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血饮:印度战略双翼被折断是引发中印对峙的根本原因!|2020-06-23

据央视新闻报道,6月15日晚,印方一线边防部队公然打破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在加勒万河谷现地局势已经趋缓情况下,再次跨越实控线蓄意挑衅,甚至暴力攻击中方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进而引发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中印双方人员伤亡。

中印士兵加勒万河谷事件是目前中印对峙中最激烈的一次,而且已经在印度国内引发了激烈的舆论风波。为全面解读本次中印对峙,血饮将从地缘、军事、金融、经贸以及历史等多角度抽丝剥茧地为大家逐一详尽剖析。

【加勒万河谷对峙完整经过】

 

 

首先,全面了解一下事发经过。今年5月4号左右,中印双方士兵在同一区域的班公湖地区大打出手。印度《克什米尔时报》等多家媒体披露,从5月27日到6月3日,解放军已向西跃进,前出加勒万河谷约四公里,将对峙一线置于加勒万河汇入什约克河的河口地带,即冲突爆发地,也就是中方所说的加勒万河谷现地一带。5月26日,印度权威军事专家舒克拉在接受《商业标准报》采访时还称,“约有三个旅的解放军布置在加勒万河谷到班公湖的一百多公里的战线”。 

 

上图1中的红点为加勒万河谷,图二为当地涉及到的主要地点

此后,中方在很短时间内派驻了直升机、重型工程机械等设施,在河谷内修建了近百处营房;印军则沿什约克河西岸公路筑垒防御,期间,偶有解放军联络官涉水过河与印方交涉,双方在几周之内维持着隔河相望的和平状态。需要指出的是,该地区也是中印1962年战争后的中方占领线位置。

截止6月4日,印方再次确认解放军前沿部署在加勒万河口一带,印军随即已将阵地西移一公里。双方以1962年军事控制线为界限,保持着面面相觑的状态。随后,中印开始双方军长级会晤,眼看冲突即将结束,双方却突然在6月15号夜间爆发激烈肢体冲突。

 

从事件发生的地点来看,明显是印方闯入中方控制区内寻衅滋事。从印方军人集中攻击中方在加勒万河谷现地内的中方挖掘机司机来看,印方明显是要阻止中方在该地区修建军事工事。因为,该地区地处高原的高海拔地区,本身机械维护成本就高,修建公路等设施的难度就极大,摧毁设备以后,工程建设就将被中断。在该地区的建设施工设备上方面,印度远远不如中国的。

 

印方在双边已经达成缓和局势的协议以后突然偷袭,明显投机取巧。其偷袭被发现以后,中方随即开始增援反击。从地图上看,加勒万河谷现地实际上是西流汇入什约克河的时候冲刷出来的一块突出地带,中方位于现地东侧,印度则是从西侧越过什约克河向东进入现地,而印度进入中方现地实际上是背水一战,他们的背后就是汹涌的什约克河。印度这次伤亡明显大于中方是必然的,印度军人被中方逐出现地后,跌入什约克河造成大量溺亡和冻伤。

 

这方面,印度暴露出自己在前线后勤保障方面的严重不足。在1999年印巴争夺同样位于该地区的锡亚琴冰川战役中,印度大多数伤亡就并非枪炮伤,而是冻伤以及冻亡,20年过去了,印度后勤保障依旧没有进步,令人唏嘘。

 

相比较而言,中方则明显展示了高效后勤保障,伤员及时通过直升机等运往后方战地医院治疗。另外,解放军快速调集数千人机动部署到加勒万河谷到班公湖的一百多公里的战线,展示了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机动部署能力。现在,解放军后勤和机动部署能力早已经超过了1962年,远非20年停滞不前的印度军队所能比拟。

 

由于印度在后勤、机动部署能力方面远不如解放军并导致了较大数量伤亡,故而外媒报道这次中印对峙是解放军主动出击,很多人也信以为真,实际上,本次冲突中主动挑起争端的却是印度。事件发生后,中国方面表示,“印军的这一冒险行径严重违背两国有关边境问题达成的协议,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再次向印方表示强烈抗议”,而印度总理莫迪也在2月19号在印度所有党派会议上公开承认中国没有越界,更没有任何印方哨所被占领。

 

【谁在挑衅肇事?】

 

 

那么,为何印度要冲击加勒万河谷现地呢?解放军同期为什么突然大量增兵加勒万河谷到班公湖一线呢?

 

今年4月以来,印度边防部队单方面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持续抵边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中方多次就此提出交涉和抗议,但印方反而变本加厉地越线滋事;5月5号,中印就在班公湖地区大打出手;5月6日凌晨,就在中印军人班公湖地区大打出手的第二天,印度边防部队乘夜色在加勒万河谷地区越线进入中国领土,构工设障,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 

很明显,印度是主动挑衅方,这是印度单方面入侵中国控制区引发的摩擦。

 

结合事件各方面因素,血饮认为,2020年4月印方开始修筑达布克-什约克-斗拉特别里奥地公路是此次双方采取对抗措施的直接原因。

 

如图所示,这条军、民两用公路连接了印度内地到拉达克地区重镇列城,向南可延伸到中印对峙的班公湖地区,向北可延伸到什约克河谷一线,经过一座桥梁即可通往斗拉特别里奥地(简称DBO)印度军事军事基地,该基地甚至可以部署大型运输机,是印度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战略军事支撑点。

 

一旦这条公路修通,那么印度内地补给就可以通过这条战略公路快速北上高原,向西北可以方便抢夺巴基斯坦控制的锡亚琴冰川西部,向东和向东北可以改善在阿克塞钦和班公湖地区面对中国军队的不利局面。也就是说,斗拉特别里奥地印度军事基地强化以后,印度就可以完全控制锡亚琴冰川。

 

在之前的边界谈判中,巴基斯坦将喀喇昆仑走廊让给了中国,从地图上看,锡亚琴冰川横亘在中国与巴基斯坦军事控制区之间,只要打通这里,中巴军事控制区就可以直接连通。反言之,一旦印度寻衅巴基斯坦并完全控制锡亚琴冰川,那么只要印度单方面夺取整个克什米尔,中国将不能及时增援巴基斯坦。

 

印度已于去年8月取消印控克什米尔的特殊地位,其军队已经实际控制该地区。锡亚琴冰川又位于中巴印三国分别控制的克什米尔控制区的中心位置。如果印度拿下整个锡亚琴冰川地区,那么,中巴联合在克什米尔的优势地位将骤然消失。

 

印军斗拉特别里奥地军事基地和锡亚琴冰川所在地,这里正好是中巴印三国控制克什米尔地区中心位置,也是海拔最高地。斗拉特别里奥地军事基地常驻印度空军从美国购买的战略运输机和苏系重型空优战斗机。借助斗拉特别里奥地军事基地控制锡亚琴冰川,就可以控制整个克什米尔,打造印度对中巴单方面军事优势。所以,这条公路一旦联通,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影响力将骤增,印度在该地区的劣势将会得到极大改变。一条公路就盘活了整个地区,这条公路就好比是一把三叉戟,三个叉分别刺向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和中国。

 

印度做法是从战略上单方面改变地区现状,中国当然不能允许,所以中国才会大量增兵加勒万河谷到班公湖一线,从地图上看,这一线紧靠印军规划修建的达布克-什约克-斗拉特别里奥公路战略公路。

 

对中国而言,这条公路主要沿着什约克河谷修建,而这条河的东面就是中国控制的阿克塞钦地区。从1950年代到现在,阿克塞钦一直是悬在印度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阿克塞钦是青藏高原与印度西北部新德里平原的地理分界点,中国控制阿克塞钦地区就可以从这里快速南下,而加勒万河谷就是中国从阿克塞钦威慑新德里为数不多的隘口,冲过加勒万河谷,中方顺着沿什约克河谷快速南下攻克列城,冲过斯利那加就将直逼其首都新德里。发过来,对印度来说,一旦堵住这里,印度首都防卫压力将大大缓解。所以,什约克河谷是中印西段边界对峙争夺的关键所在。

 

而不巧的是,加勒万河流入什约克的加勒万河谷现地正好位于这条战略公路的必经之地。鉴于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公路修建都是沿着河谷边缘的平坦地区修建,而从列城修建到DBO军事基地最方便的路径就是通过加勒万河谷向北修建。从地图上看,什约克河从锡亚琴冰川发源直达印度河,什约克河谷是该地区通往DBO地区的唯一修路路径。这条公路向北修建就必然经过中方控制的加勒万河谷现地地区。

 

印度要顺着什约克河谷这条唯一通道才能修通到达斗拉特别里奥军事基地的公路,其他地方是绕不过去的。

 

河谷地形易攻难守,中方控制这里,向西渡过什约克河,就可以随时切断这条公路,让印度前功尽弃。印度如果强行绕道,最短的路径都要向西凿穿雪山,这个难度将比中国修建青藏公路难度更高,考虑到印度军方后勤补给都如此寒酸,要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军用公路,按照印度速度,没有20年那是想都别想,更别说高原反应下为修建这条路印方至少会搭上十几万人的性命。

地理上绕不过去+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战略公路下盘活整个地区的丰厚地缘利益,这促使印度开始在今年4月大雪封山刚刚结束、气候依旧严寒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单方面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持续抵边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

 

印度修建达布克-什约克-斗拉特别里奥地公路,单方面改变现状,妄图打造己方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单方面优势,这违背了两国关于处理边界协议的原则、立场,在外交上属于背信弃义,而根据前几次对峙经验,一旦被发现,未必能占到便宜,这也是印度从开始就比较心虚的原因所在。

6月15号,印方之所以在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明显认为自己修路无望,但是秉持“我修不成,我也不让你在当地修建营房工事”的理念,印度从4月份偷偷在加勒万河谷修路,到5月6号公开越线进入中国领土、构工设障,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再到6月15号偷袭中方,妄图捣毁中方重型工程机械,印度是在心虚气短地明知得不到便宜的情况下还要制造摩擦,印度已经从入室的窃贼变成了倒地碰瓷的泼皮无赖。

反观中方,从洞朗对峙到现在,因印度不断撕毁双方约定,单方面改变现状,中国战略也随之变化,不再像之前那样,只要求印度遵守不单方面改变争议地区现状的约定,而是将目前的控制强化到1962年的中方实际控制线,而加勒万河谷现地就是1962年中方实际控制线所在地。该地区,要比中方之前的控制线前出4公里左右。该地区,中印边防军人的接触也将从过去不直接接触到现在的虎视眈眈、毫不退让。

 

左右不了别人,那就决定自己做点什么。中印协议既然不能约束印度,那中国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

 

 

【中印对峙的深层次原因】

 

 

既然修建这条公路是印度单方面改变现状,那么印度为什么要单方面改变现状呢?加勒万河谷出事前,中国并未实控这里,既然中国并未主动攻击印度,为什么印度还要主动挑衅呢?这就牵扯出印度为什么频繁越界制造中印对峙冲突的深层次问题。

 

在解答中印对峙的深层次问题上,很多人认为根本原因是印度与中国摩擦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缓解疫情带来的失业等经济问题,毕竟印度失业人口已经发高达1.2亿。这种观点看上去似乎是对的,但实际上根本经不住推敲。

 

对外制造军事摩擦确实的确可以转移国内矛盾,比如,1914年奥匈帝国主动挑起与塞尔维亚战争,目的就在于转移国内矛盾。但是,有效转移国内矛盾的前提是,能够在军事挑衅上获得成功才可以,打赢了可以,输了怎么转移国内矛盾?比如,纳粹德国1938年占领奥地利苏台德地区就成功转移国内矛盾。一旦在军事摩擦中失败,反而会彻底激化国内矛盾,比如,1919年主动挑起战争的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德国在战败后立刻推翻,1885年在中法战争的镇南关大捷中被中国击败以后,法国茹菲利内阁直接倒台。

印度从1962年、1988年、2013年、2017年、2020年多次挑起中印边界对峙,每次都是铩羽而归,就这样的成绩,如何转移国内矛盾?而且,如果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现在印度军人伤亡众多,在明显吃亏的情况下,印度总理为什么不乘机拱火,反而在其主持的2月19号的印度所有党派会议上打脸自己的外交部,强调中方没有越境呢?印度挑起中印对峙,这次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导致国内某些政治势力借机攻击莫迪,请问这转移了什么矛盾?

 

另外,这次对峙并非2020年5月份首次爆发的,早在2020年之前,就已经发生过至少四次了,印度哪次打得过中国了?如果说奥匈帝国挑起一战转移矛盾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可以击败英法俄。但这种所谓的实力从来没有在战场上检验过,但是印度却在战场上反复检验了4次,而且没有一次成功,这种情况下,印度打赢概率极低,转移矛盾也不是对准中国呀,2019年8月印度取消印控克什米尔特殊地位以后,支持率大增,依葫芦画瓢,再次对准巴基斯坦、尼泊尔这种国家岂不是更好转移国内矛盾吗?

 

中印对峙甚至战争发生过5次了,解释中印对峙根本原因就必须能同时解释5次对峙。请问那个时候印度就预测到印度国内经济逐步恶化?前四次对峙发生的时候,印度的大神们就预测到了2020年会爆发疫情?砖家就是这样,总喜欢用表像解释本质,用近期发生的事件解释长期问题的手法,因果倒置,蒙蔽幼稚。

 

那么,印度不断制造中印对峙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一、控制青藏高原地区展开战略双翼带来的巨大战略利益。

 

从战略上看,失去对青藏高原控制的印度,其战略位置其实非常尴尬。印度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其北部和西北部地区高山与印度平原接壤的孔道是印度安全的命门。这些命门都掌握在敌人手里,就是悬在印度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比如:如果不控制阿克塞钦和加勒万河谷,中国可以从西北部长驱直入拿下印度新德里,同时,中国控制洞朗地区就可以随时切断印度中央与东北邦的联系;中亚地区强权也可以随时从巴基斯坦—阿富汗地区高原地区突破开伯尔山口突入印度平原,当年突厥人和莫卧儿王朝就是从开伯尔山口突入印度地区,灭亡了佛教传承和印度众邦国。

 

从地图上看,一旦这三个地方落入敌手,则印平原就是一马平川。从国土防御看,如果不能解决这三个问题,印度就没有任何国防安全可言。印度一直与巴基斯坦、中国冲突就是要建立印度自己的国防安全。而西北方向巩固的核心就是控制克什米尔,控制克什米尔的核心就是控制锡亚琴冰川所在克什米尔中心点。三个方向,任何一个大规模突破印度都是灭国之祸,三个山口就好比是三把定在印度胸口上的尖刀。

 

反过来,如果印度控制喜马拉雅山脉封住这三个口子,向西北控制克什米尔——阿巴地区高原,向东染指缅甸所在的中南半岛。这样,印度左右战略双翼将全面张开。对印度来说,这将带来巨大的战略收益。

 

印度本身就是一个楔入欧亚大陆的巨型岛屿,印度正好位于欧亚大陆向英美控制海权线进攻的垂直方向,印度左右战略双翼一旦张开,那么欧亚大陆上的陆权强国中国和俄罗斯要想截断英美海权,最方便的路径就是从印度方向突破。

英美海权连接部就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中间的印度,控制这里等于直接斩断英美海权线连接。中俄(苏)任何一方,如果单独发展陆权,都可以不用考虑印度,但如果要考虑切断英美控制的海权线,就必须将印度拉入己方阵营。二战期间,从缅印方面的驼峰航线输送的物资,成为中国被日军包围以后唯一的战略物资通道,就显示了缅甸和印度在中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一旦这里印度控制这里展开右翼,那么中国将被美苏任何一个敌人全包围。反过来,英美海要分别包围苏联和中国,同样离不开印度战略双翼的配合。英美拉拢印度就可以将俄罗斯缩在欧亚大陆腹地,美国拉拢印度,与东线日韩、岛链配合就能够全面包围中国。

正因印度有此潜力,二战结束后刚刚独立的印度就成为了三方共同拉拢的目标,中国、苏联、美国都在发展与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中国,建国初期到1960年年间,就与印度积极合作,帮助推动不结盟运动,直接提升印度国际地位,一时间两国关系热络得不行。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同样在不断拉拢印度,印度左右逢源。冷战结束以后,印度并没有因为是苏联盟友而受到打击,反而再次受到英美礼遇,原因就在这里,这无关意识形态。印度依靠自己战略位置左右逢源,斩获无数利益。

打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欧亚大陆是一头奶牛的话,那么控制战略双翼的印度就是挤奶工,英美苏不断送来的利益就是挤出的牛奶。

正是因为印度认识到自己卓越的地缘位置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战略利益,所以印度一直寻求控制西北和东北方向的战略双翼。一旦印度控制两翼,那么无论世界局势如何转变,争夺双方或者多方都必须不断向自己输送利益,才能够赢得地缘斗争胜利。所以,从1947年开始的印巴战争到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再到今年5月中印边界对峙,这些都是印度寻求控制战略双翼,将国家利益进一步全面扩大巩固的具体战略动作。我们不要总是认为只有中美这些大国有自己的战略,其他地区大国甚至小国也同样有自己的战略的。

 

 

二、中国战略举措客观上这段印度战略双翼引发其严重焦虑。

 

印度有自己的战略,必然有自己的行动。修筑达布克-什约克-斗拉特别里奥地公路就是印度为盘活该地区走出的一步棋,这将帮助解决印度巩固在克什米尔、以及与巴基斯坦和中国交界地区赢得优势。这条战略公路的最西边的是斗拉特别里奥地军事基地,2013年4月中旬中印在该地区发生了著名的帐篷对峙。这次事件起因是印度违规在距斗拉特别里奥地250公里处的楚木惹地区修建永久性军事要塞,也就是说印度改变中印边界优势的举动在2013年就开始了。

 

印度有自己的战略举措,中国也没闲着。2013年5月中印帐篷对峙和平解决以后,中国领导人于当月访问巴基斯坦正式提出中巴经济走廊规划。中巴经济走廊直接通过巴控克什米尔地区,这引发了印度对中巴联合控制该地区的忧虑,因为印度主张整个克什米尔都属于自己,而一旦该走廊建成,那么,开伯尔山口控制权也将落入中巴之手。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一带一路陆地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贯通印度将更难染指巴基斯坦以西以北地区,等于砍掉了印度战略左翼。随后印度开始扩充斗拉特别里奥地地区军事基地,并将大型军用运输机部署到该军事基地,以对冲中巴合作带来冲击。

 

2017年6月18号,中印再次在洞朗地区发生对峙。中国于当年5月在洞朗地区修建公路,一旦修建完成,那么将随时可以切断西里古里走廊,将印度中央与东北邦的联系切断。同时,中国在南海地区造岛基本完成,在岛上部署战机和红旗9以后,中国军力辐射整个南海以及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中缅石油管线也取得重要进展。印度战略双翼中的右翼将被折断。

 

2017年6月18号当天,中国海军与伊朗海军在波斯湾举行联合军演,在中国帮助下,伊朗战略导弹部队发射多枚中程弹道导弹,打击代尔祖尔到迈亚丁之间的11000名ISIS恐怖分子主力。中国联手俄罗斯、伊朗在中东取得重大战略胜利,对接中巴经济走廊的一带一路中东段全面打通,伊朗、土耳其、沙特随后都宣布加入中巴经济走廊,印度战略左翼再次受到冲击。中国的战略举措再次引发了印度的焦虑。

 

2020年4月,中国与越南在万安滩附近发生冲突,中国未来将在万安滩地区地区填海造岛,一旦完成中国将控制整个南海,同时整个马六甲海峡、中南半岛包括缅甸都将全部纳入中国战略轰炸机和航母海军航空兵作战半径,印度战略右翼再次受到冲击。随后,印度开始加快修筑达布克-什约克-斗拉特别里奥地公路,进而引发中印对峙。6月9号双方军级会谈取得突破,但中国控制加勒万河谷已经是既定事实,印度已经失去对开伯尔山口、洞朗的控制权,如果再失去加勒万河谷控制权,三把尖刀都将顶在印度的胸口。考虑到中巴铁盟,实际上三把尖刀全部捏在了中国手里。醒过神来的印度,才会连夜偷袭中方,就是想再扳回一局。使用武器打不过,就采用了”非开枪不合作”的肢体冲突。

 

从地图上看,中国规划的中巴经济走廊以及一带一路规划,实际上是将印度包围在了中间。中国在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系列进展,在印度看来就是要斩断其左右双翼,这将直接削弱印度在全球地缘政治中左右逢源的优势地位,这是印度焦虑的根源。

【中印对峙烈度不断升高】

 

 

从2013年到2017年再到2020年,印度在三次对峙中都没有占到便宜,印度的焦虑不断上升,对峙烈度也在不断上升。从对峙人数上就能够看出,2013年楚木惹帐篷对峙是排级士兵对峙,2017年洞朗对峙上升到了连级对峙,2020年6月15号的冲突中印度方面有上校团长阵亡,冲突规模已经发上升到营团级冲突,而解放军在5月份向加勒万—班公湖地区快速机动部署数千人,已经达到了旅级。很显然,中国成功应对和印度的失败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不断取得胜利,赢得更多盟友比如俄罗斯、土耳其、伊朗的支持,而印度在该地区不仅陷入一带一路的四面包围,盟友也在不断减少。

 

东不成,西不就。印度的应对就是强化对冲突地区的控制,这其实只是一种下意识行为,显然,印度并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当前困局,印度的这种应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得益于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在1962年中印冲突中,中国虽然后撤,但却控制了中印边界重要的关隘和孔道,对印度形成居高临下的战略威慑。因为海拔落差过大,中国在境内放个中程预警雷达,就等于新德里的天空上多了一架永不降落的空中预警机。印度对此无可奈何。

 

战略上,冷战时期,印度之所以能够左右逢源,就在于其左右战略双翼涉及的地区分别掌握在西部的苏联和东部的美国手里,比如南海、东南亚和中南半岛当时掌握在美国手里,而现在中国开拓一带一路,已经得以控制南海和东南亚,现在更辐射中南半岛。中国开始取代美国在该地区位置。这种取代对印度来说本来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传统左翼上的俄罗斯已经跟中国穿一条裤子,中俄联手下,印度左翼不保,左右双翼即将被全部折断。

 

如此一来,印度在冷战时期左右逢源的优势地位已经遭到严重削弱,中俄联手控制了欧亚陆权,这种情况表现在中俄美印等国的外交上就显得非常地矛盾,在外人看来甚至有点精神分裂。 

 

如何分裂的呢?比如,印度在2017年6月10号加入上合组织,但是8天以后就与中国发生洞朗对峙;印度在今年的5月初的中印对峙中没有占到便宜,但却果断拒绝美国总统特朗普调停,声称印度会独立解决中印矛盾。为什么呢?

 

中国取代美国并与俄罗斯结盟以后,对印度形成了三面包围的态势,同时印度又对中国持有不信任的怀疑态度,中俄控制印度战略双翼的情况下,中国又手握随时可以插进印度胸口的三把尖刀。中国会对印度采取敌对行为呢?印方认为这是不确定的。不确定的情况下就必须要试探。这就解释了印度为什么会在刚加入上合组织后不到10天的2017年6月18号,就与中国在洞朗发生对峙,以及本来中印双方6月9号已经在军长级会晤达成共识的情况下突然在6天之后的15号偷袭中方在加勒万谷口设施。

在刚刚缓和、形势大好的情况下突然出手翻脸不认账,吃饱了以后放下碗就骂娘,这其实是印度对中国进行的极限压力测试,测试的是中国在形势大好和大坏之间会不会违反自己睦邻友好的一贯政治承诺,印度做法虽然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这也是印度测试中方立场的试金石。如果中方信守承诺,则印度的焦虑将得到缓解。而随着中国战略举措不断提高,印度焦虑不断上升。越焦虑越要试探,参与对峙人数越来越多,烈度就会不断提高。从2013年到现在,中印每隔三四年就要对峙一次,原因就在这里。

印度制造对峙测试中方立场试探中方底线,还有另外两个重要原因。

 

一、中国捏住了印度能源命脉。

 

 印度与中国一样都是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特别是石油需求特别巨大。印度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要解决能源问题最直接的路径就是打通中巴走廊,直接铺设前往伊朗和中东的石油管线。很显然,中巴友    好、印巴敌对情况下,得到土耳其、伊朗、沙特等石油和地区大国支持的中巴经济走廊直接切断了印取得能源的路径。虽然印度未能修通通往伊朗的石油管线是美国阻挠,但取代美国的中国是否也跟美国一样会阻挠印度修建这条能源管线呢?毕竟,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沙特都与中国关系良好,中国又是石油消费大国,没有中国同意是不可能修通的。

 

印度在2017年6月10号加入上合就是向中国展示合作诚意,同时在8天以后,也就是中国支持伊朗导弹打击ISIS,将美国分割包围在中东核心区的时候,印度与中国发生洞朗对峙,就是向中国传达信息,表达对中国掐住印度能源管线的忧虑。

 

石油管线之外,还有贸易路线。印度对外贸易主要就是东西两个方向,向西经过阿拉伯海和曼德海峡,向东经过马六甲海峡和南海。中俄伊又是铁三角,中国控制南海威慑马六甲,那么印度的贸易通道也部分捏在了中国手里。2017年中国正在南海进行岛礁建设,印度借洞朗对峙也表达对中国掐住印度贸易路线的忧虑和关切,希望中国能够切实看到印度关切。

 

二、印度金融离不开美国。

 

2017年6月18号洞朗对峙发生当天,也是英美以支持的11000名ISIS恐怖分子主力被中俄伊反恐铁三角消灭在迈亚丁城下的当天,ISIS覆灭直接导致美国中东核心区被一分为二。在伊朗导弹呼啸之下,英美以只敢瞎嚷嚷却不能把中俄伊怎么样,而印度却抢先跳出来扎刺。印度在英美以遭重创的当天与中国对峙,明显有讨好英美,再玩左右逢源战略的意味。

 

印度这个时候扎刺,力挺英美以,除了地缘以外,还有金融上的原因。这个问题在血饮以前的印度文章中说过,印度目前债务规模已经超过GDP的三分之二,外汇储备捉襟见肘,外汇储备在2017年的时候就已经不足以支付短期到期债务和利息。印度外汇储备大部分是美元,而长期以来,向印度提供大量美元信贷就是英美两国和以色列犹太控制的华尔街。印度债务不断增加,印度联邦制下地方政府举债政府根本控制不了,债务不断扩大无法逆转。疫情爆发后印度失业人口1.2亿,要解决就业只能开启印度版本的新四万亿,大规模基建解决就业。莫迪在2019年提出了1.14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按照印度传统上一直向英美融资传统,莫迪显然是想让华尔街帮助解决1.14万亿美元融资问题。

 

对外有求于英美财团,离不开华尔街融资,这就是印度现状。所以,中国在中东和南海的胜利重创英美以为首的犹太资本财团利益,印度适时出面摩擦,显示己方存在,增加向华尔街资本融资上的筹码。

 

【解决中印对峙的应对建议】

在上面论述中,血饮全面阐述了中印对峙再次爆发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也解释了多次中印对峙印方的战略心态。下面血饮就来说下,对付这样的印度中国应该如何做。

 

一、领土问题决不让步。

 

历次边界冲突都是印度首先挑衅,这次同样是印方越界进入中方境内。对峙发生后印度国内有人表示印度不再是1962年的印度,但中国同样不是1962年的中国。无论印度如何挑衅试探,中方决不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让步。印度想通过单方面改变地区现状施压中国在边境化解上让步,那是痴心妄想。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未来也还将反复证明。

 

长期看,中印边界问题必须解决,这是中国唯一没有解决的陆地边界划分。解决问题不外乎意愿和能力,印度有能力解决而不愿意解决,不是能力做不到,而这次中国就要亮明态度,是中国的中国就决不会让步,其他方面印度也别想得寸进尺。只有断了印度的念想,他自然有“能力”解决中印边界问题。

 

只要解决了中印边界问题,那么印度伸张左右战略双翼的战略图谋也将告一段落。没有了冲突,没有了印度左右逢源的战略基础,南亚局势才会稳定,美国插进来碰瓷的脚才会被碾碎。印度解开了心结,民族自尊心得到维护,后面中印之间的经济战略合作才能够不断展开。

 

二、中国不能将印度定义为敌人。中国发展一带一路,并不针对印度,但客观上对印度形成了包围。但是中国绝不能因此就将印度定义为敌人。

战术上,中国目前最大的对手是犹太资本集团而不是印度。中印打起来最高兴的是它们。

战略上,前面说过,印度其实是个楔入欧亚大陆的岛屿,长期吃苏联和美国的陆权和海权利益,靠的就是印度的地缘优势。目前中俄联盟已经完全控制欧亚大陆大部分陆权,未来中俄与美国争夺将集中在陆权和海权分界线上。印度在英美海权连接部的中心,也是中俄陆权突入印度洋斩断英美海权线的最近的突破点。印度不能成为横亘在中国陆权打破英美海权路上的喜马拉雅山,应该铲平,这样才能够打通制约中国西部前出中东欧洲的屏障,有了印度的加入,中孟印缅经济走廊也能够打通。控制中巴走廊和中孟印缅经济走廊,将印度纳入中国一带一路规划,那么中国主导的欧亚陆权将完全打破英美海权。中国将赢得全球战略胜利。

印度心怀大国梦,他的心结不会很快解开,所以未来还会爆发对峙冲突,只要中国坚守维护领土主权完整与不将印度定性为敌人的原则,印度最终一定会接受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中国坚持政治和外交谈判和平化解矛盾,一次次有效降低了印度的焦虑,这是完全正确的做法。

三、中国可以抄底印度。度最大的敌人是国内问题,而不是中国。这点印度总理莫迪看得很清楚。印度目前失业激增,疫情暴露了印度在卫生基础设施领域巨大漏洞。从建国到现在,印度的基础设施很多都没有更新。没有更新的原因除了贪腐就是印度制造业竞争力不强。印度人口众多本应该是低端产品出口强国,但很明显印度并不是。中印贸易中,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占到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二,包括这次在内的历次中印对峙中,印度人号召抵制中国产品却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印度根本找不到替代中国的物美价廉的产品供应地,他们是可以选择欧美的商品作为替代,但那不是收入只有1000不到的印度人能够负担得起的。

 

与印度不同,中国快速发展经济。1988年的时候中印GDP不相上下,现在中国已经是印度的5倍。印度要想摆脱目前经济困境,必须全面改革。摆脱失业就必须大规模基建,莫迪的1.44万亿美元基建计划不错,但是,印度融资不能完全依赖犹太华尔街,且不说美国当年布设债务陷阱让拉美和东南亚陷入大萧条,就是融资成本上,这么做也相当不合算。中国的国际融资的成本大概在3.9%,而印度从华尔街拿钱的成本在8.9%,这还不算贪污腐败导致的流失。

 

所以,就印度融资而言,不能选择华尔街,但是可以选择中国。中国是基建狂魔,金融上中国也能够帮到印度。6月17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批准了印度政府申请的7.5亿美元(约合49亿元人民币)贷款。中国拥有亚投行贷款决定权,中国释放对印贷款无疑是向印度示好。这对中国也是利好,目前特朗普政府已经准备实行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中国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将逐渐将为零。中国必须为投资寻找新标的,而直接投资印度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印度借的是美元,中国有。别说8.9%的利息,印度就是给中国一半的利息也远比购买美债收益更高。印度觉得直接接受中国贷款很敏感,那么中国可以扩大注资亚投行,通过亚投行共同贷款给印度,毕竟印度也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

 

另外一方面,中国也可以扩大印度仿制药进口,用这个作为与犹太医药公司谈判的筹码,犹太医药公司专利保护和不允许仿制的政策每年从中国赚取巨额暴利,这种情况该转变了。进口印度仿制药,还可以平衡中印贸易逆差不断扩大问题,对双方都是利好。中印相向而行,对两国民众都是巨大的福祉。

6月26号下午2点,中印两军军长级代表团再次在中国一侧的莫尔多会晤点再次开始谈判,重点讨论班公湖和加勒万河谷对峙问题。希望中印能够全面解决这次对峙问题。

四、印度人的命捏在中国手里。

 

大国斗争必须刚柔并济。刚缺柔是白费力气,柔缺刚是攻而不克,两者缺一不可。这方面,印度人的命捏在中国手里,中国要好好利用这点。目前,新冠疫情在印度境内肆虐,而印度统计数据黑洞化,政府无力应对。随着太阳直射点在9月23号到达赤道以后南移,印度疫情二次爆发、死亡率大幅上升也是迟早的事情,而目前只有中国政府有能力、有意愿救治印度。

 

为什么呢?而中印都是人口超过13亿的人口大国,印度仿制药生产商已经得罪了犹太医药集团,他们就是研制出来也不会免费给印度,更别说印度13亿人口比整个英美澳加等国人口加起来还多,给印度供应的话,这些国家的人怎么办?印度之所以成为全球最大仿制药生产国,就是因为买不起犹太医药的天价药。也就是说,就是他们愿意卖给印度,以犹太医药资本的嗜血,印度也根本就买不起。

 

相比而言,中国拥有目前临床试验最安全的新冠疫苗,目前已经在伊拉克、中国、巴西境内展开最后的临床注射试验,一旦确认安全,中国拥有的世界上最大的国内疫苗生产将全面启动,全力生产疫苗以供应全世界,中国领导人也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安全产品,目前菲律宾已经请求中国首先供应菲律宾。

 

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在印度境内肆虐,时间拖越久印度死亡就越多。中国拥有最大疫苗生产能力和最便宜的价格,这无疑是印度最好的选择。中国可以给印度疫苗,挽救其国民生命,这是出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中国不想与印度为敌,但印度不能将这种给予当成理所应当,中国释放善意,则印度必须有所回应。

 

文章的最后,血饮将视角拉远。目前中美已经开始在夏威夷会谈,蓬佩奥突然来华谈判并非发善心。6月9号朝鲜切断朝韩通信联络线,6月16号,中印军人大打出手的第二天,朝鲜炸毁朝韩联络办公室大楼。

 

中东方面,6月15号中印大打出手当天,土耳其国防部宣布,土耳其空军在伊拉克北部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空中行动,摧毁了81个库工党目标;6月16号,伊朗外长证实,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同意在网上进行阿斯坦纳峰会,讨论叙利亚问题;6月16号上午,也门胡赛武装再次向沙特发射弹道导弹。这说明被疫情冻结的中东战场上,俄土伊再次开始联手打击英美以。

 

这些同样预示着中国的耐心即将用尽,经历从2017年到现在的3年谈判,中国主导的新一轮全球反击即将开始。本篇文章重点在分析印度,上面这些热点将在血饮下篇文章中分析。

在文末要说的是,3月初血饮就在文章中警示今年长江流域会有洪水爆发,请当地在防疫之后做好全面抗洪准备,目前整个长江流域包括珠江流域洪水爆发,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注意预防洪水危害,切记切记!三天后的6月26号是国际禁毒日,在此,致敬那些常年奋战在最危险的缉毒一线民警,热血铸就金色盾牌,是他们的血汗换来了国内的安定,将黑暗堵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货币战争看不见硝烟弥漫,俯视之下却是血流成河。胜利者权杖上的红宝石摇曳着嗜血的光芒,却不见王座之下尸骨累累。让我们站在国家旗帜下,与其殊死搏斗。 

 

原创不易,喜欢这篇文章就请打赏一下吧。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血饮:印度战略双翼被折断是引发中印对峙的根本原因!|2020-06-23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