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后沙: 用粮食做武器,美国曾经这样胁迫德国 |2020-9-2

相声《列宁在1918》(评戏)有这么几句唱:

:列宁驾坐克林姆林宫,叫一声斯维尔德诺夫,上前听分明。我命那瓦西里去把粮食弄,天到了这般时分,不见回城~嗯~~~(甩腔)

斯维尔德罗夫:叫一声列宁同志不要着急,为此事我问过捷尔任斯基。他也说彼得堡交通不便利,弄到了粮食是没有车皮。瓦西里工作一向很努力,你就放心吧~~我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瓦西里:杀出了冬宫圣彼得堡~~~啊~~~抢出粮食好几包,忙向列宁来报告~~~啊~~~~~~列宁同志,我们把粮食给您老人家弄回来了!

列宁:忒好了……

(评戏本来后面还有不少词,包括捷尔任斯基的唱)

说正事,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阶段,粮食匮乏是各国普遍的困境,11月11日交战双方签署了停战协议,虽然欧洲迎来了暂时的和平,但参战各国皆是满目疮痍,还面临着可怕的寒冬,下山摘桃的美国成了最大的战争赢家,它从负债国变成了债权国。

美国人将十多万顶德军钢盔运到纽约,在人流量最密集的中央车站附近做成了一个“金字塔”,以炫耀他们在欧洲的胜利。

而欧洲民众在饥饿和寒冷中挣扎,更可怕的是战胜国拥有对战败国资源处置权。

 

许多欧洲人背井离乡,就是为了找到一个能满足他们生活需要的地方。

苏维埃俄国也没有正常的粮食保障,列宁甚至组织了“征粮队”去农村收集粮食供应城市。

战后德国也很惨,他们不但缺少粮食和劳动力,而且协约国军队进来后,还从德国人手里抢走了最后一点粮食,有数万人冻饿而死,儿童所需的牛奶或鸡蛋对平民百姓而言更是难得一见,一些犹太人还趁机哄抬物价,并往牛奶里大量掺水。

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军队到德国抢粮食或许还有理由,毕竟它们也急需粮食,但粮食充足的美国也参与了对德国的粮食劫掠。

1918年11月底《科隆日报》报道: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抢走了居民们最后一点口粮,协约国军队占领了乡村,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查和征粮工作。

美国为什么要夺走德国民众的粮食?因为美国当时意识到控制战后德国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粮食!至于人道主义和生存权利这些只是挂在嘴上的漂亮话。

当美军开进德国科布伦茨地区时,暴行就开始了,连莱茵区美国占领军指挥官艾伦都在《回忆录》承认,美国士兵在德国犯下了一些罪行。

但美军在德国无论是抢劫还是强奸,德国法庭都无权审判,只能交给美方处理,而这种控告绝大多数最后都是“证据不足”。

英国《泰晤士报》则为美国开脱称:美军开入科布伦茨是应德国当局的请求来维持秩序。

德国在战争最后时期,粮食供应已接近崩溃,前线和后方都严重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结束战争,大批士兵复员后,德国就面临着社会爆炸局面,它很有可能建立起另一个苏维埃政权,重新分配财富和资源。当时,只有德国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们手里有足够的粮食和其它营养品。

从全世界范围来说,德国粮食问题并非不能解决,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等国都有富余的粮食可以供应德国。

但美国仍然保持对德封锁政策,而德国亲美媒体人则在报纸上大吹大擂称,伟大和仁慈的美国将很快把粮食运到德国。

所以德国民众都相信封锁将被解除,结束依靠那点马铃薯充饥的日子。

原先美国总统威尔逊同意在德国签署《凡尔赛条约》后就解除对德封锁政策,但一直没兑现。

德国外交部长布鲁克多夫-兰祖伯爵表示:数十万没有直接参加战争却由于封锁而死亡的人们,是敌人在他们的胜利有了牢固保障之后,被冷酷无情的政策所杀害的。

也就是说,美国说一套,做一套,它要利用“封锁政策”来把粮食武器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停战协议》刚刚签定时,威尔逊也曾发表过声明,美国愿意从“善意的角度考虑”关于供应德国粮食的问题,如果这个国家保持社会秩序的话。

美国所谓的秩序,就是凭着粮食武器,要德国接受这些政治条件:

一、美国拒绝与非资本主义的德国政府谈判;

二、一旦德国发生布尔什维克革命,美国将保持封锁政策;

三、德国不得接受苏维埃俄国的粮食援助;(苏俄有粮食吗?等一下再说)

四、暗示德国政府必须武力消灭革命领导人。

英国支持这种侮辱性的条件,美英联手以各种各样理由,拖延粮食“援助”计划,但在报纸没完没了地吹嘘他们仁慈的“施舍”,快到了,快到了。

1918年底, 美国将粮食运到鹿特丹和哥本哈根,在德国人面前晃着,但就是不运入德国。跪下、求我、满足我一切条件。

在德国一再催促下,协约国“粮食委员会”宣称,他们需要德国实际情况的详细材料和报告,否则,一粒粮食也不会运过去,而“粮食委员会”是由美国控制的。材料和报告好不容易弄完,美国再拖一段时间,才运去一点点可怜的残粮。

到这时,连亲美的德国媒体都愤怒了,《科隆人民报》1919年3月写道:如果我们相信外国援助的话,那么为什么儿童、孕妇、病人仍然没有奶酪和营养品?全体民众的面包和脂肪也仍然没有?

参加“巴黎和会”的美国代表团代表怀特告诉美国,为了腾出仓库和避免资金积压,防止市场跌价,必须处理掉余粮。

这样,美国才将加大了将陈粮运往德国的力度,但这些“援”粮,实际上德国需要用三倍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柏林晚报》称,这是将是我们吃过最昂贵的面包的奶酪。

德国政府战后是没有钱的,但美国知道它还有黄金和矿产来接受“援助”,1919年2月,德国向美国运去了50000吨纯钾等物资,后来还有黄金。

《柏林日报》称,“这些粮食对德国人来说并不可口,德国人也不忘记,他们为粮食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除了黄金和矿产,美国还看上了德国的商船。

美国在“停战委会员”中要求德国用商船支付粮食“援助”,但这与法国、英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产生了矛盾。当然,德国是没得选择的,它急需换到粮食。

德国被扣商船分成三个部分:

一、在公海上被英国海军捕获;

二、停靠美国港口被没收的;

三、停靠巴西港口被没收的。

其它都是在法律属于德国的商船,但美国连这些商船都想要。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莱孟梭反对美国的做法,也反对美国独占捕获的商船,因为它们在战争时遭受的商船损失远远大于美国。

1919年5月18日,美国宣布:在美国港口的德国船只必须移交给美国,并成为美国交通部门的财产。

6月28日《凡尔赛条约》签定,分赃结束,美国拿了最大头,但从来没有人考虑过俄国的损失补偿。

《凡尔赛条约》签定后,美国对德国粮食“援助”也是不紧不慢地运送,它要看德国做到了它的政治要求没有?

上面说到,美国对德国的第三个条件“不得接受苏维埃俄国的粮食援助”,这条件看起来是多余的,因为当时苏俄的粮食供应极其困难,为什么会援助德国?

1918年11月10日上午(停战前一天),斯维尔德诺夫(相当于苏维埃大管家)与向德国外交部打了个电话,要对方马上找李卜克内西(德国社民党左翼领导人)接电话,但李卜克内西在柏林各区演讲。斯维尔德诺夫向列宁报告后,马上给“粮食人民委员”乔鲁帕打了电话,要求立刻将粮食用火车运往柏林。

当时,李卜克内西他们已经宣布德国为“社会主义共和国”,所以,出于阶级情谊,苏维埃俄国伸出了援手,如果德国建立苏维埃政权,那么,欧洲革命形式将完全不同。

但苏俄对德国的粮食援助就像“冬天里的童话”,一方面,苏俄筹集援外粮食非常困难;另一面,美国逼迫德国不得接受,不管你是否饿死。

列宁的号召:与德国人民分享自己的一片面包。

这样,各地方区委和团委,甚至工厂委员会和群众都被发动起来,将黑面包两个、 三个包在白布里送来,连一点碎屑都不舍掉落,然后汇集到火车站。

11月11日,头两列火车就带着黑面包和粗粮面粉从白俄罗斯的亚历山大火车站出发,车上挂着德文红布–“送给德国工人兄弟们–莫斯科无产阶级赠”。

头几列,德国收了,但后来几列粮食列车,却在边境被德军士兵挡住,押送粮食的在德国有亲戚的俄国人就下车步行,背着黑面包和面粉向德国方向走去,一路上不断能看到德国平民的尸体。

阻挡面包事件,是美国发现德国接受了布尔什维克的黑面包,因此向德国阿尔伯特–谢德曼联合政府施压,以加强封锁威胁德国人,拒绝东边的面包。

阿尔伯特接受了美国要求,但他在美国人面前跪了一个半月,却没有看到一公斤粮食,只有无数文件,谈政治、谈人道、谈文化。

德国政府要用革命者的鲜血来换取粮食,用苏维埃当时的话来说就是“美国的粮食必须放在革命者的棺材上”。

1918年底,德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的民间准武装“兵团”,如“梅尔克尔兵团、艾尔哈尔德海军旅、闪电军团等,它们背后的资金由德国–华尔街集团提供,还有克虏伯、斯汀尼斯等重工业巨头。

这些“兵团”犯罪不用承担法律责任,有时他们又是军队成员,有逮捕权,德国革命领袖李卜克内西、罗莎.卢森堡都是在同一天被他们在柏林活活打死的(1919年1月15日深夜)。1月14日,罗莎.卢森堡写下最后一篇文章《柏林秩序井然》。

粮食是美国“说服”德国民众最有力的武器,面包或者革命,德国人只能选一个。同样,对于社民党右翼政府来说,要想得到粮食把政府维护下去,你只能接受美国一切政治条件,而美国等国目的就是要将德国打造成一个摧毁苏维埃俄国的铁锤。因此,德国必须建立美国想要的“秩序”。

其它大多数欧洲国家也受到过美国粮食武器威胁,只有苏维埃俄国是咬着牙撑了过来,粮食连买都买不到。

那时,美国还没有称霸,就尝到了用粮食控制别国的“甜头”。

食髓知味,当美国在二战中进一步壮大后,用粮食当政治武器已经得心应手。不但自己对目标国禁运粮食,而且要求盟友也不得出口。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向加拿大采购小麦,受到过美国多少次阻挡。

今天,它对委内瑞拉、伊朗的药品禁运、民用物资禁运,也是干的心安理得。

今年5月中旬,美军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叙利亚东北部的哈塞克省南部村庄沙达迪(Shaddadi)上空投放燃烧气球,点燃了这里的小麦作物,难道不是一种粮食武器警告?

和平时期,人们感受不到粮食匮乏的可怕,本国供应+国际贸易,仿佛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但有人却鼓吹把粮食安全只建立在国际贸易上。

看看德国一战后的遭遇,是不是有点后背发凉?美国曾经这么干,将来难道就会良心发现而收手?

确保14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处于绝对无虞状态,那是国家的大政策方针。

我们个人能做的,就是不要去浪费粮食,大人小孩都应懂得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后沙: 用粮食做武器,美国曾经这样胁迫德国 |2020-9-2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