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风云之声:新冠疫情下,中国经济如何“绝地逆袭”? |2020-4-5

2020年春节爆发的疫情,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生一次的经历。疫情规模、死亡人数、全球影响,比2003年的非典要高一个数量级。学名COVID-19的新冠病毒比SARS病毒要狡猾得多,对中国与全球经济的影响也要大得多。
 
如此特殊的情况下,一些统计性的经济指标已经不是关键。如2月PMI数值35.7%历史最低,但这属于被影响的指标。再如前两月进出口额,数值极不正常,没法用来同比计算,即使不公布也是合理的。一季度GDP数值和增长率,也属于被影响的,报出来增长率可能是改开后最低。去分析这些被动的统计数值如何惨淡,意义不大,大众应该也能理解。重要的是经济恢复正常运行。
 
要分析对经济的影响,需要对新冠疫情的数据与特性进行细致的分析,再对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本原进行考察。
 

一.中国疫情数据统计与预测

中国大陆疫情的规模大致可以确定下来了,这是中国防控取得的重大成果。
 
湖北以外的外省市3月1日报告累计确诊12917例,新增确诊已经有多日是个位数,如无意外最终应该就是约1.3万人。湖北除去武汉,3月1日报告累计确诊17785例,新增确诊也是个位数5例、3例、5例,最终应该就是约1.8万人。这两个数据非常有把握。
 
武汉3月1日报告累计确诊49122例,当日新增565例,每天新增确诊615、319、314、541、348、464、370、383、313、420例,在300-500平台震荡有10天了,迟迟不降让人有些着急。但仔细观察数据,武汉转确诊概率较高的“现有疑似病例”只剩下393例,比前日减少395例,新增疑似仅50例。而一周前的2月22日武汉报告45660确诊,3414例疑似,927例新增疑似。一个确诊病例一般是先进入疑似“池子”,再通过试剂反复测出阳性再确诊。现有疑似和新增疑似明显降下来了,“池子”快见底了,新增确诊也很快会降了。预计很快断崖下跌,武汉最终累计约5.1-5.2万例确诊病例。

 
因此,最终中国大陆会是约1.3 + 1.8 + 5.1 = 8.2万例确诊,这与笔者2月21日的微博预测一致。外省市、湖北除武汉、武汉占比分别是15.9%、21.9%、62.2%。这是指官方报告数字,还有一些遗漏的病例,如无症状自愈,应该是难以统计清楚了,但在武汉贯彻“应收尽收”政策后,占比应该不会太高。
 
死亡人数方面,3月1日报告外省市死亡109人,湖北除武汉外566人,武汉死亡2195人,31省市共死亡2870例。外省市每日死亡1-3人,逐渐接近1%死亡率。湖北每日死亡30-40人,最终可能死亡人数约3500人,约是SARS死亡人数的10倍。个人预计,最终湖北除武汉死亡率会是3.3%,武汉死亡率5.4%。

 
传染病死亡率高低对经济影响很关键。如果死亡率很低,事情就没那么严重了,可以当流感处理。新冠病毒很致命的一点,就是死亡率比流感要高一到两个数量级。发病人数过多挤爆医疗资源,死亡率还会暴增。这是中国用非常多病例和死亡数据,给全世界提供的重要信息。特朗普为了股市维稳,将疫情的威胁轻描淡写,是不对的。
 
中国基本走完了疫情曲线的一大半,进入收尾阶段了,积累的数据和防疫经验对于世界各国防疫非常重要。但这就和中国经济一样,也有很多成功经验,外国能不能学习模仿,就很不好说了。要预测外国疫情如何发展,中国的数据有帮助。但想学中国防控只怕很难,因为疫情爆发后,中国的防控是个巨大的奇迹。

天津市疾控中心张颖研究百货大楼聚集性传播案情
因为史无前例不惜让经济停摆的超高力度防控,湖北以外各省市的病毒基本没有“社区传播”机会。1.3万确诊病例中,绝大多数都可以追溯来源,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数据奇迹。武汉和湖北输出到外省市的感染者有2000-3000人,在1月23日武汉封城疫情防控升级前,各地还有一段自由传播的时间。面对这么险恶的形势,到最后只是1.3万人感染,防控之成功是空前的。

 
 笔者每日跟踪疫情数据,2月8日基于传播型,认为可以乐观预期10天后外省市新增确诊低于50。这个预期精准实现了,笔者又提出2月底外省市“基本归0”,“偶有几个省合计新增个位数病例”。“基本归0”也实现了,2月25日起就基本是个位数了。2月29日外省市400个地区,仅北京新增2例,辽宁丹东1例。

 
笔者的实践说明,基于统计数据与传播模型,预测外省市以及湖北疫情数据,是可能的。防控的成功击败了任何悲观预测。

二.防疫与恢复经济的时间预期

按SARS防控的经验,要新增数据清零一段时间,才算是防疫成功恢复正常状态。2003年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取消对北京的旅行警告,此时北京已经连续12天保持没有新增病例。而6月2日,北京就首次实现了“三零”:零收治、零确诊、零死亡。早在5月19日,北京新增非典确诊病例数首次降至个位数(7例),从社会意义上疫情显著平息了。
 
笔者判断,SARS清零的经验很难套用在这次疫情上。从世界范围来说,就算中国防控数据不错,其它国家也很可能处于高危失控状态,世卫会更关注全球疫情。世卫总干事谭德塞2月28日宣布,将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高”上调至“非常高”。并不是中国这里情况好了,就一切回归正常了。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自己如果用高标准的“连续清零”作为恢复正常的标准,将会面对概率性的偶发病例,很难实现。新冠病毒比SARS病毒要狡猾得多,治愈了的有可能检测又阳性,甚至重新发病;一些症状明显的病人反复多次试剂检测都是阴性;还有一些潜伏期超长的感染者,其中一些人甚至不在密切接触者名单中,而是进入了社会。也就是说,难以将新冠病毒象SARS病毒那样“绝杀”。

 
笔者称目前外省市的防控状态为“概率清零”。外省市有疫情的400个地区,每天绝大多数地区新增确诊都是零,从概率角度是清零了。每个人在社会上活动即使不防护,感染概率也极小。但是总有个别地区概率性地跳出1例确诊,而且每天跳出来的地区换来换去。某天外省市全部清零了,过一天又出病例了,无法实现连续清零。甚至有些专家(如王辰院士)预期,新冠病毒可能会潜入人类社会,像流感一样与人类长期共存。
 
这个“概率清零”的状态会拖拉得很长,没有办法干净利落地“连续清零”。这对彻底结束疫情、放开手脚大干、放心恢复经济来说,是个很“恶心”的状态。解放了,群众肯定“报复性聚集”,一旦混入一个感染者,就可能传染一大片。不放松,又太可惜了,明明出事的概率很小,被小概率事件把主流人群的生活模式都影响了,服务业受影响太大。
 
2月28日的国务院防控情况发布会上,对于“零增长地区再观察28天才能放心”的问题,卫健委巡视员崔钢表示,要精准施策、分区分级落实防控。崔钢介绍,要按照高、中、低风险等级进行差异化的县域防控,“低风险区域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逐步有序地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状态”;“高风险地区集中精力落实防控”,意思是先降低风险为主。
 
这个原则非常重要,说明政府对于疫情形势是有清楚认识的,不搞一刀切。分地区按风险评估来,不追求绝对的清零,“28天零增长”是过分的要求。而且这个过程很可能会是动态的,低风险地区“全面恢复”,碰到问题风险提高又开始控制,变成中风险“逐步有序恢复”,甚至变为高风险地区主抓防控。
 
这对各地政府以及相关企业、社区,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考验行政能力,考验运行水平。有些地方政府或者企业,要么就基本停止活动,要么就想一切正常,不可能这么简单。要能灵活切换,时刻观察风险。如果病毒又小范围开始传播,如何处理,需要实践,这会构成不小的挑战。
 
可以预期,各地会大力提升常规时间的防疫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水平。以前那种疾控中心与地方卫健委地位不高、人员数量短缺、素质不足的状态,会得到大力改善。公共卫生安全与防疫专业将大规模扩招,工作岗位会大增上万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SARS对中国的教训还不够,因为实际经济损失并不算大,在经济数据中几乎没有痕迹。SARS事件迅速平息,病毒都消灭光了,“安全感”甚至得到了提升。野味照吃,出事就防控。这次新冠病毒可能会反复教育人们,防控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不时就会卷土重来。政府要切实建立“防疫”的风险意识,而不是走过场敷衍,政府与专家都大意了会酿成大祸。群众也要注意生活习惯,平时注意卫生。有传染风险,病人和接触者都要注意防护,公司运营注意卫生监控。
 
以上是中国疫情的发展预期,虽然是进入收尾了,但也不简单。恢复正常要根据风险评估来,各地分别实践。企业也要评估各地的风险,相应开展业务。随时可能反弹,要能有效应对,不要被反弹弄成不可收拾或付出太大代价。这要求相当灵活的处理,既不能死板低效率,又不能太放松出大事。
 
从各地实践来看,是在认真摸索办法,测温枪、口罩储备、数据收集监控,在一段时间内都会是常规工作,甚至成为长期的日常。笔者对此表示谨慎乐观,中国人本就善于变通,体制也有灵活机动的一面。只要认真坚持防疫安全的大原则,各地肯定能想出有效的办法,同时实现高效与安全。而中国科技生产力的发展,能为此提供坚实的基础,能够对极大范围的人群,实现高效的实时安全监控。
 
各地企业、群众不要着急,当地政府肯定会拿出适合本地的运行办法。笔者认为,中国必然可以在防疫成功的同时,基本实现恢复经济,而且这个过程不会很长。春节开始的“大国战疫”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极大减小了潜在风险,为恢复经济打下了极好的基础。
 
每周过去,社会经济运行都会明显恢复一些。预计到4月中,外省市应该就基本恢复正常了。不是回到从前完全放松的状态,而是基本正常,不用口罩了,学校也开学了。还有些风险的地区就迟一些,应该不多。湖北和武汉要晚一到两个月,情况更复杂一些。
 
也就是说,个人预计外省市还要1个多月的过渡期来恢复正常。这已经算是相当快了,预期明确了,相关企业也好作打算。本来是春节就要正常停工半个月到一个月。因为疫情,外省市花了一个月时间奋力战疫,没有浪费太多时间。再用1个多月的时间恢复正常,这对很多企业来说并非不可承受的代价。本来经营就会有各种风险,出1-2个月的乱子是常见的事,要想办法过难关。只不过这次几乎所有企业都面对这样的问题。
 
恢复正常运营模式,但数据指标不一定立刻恢复,这需要更长时间。一旦数据指标正常了,还会发生“抢回损失”的补偿效应,时间越长,连一季度损失的经济数据也能补回来一些。如一季度停掉的工业生产,二三四季度加班加点补回来。一季度的服务业消费受影响很大,有的还没法补,如春节看电影的时间很难找补,但是在下一年就会以高增长的形势补回来。
 
所以,不宜过于看空经济,短期的经济数据情况太特殊不用太在意,而且人们都有预期了,自然就会考虑进去。
 
这说的是中国大陆内部的恢复情况,和境外的关系问题更为复杂。但是先在中国内部基本恢复正常运行,是最重要的任务,否则和境外更搞不清。
 

三.全球疫情发展判断

疫情在中国爆发的时候,确诊数字不断冲高,武汉“中心开花”输出到全中国的架势,震惊了世界。一开始全球预期是,这是中国的巨大灾难,和别的国家关系不大。美国甚至认为“机会来了”,暗中兴奋。美国商务部长罗斯1月30日表示,中国疫情“让企业在审视其供应链时多了一份考虑”、“疫情将有助于加速工作机会回流到北美”。
 
不少论文对中国疫情规模进行了预测,基本认为中国的疫情规模会非常惊人。钟南山2月27日说,他们预估中国2月中下旬达到疫情高峰,当时确诊病例会是约6、7万人。但投到国外权威期刊被退了回来,因为境外学者普遍预期要高得多,如认为2月初就会有16万人感染。有人发消息给钟南山“你的话几天之内就会被碾个粉碎”。
 
中国企业与舆论界也是比较悲观的。本来就有经济增长率下行的压力,有中美贸易摩擦的压力,再加上史无前例的疫情让经济运行冰冻,持续时间与连锁反应会如何都心里没底。2月3日A股重新开盘后几乎跌停,就是这种情绪的反应。
 
但是到现在可以说形势迅速逆转了。一是中国各地的防控,包括在湖北武汉的防控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数据大幅改善,击败了国外的悲观预期。二是邮轮、日本、韩国、伊朗、意大利相继疫情爆发,确诊人数上升极快,还幅射多国。三是美国、欧洲股市发生金融危机式的暴跌,道指一周跌掉12.36%,从高点到低点下去了5000点,全球资本市场震动。
 
从疫情安全、市场机会来说,中国甚至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了,短短一个月就发生了惊人的逆转!其原因,是发生危机时的应对。中国有勇力应对挑战,而且还做得相当漂亮,就能化危为机;世界各国应对不好,隔岸观火就可能变成自身难保。
 
新冠病毒在武汉把中国打个措手不及,自由传播一个月,1月23日封城时感染者约万人。而且恰逢春节,湖北与武汉输出让中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有了病例,并且开始了传播,很难想象更差的局面了。中国大部分省市,输入的病例都比日本、韩国、伊朗、意大利要多得多,人口也普遍好几千万。可以说中国自己面对的是世界上最严峻的防疫形势。

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介绍了《柳叶刀》论文的预测,上海感染人数,无干预是80万,防得较好是8万。这类论文都是用带参数的“指数增长”数学模型做的,调点参数感染人数就能差出去好几倍。但怎么调也不可能调出上海实际337例的结果,任何指数增长数学模型都无法预测到,这是超乎想象的成功。而且这个成功发生在所有30个外省市。

要预测这种成功,需要用“线性增长”的数学模型。笔者在1月29日就预测外省市在严防下是线性增长模式。这种模式下,感染链条无法延伸,只是被感染的人陆续发病确诊。只要用线性增长模式来分析,预测到外省市的防控成功并不难。由于当时数据太少,笔者没有搞明白线性增长的基数,后来数据多了才将外省市感染者人数预测调整到1.3万。另外对于武汉与湖北的预测过于乐观,由于情势太紧张隔离做得不好,武汉与湖北进入线性增长要晚一些。
 
外国论文几乎没有正确预测到中国防疫如此成功的,因为首先就要立论承认:由于中国政府的大力严控卓有成效,中国各地已经进入线性增长模式。这等于事先就认为中国能防得非常好,显得不“中立”。但是外国论文对于全球数据是有意义的,中国以外疫情爆发的各国适合用指数增长模型分析。

在中国艰苦奋战防疫的时候,外国也在拉开架势防,但确诊数字最多的泰国也只有20多例,看着热闹其实不紧张。但是从2月下旬开始,几个国家忽然相继爆发了。韩国2月18日是不起眼的31例,2月20日确诊超过100开始暴增,2月29日就达到了3150人。意大利2月20日确诊只有6例,一个周末就变成了132例疫期爆发,2月29日累计确诊达到1128例。日本和伊朗的数字不能真实反应疫情,有的估计认为伊朗感染者已经上万,而日本奥运会能不能举办也成了问题。至3月1日 中午,中国以外全球各国累计确诊已超过7000例,死亡105人。
 
中国疫情往下走,全球疫情往上走,对比极为鲜明。世卫组织2月26日报告,中国境外新增427例,已经超过了中国411例。中国的数据还包括了疫情极为严重的武汉,排除武汉,是每日个位数与境外上千例新增对比。
 
境外疫情陆续爆发,是因为世界各国对新冠病毒可怕的传染率没有足够警惕。病毒较长的潜伏期以及发病初期的轻症温和假象,也提供了虚假的安全感。即使发生了自由社区传播,这个虚假安全期也有大约一个月。一是开始感染的人少发病的人也少,二是发病初期和感冒差不多很常见,注意不到。等一个月过去,形势就已经非常严重了,重病要死的人陆续出来,检测后查找密切接触者,感染者已经过千了甚至过万了。一下就爆了,立刻手忙脚乱。
 
这是新冠病毒凶险之处,其实死亡率并不低,中国境外也超过了1%,意大利2.6%死亡29人。潜伏期长先感染非常多人,发病不猛烈让地区失去警惕。最后发作也还是会要命,还可能挤爆医疗资源加强杀伤力。不可以用传播途径来简单估计它的传染能力。SARS病人发作时传播率可能比新冠还高,有超级传播者。但是SARS发病急、发作起来很厉害,容易引起警惕。新冠病毒堪称在“平衡性”方面做得最好的病毒,能感染极多的人,又能有不低的死亡率。表面上新冠病毒不如SARS厉害,但是它的“温柔一刀”对人类的伤害要高得多,甚至可以说不是一个等级的。
 
要强调这一点,人们对这个病毒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很容易产生错觉。仍然有不少政客,将新冠病毒与流感对比。但这是极端错误、有害的认识。这也是这病毒可怕的一面,它甚至能伪装成流感,让人们在防控失败时自我安慰,极具欺骗性。如果说SARS病毒攻击的是人类的身体弱点,那么新冠病毒还攻击了人类的心理弱点,而且极为成功。
 
这次疫情对人类社会构成了极大威胁,世界各国普遍低估了挑战的严峻性。不能因为中国成功控制,就以为全球也能够应对。实际上非常难对付,各国或早或晚要面对考验。暂时的安全只不过是病毒还没传过来,或者传来了不知道,虚假安全感。全球化时代,各国交往频繁,时间一长,该来的总会来,概率事件躲不过去。一旦发生社区传播,一个月以后可能就糟糕了。
 
从世界各国的国家能力来说,是比较悲观的。如果只防中国人,那还算是有办法。爆发的国家一多就难防了。而且有的国家表面上没爆,象意大利人处于一个月“虚假安全期”,其实已经几千人感染了,还传到了很多国家。这些国家不知道要防意大利人,德国、法国病例都上100了。仔细分析病毒的特性,会发现很多国家真防不了,测体温没用,不让某些国家的人来没用,试剂还不准。象朝鲜那样,彻底封闭国家往来不现实。
 
越来越多国家爆发疫情不可避免,包括美国,2月底放开检测,两天就出了五六个无来源社区传播病例,还有一个死亡了。这是美股忽然崩盘的重要原因,市场忽然明白,全球经济必然大受影响,很多国家都会出事,不是中国一国的事。世界各国为了防疫要互相封锁人员往来,贸易会受很大影响,一些疫情爆发的国家还会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这不是中国自己能控制的,中国经验别人也没法学,每个国家都要分析,能不能承受得住。
 
那么全球疫情会是什么规模?世卫组织的说法是,“还有机会控制住”。控制不住,就是全球大流行,pandemic。有的学者提出吓人的预期,全球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人感染。即使象H1N1那样,美国6000万人感染,所有国家都被传染,全球2亿人(都是模型估的),也是非常可怕的数字。就算全球感染率只有千分之一,也有800万人感染,比现在规模大100倍。
 
“大流行”,就是堵不住了,社会上到处是发病者。就是想查“密切接触者”也不可能,一是人太多没精力去查,二是查到了总不能都隔离,社会要崩溃了。政府层面只有弃防,放弃隔离,免得日子没法过了,这是“大流行”的重要标志。个人可以戴口罩防备,但是接触到感染者的机会还是很高,政府不管了。具体人数,是看病毒传染能力,也不一定特别高。但是到这个份上,政府防控就失败了,感染人数爆炸,人人接受病毒洗礼,挺不过去就完。全球多国政府防控失败弃防,就是全球大流行。
 
按这个标准,中国8.2万病例,感染率只有万分之一不到,外省市十万分之一。有问题的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肯定隔离,有段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家里蹲,非常可控。整个湖北感染率超过千分之一了,但是也在跟踪密切接触者,武汉后来也把严密的隔离搞起来了。中国肯定不是大流行,只是发生过自由传播。
 
韩国、意大利、伊朗,哪怕有一万病例,也只有不到万分之二感染率,隔离还是可以做的。如果韩国、意大利能控制在万人规模,不要往好几万、十万病例走,都算是成功制止了疫情扩散,正如湖北的防控也是成功的。韩国、意大利也在努力检测防疫,个人认为应该能控制住,要密切观察。
 
如果一国有几十万病例了,那就真麻烦了,密切接触者不知道多少根本查不过来,工作人员累瘫了,防卫力量被击溃。不太可能控制住,会弃防改策略。韩国首尔大学感染内科教授崔秉均说,最糟糕的情况,病毒可能会感染40%的国民。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弃防变成大流行了。
 
世卫组织应该在密切观察,看哪个国家在往大流行走,有一个国家不行了,全球风险就极高了。目前还看不出,所以确实是还有机会控制住。中国迅速将新增发病人数压到极低是一个极端,发展成大流行是另一种极端。世界各国应该落在区间中,不可能走到中国这端,但有可能走到大流行。
 
发达国家重视起来,应该也有一定的防控能力,进行力所能及的隔离,降低传播率。只要不弃守,就不是大流行。发达国家基本还是在搞隔离,不让人入境、入境了隔离、密切接触的人隔离,经常有几百上千人被隔离的新闻。
 
日本的疫情应该是爆发了,检测不积极,但是基本的隔离防控还是有的,真是明确的密切接触者又发病了会给检测。日本全民重视防疫,感冒了就自己带口罩,传播率会比自由传播降低不少,这也是日本政府的底气所在,应该还不至于失控。只是要达到能办奥运会的安全程度,恐怕困难。
 
韩国、意大利疫情爆发后,积极进行检测。韩意两国自由传播很猛,所以需要去拼命检测,主动封锁堵截隔离。伊朗应该是最危险的,自由传播猛,也无力去大搞检测隔离,死亡人数也是国外最多。
 
世界各国的隔离防控模式,特别怕社区传播,是死穴。找不到来源,病情也象感冒,怎么知道要去用试剂测一个人?人被漏掉了以后,就可能进入指数传播,直到引起重视。其实这是各国的常见模式,查不到真没什么办法,被病毒搞出指数增长是正常的。
 
象中国这样不查来源,直接全民口罩消除任何聚集,连社区传播都可以立刻查出来堵住。出了问题也知道怎么处理,因为必然是有限的几种密切接触,病毒没有丝毫指数传播的机会。即使如此,中国各地仍在检讨偶然疏忽引发的线性传播,甚至对传播者刑事起诉。这就是中国防控空前成功的秘诀:连社区传播都不怕。
 
笔者判断,世界各国基本能做到,明确有问题的隔离,没有放弃;但是也不可能去麻烦去管理监控每一个人,没有这个能力。这种情况下,必然有感染者漏入社区自由传播,概率性地发生指数增长传播。对此不应有任何幻想,各国发生指数增长传播是迟早的事。不会只是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爆发疫情,更多国家会爆发,美国也会。
 
一个国家自由传播一段时间以后,就会爆发,就知道要去防堵了。不管国家能力如何,知道要去防堵,多少总能降低一些传播率。人带口罩、勤洗手、减少聚集,都是非常有效的办法。这会是一个常见模式,自由传播被发现,进入传播率降低的指数传播。因为不可能堵住所有感染者,不会进入中国式的线性传播。
 
看上去全球情况会很不好。但是新冠病毒可能有一个大弱点:怕气温高,这对世界各国防疫是有利的。
 
东南亚国家中国游客非常多,输入病例相对多,最早发现和传播。泰国20多病例一度境外最多,新加坡确诊过80例,也曾经象是要爆发一样。但是后来东南亚国家都没有大事。越南、印尼、菲律宾都几乎没有传播的消息,整个东南亚只有菲律宾死亡了一个中国游客。就算一些东南亚国家不检测不报告,也没有重病一堆的传闻,治愈率还很高。东南亚国家并不是个个防疫都做的好,其实不算严密布防。多国都没什么事,说明东南亚国家有天然优势:热带天气。新加坡传的多,可能是空调普及率极高。
 
可能病毒发现天气热就不怎么繁殖传播。感染者少,得了病的也是轻症,身体里病毒不拼命繁殖,病人就不会重症死掉。在东南亚,这病毒感觉和流感差不多,人们并不恐惧。中国以及病例较多的日本、韩国、伊朗、意大利,都正在气温低的季节。
 
如果病毒真是怕高温,发展中国家在热带的多,就算不防疫,也不会大流行。在温带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靠运气和隔离之类的办法,拖到夏天,也许就没有大问题了。北半球国家多,到六月,全球疫情就会往下走了。
 
当然这需要专家来确认,如果病毒连高温天气都不怕,那真大麻烦了。而且病毒在东南亚也不是不传,高温天气没有消灭它。等天气转冷,又流行开。高温天气,很有可能会让防疫工作缓口气,但不是到夏天就疫情结束。新冠病毒对全球的威胁很可能一整年都不会小。

以色列米盖尔-加利利研究所开发口服新冠病毒疫苗,有望在90天内开始临床试验
除了高温这种自然因素帮忙,全球可以依靠的还有疫苗和特效药。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在进行新冠疫苗开发竞赛,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传出疫苗有进展,中国疫苗也在加紧研发。2004年12月,中国科学家完成世界上首次SARS病毒灭活疫苗一期临床研究,初步证明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但这也不是最终能绝杀SARS病毒的疫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需要的时间不短。疫苗研究通常需要起码一年以上的时间,而且病毒不一定怕疫苗,流感疫苗就没多大用。
 
特效药之前传了一阵子,美国吉利德公司的瑞德西韦据说有效,是世卫组织唯一提到的药。但这个药临床实验就要很长时间,超过一个月,肯定不是传言中用上去立刻见效那种,真那么神早传开了。就算证明临床有效,也应该是改善型的,不太可能根治。
 
如果管用的疫苗研发出来了,那真的是谢天谢地,为全球立了大功。但是按规律,紧急研究出来的疫苗临床多半没那么理想,要不断改进。真要靠疫苗来平息一种全新病毒引发的全球疫情,笔者并不知道这样的先例。往往是天气变化疫情下去了,再反复出现,疫苗要几年才出来并不奇怪。
 
提升检测试剂效率,尽快检测、提升准确率,这些辅助性的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把握较大。但正如李克强总理2月29日说的,防控疫情采取了多方面措施,但最终战胜疫情还要有疫苗。
 
笔者对于全球疫情的预期偏向悲观,虽然大流行应该不至于,但是多国不断爆发疫情几乎无法避免。新冠病毒“温柔”地攻击人类疏忽大意的心理,在一国经过一个月自由传播后,露出真面目杀出来肆虐,又非常狡猾难于杀绝。它对人类社会整体健康的威胁,对世界经济的威胁,是超乎一般想象的,各国政府与社会普遍还没有充分认识。

四.中国与全球经济发展预期

笔者前面仔细分析了中国与全球疫情的特性,因为在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必然成为中国与全球经济的支配性因素,超过其它任何事件。
 
中国的开局最差,经济活动几乎冻结,遭到超乎想象的重大打击。但是通过全球独一无二的的防疫能力,中国迅速转危为机。在世界各国陆续遭受疫情沉重打击时,中国因防疫工作出色相对安全,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升。疫情初起时很难想到,但是努力就有回报,也算合理。

3月1日,外省市报告3例新增确诊,其中辽宁丹东1例,北京2例是境外输入。这是一个重要转折,说明中国外省市将转为主要面对境外输入风险。境外病毒肆虐很不安全,中国排查彻底非常安全,这个概念将深入人心。世卫组织考察组长艾尔沃德对中国的防控十分欣赏,并感叹道:“如果我感染了,希望在中国治疗。”
 
个人总结,从2019年起,中国有三件事情让世界印象深刻,大大提升了全球对中国能力的认知。
 
第一件事,是华为公司被美国全力打压,很多西方国家的人认为华为将很快倒闭。但华为居然屹立不倒,2019年营收增长18%,对美国展开反击,欧洲国家普遍选择与华为继续合作建设电信网络。华为公司的全球知名度暴增,这是任何广告不可能取得的效果。

第二件事是特斯拉上海工厂一年建成投产,2020年1月8日国产特斯拉正式交付,马斯克高兴得现场跳舞。受此激励,特斯拉美股开始了一波疯狂的上涨,翻了三倍。在美国试图让全球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出来的背景下,这个事件很有指标意义。特斯拉与中国的合作,打开了想象空间。中国电动汽车与相关产业链,可能象智能手机产业链一样,有亮眼的表现。
 
第三件事就是席卷全球的疫情。世界各国面对疫情手忙脚乱之时,就会明白中国的疫情防控是一个多大的奇迹,代表着什么样的国家力量。美国疫情彻底爆发之后会焦头烂额,甚至会导致特朗普选情告急,那时事件会进入高潮。
 
中国要恢复经济,具体的经济困难会很多。如服务业要减租,央行注入流动性防止资金紧张,恢复生产生活各种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比起防疫这个事本身,难度都是次一级的。做好了防疫,没有理由不能处理好恢复经济的工作,笔者坚决看好中国国内经济顺利恢复。
 
只要各方互相协商通融,特事特办给机会,灵活处理“不可抗力”导致的困难,很多事就能顺利办下来了。从经济原理上看,中国各经济主体的资金并没有损失,还在账上,并不是遭到了金融危机,只是遇到了经济活动暂停,货币流通冻结的暂时困难。慢慢再活跃起来,就当大家放了个长假,是说得通的。一些企业“有支出、没收入”的日子难熬,但是有了恢复的明确预期,办法总是有的,只要需求重新出来,没有大问题。一些个人收入受到影响,消费信心也下去了,不知何时恢复,社会信心螺旋下降。但如果只是两三个月,问题不大,只要开工率逐渐上去了,有了明确预期,都会恢复正常,信心很快就回来了。
 
更大的挑战应该是在对外贸易领域,也可能是大机会。
 
当世界各国陆续爆发疫情陷入困境的时候,中国去帮助防疫,投桃报李开展“口罩外交”,有利于打开局面。中国紧急上马的医疗防疫物资产能,在境内很可能疫情平息后需求大降,但是境外需求会极为广阔。各国经济受疫情影响需要提振,也更愿意与中国合作,推进一带一路等长远项目。
 
美国如果被疫情弄得一地鸡毛,甚至戏剧性引发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压力会减少很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国际环境。
 
中日韩三国在疫情期间良性互动,三国政府层面的合作互信有望深化,向着中日韩东盟自贸区整合的大目标前进,并加进越来越多国家,形成一个坚实紧密合作的东亚经济发展核心。
 
全球经济必然受疫情极大影响,中国对外贸易数字也很可能不太好看,正如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会有不小下滑压力。但是一时的数字可以不用太在意,时间一长,损失会平摊在各个季度或者补偿回来。要坚定信心,困难会逐渐化解。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甚至可以更为看好。中国面对疫情进行了魄力极大的防控,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实现了国家安全,与世界各国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国家能力,必然在疫情全球蔓延时产生作用,提升国际地位。
 
2020年,中国面对极其险恶的疫情,可以说是非常差的开局。但是通过大力防控,大逆转的态势已经成形。这场大逆转,必将成为中国发展史上惊心动魄的重要一章。

《心理战》摘录

各国主要的心理问题和错觉有:
1、这是中国发生的疫情,和别的国家没什么关系,围观就好了。
2、检测入境的中国人和密切接触者就行,有人发病了就顺着检测密切接触者,不算麻烦,不难防。
3、我们国家防得不错,很多国家都防得不错。密切接触者发病少下来了,我们有能力,我们的措施很有效。
4、我们这很安全,数据好得很。(病毒:其实我已经悄悄传了一个多月了,有意低调不让你们发现)
5、中国病例多防中国,韩国数据上来了防韩国,谁数据高防谁。What?是意大利?
6、中国是医疗落后国家,还犯了错误,所以疫情损失惨重。发达国家面对疫情表现会好得多。
7、病毒很温和,和流感差不多,80%轻症自愈。死的都是身体不好的老年人。流感每年都死好几万,完全不需要恐慌。
8、死亡率很低,和流感差不多。有的国家看上去死亡率高,是大量轻症的没检测,加上来就低了。
9、不用搞很严厉的防疫控制,太麻烦,没有必要,也做不到。
10、健康人不用戴口罩,也没有那么多口罩。病人和看护的人戴上就行了。
11、病毒在哪啊?看不见。身边人也都没事,所以这事根本用不着慌,还远着呢。
12、病毒不算什么,我们各种事见得多了,比这严重的事有很多,都过来了。
13、病例还不多,就算几百个了,重症病人也不多,医疗系统完全有能力应对。我们国家的医疗系统很强大。
14、积极检测没多大意义,报告的病例数多了没好处。不如只管重症的,减轻医疗系统压力。
15、轻症的自己会好,不如回家自己隔离。
16、要搞选举,要顾政治利益,不如用“流感论”稳住局势,以免经济数据恶化。病例还不多,不检测就没有,病毒未必会失控;就算失控了也不会比流感厉害多少,搞好宣传就能稳住局势。
17、什么是指数增长?不懂。新增和累计确诊数都不起眼,累计也就几十个百来个,我们不是指数增长。怎么这几天增加得这么快?怎么两周就崩了?原来这就是指数增长……
18、我们国家的人体质特殊,人种不一样,不怎么感染,所以传不过来。
19、有神有信仰,不用怕病毒。
20、气温高,病毒不怎么传,到夏天就没事了,实在不行可以靠天气帮忙。
21、中国的防控数据说明,这病毒传得没多快,有时间。
22、中国的数据搞不懂,我们被蒙了。是不是中国数据有问题啊,病毒怎么会这么厉害?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风云之声:新冠疫情下,中国经济如何“绝地逆袭”? |2020-4-5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