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打航母,是当代地球上最高端的军事高技术之一。自然不是一蹴而就,一夜之间练成的。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至少可以分为4个境界,也可以说是4大层次。到最后自然是练习到了炉火纯青,随心所欲的程度。用弹道导弹攻击海上的移动目标,早在苏联时代就有专家提出过,不过因为难度太高而并没有进行实际试验。而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也在冷战年代开发出了有一定末端机动能力的潘兴导弹。也就是采用双椎体弹头和弹头的尾部机动气动小翼,获得了弹头再入大气层时有一定的末端机动能力。不过潘兴的弹头打的还是固定的陆上目标,弹头再入的简单机动能力。只是为了让其弹头打得更加精准。因此潘兴2导弹的理论误差只有15到20米,在当时的中程弹道导弹中已经算是全球最佳精度,而且整个飞行过程只有7分钟,让当时的对手都来不及跑进足够深的地下掩体中躲避。
正是潘兴2系列的这个末端机动能力,导致了当年美苏决定相互销毁所有的中导。但也正因为如此,让美俄现在再想恢复ASBM,也就是弹道导弹反舰的能力并没有那么容易。需要重新投入千亿美元级别的资金先不说,时间上也需要至少十几到二十年。而且研发出来也不过是初级ASBM的水平。而全球最成熟的ASBM已经进化到了第4个层次,让后面的追赶者连尾烟都看不见了。ASBM的第一个层次,是可以打海上的固定目标。这个任务看上去比较容易,因为弹道导弹本身就是打击陆地固定目标的。打海上固定目标,不就是把瞄准点从陆地移动到海面上嘛。而实际难度远远超过想象。因为弹道导弹打击陆地目标基本都是“盲打”。也就是根本不需要弹道导弹本身现场观察目标的位置和进行外形识别。只需要记住目标的坐标,只按照惯性导航或者卫星制导,最终把弹头的落点坐标;
和事先输入的目标详细坐标完全重合,就等于弹头最终击中了目标。而弹道导弹打海上的固定目标,并不是和陆地固定目标完全一致。打陆地固定目标的坐标精确度,可提前输入目标坐标的误差在5到10米之内。而海上固定目标给定的坐标,相当于只提前给定了一个半径10公里左右的圆圈。只是一个大致的坐标范围,模拟目标舰船被提前锁定后,10分钟内在半径10公里的范围内的机动躲避。而ASBM需要在这个10公里的半径内自己去“用眼睛寻找”和锁定目标,最后才俯冲打击。ASBM弹头的眼睛就是自带的雷达制导寻的系统。这个雷达系统的研发是ASBM和普通中程弹道导弹最核心的区别之一。因为中程弹道导弹从再入大气层到最后落地只有不到一分半钟,这个过程如果直接用弹道导弹的雷达引导头模拟,不但成本惊人而且保留第一手数据极难。弹头落地时仍然是高马赫状态,不论落到地面还是水面都会剧烈碰撞,弹头的数据舱想完整回收相当不容易。最终创造性的用高速战机冒险从2万米高空垂直向下俯冲的办法,解决了弹头雷达测试的难题。
而另一个难题,就是再入大气层时面临的黑障问题。黑障隔绝了无线电信号,如果不能克服黑障,那么弹道导弹上即使有雷达引导头也没什么用。而且射程在2000公里级别的ASBM的弹头再入速度已经有10马赫。射程到4500公里以上的ASBM弹头再入的速度已经超过15马赫,射程越远弹头再入速度越快,黑障问题就越严重。不过最终却用极为巧妙的办法完全克服了。而目前其他大国都还没有解决再入黑障的难题,这也是他们无法轻易突破ASBM技术的最大障碍之一。以上2大难题都克服的情况下,第一代ASBM 自然就从太空的天顶破空而来,准确命中了某内海上用钢板制造的固定漂浮靶标。而第二个层次,就是用ASBM打击海上大型移动靶舰的实靶。这次的靶舰自然就是著名的实验一号。结果一发就让这艘1.4万吨的功勋靶舰当即报废了!
有了第二个层次,自然就有第三个层次。这就是实验射程高达4000公里以上的新一代ASBM ,而且是多枚齐射,打击目标不但在远海,而且缩小到了2000吨级护卫舰一类的群体小目标。结果再次一击全中。这次不是打报废,而是因为靶舰太小,居然直接打碎了,当即沉没。于是就有了第4个境界。这就是从距离数千公里的不同发射场。同时发射射程在4500公里以上和射程2500公里的两种完全不同的ASBM;而且是多发齐射,同时打击一个目标区的模拟敌舰队群,结果还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其实狼山认为还有第5重境界,这就是至少4个LV一起齐射;一个LV发射24发;这样一次齐射96发ASBM 。不过实在找不到这么多的专用靶舰,要不某超把他家所有能开动的航母和神盾都一起开过来试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