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东方评论:漫谈汉匈之争实质|2020-5-5

【管理员】大赤天太清境:
匈奴是北方草原最先崛起的游牧行国。游牧族群其实并不是只放牧,狩猎、采集、交易都是他们获取物资的重要来源。他们放牧只是他们生存的手段之一,就是通过牛羊把人不能利用的草变成可以食用的奶 酪 肉等可以利用的生活物资。

 

但是这种生活方式是不能自给而且脆弱的,一场大雪就能让他们一无所有,所以游牧族群并不是我们想象的田园牧歌、自由自在。他们甚至比农民更艰苦,无论男女终年忙碌准备着各种物资 以求可以活下去。

驯马的成功对人类的影响非常大,对游牧族群来说更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因为这标志着他们有了快速移动的能力。可以更好的转移,逃离灾难 压迫,也可以增加抢劫的成功率。游牧人好客,招待客人往往竭尽所有。这是他们的生存智慧,因为他要通过客人获得远方的各种信息,而信息关乎着他们生存

因此游牧族群有着不同于农耕文明的特点,他们男女比较平等,但是却盛行收继婚,是因为不能让妇女带走家族的财富。贵青壮而贱老弱,因为青壮有着更强的生存能力。他们的社会结构远比农耕社会扁平,部族内部比较平等,但是这种平等又非常容易转化为比农耕文明更严酷的专制。特别是随着农耕文明的崛起,他们不容易通过劫掠获取资源时。

匈奴汗国就是应对秦国的产物,北方草原的一统恰恰在秦朝完成一统之后。冒顿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最终整合力量以控弦之士四十馀万在白登山击败刘邦。逼得汉高祖不得不以宗女和亲,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

匈奴因为获得的资源比较稳定,所以行国得以维持。西域反抗不了匈奴,但是大汉并不愿受此屈辱。所以在文景二帝无为而治数十年后,汉武帝开始北击匈奴,不仅是雪耻,也要把匈奴把草原纳入大汉所制定的秩序当中。

秦汉隋唐宋明都不是简单的农耕王朝,实际上历朝都是多民族的多地理形态的统一国家,在王朝建立之后势必重构周边的秩序。游牧族群本身是分散的,牧民离心力远比农民大。这是因为农民的土地利用率高,而且农耕是长期投资,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是有周期的,所以农民的特点是安土重迁。

而牧民不关心土地的所有权,他们只是一时使用,同样养活一个人牧民需要的草场面积是农田的十倍以上。而他们无论是打猎的猎物还是采集的果实以及使用他们的畜产都是可以即时的,所以游牧民的特点是移动分散。

但是当他们为了与强大的中原王朝对抗的时候,实际上违背了为适应草原而形成的生活方式。
匈奴通过组成游牧汗国整合力量南下战争的时候,他们的畜产就只能由少数人进行大规模的粗犷的放牧,以至于失去了应对灾祸而形成的灵活移动性。

【汉书 匈奴传】:校尉常惠与乌孙兵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犁汙都尉、千长、将以下三万九千余级,虏马、牛、羊、驴、骡、橐驼七十余万。

注意虏马、牛、羊、驴、骡、橐驼七十余万。

其冬,单于自将万骑击乌孙,颇得老弱,欲还。会天大雨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什一。

这就是匈奴大规模放牧的后果 转移不了,抗天灾的能力反而下降。所以当汉武帝仪仗雄厚的国力和天才的将领打击之下,匈奴兵败远走漠北。但是汉武帝时期对手不仅是匈奴,武帝外事四夷,内兴功业,在位五十四年里汉代的疆域几乎扩张了一倍。灭朝鲜,灭两越,击匈奴,揽西域,开发西南,有时候甚至是两线甚至多线用兵。所以晚年也折腾的户口减本,海内虚耗,不得不发布轮台罪己诏,暂时停止征伐而休养生息。

随着汉朝在昭宣时代初期的收缩,匈奴凭借着在西域获得的资源实力又有所恢复,因而汉匈之间又爆发了大战。但这一次决战之前,大汉早在西域通过斩楼兰王、和亲乌孙等手段进一步的消解了匈奴对西域的影响。

在大汉与乌孙的联兵打击下,匈奴进一步被削弱。而后西域彻底投入大汉的怀抱,郑吉成为第一任西域都护,匈奴稳定的资源来路被切断。当匈奴汗国不能通过连续的军事胜利吸取四周的血液,获取资源维护自身统治的时候,就会被抛弃。匈奴随之而来的就是内乱。内乱表面上是匈奴贵族的争权夺利,背后是不能从外部获取资源的内部厮杀。匈奴一度五单于并立,最终投靠大汉,重新获得资源的呼韩邪成为了南匈奴单于,并且开启了匈奴的新篇章

强弱有时,今汉方盛,乌孙城郭诸国皆为臣妾。自且鞮侯单于以来,匈奴日削,不能取复,虽屈强于此,未尝一日安也。今事汉则安存,不事则危亡,计何以过此!

元帝初即位,呼韩邪单于复上书,言民众困乏。汉诏云中、五原郡转谷二万斛以给焉。河平四年正月,遂入朝,加赐锦绣缯帛二万匹,絮二万斤,它如竟宁时。

至此与大汉争胜百余年的匈奴被大汉纳入了王朝所制定的秩序中,作为荒服臣服于汉。

南匈奴被迁入边塞,逐渐变成了半游牧半农耕的族群,成为大汉对付北匈奴等游牧民的保塞胡。而大汉每年赏赐南匈奴的钱帛则多达数亿钱,到了东汉这笔钱逐渐成为了财政负担。鲜卑本是匈奴汗国为了对付大汉而招致的,但是在被大汉击败后,反为大汉所用。

 

东汉为了鼓励鲜卑打击匈奴,让他们杀匈奴后带着首级到辽东受赏赐。鲜卑大人皆来归附,并诣辽东受赏赐,青、徐二州给钱岁二亿七千万为常。明、章二世,保塞无事。但是北单于逃走,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渐盛,开始与大汉不断冲突。到了檀石槐的时候鲜卑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馀,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水泽盐池。取代了匈奴成为汉代北方威胁。但是鲜卑汗国随着檀石槐的死去而瓦解。

 

鲜卑汗国的分裂固然在于檀石槐的儿子没有他父亲的威望,但根本原因在于东汉朝廷本身的瓦解。因为这时候中原混战,檀石槐所分封的各部大人可以乘乱获取各种资源,获取资源的成本降低了。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接夫余、濊貊二十余邑为东部,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十余邑为中部,从上谷以西至敦煌、乌孙二十余邑为西部。各置大人主领之,自檀石槐后,诸大人遂世相传袭。

【活跃】沧海:
这个有待商㩁,181年和连一死就开始公开上演争权夺利大戏了。

【管理员】大赤天太清境:

对。然后政争的结果并没产生一统的雄主,反而鲜卑汗国没了。

转回来继续说南匈奴,南匈奴虽然时有小规模的叛乱,但因为有鲜卑挤压,反而对汉朝比较顺从。所以汉朝也时常征调匈奴平乱,如 熹平六年,单于与中郎将出雁门击鲜卑檀石槐,大败而还。是岁,单于薨,子呼徵立。  中平四年,前中山太守张纯反畔,遂率鲜卑寇边郡。灵帝诏发南匈奴兵,配幽州牧刘虞讨之。

作为游牧民的匈奴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但是随着归附日久,野蛮性稍退,竟然也厌战起来。国人恐单于发兵无已,十余万人反,攻杀单于。

【话唠】卫水流:

南匈奴现在还有木有了?

【管理员】大赤天太清境:

没有了,他们竟然杀了单于以此拒绝汉朝的征调。单于羌渠立死后,他的儿子右贤王於扶罗当了单于,当初杀单于羌渠的人怕被报复,又驱赶於扶罗。

【活跃】沧海:
177年,夏育三将将五万兵(其中南匈奴三万)五万民夫分三路攻鲜卑失败后,回来的只百来人;之后又不断征南匈奴兵平叛,使其轻壮大量死亡。再加上亲汉的老单于亡,之后使匈奴中郎将又坑了南匈奴一次,三个因素促成南匈奴开始不听汉廷了。

【管理员】大赤天太清境:
於扶罗于是去长安朝见汉帝,想以此获取支持。结果赶上了汉灵帝死,于是於扶罗就跟黄巾余部白波一起劫掠。但是当时汉朝内部豪强林立,搞起来了坞堡自卫,於扶罗抄掠无利,而兵遂挫伤。想回归匈奴,他的部民也不接受,只能在汉代的河东漂泊。

匈奴人驱逐於扶罗后,共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但是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一年而死,南庭遂虚其位。后来於扶罗死,他的弟弟呼厨泉立,同样不得归国,而且数被鲜卑抄略。这时汉献帝从董卓残部凉并军阀那里跑了出来,从长安东归,右贤王去卑与白波贼帅韩暹等待卫天子。

因保驾之功,得到汉代的封赏,呼厨泉得以归国。后来建安二十一年,呼厨泉来朝,被曹操留在了邺城,而遣去卑归监其国。至此南匈奴完全被归附,汗国瓦解。当初冒顿与刘邦相争,四百年后大汉帝国与匈奴汗国又先后灭亡。

 

【活跃】沧海:

后面南匈奴出个刘豹就把西晋的底裤扒了。

【管理员】大赤天太清境:
刘豹就不是冒顿的后代了,他是屠各种。

【活跃】沧海:

南匈奴一开始本就有屠各种,只是人数占少数。屠各种是啥?

【管理员】大赤天太清境:

对。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刘豹为 左部帅,五部匈奴被安置在晋阳汾涧之滨,逐渐汉化。刘豹的儿子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 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 是个胡汉合一的人物。

屠各种是啥—— 匈奴的一支,是西汉休屠王一族,归附汉朝比南匈奴早,西晋自家争权夺利,把社会秩序打了个稀巴烂。秩序崩溃之后,如同大山一样的王朝成了一盘散沙,而还保留氏族组织的屠各匈奴反而成了石头,开始横行中原。

【活跃】沧海:
中原王朝表现最垃圾的一个朝代:晋。得国不正,立国后内部互相倾轧和争权夺利。

【管理员】大赤天太清境:
自汉亡以来,魏晋代兴,我单于虽有虚号,无复尺土 之业,自诸王侯,降同编户。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自诸王侯,降同编户。是真的。比如刘渊以匈奴左部帅出仕,做到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乡侯。但在元康末,坐部人叛出塞免官。所以说如果没有八王之乱,单凭的五部匈奴压根翻不了什么浪花。

【活跃】沧海:
当时跟着刘汉匈奴混的有鲜卑、羯等族部落,刘汉败亡后这几族都陆续建国。

【管理员】大赤天太清境:
而刘渊起兵想要恢复的也不是当年冒顿的荣光,他要做的是大汉的天子,宣扬的是呼韩邪的伟业。

【活跃】沧海:
对,表面上说他自己有汉室血脉。较真点查,还真有,母系那边的。

【管理员】大赤天太清境:
他自称皇汉,以刘邦为祖先。

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 武应期,廓开大业。太宗孝文皇帝重以明德,升平汉道。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 地过唐日。中宗孝宣皇帝搜扬俊乂,多士盈朝。是我祖宗道迈三王,功高五帝,故 卜年倍于夏商,卜世过于姬氏。而元成多僻,哀平短祚,贼臣王莽,滔天篡逆。我 世祖光武皇帝诞资圣武,恢复鸿基,祀汉配天,不失旧物,俾三光晦而复明,神器 幽而复显。

 

显宗孝明皇帝、肃宗孝章皇帝累叶重晖,炎光再阐。自和安已后,皇纲 渐颓,天步艰难,国统频绝。黄巾海沸于九州,群阉毒流于四海,董卓因之肆其猖 勃,曹操父子凶逆相寻。故孝愍委弃万国,昭烈播越岷蜀,冀否终有泰,旋轸旧京。 何图天未悔祸,后帝窘辱。自社稷沦丧,宗庙之不血食四十年于兹矣。今天诱其衷, 悔祸皇汉,使司马氏父子兄弟迭相残灭。黎庶涂炭,靡所控告。孤今猥为群公所推, 绍修三祖之业。

当然匈奴汉化的还不彻底,刘渊死后他的儿子就开反汉化的逆流,后来汉赵为石勒所灭。后来而另一支匈奴杂胡赫连勃勃建立的夏也被灭了,匈奴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消融在汉与鲜卑等族之中。

 

匈奴的历史大概就这样,他是典型的游牧族群,其中兴衰起落无不印证着马哲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他与汉朝的互动无论是战争、和亲、归附还是贸易都是为了获取资源。这种互动以后的千年不断上演,游牧民与中原王朝的战和只是表象。

 

实质是在400毫米等降水线外游牧是一种不同于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他们要求活,要获取资源。中原王朝也无论是要控制他们还是和亲安抚一样要付出资源,这是一种物质的在分配。经过千年实践,明清把握了实质,明朝始终严格控制与蒙古的互市。这有限资源的限制下蒙古既没有统一也没有个别族群可以强势崛起,而清朝则利用宗教和资源分配牢牢的控制了蒙古诸部,彻底解决了草原游牧族群的问题。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东方评论:漫谈汉匈之争实质|2020-5-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