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先秦的诸子百家名篇中,庄子的《秋水》没有《逍遥游》名气大,但却是我最喜欢的一篇,刚上网络的时候,还给自己起了一个网名—北海若。
北海若,也就是北海的海神,相当于西方神话中的波塞冬吧。但这位北海若却更加富于智慧和心胸。《秋水》一篇开头,就写了黄河之神河伯在秋水泛滥的季节看到自己管辖的黄河一片汪洋,远不见边,于是欣欣然自以为大。当他乘风破浪随着河水来到北海时,却被眼前波澜壮阔,无边无涯的海洋惊呆了。深深为自己的夜郎自大感到羞愧。北海若于是对河伯说了一段话。
“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北海若的意思是说,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难以开导教化,而如今河伯亲自看到了海洋之大,知道了黄河相比较于海洋的渺小,那么北海若就可以与河伯讲一番道理了。
北海若对河伯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江河之于海洋,不过是像山崖间的一条小溪,而四海之于天地,不过就是小小的蚁穴之于广阔的水泽,中国之地之于世界,也不过就像小小的一粒粮食之于庞大的粮仓。”北海若的这段言论,其实已经和当今科学家们穷尽一生想要追求的科学真理堪于比肩了。
但我要说的不是什么科学真理,而是想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在中华文明的传承里,海纳百川一直都是其核心之一,也算得上是天道之一。
孔子的论语中有“三人行,必有我师”,说的是,无论你是谁,你身边的人是谁,相互之间都有值得学习的优点或因素。这不是谦逊之语,而是在教导人们一种学习的自觉。儒家另一位大家荀子,在其名篇《劝学》中,有这样的名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的学生,秦朝丞相李斯在其名篇《谏逐客书》中,也套用了老师的这句名言“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以上所举的几个例子分别来自中国主要文化流派的道家,儒家和法家。可以想见,这样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深,影响之大。而深受三大文化流派影响的中华民族,在先秦之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基本上都是遵循这样的文化核心在向前发展。从而使得本来各民族交错生活的中国大地最终成就这大一统的局面。而这样的大一统局面也印证了这一文化核心的正确之处。
明朝著名抗金英雄兵部尚书袁可立【这是一个和袁崇焕同样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其在清朝曾享受到和岳飞一样的待遇,那就是被禁止纪念。】曾经题词自勉“受益惟谦,有容乃大,”后来这句话又被清朝名臣林则徐深化加工成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前面八个字是文化的传承,后面八个字则是修身的自律。
纵观中华文化的脉络传承,有容乃大贯穿其中,始终未断。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像其他古文明或中断,或消亡,有容乃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所谓江海不择细流,其实并不是出于需要,而是出于自然,就像道德经中所言“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其实就是天道。而中国之所以可以历经磨难而屡次涅槃重生,也就是因为中国的文化核心最为符合天道的运转。道法自然,中国的对外影响力,正是顺应了自然而然的法则。
能够做到有容乃大,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高速的发展。这在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中是一个必然的法则。如果一个个人或一个国家忽视了包容学习的优点,自高自大,闭关锁国,那么它的没落也就在可望之间了。中国的近代有那么一段时间,曾经出现这样的错误,导致了中国近现代的苦难深重。
但也是因为中华文化的核心永存,所以即便在沉到了世界发展的最低谷,中国还是能够很快调整了状态,重拾了信心,从而再次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为亮眼的国家之一。而此前一直引领世界的美国,究其根本,它本就是一个集各民族聚居而形成的国家,包容和学习虽然不是他们的文化核心,但却是他们生存发展的必然之路。所以我们看到,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家,在短短的两百年时间里,崛起成为一个世界超级大国。然而这并不是他们通晓了天道的运行,而是因为因缘际会不经意间符合了天道的运行。作为一个纯移民国家【原住民都被干掉了】。美国在这两百年间,继续沿着这一符合天道的模式运行着,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缘环境以及开放的移民政策,还有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世界动荡,各国优秀人才纷纷聚集到美国,成就了美国愈来愈辉煌的黄金时代。这就像当年的郭靖,偶然间获得了《九阴真经》,再偶然间习得了降龙十八掌,终于成为一代武术大家,但这样的因缘际会获得的成就,终究不能让郭靖成为一代宗师,也不过就是武侠世界里一颗耀眼的流星。光芒之后,只剩下一个传说。而真正深谙武学道理,师出名门,自成一派的张三丰却可以成就自己的武学宗派,让武当武术源远流长,成为永远高悬于武当山上空的一颗炽热恒星。
美国的成就得益于因缘际会,其文化核心依然是西方文化的那一套,之所以成为超强一霸,犹如当年的郭大侠【这个比喻大家不必喷,只是在探讨美国的成功的原因,丝毫没有让美国在道德和侠义精神上和郭大侠相比较】,虽然盛极一时,但并不能成为他永远强盛的保证,除非它借助这个机遇期,修正自己的文化传承,变化自己的文化核心,领会有容乃大的真正精神所在,让美国永远都处于海纳百川的状态中。
但很显然,基于西方文化的本质所在,这是不大可能的。更何况,太平洋的西边还有一个这一文化的嫡传子弟–中国。
包容和学习,传承与坚守,是中华文化的优越之处,有时候这种优越性会被别人看做是顽固,有时候又会被他人误解为媚外。但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包容来让自己进步,通过传承和固守以让自己坚强。只要做到这些,那么所有的责难和误解也就都可以笑看风云。
当然,中国的进步并不像西方的进步那样来自掠过和限制,掠夺他国的财富,限制他国的发展。中国的进步是一种共赢的进步,学习他国的长处,传播自己的经验,让世界处于一个和谐的命运共同体中。所以我们才一直在说,中国的发展和对外交往不是一种零和游戏。这绝非虚言,而是中华文化的必然。
只可惜,这样精深的道理,我们自己的国人尚且有很多茫然不解,更不要说那些和我们不是同根同源的外国人,外族人,想要让他们明白这些道理,只怕就得像屈原老夫子说的那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漫漫中华路,欲造就一个和谐的大同世界,时间是我们的优势,而时间也是我们的劣势。路漫漫乎?其修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