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到了1946年,美国人又搞出一个东西,1946年美国制造出人类第一台二进制计算机,人类进入到计算机革命时代。
OK,这就是咱们近代史最基本的事实。近代史的本质是工业化,工业化的关键节点是工业革命,然后三次工业革命全部被英美垄断。
那么因为英美垄断了工业革命,因此它的生产力就一骑绝尘。它们对人类生产力的进步贡献就大,那么历史老人就回报它们家,历史老人非常公正,它们家对人类生产力贡献大就回报它们家。
怎么回报?就让它们家享受了300年政治、经济、文化特权。
过去300年世界政治主导权都在它们家,其中有200年是日不落大不列颠帝国,有100年是美利坚帝国,就政治主导权。
经济主导权是二战以前世界的叫英镑体系,二战以后叫美元体系,对不对?因为价值主导权、世界通用语言是英语,价值观是以英美自由主义。
OK,这就是过去我们走过的一段历史,我们的近代世界史就是工业化历史,最重要的事件是工业革命。但是工业革命全被人家垄断了,因此人家有全方位的优势。
咱们中国实际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完全没反应。1760年代蒸汽机出现了,蒸汽机革命在英伦三岛、欧洲大陆、北美大陆,凯歌行进,如火如荼,咱们处在什么时代,知道吧?
咱们处在乾隆王朝时代,乾隆爷干什么呢?乾隆爷六下江南,公款旅游,是不是?公款旅游说得有点过,实际情况是这样,它实际上是考察江南地区的经济状况,以便确保他们家的财政收入,还是有目的的。
因为整个晚清来讲,它主要的财政就来源我们这地方——长三角。因为东北是他们家龙兴之地,对不对?它是不征税。
西北穷得像个鬼了,他哪能征得到税啊,他是贴钱。那个时候西南还有华南地区,实际上它是没什么钱的,而且控制不了鞭长莫及。
其中这边(华东)地方相对最富裕,因为华北也比较穷的知道吧?华中有点钱,华中也是个税收基地。今天好像咱们中央主要税收也是这个地方,没变,是吧?嘿嘿嘿。
好,乾隆帝他就来看一看,说他自己得评估一下到底能每年能落多少钱,哪怕你骗他,他再考察一下。
当然顺便也是考察地方干部,对吧?所以总之他六下江南有政治、经济目的,但是他这些行为坦率讲,跟伟大的工业革命比差得很远,对不对?意义就没什么。
好,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样把我们甩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发生了,然后我们中国当时有一帮人要追的,谁呢?洋务运动派。知道吧?
当时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盛宣怀、张謇,咱们南通人,他们都是很重视,它太重要了,我们要追。
但是非常可惜,洋务派总体来讲,他们的努力是失败的。
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抓着,第一次不抓,第二次没抓着,但是我们还是比较幸运,我们第三次抓着了,新中国我们抓到了。
新中国怎么抓呢?现在这么告诉大家,新中国的建国者,国父们是对工业化有一种渴望,这是跟晚清和民国不太一样的地方。
晚清民国领导人当然也知道工业化,也想抓,但是决心和能力不如新中国这一些人。新中国的建国者太能干了,对吧?
最近我看网上很多人都在转述金一南将军的观点是毛主席创业团队是人类历史上最牛的。21年建党,49年建国,二十八年创出一个新中国来,很牛啊,我是很同意。
毛主席是个最佳创业团队,而且我认为时间不是二十八年,是十四年,为什么?因为1921~1935年,毛主席在党内天天挨整,是不是?
那帮知识分子躲在租界里面很安全的,天天骂在一线战斗的毛主席那边,整他,天天整他,就给他整死了。
毛主席真正掌握党的领导权,是不是1935年遵义会议?在那以前一直是挨整!严格讲毛主席十四年创业,是不是?
所以毛主席有点反感知识分子,其实跟这有关系的,什么家伙坐而论道,你狗屁本事没有,天天整我,还下手挺狠的,他心里烦得不得了,知道吧!好,总之这是很成功的一个创业。
但是请注意,这个过程牺牲是非常大的,主席家死了好多人,死了好几个烈士,他是知道这个过程很惨的。创业成功了它代价太大。他绝对知道如果我装备好一点,是不是顺利得多,这个装备好,后面就是工业化。
所以这一代人对工业化的渴求,可能今天我们都是难以想象的,渴求工业化。所以把这个国家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是他们一致的追求,知道吧?
现在看起来他们做的很成功,但是这个过程也是非常艰难,建立新中国一样是很艰难的。
毛主席他搞工业化他主要靠两个手段,第一个就是国内艰苦奋斗,艰苦奋斗到什么程度?就是老百姓在建国初的头30年生活非常艰难。
当时因为我们国家没有资本,现代化是要资本的,然后西方都是在外面抢殖民地,把人家殖民地搞得很穷,对吧?
我们国家没有殖民地知道吧?而且或者像沙特这样,我们家里面有石油也行,我们家也没有那个玩意,又没有意外之财,是吧?
又没有殖民地,有人可以欺负,然后我们主要是靠欺负自己,是不是?就弄得老百姓特别生活艰难,最难的还是农民,对不对?
当时一个办法是搞剪刀差,工业产品卖得贵一点,农产品收购便宜一点,而且农产品你不许随便卖,统购统销,所以一个价,对吧?
通过这个,它国家积累的财富,剪刀差它把大量的财富从农民弄到城里,城里面老百姓其实生活也很差,是吧?只比农民稍好一点。
农民那个时候经常是辛苦一年,到年终一分红几十块钱,城里其实也不多,城里工人一个月也就几十块钱,拿一辈子。
所以今天我们日子好了,一定要告诉大家,它跟前面我们第一代的,建国的那一代是贡献离不开的,就是他们那一代吃的苦是好几辈子。
我们现在吃的苦比他们少,他们才是真苦。然后当时是毛主席带着他们苦的,因为他们苦就让我们国家就积累了一笔资本,然后资本后来就变成了工业化的基础。OK,这是当时中国搞工业化的第一个手段,国内艰苦,对吧?
先学苏联。当时49年建国的时候,是不是外面已经美苏冷战了?美苏冷战46年就开始了,我们建国不是49年嘛,那个时候我们建国的时候冷战已经开始了。
那个时候美苏两个阵营尖锐对立,当毛主席决定一边倒,跟着苏联这边。
现在有些傻子作为事后诸葛亮说毛主席不行。太傻了,当时要是两边讨好就好了,坦率讲这是书生的肤浅之论。
以美苏两强大的战略能力,你一点对我不忠诚,它都知道的。你对它不忠诚,它就不会给你回报,知道吧?
你就得跟一边跑,而且必须很真诚地跟一边跑,然后它们家会回报,我们当时就选了个苏联跑,然后而且跑进去以后还真帮苏联解决一个特大的难题,就是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就是斯大林发起,他因为在西边跟美国斗,斗不顺,然后他想东边点一堆火,引开美国的注意力,结果他没想到美国佬亲自动手揍朝鲜,他傻眼了。
他不敢跟美国打,他惹的祸,收不了场。然后找毛主席,毛主席从自己国家的综合考虑出发,决定去打,最后打得很好。我们刚刚建国很差的条件,但是志愿军表现太好了,志愿军是从中朝边境进去的,对不对?
和美军打的第一仗是不是1950年10月25号晚上的伏击战,我们4个车队伏击了美国开国陆军第一师,消灭它一个团,(中美)就交手了。
我们从鸭绿江进去是不是停在三八线?美国是从釜山登陆,停在三八线。军事上我们是打了一平手,但在政治上我们赢了。
原因在这,当时美国如日中天,美国军力绝对被公认为世界第一,美国是二战期间唯一两洋作战的国家,是吧?
苏联的红海军实际上是没有海洋作战能力的,苏联红海军是保卫伏尔加等地方。内河作战,没有海洋作战能力。
两洋作战就是美国,在大西洋打德国,在太平洋揍日本,两洋作战就是它。陆上作战,美军打得也是很好的。
二战期间,一次战役消灭敌人最多的就是阿拉曼战役,是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的,一次消灭了德国、意大利和它补充的150万人,所以美军非常能打的。
一定要知道,这个国家军队强,而且军队不用说,5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基本上占全人类一半,黄金储备都是它们家的,金融霸权在它们家。
然后呢,美军当时垄断核武器的。大家知道49年苏联才试爆了原子弹,对不对?苏联原子弹它的原理是从美国偷来的,知道吧?它从美国偷的。所以50年苏联红军是没有原子弹,实际上只有美军有。
OK,这就是当时美军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斯大林不敢跟美军正面交锋的原因,知道吧?美国国力强大,军力强大,又垄断原子弹,斯大林都不敢跟他碰,所以他惹的祸他真是怕。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当时很低的,因为一直到49年,1839我们虎门炮台被英国联合舰队轰炸到1949年,这110年我们天天被人扇耳光,你要跟人家打,在国际上,在村里面一点地位都没有了,知道吧?
50年虽然我们新中国成立了,国家统一了,但是总体来讲在国际上地位很低的。
我们当时的地位是这样的,美国是江湖第一高手,然后世界第一大门派,西方的掌门,然后手上拥有江湖第一兵器倚天屠龙剑,对不对?这么一个位置。
中国是什么?中国是少林寺扫地僧,连少林寺里边还是一个临时工,没有正式的身份证的,对吧?手上就一把笤帚就去打了,结果跟第一高手打一平手,是不是名震江湖?
这就是立国之战,这一战打完是没有任何国家想来侵略我们了。这新中国的安全就有保障了,这一战太伟大。
今天我认为我们后人都没有给这场战争的伟大给予充分的肯定,太伟大!
好,这是第一,这一战打出中国的安全,打出了国际地位,还有一个,这一战把苏联原来根据雅尔塔协议从中国抢的主权权益要回来了。
根据雅尔塔的密约,苏联是占领大连的,而且就大连作为国际自由港,永远由苏联红军占领。这是45年2月美苏秘密交易的结果,完全没有征得我国的同意。
然后国民党要,苏联理都不理他,这是一个大连。还有一个就是中东铁路,就今天叫哈大线,就哈尔滨到大连这条铁路线。
根据雅尔塔协议,51%的股份归苏联,它一分钱不投,也就股份51%归它,然后沿途10公里苏联红军驻军,成为国中之国,另外就是新疆北部归它。
这一仗打完了,斯大林就把它还给我们了。因为他知道中国人挺能打的,中国人只要翻脸打他也没辙。是吧?然后顺水人情还给你,我们主权就拿回来,这一点很多人是不知道的,知道吧?
实际上把我们主权拿来。第三个是我个人最看重的这一仗打完了,苏联就给了我们156个大项目。
156个大项目是人类工业化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知识产权转移,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知识产权转移,这一下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校对:谢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