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香港暴乱的忍耐度越来越低。
今天《人民日报》三句话看清香港问题的实质,这三句话是: 没有激进暴力,就没有警察武力;没有祸港黑手,就没有街头打手;没有外人捣乱,就没有香港骚乱。而配图则非常具备针对性,特别是”祸港黑手”配图是祸港四人帮,而”外人”则是已经暴光的插手香港的英美政客与情报人员。
这种直截了当的定性目标的精准指向说明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现实:香港问题的发展已经快触碰我国底线了。舆论宣传攻势之后,说明离动手不远了。
在这里希望香港的父母们,要加强对自己孩子的沟通与劝阻,祸港四人帮子女都跑到国外去了,几个街头暴徒头目要么去”读书”为借口原离是非之地,要么跑到蔡阴文那里求庇护,剩下的几乎都是被人家利用的工具,如果还不清醒只能成为牺牲品了。
二、G7会虽然不和谐,还暴发了特朗普夫人与马克龙的”雅照”新闻,但最后仍然有关于香港的表态。虽然信口雌黄,为我外交部驳斥,但仍然达成,说明了一个现实问题,西方在利益趋同性方面,还是要注意的。
笔者在文章中说,我们不处理香港问题,一是体现香港特区的”自治性”,而是时机,三是不被西方社会利用对国际社会造谣生事。G7会议之前不动手还是有一定意义的。从这次G7会来看,西方社会的改变矛盾没有缩小,反而是有所扩大,主要是G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式微。G7中,加拿大基本是摆设,意大利、小日本是看客,德法抱团与美国磕,英国目前仍然在欧洲利益与美国利益间找平衡,虽然约翰逊被称为英国的”特朗普”,但因脱欧问题,它随时有下台风险,而且与欧洲贸易占60%,与美国才14%,特朗普的信用等级它清楚,一旦特朗普达到目标翻脸不认人的概率非常大。
中国处理香港问题的策略,让G7没有找到更大的交集,是我们的成功之处,所以G7之后,因为G7会议的矛盾惯性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恰恰是处理香港问题的窗口。我个人认为,香港的”拨乱反正”不远了。
三、今天的《参考消息》报道,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现了”境外武装组织”。
我一直认为克什米尔地区局势恶化并不简单,是有非常大的国际势力卷入,看来已经被言中。而且隐隐感觉到,莫迪可能会钻进圈套。
克什米尔危机发生前,美国对冲基金大佬索罗斯连续发布印度金融安全警告,并放风要对印度进行金融攻击。随后美国邀请巴基斯坦总理访问美国,巴基斯坦总理向特朗普提出让美国介入克什米尔局势。我个人认为这是个圈套,是美国设局让莫迪钻入克什米尔陷阱。美国金融集团威胁要攻击印度金融系统,然后通过外交渠道让莫迪被迫在克什米尔采取行动,莫迪认为现在中美博弈正酣,也是机会,所以就果断了一把。
现在最大的可能是,若印度真的钻进克什米尔陷阱,大打出手,反而让美国金融集团有更大的机会收割印度。印度这种松散的社会体制与社会秩序,一旦卷入战争是非常容易制造混乱的,尽管莫迪威胁要用核武器,但这种威胁对美国金融集团来说,不起作用。
四、韩国日韩情报交换协议。表面看来是日韩矛盾导致,其实是韩国已经判断出日本对韩国贸易战的真正原因。美国意图通过弱化韩国制造业,牺牲韩国为代价,破坏东北亚贸易。而且极有可能在局势恶化后启动朝鲜半岛热钥匙。
美国资本集团对韩国的通信产业也非常”照顾”,比较韩国芯片、通信技术已经对美国造成威胁,特别是芯片业方面与我国的合作,让美国非常恼火。 现在中美博弈博弈已经向其它领域发展,为遏制我们美国制造地缘热点的选择非常多,但美国是否敢制造台湾问题的危机,我一直怀疑美国的胆量,但在半岛博弈则可以试探的。
韩国如此,只不过是一种自救而已
五、我国扩大自由贸易区。增加六个自由贸易区,仍然是通过扩大开放来对冲美国贸易压力。这么大的利益抛出去,对欧洲与日本是有相当吸引力的,而美国特朗普团队执意要加大遏制中国,不择手段,那么中国必然奉陪到底,为了达到美国不能利用所谓同盟一起对中国发难的目标,我们有选择的让利,对经济不好的欧洲,英国乃至日本都有非常大的诱惑力,特别是美国的唯美国优先政策,让我们的这种策略成功的可能大增。
再联想一下关于北京、上海、深圳、海南的定位,这种趋势会加强,这样就有可能让中美博弈变成双方博弈而不是”群”攻。
这样下去,中美比耐力、比内功就成为现实。还有一层:可能是为处理香港问题打伏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