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转引多家俄媒报道,当地时间12月13日透露,乌克兰航空发动机企业马达西奇公司总裁博古斯拉耶夫当天表示,已将公司过半股份出售给中国公司。他同时透露,除购买股份外,中国公司还承诺在两年内对该工厂投资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5亿元)。
这则新闻曝光后,很多中国网友都很振奋,因为乌克兰航空发动机企业马达西奇公司可不是一般的企业,它是乌克兰唯一的航空发动机工厂,始建于1907年,位于乌克兰扎波罗热市,是世界知名的发动机生产商,主要为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提供动力系统。
马达西奇公司的发动机有多牛?
它的D-18T涡扇发动机为大型运输机安124和安225提供动力,其中安124载重150吨,安225载重更是达到恐怖的250吨到300吨(机身顶部最大载重就达200吨,有它直接空基发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了)。这个载重量什么概念?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运输机运20载重仅有66吨,一台安124是两架运20的载重,一架安225是运20四倍多的载重,美国最大型的运输机C-5“银河”运输机载重量是150余吨。马达西奇公司还可以提供战斗机的发动机和直升机的发动机,乃至导弹的发动机。其中,世界上载重量最大达20吨的米-26直升机的发动机是由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设计,由马达西奇公司生产的D-136涡轴发动机,D-136发动机是世界上目前功率最大的涡轴发动机,米-26的载荷与我国运-8运输机基本相当。
早在苏联时期,马达西奇公司的产品就出口到90多个国家,有“苏联航空工业心脏”和“动力沙皇”之称。可以说,这家航空发动机制造商是全球顶级发动机制造商。但是,2016年,这家公司却关门了,并入了乌克兰国有国防工业集团。现在,这家公司的生存可谓举步维艰。为什么?原因是其产品太高端,需要的国家恐怕只有中美俄等大国,真正愿意购买其产品的恐怕只有中国,因为美国可以自己生产,俄罗斯尽量在实现自己生产。2008年,马达西奇公司的出口额为1.6亿美元,占乌航空产品出口总额的50%,现在的出口额更小,这家公司已到破产边缘。
大家都知道,中国飞机一直存在“心脏问题”,发动机长期困扰中国航空的发展,无论是军用运输机、战斗机还是直升机,都受困于航空发动机原因而被抑制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与马达西奇公司真的是太过“般配”,两者结合彼此都可以获得大利益。对中国来说,一旦解决航空发动机的问题,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水平瞬间接近美国,甚至部分会超越美国;对马达西奇公司来说,如果与中国的需求实现对接,这家公司瞬间会回到全球顶级发动机厂商行列,以后吃香喝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继承了大量高端工业,其工业能力仅次于俄罗斯,如果持续发展绝对是工业强国。但是,一方面由于乌克兰的市场需求狭小,另一方面乌克兰的政治精英在独立后都去搞政治斗争、颜色革命去了,没有人真正重视工业,于是乌克兰的工业除了东乌克兰还在为俄罗斯生产军工产品外,大量工业能力都废弃了,马达西奇公司是仅剩不多的还值点钱的优质资产。
对乌克兰来说,一方面这些工业体系的人需要就业,另一方面他们还能挣钱,所以现在无论谁执政,也都想盘活这仅剩下的一点优质资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乌克兰在过去些年才不顾美国与俄罗斯的反对,在军工领域与中国持续展开合作。像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当年作为“废物”2000万美元卖给中国,就是乌克兰顶住了各方压力卖给中国的。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气垫船“野牛”气垫船等。
所以,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无论是站在中国与乌克兰国家层面,还是站在马达西奇公司企业层面,马达西奇公司与中国公司联姻都是最好的选择,是一举多得的双赢。
不过,马达西奇公司与中国的合作有两个国家都非常不高兴,那就是美国和俄罗斯。
美国的不高兴不言而喻,一方面是战略上美国绝对不愿意中国在航空发动机技术上实现大的跨越,美国将此视为直接威胁;另一方面,一旦中国在航发领域获得突破,中国在航空民用市场也会挑战到美国的地位。所以,美国无论从战略层面还是从经济层面,都会反对这一合作。
对于俄罗斯来说,除了与美国的立场诉求基本一致的部分外,一旦马达西奇公司与中国融合,中俄军事合作会受到一定影响,另外俄罗斯也不希望中国在经济上帮助乌克兰。
但是,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不能把马达西奇公司给“包养”下来。美国有非常完备的航空工业体系,自己的生意自己做,凭啥分给马达西奇公司?而且,美国的航空工业体系与马达西奇公司苏式体系根本就不对版,这个合作改造成本太高,美国根本没有动力。至于俄罗斯,现在与乌克兰的关系已经闹僵,而且站在俄罗斯的立场,俄罗斯的需求勉强够养活自己的体系,根本养不住马达西奇公司。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乌克兰才不顾美国和俄罗斯的反对,在军事合作领域一直与中国深度合作。就像马达西奇公司总裁博古斯拉耶夫12月13日在接受俄罗斯新闻媒体记者采访时所说,公司的运转正面临着一些经济问题,“我有可能会关闭工厂,也有可能裁员。这就是我面临的问题。”和中国的合作,已经到了关乎马达西奇生死存亡的地步,“我们决定找一个投资者。有人向我们指明了那个‘投资者’是谁,然后我们就去了中国并和他们谈判。(公司的)股票持有者在我们的交易所完成了(和中方的)交易。我(也)卖掉了自己手里的(公司)股票。”他继续说,“如果我们没有找到他们(中国公司),你就不会站在这里,我也不会这样接受你的采访。”
说得白一点,马达西奇公司接下来的生死存亡,就看两点了:一是中国的投资,这个是要用来续命的;二是中国的市场,这个是用来发展的。没有这两点,马达西奇公司就要完蛋了。马达西奇公司要生存,只有中国能让其生存,所以某种程上说,中国的企业是马达西奇公司唯一的合作方向。
不过,在环球时报转引报道了俄媒的消息后,马达西奇的中国合作方北京信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2月17日发布澄清公告称,近期媒体报道乌克兰反垄断部门已批准中资对马达西奇公司的收购不属实。信威集团表示,经公司核查,截至目前,反垄断申请尚在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审核过程中,尚未取得最终核准。之前俄罗斯卫星网12月15日报道称,乌克兰反垄断部门批准马达西奇公司的收购。涉及该收购案的中企是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信威集团。
那么,事情演变到这里基本清楚了。一方面,这起收购的确已经具体操作了,各种合同也签了,就剩下乌克兰反垄断部门批准这一道程序了。这道程序是否过得了关呢?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这个过关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原因有两个:
一、没有国家能“买断”中国与马达西奇公司的合作
这起合作涉及到乌克兰国家层面和马达西奇公司的切身利益,没有国家能给马达西奇公司这么大的投资,也没有国家能给马达西奇公司提供对应的市场需求。美俄都想阻止,但这个钱从哪出?
二、当前乌克兰正处迷茫之中,与中国的合作更加实惠
当前乌克兰正处于迷茫之中。一方面,美国大选出了个“通乌门”,这事搞得特朗普有些狼狈,很显然美国在政治上对乌克兰的支持有所削弱,经济上更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乌克兰现在与俄罗斯、德国、法国一起重启“诺曼底模式”四国峰会的原因;另一方面,乌克兰在美欧俄之间现在侧重方向有些不清楚,而与中国的交往合作对乌克兰只有好处没坏处。
基于上述两点,乌克兰当局没有理由反对这笔交易。哪怕处于政治原因拖一拖,但最终依然会迫于需求和乌克兰内部的压力而放行。这是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的看法。
那么,中国对马达西奇公司的需求程度如何呢?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这事两面看:
一、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国家需求对像马达西奇公司这样的高端航空发动机厂商的需要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中国的市场空间莫说扔进来一个马达西奇,就是扔进来几个那也是吃不完的,所以这事根本不需要中国政府点头,仅市场需要就够了。何况,马达西奇公司的技术水平中国是非常需要的。
二、中国已经整合了军用航空发动机资源成立了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把如此多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必然加速。但是,考虑到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整体水平,如果有像马达西奇这样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当然非常好,如果没有,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假以时日,也能推动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快速发展。中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快车道。
其实,为了自救,马达西奇公司也是拼了。一直看占豪微信公号(微信公众号:占豪)的战友应该记得,2017年6月媒体曾曝光过消息。当时,重庆市政府招待了两拨来访乌克兰政府客人,中乌双方就天骄航空集团问题达成协议。重庆市政府将出资30亿人民币,与乌克兰马达西奇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天骄航空集团。未来,将有近3000名乌克兰技术人员携带家属移民重庆。整个搬迁安家费用预计17亿人民币。
把这则消息与最新消息印证,会发现刚刚曝光的17.5亿的投资额度与当初曝光的把马达西奇公司生产线搬到重庆的费用17亿人民币高度吻合。而在今年7月,乌克兰媒体曾报道,马达西奇公司当时已向中国公司正式发出合作邀请。据当时马达西奇负责人表示,为了防止美俄等国从中阻挠,他们决定直接将马达西奇内部航发生产线搬到中国来,全权交由中国管理,这样美俄想插手阻挠都不可能了。
而在2017年,当时媒体还讨论过是不是真的会有3000名乌克兰技术人员携带家属移民重庆,现在看也并非空穴来风。试想,如果真的要把生产线都搬过来,那么乌克兰的那些技术人员怎么办?失业吗?显然就是搬过来嘛!所以,综合这些信息看,这事迄今为止已经操作两三年了。不仅如此,在去年珠海航展以及今年的北京的相关展览上,马达西奇公司与中国公司合作的航空发动机已经参加了展览。
所以说,一切都在推进过程中,在过去的两三年美俄等国不可能没有阻挠,但都无法阻止这一切的推进。就像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在前文所述,马达西奇公司要吃饭、要生存,美俄既不能救急续命,也不能提供市场,空口白牙如何阻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