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随着中俄两国最高领导人共同发出的“供气”和“接气”指令,经过5年建设,横跨中俄两国的能源大动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即“西伯利亚力量”)正式投产通气。
正如普京总统所说:在俄中建交70周年之际,东线天然气管道开始供气,此举将俄中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协作提升至全新水平。
这是中俄能源战略合作历史上里程碑式项目,也是惠及两国人民的民心工程。根据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设定的目标,到2024年两国双边贸易额将预计达到2000亿美元。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起自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由布拉戈维申斯克进入中国黑龙江省黑河。俄罗斯境内管道全长约3000公里,中国境内段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已建管道1740公里。
中方境内管道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9个省区市。同时,俄方境内管道也提供给俄远东地区消费者,以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北段投产通气后,将首先改变东北三省缺少足量气源供应的现状,有助于东北振兴,带动工业、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另外,目前通过秦沈线的双向调峰作用,也可缓解华北地区取暖季用气高峰期的保供压力。
随着今后东线中段和南段陆续建成投产,输气量将逐步提升至每年380亿立方米。
2014年5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俄气”)与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签署了为期30年的东线供气合同。
五年,只用了五年时间就实现了投产通气,要特别感谢那些为此付出了辛劳和智慧和中俄建设者们。
来之不易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投产通气,可喜可贺!
但在2014年供气合同达成之前,中俄经历了长达20年的谈判,从叶利钦时代谈到普京时代,甚至可以说是长期停滞,徘徊不前。
与之相比中俄石油贸易则非常顺畅,在2015年俄罗斯就超过沙特成了中国石油进口最大来源国,并一直稳定在前两位。
俄罗斯天然气储量占全球17.3%,而石油只占6.4%。那中俄天然气贸易为什么之前进展缓慢?
在90年代,俄罗斯推行快速私有化政策,首当其冲的就是石油产业,并产生了几个石油寡头,他们可以与外国公司单独订立石油贸易合同,所以,俄罗斯石油对外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利益集团能捞就尽快捞,价格上比较放松。
而天然气管网的完整性受到私有化冲击非常小,同时还享受政策补贴,受到国家保护。
就在寡头们准备切割天然气肥肉时,2000年普京接替叶利钦成了俄罗斯总统,他对寡头集团实行了定点打击,包括逮捕了能源+传媒巨头古辛斯基,震撼了整个俄罗斯,七大寡头要不流亡西方,要不归顺克里姆林宫。
天然气虽然说是保持国有,其实只是属于不同利益集团而已。
俄前总理切尔诺梅尔金集团就是天然气的实际拥有人,他的心腹维亚希列夫的儿子尤利掌控着俄气公司,女儿塔蒂娅娜是俄气管道建造商斯特洛伊天然气运输公司的大股东,切尔诺梅尔金两个儿子也是股东。另外,维亚希列夫表弟维克托是俄气主钻承包商。
由于是政商交织的利益集团,普京一开始并没有动他们,但古辛斯基被捕,也令切尔诺梅尔金集团有兔死狐悲之感,于是,维亚希列夫召集17名大小寡头写公开信抗议普京逮捕企业家。
2001年,普京强行启用米勒替换维亚希列夫,以政治高压结束了切尔诺梅尔金集团对俄气的控制,米勒领导的俄气成了真正的国家企业。
俄罗斯天然气权力结构大洗牌,又关系到中俄企业原来的贸易谈判。
米勒一直在劝说普京授权给自己,让俄气主导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天然气生产、运输和配送系统,成立统一的亚洲市场天然气销售企业,以获取出口中国的独家谈判权。
中国也并不愿望继续之前与各私营企业零敲碎打式谈判,何况还有韩国企业介入竞争。
由于俄罗斯国内各利益集团博弈纠缠,直到2006年7月,才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天然气出口法》,俄气成了俄罗斯政府唯一授权的天然气运输和销售企业。
这样,中石油中止之前与非俄气企业达成的购销协议,准备与俄气进行战略性谈判。
俄气是庞然大物,比小企业强悍得多,中俄天然气谈判出现了三个最大障碍:价格问题,管线方向问题,中方投资问题。
一,价格问题。
俄方希望售价能接近欧洲水平,中方希望根据中亚价格水平。
2000年,中方给俄罗斯各家企业报价是每千立方米100美元,而俄罗斯对欧洲出口价格是每千立方米120美元。
天然气价格不像我们去市场买衣服,老板说200,你说100卖不卖,不卖走了哈。老板说,看你有诚意,180吧!你说,切,120吧。老板说,160吧,实在不能再低了。你说,那算了,我到别家看看。老板说,回来,回来,150吧……最终130成交。
我们那叫砍价,国家与国家那叫谈判。
这20美元差价,双方都不松口,加上俄内部权力变换,一拖就拖了6年。
2007年,谈判对象变成了俄气,中石油报价195美元每千立方米,看起来比2000年高了95美元,但欧洲价格已达到500美元每千立方米。
俄气说怎么越谈差距越大?磨呀磨,磨了三年,大毛也磨累了,2010大毛出了个价300美元,成不成?
300美元?中方说不行,200吧?再不行,就210美元,不能再多了。
2011年,大毛又算来算去,跟欧洲比来比去,开价350美元。中方报价250美元左右,最高275美元。
中国是将天然气价格与国内煤炭价格挂钩,而俄罗斯是希望按照欧洲那样与国际油价挂钩。
因此,双方为了各自国家利益,又谈了三年。
第二,管线方向问题。
现在通气的是东线天然气管道,俄罗斯在谈判时希望先建设西线管道。
西线,即阿尔泰管道,对大毛来说,距离短,基础设施完善,施工难度小,又能在欧亚两个市场间套利,实现资源最优化。
但中国坚持东线先动工,因为,中亚管道和国内西气东输管线使得西线开工并不那么急迫。作为一项战略能源通道建设,中国当然要优先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农业天然气需求问题。
三,投资问题。
中国对中亚国家是通过资产收购和管道建设融资来进行合作,实现权益。
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它不想接受中亚模式,后来是通过资产置换(中俄互相参股对方)方式双方进行了妥协。
作为中国来说,关键是我们有多少议价权?如果天然气进口渠道实现多元化, 就像买衣服一样,这条街只要有钱就到处可以买,那么你跟店家议价底气就足了。
中亚天然气贸易合作,就起来了这个作用。
到了2014年,美国策动乌克兰颜色革命,再爆发了克里米亚事件,美欧联手制裁俄罗斯。
这样,中俄天然气谈判对俄罗斯而言,就不再只是价格和方向问题,地缘政治重要性迅速提高。
另外,俄罗斯国内天然气私营企业逐渐壮大,加上反垄断呼声,俄气面临激烈的国内竞争。
在这双重杠杆作用下,中俄天然气谈判出现了新的转机,俄方加快了谈判进程。
2014年,俄气与中石油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和《关于沿西线管道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框架协议》,这一年正值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所以,中俄东线签署合同,而西线只是签署了框架协议。
至于最终价格具体多少,在合同签署后,这些都是商业机密,外界无从得知。恨国贼凡是遇上这些话题,就大呼中国亏惨了,凭空制造焦虑,其实从这20年谈判过程可以看出,中国会亏?
那俄罗斯亏了吗?也不会,因为除了经济帐,还有政治帐。俄罗斯能在美国巨大压力下,跟美国硬杠,努力保护自己的欧洲利益,中东利益,全力投入西线“作战”,没有后顾之忧,这离不开中俄背靠背的战略格局,这绝不是用钱能买到的。
中俄紧密合作,前景广阔,又不结成军事同盟,不强迫其它国家站队,这让美国坐立不安。挑拨,挑拨,再挑拨,就是现在美国常用的伎俩。
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国与国之间应当有更多有利于各国人民的友谊管道,友谊桥梁,在平等和尊重中走向未来。
而蓬佩奥,佩洛西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祸害们,早晚会被扫进历史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