新地缘。在这之前,通过支持以色列、沙特和巴列维王朝统治下的伊朗等中东豪强,美国在这一带咄咄逼人,但1979年,巴列维王朝被推翻(见《伊朗旧事》),苏联空降兵在喀布尔降落,美国的整体战略被迫在东西包夹的基础上加上了中路强推。

时任总统卡特一时被逼急了:“企图控制波斯湾的任何外来势力,都将被视为美国的敌人。”

逼急了就开始发力,美国海外基地2.0时代开场。

除了伊朗,整个中东世界都出现了美军基地,规模远超此前的西欧、亚太。这些基地供“快速部署部队”使用,以保障中东的石油供应(听话,按我指令好好供油,不听话要挨打)。这只“快速部署部队”,现在被称为“美军中央司令部”,它与欧洲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并列,操盘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以及数十次军事冲突的。另外,美国海军还会长期在波斯湾至少保持一个航母战斗群——这就是一个海上基地。

除了基建规模的升级,2.0时代有着更深层次的蕴意。在1.0时代主要为遏制敌人,而2.0时代主要为占领资源。这一点与从古埃到大英帝国的历代强权别无二致。掌控足够的土地、资源和市场,就能成就一番霸业。

(全球美国海外基地,德、日、韩、意数量排名前四)

【二】

1945年,德国战败,几百万德国人在废墟中找吃找穿,美国大兵们则正在忙着抢占房、车,以及金发碧眼的雅利安女郎——当时很多德国女人为了一块面包沦落为娼。其产生的负面效果,是1945年6月,不足6%的驻德美军染上了性病,15个月后,数字上升至30%。

五角大楼赶紧找来军嫂们救场,不过让军嫂跟大兵们挤在军营里很不现实。于是,商场、学校、幼儿园、快餐厅、各种休闲娱乐设施统统建了起来。不久,兵营变成了标准的美国小镇,人们称之为——“小美国”

德国小城拉姆斯坦拥有10万人口,离它不到两公里,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小美国”——拉姆斯坦空军基地。阿富汗及伊拉克战争中,80%的官兵、武器和补给都从这里送往战区。基地占地面积与北京六环相当,5万名美军、文职人员和军属聚集在这里,为此,这里修了一座鸟巢体育场大小的购物中心,和相当于5个鸟巢大小的宿舍楼区。

这里相当“美国”:有保安的社区、宽敞的公园、比本地商场更物美价廉的购物中心、快餐厅、18洞高尔夫球场,如果懒得搭巴士,你还可以把老家的车免费运到这里代步(甚至还有补贴)。

位于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和韩国的韩福瑞营区规模与拉姆斯坦相当,而即便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数万军人同样享有健身中心、泳池和商场。

“小美国”虽好,但大兴土木确实“劳民伤财”,又很容易被人针对。从小布什政府起,军方便不再在前冷战地区兴建“小美国”,而是专注于搞“前进作业点”,这是种更灵活的中型基地。它们部署在像保加利亚这样,曾经向苏联交保护费的国家,以及原本并非战略要冲的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这里建筑紧密,生活类设施不多,几乎看不到军属。也正因此,官员们坚称它们并不是基地,“我们只是去人家那里‘作业’罢了。”

洪都拉斯的索托卡诺空军基地就是五角大楼越来越喜欢的“前进作业点”。洪都拉斯宪法禁止外国军队驻扎本国领土,美军官员们便统一了“美国在洪都拉斯没有基地”的话术。如果被讨厌的记者拍照追问,也只说基地是临时性的(嗯,“临时”30多年了已经)。同时,官员还会解释,“我们只是洪国空军学校的客人”,那个,空军军校的洪都拉斯人不到300,而美军工作人员有1300,这个客人数量是不是有点多啊?

无论大型的“小美国”,还是中型的“前进作业点”,都有点树大招风,周围民众总会因为环境污染、骚扰周边女居民(用骚扰两个字已经很客气了)、坑所在国的钱和物资之类的事情搞游行。所以更轻便的第三类基地便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其官方名称“安全合作据点”,俗称“莲叶”

“莲叶”只有少数军人或承包商可以参与其中的运营。虽然相当低调,但是无人机、侦察机、各种高精尖武器,却都存放其中,以备被派遣来的部队随时使用。同时,莲叶遍布极为广阔,一旦有突发情况,美军可以借此冲到世界任意角落,扮演21世纪的全球机动骑兵。

目前,“莲叶”已经遍布于南美、非洲和东南亚。军方原本指望“莲叶”及其他小型基地可以避免闹事群众前来抗议,但只要是军事设施,就都会伤害到周边的百姓,与规模大小无关。

(鸟瞰“小美国”——嘉手纳空军基地)

迫于舆论压力,冷战后的历任总统大部分都会说一些裁撤基地之类的场面话。但真实情况是,这边裁了一个,那边又冒出来一个。想搞明白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来算算账。

维持数百个海外基地和数十万海外驻军,到底要花多少钱呢?近几年五角大楼提交给国会的“海外费用摘要”显示,这一支出大概在200-300亿美元之间,我们折中取250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司法部整年度的预算)。但真实情况很可能和这一数字不在一个数量级。

有经济学家曾估计,每年花在海外基地和部队的实际费用为2500亿美元。依据国会指示,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全球其他地区反恐作战所产生的动辄10亿美元的费用,不计入“海外费用摘要”。但即便把反恐作战费用扣除,数字也会在1500亿美元以上。

那么,巨大的差额从何而来呢,这就要说到前面提到的,“在洪都拉斯,美国并没有基地”这样的文字游戏了。

除此之外,基地当中民用设施的兴建,相关非军事人员的补助和津贴,打着禁毒、人道及环保项目的名义搞军事行动的开销,也不被列入其中。总之,杂项跟烂账多得算不过来。

总体来看,虽然近年来军费已经下降,但加入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等作战地区的基地和部队费用,美国在全球基地的总开销仍将达到2000亿美元量级(俄罗斯2018年政府财政总收入,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字)。而考虑到经济学家所谓的“溢出效应”,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放大。

如此巨额的资金流出,到底是谁得到了好处?

民间流传的说法是,自911事件至今,五角大楼把大约5000亿美元的海外项目外包给了民间公司,这笔钱绝大部分用在了海外基地。受到前面所说的财务混乱的影响,实际的总数应该还会更高。而这笔钱的1/3,被头部的十家公司所瓜分。前哈里波顿子公司KBR(小布什政府的副总统切尼曾在此公司担任CEO),英国石油公司BP,都是其中的代表。

涉及到工程开发这种资(回)源(扣)驱动型的行当,全球状况都差不多。没人竞标都能得标,财务造假等等现象,大家都见怪不怪。即便财技拙劣、有满满的作弊前科、名声臭大街也无所谓,只要维系好核心资源,下一次依然能中标。

因为贪腐的事情,国会专门成立了“战时项目外包特别委员会”。据这个委员会披露,光是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就有600亿美元在内外勾结中被无谓消耗。委员会曾起诉一些官员,罪名乏善可陈:这些人一方面收受现金、礼品贿赂并接受性服务,一方面向承包商提供内线消息并协助虚报款项。

靠回扣搞定了采购负责人后,也需要顾忌一下实际用户的感受。为了增加用户粘性,对外包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SKU。名义上,硬件、作业和维护、食品、燃料、安全五项服务是外包的重点。但本着一切能外包的都尽量外包的原则,大到在中美洲盖健身房,小到在韩国买种花用的土,统统都可以交给外包商。下面随便举几个采购清单上的服务或商品,它们是:修建水泥人行道、交通讯号灯、打印机墨盒、淋浴花洒、蟑螂药、playstation4、烤串用的炉子。

外包商很精明,他们清楚只是维系好了采购负责人和用户还远远不够,因为真正的核心资源在国会里。所以每当国会议员选举,赞助费才是最硬核的公关费用,但具体的数字,可能只掌握在CIA手里了。这笔钱绝对不白花,暗地里的保护不说,明面上来看,军工企业的有效税率为10.6%,低于大型企业平均的12.6%的税率。

(2012-2014年,美军军费支出)

【三】

“莲叶”似乎将成为全球反恐时代的主流基地形态,但是数百个大中型基地暂时还不准备退出历史舞台。除了要承载超过50万军人和军属的吃喝拉撒(其实军属比军人要多很多),大中型基地已经与所在国社会,甚至全球人口就业等问题捆绑在一起。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大中型基地里面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

美军基地大部分人收入水平相当可观,最高级将领的工资是大头兵的10倍(波音CEO的工资是底层员工的几百倍)。军官还是以白人居多,但军中各有色人种的关系也算和谐。

绝大多数基地中,有一个特殊的族群,即所谓的“第三国国民”。他们多半是菲律宾人,无论煎肉熬汤、拖地板扫院子、还是凿墙通下水道,都可以交给他们。菲律宾人只能住在挤着四张上下铺的小宿舍里。

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这样伤亡率更高的地方,有7万名国际民工,成为五角大楼的隐形后勤大军。在这里,孟加拉人烫熨衣服、肯尼亚人开车运送冷冻牛排、波黑人修空调,印度人提供摩卡咖啡。低端工作都交给了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

吃牛排、喝咖啡、打球、购物,生活看起来与真正的美国小镇没区别,但这里毕竟还是军事基地,无论军人还是军属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首先是阵亡,尤其是女军人的阵亡。占军队15%的女性军人,却占据了阵亡榜单的大多数。这礼拜,还在“小美国”一同购物撸猫的女战友,下礼拜就可能阴阳两隔。

其次是归属感的缺失。二战后的二十年,军嫂们虽然被允许陪同男军人进驻基地,但那会儿基础条件简陋,她们大多因为无所事事,变得敏感爱找茬。后来女权运动兴起,五角大楼为处理家暴等婚姻问题出台了政策,军嫂们可以领取子女赡养费,孩子还可以送到托儿所,后期她们还可以优先应聘基地文职工作。但因为工作技能的缺失,她们的收入要比常年工作者少40%(就是打零工的命)。而在学校,频繁转学的军二代也遇到了类似的困扰。

最后,因为军规的限制,基地与全封闭式学校或者监狱类似,吃喝拉撒都要受到管理。基地里会形成所谓的太太团,定期聚会中,太太们需要以丈夫的职级来确定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如果做出与自己地位不相称的事情,就可能会危害到丈夫的仕途。

太太团尚且受到如此的限制,军人本人就更为严苛。年龄或者职级不符合要求,不允许结婚生子,同性恋行为更被明令禁止,但军队里总有人热衷于搞基。

美国的大小心理咨询诊所中,曾经在海外生活的军人及军属,咨询需求是普通人的几倍。所以即便“小美国”从功能上对美国小镇的还原度高达100%,大家在里面过得还是并不开心。

不开心的不只是基地里面的人。住在基地原址的原住民,才是最悲惨的群体。

1900年至今,在美国本土之外,军方有近百次为营建基地赶走原住民,这种情况在环太平洋地区极为普遍,无论巴拿马还是阿拉斯加。人数最多的要数冲绳,20万岛民不能回家,他们在推土机和刺刀下失去了家园。

这种迹象在21世纪并没有停下的苗头。2006年,驻韩美军为了强化首尔以南的力量,想要扩建前面提到的韩福瑞营区。乖巧的韩国政府动用了强制征收权,从大秋里附近地区征收了一块相当于北京六环面积相当大小的农田。老实的农民们被激怒了,他们选择拿着锄头和镰刀保卫自己世代耕种的土地,政府出动军警强制执行拆迁。镇暴警察保护推土机和拆除大队进入大秋里,痛殴抗议农民。同时,他们摧毁了一所学校、破坏农民的稻田和灌溉系统,许多村民还要继续硬刚,政府干脆派出军警用铁丝网把全村围起来。

2007年4月,最后一批村民终于被迫撤走。很多上了年纪的村民说,“我止不住泪水,心都碎了。”

韩国还保持着一项记录——美军在海外买春最多的国家。这里拥有全球第三多的美军基地,法理上,朝鲜战争并未结束,所以美军无法像其在全球的大部分基地一样,大建家属楼,让官兵把老婆孩子接来同住。

1950年9月,联合国军正式加入朝鲜战争,据《釜山日报》报道:“为报答盟军的付出,市政府已批准建立联合国军基地村,内设慰安所,市政府呼吁广大市民多予配合”。1950年,整个韩国出现了十八个新的基地村。

巅峰时期,每50个15-40岁的妇女中,就有3个卖淫,而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美国大兵。

现在基地村的数量是180个,每个基地村中,都有上百个打着“果汁店”名义的性交易场所。果汁店门口“韩国人禁止入内”的招牌,清晰地说明在这里,真正享有主权的是美军当局,而不是韩国政府,性工作成为基地村支柱产业之一。

1990年代,已经跻身亚洲四小龙,并通过主办奥运会而提振国民士气的大韩民国,感觉自己“专为美军拉皮条”的形象,与自己期许的人设实在不符,政府终于下决心不再让自己的女性沦落为基地村里的玩物,随后菲律宾和独联体的女子迅速填补了本地女性的空缺(如果结合《双面君王》那篇文件来看,菲律宾实在太失败了)。

韩国政府向相应国家的女子开放了所谓“E-艺人”签证。通俗来说,就是韩国政府引进性工作者的特殊通道。

人贩子以成为歌手或者舞者的幌子,先假惺惺地向这些国家的女性索要能证明其有歌唱能力的磁带,后面的强制体检才是实际上的重点,只要没有被查出HIV或性病,拿到签证没有任何问题。此外,人贩子会收取不菲的费用,并“好心”地告诉女孩们可以通过后续工作的工资来偿还。但事实情况是,各种乱七八糟的雇主会巧立名目收费,从本就不高的薪水中扣钱,让他们永远欠债,不得翻身。

千里迢迢来到韩国的女孩们最后被带到“果汁吧”—酒吧原本是官方的性交易场所,后来韩国政府为了声誉组织“严打”,酒吧摇身一变成为“果汁吧!”,在这里买一杯20–40美元的含酒精果汁,就可以和女郎打情骂俏20分钟,时间到了妈妈桑会要你再买一杯,消费满150美元后,大兵就可以带女郎出去。要是你性子比较急,也可以进门就直接拍下150美元。

“果汁女郎”们一般住在楼顶的铁皮房中,几乎每餐只吃方便面。护照被老鸨扣着,女郎们不懂韩语,无力求救。有人曾经尝试逃离,一些人被抓起来丢到监狱然后驱逐出境;更多的人还没被警察逮到,凶狠的债主就先把她们逮住了。也会有部分人品较好的大兵为女郎“赎身”,使其成为自己的“长期女友”,不少人甚至结婚生子。但是这种故事常常以始乱终弃,抛妻弃子而结尾。

基地军官们一边喊着不鼓励性交易,一边却把安全套直接发到士兵手里,85%的美国大兵,都承认曾经与果汁女郎发生交易(可能另外15%偏爱搞基)。根据前几年的数据,每名美国大兵月收入3800美元(很高了),150美元一次的果汁消费,对他们来说完全在承受范围内。

军官们默许甚至公开支持手下寻花问柳,纵容下去的副作用是很多大兵会不满足于买春,基地周边的无辜民众、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女战友甚至男战友都会成为被下手的对象。

久而久之,美军内部形成了严重的性侵文化,根据国防部防止性侵中心公布数字,美军内部在2013年至2016年会计年度间,性侵害指控超过2万件,平均每天13起左右。其中美国陆军的性侵指控多达 8294 件,海军有4788件,陆战队有3400件,空军则有8876件。2016年美军内部性侵程度达到了“巅峰”!军队内部性侵举报达6172件,创历史新高。2016年共有1.49万名军人遭遇从抚摸到强奸等不同形式的性侵和性骚扰。

美国海军的“佛罗里达”号潜艇艇员甚至编纂了一份女艇员名单,根据吸引力等级对她们进行排名,这份调查报告长达74页,简直是一份露骨的“性侵名单”。

(菲律宾果汁女郎 vs 非洲裔美国大兵)

【四】

在洪都拉斯和菲律宾试点成功后,“莲叶”在非洲遍地开花,在此之前,非洲不过是五角大楼眼中的鸡肋。2007年成立非洲司令部之前,美军甚至在沿用二战时期的架构——由欧洲司令部兼营非洲事务。新世纪之前,美军在非洲最大规模的介入发生在1990年代初,2500名军人参加到联合国对索马里的人道主义救援中,后面的桥段大家通过《黑鹰坠落》应该都知道了,1993年美军在摩加迪沙遭遇重创,随后迅速从索马里这个是非之地跑路,之后再也没派过人到非洲作战。

911事件后,五角大楼的老爷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开始规划着在吉布提设置基地。这里可以覆盖中东和大部分非洲地区。几年后,以每年3000万美元的租金,美军在这里圈了一块北京三环大小的地皮供4000多名官兵使用。

非洲人民并不喜欢美国人,南非和阿尔及利亚联合另外15个国家,明确diss美军非洲司令部。而除了利比里亚,没有一个国家愿意老美把非洲司令部设在自己的国家。为了大家面子上过得去,五角大楼还是把非洲司令部设在了德国斯图加特。

未来,美国很可能打着人道主义的牌子,试图控场整个非洲大陆的战略资源,阻碍中国的非洲战略,也顺带着压治一下法国这样的老牌非洲殖民强国。

从911到现在,美军在非洲已经投入了500多亿美元——上百个“莲叶”已经遍布20余个国家,并且,每个“莲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扩张为大型基地。每天,至少10000人在非洲活动,足迹遍布54个国家中的50个。驻军人数和活动强度,已经超过作为后花园的中南美洲。其实,中南美洲的“莲叶”也不少,因为在这里和东南亚,美国同样将与中俄激烈角逐。

与前辈基地相比,“莲叶”的作用不仅限于军事,它等于开挂搞了一个地图全亮,直接监视所在国的一切活动,经济和政治意义甚至超过了单纯的军事意义。另一个重要影响是,所在国的军事系统将融合进美国军事体系之中。如果结合美国试图固化国际格局,阻碍强势政权崛起的一贯策略,“莲叶”将和更多的独裁、贪腐、暴力的政治势力甚至流氓团体合作,干掉那些不听话的政权。

【五】

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包围在中国的各处基地,对中国影响巨大。

关岛基地群

关岛位于马里亚纳群岛最南端,距台湾海峡、南海、朝鲜半岛距离均为3000千米左右,在太平洋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地群中的安德森空军基地最多可容纳150架B52,由此起飞的美战略轰炸机在12小时内打击亚太地区的任何目标。同时,这里拥有美军在西太平洋唯一的核潜艇基地,和可容纳180架飞机的海军航空站(海军航空兵在西太平洋主要的侦察和反潜基地,也为航母舰载机和海军飞机提供保障)。此外,海军在关岛设有控制站,依托海底电缆和卫星通信,与印太地区的舰艇保持联系。

然而,来自东风快递的威胁让关岛基地很是不安,“一旦基地被中国战略导弹瞄准,美军须分散到小型基地上发起行动”。所以,在距关岛200千米远的塞班岛、天宁岛都出现了“莲叶”。五角大楼认为,冲突爆发时,小岛上的“莲叶”或许可为美军的干涉行动提供足够的装备和物资准备。

东亚基地群

美军东亚基地群,以日本横须贺为核心,拥有超过200个各类军事基地。美军常驻或战时可以使用的港口多达30个,可容纳各型舰船1300多艘。作为美军战略的第一梯队,第七舰队就部署在中国的家门口,其司令部就设在横须贺,而且还带上美国常驻海外的唯一核动力航母编队。一旦台海有事,它在48小时之内即可赶到。

美国空军在海外最大的作战编制叫“航空队”(相当于我们中国空军 “一个军”),在全球一共部署有6个。而其中的1/3——驻日美军第五航空队,驻韩美军第七航空队,上百架F22和F35就堵在中国的家门口。陆战装备方面,萨德、“爱国者”-3型防空导弹和AH-64D型“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已被部署到朝鲜半岛。

东南亚基地群

菲律宾曾是美国在东南亚的重要军事盟友,以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和克拉克空军基地为中心的东南亚基地群,原为美“岛链”中承上启下的一环。但1992年11月苏比克湾海军基地交还菲律宾后,美国丧失了“岛链”中这重要的一环。然而在2014年,两国依然达成《菲美加强防御合作协议》框架性协议,美国在菲律宾的海军和空军基地重新驻扎。2016年,菲律宾官方曾表示,愿向美国提供五座空军基地、两个海军基地和一个陆军丛林战训练营。

杜特尔特上任后,菲律宾的态度出现了逆转。2017年,菲政府拒绝了美国在离南海争议海域最近的巴拉望地区建设空军基地的提议。虽然顾问们竭力建议他维持《强化防务合作协议》。但杜特尔特实际上还是“撕毁”了该协议(老杜脑子还是很清醒)。

在此之后,中菲关系进一步发展,2018年,菲律宾居然会请来中资企业在曾经美国驻菲空军基地上建立起了一个开发区,并且这个开发区价值20亿美元的。数字之下,是菲国不可逆转的政策倾斜。

中亚基地群

“9·11”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为噱头拉拢各斯坦国,当地政府出于同情,同意美军建立军事基地或开放领空。随着时间的推移,“反恐战争”的实质暴露出来:以CIA为首的西方情报部门以”反恐”为借口,陆续进驻中亚各国。特别是美国也依靠”反恐”大旗,取得了过去根本不可想象的中亚军事基地的使用权。同时,美国还暗中向中亚各国输出原教旨主义,并企图在各国实施颜色革命,中亚各国的政局一度动荡,我国西北的自治区也受到了这波风潮的影响。

2017年,美军特种部队袭击了阿富汗某处塔利班监狱,救走了40名IS高级成员。这让美军的目的再一次曝光:显然,五角大楼是不会甘心撤离阿富汗的,即使撤离,也要留下IS到处搞破坏。

斯坦国面对美军一手训练的IS武装,显然缺乏必要的对抗能力。针对美军临走之前暗中使坏的行为,俄罗斯势力重新介入本地区。2018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愿意与吉尔吉斯斯坦政府讨论开设第二个俄军事基地的问题。2014年,美军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玛纳斯空军基地关闭,该基地距离俄罗斯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军事基地仅有数十公里。

(美国在亚太的主要军事基地)

【尾声】

从“小美国”到“莲叶”,这种为了维系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贫富格局,替极少数人谋取私利,无情践踏人民权益的军事载体,不可能永久维系,在它们背后,曾经的世界霸主正愈发保守和孤立。如果足够自信坦荡地拥抱世界,又何必靠基地去撑起霸权,美国的海外基地会同从荷兰、西班牙、到英国这些曾经的世界强权所建立的堡垒要塞一样,在国运衰落的洪流中,必然退出历史舞台。

(karl是我助理,以后他负责写一些科普类的文章,后天更新我写了七天的《巴西往事》)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Karl:美国海外基地的故事|2019-08-0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