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在全球肆虐,口罩、呼吸机成为各国紧缺的物资,我们发现即使是很多发达国家都非常依赖从中国进口这些产品,今天的中国到底在全球产业链之中处于什么位置,这会为全球格局带来怎样的影响,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思考了!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本关于全球供应链的书。去年一月份的时候,我和家人乘坐游轮往返于上海和日本之间,五天时间。幸好我提前了一年,要是今年去坐游轮,那很可能就山川异域,不共戴天了,就被隔离了,对吧。当时我坐游轮的时候,就带了一本书,叫做《超级版图》。
这本书是讲全球供应链如何重新塑造我们这个时代的,比如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有意思的是,当时我在船舱的阳台上翻这本书,看到第313页的时候,作者提到全球的跨境旅游人数爆增,中国每年出境游人数达到了两个亿,像海洋量子号游轮,就是载着游客飘洋过海的永动机。
看到这句话我心里一惊,因为我坐的这艘游轮,就是海洋量子号。所以那种感觉就是,你在船上看风景,风景也在看你,被人凝视了,所以很震惊。这就是这本书很有意思的地方。它不缺少理论,不缺少数据,但是材料、八卦特别丰富。
作者帕拉格·康纳是一位企业家,也是一位意见领袖,他在新加坡经营一家大数据咨询公司,他还是美国情报局的顾问,是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高级地缘政治顾问,这反正是书上写的。
他很喜欢探险,在蒙古的时候,他的越野车抛锚遇险,在尼日利亚,在巨大的城市拉各斯,他要给黑帮送上一大捆当地的钞票,才能够通行。他的足迹遍布孟买、迪拜、北京,他从伦敦出发,一路向东,乘坐火车,穿越欧亚大陆,到达北京,有那么一点殖民范。他还有一位老朋友,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局座”马凯硕。那么有这样一个身份,他对于全球供应链的观察非同一般。
谈供应链,怎么也绕不开中国。他对中国的立场,我看下来还是比较客观的。他对美国的自由主义者,或者保守主义者们对中国的敌对态度都有批评。虽然他自己自称是一个达沃斯人,也就是世界公民。
言归正传,什么是供应链?供应链是生产者,中间商和销售方组成的完整生态体系,当然用户也是它的一部分。我们这里不是要讲经济学上的,或者管理学上的供应链,而是供应链的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
说到供应链对世界的影响,我们太能感同身受了,尤其是最近这一场新冠病毒疫情,平时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想去shopping(购物)就去shopping,想去旅游就去旅游,还会为了买哪一款手机互相争吵,至于口罩,平时更是看都看不上。
等到疫情爆发了,中国企业停工了,大家就知道,什么叫做供应链的反击。我们发现,很多国外的汽车企业破产了,因为没有中国人给他生产零部件了,而美国的抗生素也告急了,因为90%的抗生素都是中国生产的。你美国不是要打贸易战吗,我们不想打,可是病毒它居然想打,我们也很无奈啊。
我们现在已经能够买到口罩了,我们发现,中石化、五菱汽车,居然都有参与制造口罩的能力,这是很多国家没有的。所以作者说供应链就是核心竞争力。之前西方人都急着唤醒中国这头供应链的雄狮,但现在当我们醒得差不多了,好像西方又躺下了。也许未来需要我们去反哺他们。
那么供应链仅仅是物质生产的流动吗?仅仅是信息知识的流动吗?仅仅是人的流动吗?其实它还成了一种决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比如我们今天讨论移民条例,就不能光讲保护,也要放在供应链的背景下去看待。
我们今天关心供应链,不只是关心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也是关心自己的未来和下一代的未来。未来我们的孩子可能去哪里,作者告诉我们,以后北方的冻土地带可能会解冻,出现良田万顷,而北冰洋的航线也会打通,所以供应链会向北方转移,人口和生活都会向北方转移。
那我认为,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未来沿海对内陆的优势可能会大大降低。去年我就去新疆参观了边境上的喀什保税区,我发现有很多企业,挤破头都要进去。我还在那里买了好几罐这种吉尔吉斯斯坦生产的蜂蜜,名字叫做甜言蜜语蜂蜜,还挺会起名字的,味道还不错。所以未来也许你的孩子就应该去北亚发展。要提前安排。当然你得首先有一个男朋友,或者女朋友。
这本书分成五大部分,第一部分讲新的世界版图,第二部分讲供应链导致的国家权力的变化,第三部分讲未来的国家竞争形式是什么,第四部分讲超级城市的作用,甚至提到了东莞的产业升级,第五部分讲未来的全球社会的模式。
我们先讲第一部分,关于地图的观念。我们每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都会有一本地图册。作者说,我们现在一般的地图,强调的都是民族国家的边境线,我们网友平时都非常在意地图上的边界线,画得准确不准确,一个点也不能少,对吧。2014年英国著名的哈帕柯林斯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特供中东地区的地图,这个地图上岂止是少了一个点,整个以色列都没有了,帮助中东“地图开疆”。
作者说现在的国家越来越多了,因为很多国家分裂了,但边界线越多,就越不重要,他赞同网络越复杂越好,政治分裂之后,必然又回到互联互通的道路上来。那些小的政权,特别需要组成联盟,所以地图都不是客观的,而是某种政治意识的产物,用来推广国家认同,我们可能永远也没法画出完全反映现实的地图,但又无法脱离地图去理解世界。
作者提醒我们,不要只关注这些事情,还要关注供应链的地图。而供应链在一般的地图上就很不清楚,那些油气管道,公路铁路,信息网络,穿透了国境线。所以一个国家真正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在现在的地图上你是看不出来的。所以作者建议地图要反映供应链,不能只反映国界。新的地图,应该包含多种主体,多种元素,比如国家、企业、社区、城市联盟。
在这本书的最后,他提供了很多数据地图的链接,都和供应链有关,值得参考。作者本人到全世界去看基础设施,去看世界上的各种枢纽,比如土耳其修通了连接欧亚的海底交通隧道和油气管线,成为了欧亚枢纽,所以土耳其现在这么牛气;日本要是能够修通连接库页岛的海底隧道,那日本就不再是岛国了。他还去看了俄罗斯和乌克兰,在一座大桥的修建上,怎样地互相较劲,这是供应链的战争。
康纳很会写作,我们理科生看书,一般看干货内容,但是也可以学习学习人家做宣传的时候,那种吸引眼球的套路。比如他一开始就会引用著名的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但他不是为了讲老大哥,而是要讲小说里的三大国——欧亚国,东亚国,大洋国。他说这三大版块在供应链的世界格局里,依然存在,他们互相争夺供应链。
康纳老师还是很讲唯物主义的,他说对于治理这个世界来说,实实在在的工程要比法律或者外交更具有说服力。欸?他好像是在表扬谁——是谁建设了蒙内铁路,是谁在建设汉班托特港,是谁把人间的温暖撒向非洲?作者说,基础设施这种天然的权威性,会成为一种额外的治国才能。中国这种才能特别丰沛,与互联互通这种硬实力相比,软实力显得苍白无力。
作者认为,中国给全世界提供了这种基础设施,可以比肩美国提供了公共产品,也就是国际安全。但是这个我看倒也未必,因为要有基础设施,人民生活安定,才会有安全对吧,仅仅有一堆大兵,一堆航母,反而可能导致世界不安全。
供应链有多重要?作者给了一个数据,他说如果让世界的供应链标准衔接得更加顺畅,比如增加海关的通关速度,就可以让全球的GDP增长5%;而你辛辛苦苦落实世贸组织的协议,也只能让GDP增长1%。
有人在抱怨,说是互联互通导致世界的分崩离析,但是恰恰相反,是互联互通阻止了全世界分崩离析。作者说现在各种国际条约的作用模糊了,供应链才能推动全球的团结,这个很好理解。我们说像北约的国家,你有美国这样一个国际盟友,那你还需要什么敌人呢。而“一带一路”却带来繁荣,以后我们也可以像《囧妈》那样,乘着火车去体验欧亚大团结。
第二部分他讲国家权力开始下放,因为很多国家的中央权力开始减弱了。当然他说得比较好听,这其实就是很多国家失败了,所以《金融时报》才会说民族国家开始后退。那在中国呢,其实处理得比较好,从毛泽东谈十大关系的时候开始,就在强调激发地方活力,改革开放把权力下放到各省,到90年代,我们又有分税制改革,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还通过特区和超级城市的建设,有利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康纳认为,全世界国家的认同都在下降,他举的例子是美国。美国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当中,有计划移民海外的人,占到了40%。康纳倒是没有去问,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要离开这个国家,也没有说,这是用脚投票。他看到超级城市和地区联盟的地位在上升,比如大中华区的力量越来越强,而国家政府和全球多边机构的权力,反而在消减,比如联合国。这就是供应链自然形成的。
康纳认为,国家变成了吸附在全球供应链上的一种事物,是负责再分配的。现在连黑社会,比如山口组,黑手党,都要附着在供应链上,否则就没法赚钱了,所以简简单单地打打杀杀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不过我觉得这里出现了作者比较短视的地方,我想起意大利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阿瑞吉就谈到,他说自从资本主义国家诞生以来,国家就是一种骑在市场上的霸权,它负责争夺利润分配,而不仅仅是资源分配,所以国家依然是重要的。
作者本人也说,相对于今天的民族国家,城市和帝国,才是历史的主要构成。我很赞同这句话,不过在城市和帝国之间,康纳老师显然毅然选择了城市,他所有的论述都围绕城市展开,而不是围绕帝国。我猜测他不愿意去想象帝国,这个我们也能理解,毕竟他主要是一个南亚裔的美国人,他可能不希望有生之年,看见你君临天下。
他特别赞同族群的不断划分,一个民族就变成一个国家,大国不断地分裂成单一的族群国家。就像以前的南斯拉夫,他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冲突,加强供应链建设。他建议每个国家的人口规模,就是500万到2000万,那不就是一个个城邦国家吗。他认为像萨拉热窝,贝鲁特就挺好。所以我觉得康纳老师可能是《文明》这个游戏玩多了,眼里就只有一座一座的城市,虽然他也强调分裂是为了融合。
康纳老师还是有一些辩证法的,他说政治逻辑就是先让大家互相争斗,然后功能逻辑才会登场,才会通过供应链让大家重新联合起来。他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现在的世界,在从主权空间向管理空间转化。我想起文一老师就特别强调宏观的管理学,远比经济学重要,而不是指那种小的企业管理,而是一个大空间的,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专业的国家管理学。
作者说现在新的城市,都不再用人的名字来命名了。以前叫华盛顿,现在呢,比如叫迪拜互联网城,广州知识城,开城工业园,都是通过在全球经济中的定位来命名的。
传统的政治单位,比如国家,它强调的是主权,领土,民族主义和军事,而新的国际组织重视的是不确定性,引力,相对性,影响力。那未来的全球经济呢,就像是一个拼图游戏,你要善于把不同的经济模块,供应链,给它拼装到一起。
我们知道我们今天的历史,受到民族国家的强烈塑造,那么康纳老师就说,民族国家的地缘政治特点是,我的领土就是我的,我不用也是我的,你用了也还是我的。
供应链的世界规则就不是这样了,这个规则叫做不用则废。比如西伯利亚,那么广袤的国土,要是老不开发,它就变成了腐烂的熊掌。下一期我们就会来讲一讲,在这个供应链为王的世界里,国家竞争将会采用什么样的模式。
最后我要插一句,我想起了古罗马有一位元老院的元老,叫做加图。他每一次发表演讲,不管主题是什么,最后一定要加一句,一定要消灭迦太基。那么既然工业如此重要,我决定每一次不管讲什么书,最后我都要加一句,一定要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