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一勺思想:中国革命的道路,早在83年前的这本书里已经讲清楚了|2002-03-08

今天孟捷老师继续为我们讲述中国共产党自己是如何回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之问的。

孟老师认为,上一期所说的“两种道路”(想回顾的同学请戳:谁说只能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英俄中表示不服),毛主席早在《矛盾论》中就给出了回答。毛主席认为,当不变革生产关系,就无法发展生产力,当不变革上层建筑,就无法改变生产关系的时候,那么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成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马克思理论的解释中,生产力是主要矛盾,生产关系是次要矛盾,而毛主席的理论则对其做出了延伸,认为主要和次要矛盾是会改变的。而中国革命的目的,就是发展生产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共产党就是带着这种使命性的政党。

《矛盾论》是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写的,但很少有人把《矛盾论》和第二条制度变迁道路联系在一起。在《矛盾论》当中毛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叫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毛说,当不变革生产关系就无法发展生产力的时候,当不变革上层建筑就无法改变生产关系的时候,那么变革生产关系和变革上层建筑就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毛在《矛盾论》中把这个关系做了一个颠倒,这就是我们后来所熟悉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它们的关系是可以改变和换位的。

毛主席在提出《矛盾论》的时候他想的是中国革命,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他进一步推进了列宁对这个问题的反思,把它提到了一个哲学的高度。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贡献,《矛盾论》思想。

在1949年以前,毛在不同的著作中进一步表达了这个思想,他谈到了中国革命的意义。毛说中国革命的一切目的是为了消除妨碍中国人民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这也是一个对中国革命作为第二条制度变迁道路的意义的阐明。

但有一点很重要,无论是列宁还是毛泽东,他们不光确认了制度变迁第二条道路的意义,还强调制度变迁的第二条道路和第一条道路的相互联系。你可以先变革上层建筑,同时通过变革上层建筑改变一部分生产关系,但是最终目的是发展生产力,因为革命的最终目标是要造成一个崭新的经济社会形态,它是全面超越资本主义的。

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一些著作中反复提到这么一个命题,“劳动生产力的进步是新生的制度战胜资本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这也是为什么毛泽东要强调中国革命的一切目的是为了最终发展生产力,是要消除妨碍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制度障碍。

这个思想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比较一下,比如说从毛泽东开始到邓小平,甚至到我们今天。在改革一开始,小平比较了两种革命,一种是阶级斗争,另一种是生产力的革命。小平说生产力的革命是更重要的革命,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到今天习总书记又把这个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展,说改革是第二次改变,改变没有完成时,改革只有进行时。

在制度变迁的这两条道路的关系中我曾经做过一个尝试,就是通过这两者的关系可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我们今天可以听到一种说法,中国共产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代表性的政党,它是一个使命型的政党。

从制度变迁两条道路的关系出发,我们可以对这个问题做一个解释。我们可以比较两个纬度,就是党的代表性和党的使命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都兼具这两个特点,但是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是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命题看起来是一个矛盾,因为中国共产党怎么可能代表资产阶级。如果我们讨论中国共产党有代表性的话,它不太可能代表资产阶级。这样一来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什么含义呢?我认为这个命题只能从党是一个使命型政党的角度来理解。因为我们要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在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话语中,资产阶级革命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消除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的约束、封建性的生产关系、帝国主义的压迫,即三座大山的问题。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就出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种政治领导力量完成这个使命。这在历史上本来应该是一个由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任务,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党的使命性的特点。

建国以后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五星红旗,有四个小星,一个大星。这个大星当然是中国共产党。小星呢?今天我们很多人忘记了,小星当中有一个是民族资产阶级,有工人,有农民,有小资产阶级,有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到底代表谁呢?中国共产党曾经宣布我们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也代表工人阶级,没错,中国共产党有它的代表性的问题。但同时它也有使命性的问题。所以它要协调两个问题,就是工人阶级的特殊的眼前的利益和某种长远的整体的利益。

如果我们回过去翻党的十五大报告,当时正对应着这么一个历史时期。90年代的中晚期,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变革——国有企业改革。当然,会影响到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当时十五大的文本,里面有一些表述很有意思。就是它里面明确提到,改革可能会伤及一部分工人阶级的利益,但是这样的改革有利于他们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这也是对党的使命性的一种强调。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性表现在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政治领导力量,在制度变迁的第二条道路以及通过制度变迁的第二条道路,它要同时回到制度变迁的第一条道路,因为你要最终通过生产力的根本性的提高,实现一个全面超越资本主义的崭新的经济社会形态。它是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政治领导力量,这是它的使命性的含义。(完)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一勺思想:中国革命的道路,早在83年前的这本书里已经讲清楚了|2002-03-08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