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学习小组:【基层说】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别忘了还有这群人 |2020-07-07

【学习小组按】

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习近平

前不久,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开通“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举报平台”。消息传来,在网络上立即引起广泛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在为教师地位和待遇鼓与呼的同时,有不少网友反映代课教师却面临工资和待遇无法保障的现实难题。小组将大家的意见简单摘编如下:

橙色的雪梨:明明缺老师,却控制编制人数,年年不招够。代课教师没地位,工资也难求!

一个可爱的摄影师:不是说不努力考编,但要么限制专业,要么要求全日制本科,报名都报不了。

欧天夜翔家都小仙鸡:代课教师干活不少,教出来的成绩也不差,就少个编制,工资一个月少好多。

Juanyong5:我代课5年了,每个月工资1100元、班主任费100元。一学期发一次工资,全县都是这种情况!

今天,小组就和大家聊聊代课教师这件事。

代课教师辅导功课。(图源:新华社)

 

代课教师,这个称呼有点怪。

他们有的从教十余年,教学经验丰富,甚至是学校里的骨干教师;有的扎根偏僻山村,三尺讲台四季晴雨,照亮贫寒学子走出大山的前程;他们的存在,填补了教师队伍的缺口,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如此,他们依然被称作“代课教师”。有教师之“实”,却无教师之“名”。因为他们是“公立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而这种编制,是国家对教师身份的承认,是公办教师的标志和象征。

怎么理解?通俗点说,如果公办教师是有正式编制、吃“财政饭”的“正规军”,那么,代课教师就是教师编制之外、“谁聘谁出酬金”的“临时工”。

在学校,代课教师与公办教师一样承担着日常教学任务。由于面临解聘压力,大多数代课教师甚至比公办教师更加勤奋、做得更多。有学校看中这一点,专门让代课教师担任班主任。

然而,相关保障制度的缺失,使代课教师无法享受与自身工作量相匹配的薪资待遇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广泛存在。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雷望红,长期在各地教育单位实地调研,她向小组提供了一批代课教师实际收入的具体数据:

甘肃会宁某村小学的代课教师小蒋,2017年薪资1000元/月,一年只发10个月,年收入1万元。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

2018年,在南京某城区小学,代课教师的薪资是2200元/月+五险,每年一般上涨200-300元/月。但在南京,这些收入很难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湖北浠水某村小学的代课教师小袁,从1999年开始教书。直到2018年,收入仅为1850元/月。

问题不只在薪资。由于没有编制,代课教师无法在医疗、养老等方面与公办教师享受同样的基本保障。对于各类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培训晋升,同样不敢有所奢望。

代课教师最盼的事情就是转正。一位代课老师曾透露:自己经常因为代课教师身份而感到自卑,从来不敢打听教师涨工资的消息,因为涨工资与自己无关。每当感到自卑、伤心时,就想想学生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们成绩更好,这样负面情感才会淡化一些。

一言蔽之,代课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边缘群体”:收入微薄、地位尴尬、保障不足、付出与所得严重不成比例。

代课教师指导学生做作业。(图源:新华社记者)

 

雷望红分析,代课教师的出现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公办教师配置不足,二是地方财政能力有限。前者是编制壁垒,后者是经济约束。具体来讲,二者的不同组合,又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情形。

第一种,财力有余而编制不足。学校有引进教师的客观需求,但囿于编制数量的限制,只能通过招聘代课教师的方式,来弥补师资队伍的数量缺口。

第二种,财力不足而编制有余。由于基础教育大多属于地方财政投入范畴,但一些地方财政捉襟见肘,无力配置更大规模的公办教师。所以,往往选择以低薪聘请代课教师的方式,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在偏远的贫困山村,或者因为薪酬较低,招不到公办老师;或者公办教师不愿去艰苦、偏远的乡村任教,导致乡村教师资源极度匮乏。因此,只好聘请当地有一定文化的人,来担任代课教师。

第三种,财力有余、编制有余,但是有编不补。这是因为,财政往往按照编制数拨款,而一个编制对应的拨款,可以聘请多名代课教师。于是,一些学校选择空缺部分编制,用以招聘更多代课教师。

小组根据教育部数据粗略统计,目前全国幼儿园、中小学的代课教师数量已近38万人,不可谓不庞大。

愿意选择成为代课教师的人,也有各自的考虑和诉求。比如,给子女争取更好的教育机会、为日后考编积攒实际经验、为更好的职业机会搭建“跳板”……因此,相较于公办教师,代课教师群体的流动性更大。

此外,由于代课教师的招聘随意性较强,一些代课教师虽然站上了讲台,但并不具备应有的教学资质。这与相关法律法规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相悖,不利于学生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待遇上的不公平,也加剧了代课教师招聘难度,降低了代课教师的质量。

如何兼顾教师队伍的量和质,成为政府和社会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代课教师正在上课。(图源:人民图片)

2001年,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清退代课教师,要求 “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逐步清退代课人员”。2006年,教育部发言人指出,计划在短时间内将 44.8万中小学代课教师全部清退。

但现实证明,这种“坚决、全部、不加区分”的一刀切清退的做法,会导致教师数量缺口难以得到及时补充,进而引发贫困地区辍学率反弹,让大量贫困偏远地区学子因师资力量匮乏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

要让代课教师安身且安心,同时提高这支队伍的质量,雷望红介绍的两条解决路径值得参考。

一是为代课教师提供入编渠道。让那些热爱教师职业又十分优秀的代课教师,有望成为公办教师,不断充实提高教育队伍。很多代课教师虽然学历不高,但是教学能力和责任心不一定低于公办教师。

实际上,去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已明确提到,“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不得产生新的代课教师。县级教育部门要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在核定的总量内,统筹调配各校编制和岗位数量,并向同级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备案。”

地方上也在接连发力。去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专门强调“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代课教师,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不得产生新的代课教师。”

二是建立同工同酬制度,提高代课教师待遇。给予代课教师应得的经济回报,不仅是对工作付出的肯定,也可以调动代课教师积极性,提高代课教师队伍质量。

雷望红提到,湖北浠水县某村小学,在教师奖励上实行无差别对待原则,无论是公办教师还是代课教师,在考核评比上的奖励一样。因为这一政策,该校代课教师和公办教师相处融洽,代课教师队伍也相对比较稳定。

当然,既要保障基本的薪酬和福利,也要在工作环境、社会地位、成长空间等方面提供应有的支持。例如,2020年乌鲁木齐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到,“全市中小学代课教师、编外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纳入职称评审范围。

雷望红告诉小组,代课教师的待遇不尽如人意,但同样尴尬的还有基层政府的经济发展局面和财政状况。如果只是简单呼吁提高待遇保障,没有落实主体,那么,想真正改变代课教师的边缘地位会很难。

文/钟祺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学习小组:【基层说】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别忘了还有这群人 |2020-07-0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