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8 日,中央正式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随后各路媒体产生了大量解读。
大部分的解读都集中在深圳的房价和深股上,这都是一厢情愿的错误解读。
“意见”的发布,和最近香港发生的一系列暴乱活动有关。
我们会发现,一个强力政府,对暴乱行为一定会采取严肃的措施与态度,但香港方面却有着许多微妙差别。
其核心点在于,对香港,是“废”,而不是“救”。
废之,则深圳做好接纳香港难民的准备。
所以,这份“意见”,最关注的人群,是香港市民,尤其关注: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
很多人无法理解如何废掉一座城市。其实原理很简单,停止货币和资源的大量供应与投放。
元朝末年(1357年至1366年间),福建泉州发生的一场长达近十年的以波斯人军队“亦思巴奚军”为主的军阀混战,由于“亦思巴奚”是泉州波斯人的武装,因此此事件也被称为“波斯戍兵之乱”。
元朝在宋文明的基础上,引入了波斯人来泉州进行管理。因此在元朝统治期间,波斯人在泉州是高等阶级,汉人则从事低贱苦力。
当时的泉州已超过 20 万人,工商业极其发达,由于元朝统治者为蒙古人,并不具备定居文明的统治水准,导致泉州成为最大的贸易走私集散地。泉州经济虽然发展强劲,但获利的并非华夏人,而是泉州的波斯军阀。
因为财富并没有真正投放和反哺到城市中的广大民众阶层,所以泉州事实上出现了畸形繁荣。
元末战乱,波斯军阀被陈友定剪除,泉州成为死城。
明朝建立后,为了实现世界帝国的贸易体系,当时便有两个选择,一是再造泉州,二是开辟新泉州。明朝政府果断选择第二种。
由于战船技术的巨大突破,明朝海上力量达到了巅峰,于是船队便在南洋的中心:马六甲,建立根据地,马六甲自贸区成立,成为第二个泉州港。明朝政府同时在文莱,吕宋,印尼等地建立宣慰司。
宣慰司所在之处,既为大明领土。
如旧港宣慰司为明代行政建置,政府驻地位于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是大明当时驻西洋(永乐年间的称谓)最高行政机构,也是当时明朝领土最南端,首任旧港宣慰使为施进卿。
所以,明朝建立了囊括整个南海贸易的世界帝国,并在重要地方建立了最高行政长官机构。
而泉州,便不再进行建设(货币投放)。
到了明朝中叶,由于葡萄牙耶稣会来到日本,扶植和培养倭寇海盗集团。日本海盗集团便联合王直,将宁波双屿港发展成亚洲最大的走私贸易基地。
1548 年,明朝军队全歼王直海盗集团,并填港,坚壁清野,废除走私港口基地的经济。
所以,如今对香港的策略,就是如此:直接填埋。彻底赶走殖民地经济。
港珠澳大桥的核心目的,则是在海上建立长城,狙击海盗殖民经济的先头部队。
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资本,将陆续转移到上海,和其他新一线城市,而难民,则就近进入深圳。
以上便是“意见”的全部作用。
有不少媒体人不懂经济,解读为深圳房价必然大涨。这是没有理解房价上涨的动机。
房子的市场价是由影子开发商:银行来决定的。银行信贷资源决定了房价的长期走势情况。同时,人民币如今已不再完全和房地产锚定挂钩,接纳的难民与房价上涨没有任何关系。
另外,香港的房价和内地的增长逻辑完全不一样。
本质上,香港是李嘉诚和汇丰银行的联合私人庄园,李嘉诚通过控制土地供应,将香港房地产建设成私人奴隶种植园。这一点和国内其他省市地方都是截然不同的。
至于股市大涨,则更加荒谬。
我们仔细研究“意见”可以发现,核心条款是城市文明生活,与公共安全。这和货币投放,金融主权等概念,没有什么太大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