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蒋校长:这一次,中国军人的故事不用被鲜肉们演绎,而是真实被记录!|2020-09-17

“别怕,孩子,那是个大大的烟花!它掉下来的时候,我们都会笑!”

一位战火中的叙利亚父亲,抱着怀里瑟瑟发抖的女儿说——题记

01

和平是什么?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和平就像空气,就像水,就像一个与生俱来的副产品,我们不用付出任何东西,就可以肆无忌惮地享受。

但中国的和平,并不是一直都有的。

1840年后,历史长河滚滚奔腾,王朝更替、外族侵略、民族解放,战乱曾让无数家庭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1900年的世纪之初,联军竟变态地砍下中国妇女的小脚,带到维也纳的一次欧洲博览会上展览。

70多年前,中国北方的农民,家里的粮食都是要放在一个袋子里,一旦日本人扫荡,农民就可以把拎起袋子逃出村子,毕竟有了粮食,才能活下去。

在那个年代,没有生活,没有尊严,没有希望。

所以中国人拼着命,也要让国家强大起来,来脱离战乱的生活。

如今,中国人已经享受了几十年的和平,已经快忘记了战争是什么样子。

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真正体会到国家战乱时的那种绝望、无奈!

每次从电影或书籍中了解到那一段惨痛的历史,我们都难免会发出一声惊叹。

但也仅仅是一声惊叹而已。

其实,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

但在远离中国的中东和非洲土地上,和平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地方,能活着,已经是一种幸运。

比如,几年前的南苏丹。

南苏丹本来属于苏丹共和国的一部分,但南苏丹和北部苏丹因为种族、宗教矛盾,频频爆发冲突,最终,南苏丹2011年7月9日宣布独立,成为非洲大陆第54个国家,也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但是,独立非但没有带来和平,反而带来了战乱。

从独立开始,南苏丹国内就不断发生规模不等的部落冲突,不得安宁,南苏丹共有100多个部族。经过南北内战,南苏丹各个部族枪支泛滥,暴力文化盛行,经常以武力解决部族间矛盾。

2014年,苏丹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开始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导致大量人员伤亡,无数平民沦为难民,造成严重人道主义危机。

人道主义危机什么样子?

没有亲历过的人,永远无法想象。

街道俨然如翻掘过的墓地,房屋烧成了废墟,焦烂的尸体堆积在狭窄的巷子里,被汽车压得吱吱作响,孩子惊恐地颤抖,流着眼泪,野狗津津有味地啃食着尸体,烧焦的衣服、人肉散发出令人作呕的味道……

但,这仅仅是开始,两派的武装冲突,还看不到平息的时候。

这种地方,我们普通人往往敬而远之,但是总有那么一群人毅然出征,去充当维护和平的盾牌。

2014年底,中国宣布,向苏丹派出700人的维和步兵营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

这也是中国第一次,派出作战部队参加维和任务。

从1992年中国开始参加联合国维和任务到2014年,中国的维和部队是以工兵和医疗队为主的后勤部队为主,主要协助排雷和设施修建、战后救援、医疗之类的任务,遇到危机时一般都是受保护的对象。

但是,中国军人怎么能躲在后面,让外国军队保护?

于是这次,中国作战部队首次踏出国门,执行维和任务。

但迎接他们的,是一个比战场更复杂的环境,甚至,是一个“憋屈”的任务环境,用现在的话来说:太难了。

没有水、没有房子、没有道路、没有超市,这些生活上的难处,中国军人从来不怕,坚持一下也就过去了。

最大的难处,在于复杂的环境和“憋屈”的任务。

在1956年建立第一支联合国维和部队时,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曾经提出了著名的维和三原则:

第一,维和行动不得妨碍有关当事国之权利、要求和立场,需保持中立,不得偏袒冲突中的任何一方。

第二,维和行动必须征得有关各方的一致同意才能实施,维和部队由哪些国家组成,采取哪些维和措施,事先应得到冲突各方的同意。进驻后,一旦该国政府提出撤军要求,必须立即撤出。

第三,维和部队只携带轻武器,只有自卫时方可使用武力,也就是最低限度使用武力。维和人员不得使用武力去达到维和的目的,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方可使用武力进行自卫。否则,只能撤出。

▲哈马舍尔德

可见,维和部队不同于普通的军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在对象国的领土上,执行主动打击的任务,只能是防范维和部队营地、人员和财产不受损害。

之所以有这么多限制,是因为联合国维和部队有过教训。

1993年的联合国索马里维和行动总是受到当地武装派别的袭击,于是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维和部队采取包括强制措施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

但以美国为首的维和部队急于惩罚袭击者,在未告知联索行动指挥人员的情况下针对奥林匹亚饭店发起袭击,结果遭遇激烈抵抗,导致2架直升机坠毁,18 名美国士兵与1名马来西亚士兵死亡,90余人受伤。

在国内压力下,美国不顾实地局势宣布撤出,然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部队也相继宣布撤出索马里,维和行动失败,其消除当地部族冲突、实现索马里和平的目标也化为泡影,一直到今天,索马里仍是海盗猖獗的国家。

从此,联合国严格约束维和部队,严守中立,不能主动使用武力。

简单来说,就算维和部队被袭击了,也不能主动出击报复。

这支700人的中国军队,就是在这种充满了无数限制的情况下,踏上了南苏丹的土地。

这里没有战场,没有敌人。

当然我们更可以换句话说——这里到处都是战场,到处都是敌人。

02

以前,我们对维和部队的了解,只是停留在新闻报道的只言片语中,很难有深刻体会他们到底有多“难”

当然,就算是小兵兵前面写得那些文字,同样不行。

如今有这样一部电影,它的镜头,就对准了这700人的维和步兵,这一拍,就是五年。

五年里,摄制人员横跨中国和非洲大陆,拍摄了这些维和步兵的一点一滴,有的影像甚至是战士们头盔上的任务记录仪拍摄下来的。

镜头跟随他们的脚步,踏入烽火四起的异国他乡,为这个战乱国家的现状做了详细的记录,街头随时可能发生的绑架、抢劫、强奸,强烈刺激着每个观众的神经,也让维和部队的行动每一步都危机四伏。

而维和部队也始终恪守“保持中立和最低限度使用武力”的原则,与武装分子展开了一场场“不公平”的较量…..

作为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连长,也就是本片主角王震表示:

“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原原本本,没有艺术,也没有夸张,展现的就是我们维和战士的实实在在的生活,展现的就是我们中国军人原原本本的面貌。”

是的,没有剧本,没有特效,作为一部纪录电影,无需过度雕琢、解读,而只是将发生在那里的一切,真实的重现于观众面前。

真实,就是力量。

所以,我们能看到中国维和部队在南苏丹的真实影像信息,那里的尸体、那里的哭泣,甚至连伤口都没有打马赛克,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

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维和士兵在工作之余,还帮助非洲平民处理伤口,帮非洲的孩子输液治疗,从孩子的泪水中,很多人瞬间就明白了维和士兵存在的意义。

那些士兵们维和生活中最平凡的日常,对坐在银幕面前的观众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观影体验。

他们并不是动作大片中带着主角光环的无敌战士,他们也有喜怒哀乐,家里也有父母,妻儿。

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但穿上军装,他们就要与当地武装势力周旋,快速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制止难民冲突,维护当地和平。

主创人员曾说,如果我们要去了解一个军人,那我们就要把他还原成一个普通的人,他是有自己的情绪的,他有自己的家庭,他有喜怒哀乐。

但是他这个个体跟军人身份之间的这种反差,其实会形成一种内在的张力,推动影片的前进。

这种设计无疑是成功的,甚至有的战士一听口音就是老家人,会让你产生一种邻居和你拉家常的熟悉感。

但是,你和邻居的拉家常,的时候身边不会有子弹飞过,自己的家里也不会随时挨一发炮弹……

普通的战争,你知道自己的敌人在哪,也知道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攻击和反击,但是维和任务,所有的危险都是潜在的,你并不知道危险会来自何方。

维和战士们,甚至都不能主动使用武器,他们被要求只能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使用武力。

维和战士只能冒着风险,克制自己。

但就是这种克制,却在随时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中,传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精神所在。

有武力却不滥用武力,牺牲如此沉重却义无反顾,那种冲天的豪情,热血的友情,都在一场又一场的生死之战中激荡着人心。

《蓝色行动》的好,就在于它的克制,不动声色,原汁原味地表达,是作为一部战地纪实纪录片,应具有的最宝贵品质。

影片没有精彩刺激的战争场面,更多的是黑暗中,于无声处的,那一道惊雷。

03

在电影中,除了看到维和士兵的辛勤付出,我们也看到了枪林弹雨、流血牺牲。

与其他电影不同的是,片中的枪林弹雨是真的,流血牺牲也是真的。

其中一位烈士,杨树朋,还曾是上过湖南台的综艺节目《真正男子汉》明星军人。

很多人都还记得,杨树朋曾经教刘昊然用工兵铲煎鸡蛋,很多人惊叹于杨树朋的神乎其技。

谁能想到,仅仅一年后,天人两隔。

杨树朋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但又不普通,因为他所服役的部队,叫“杨根思部队”。

杨根思部队成名于战火之中,在抗美援朝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的战斗中,时任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之路。

▲杨根思

在杨根思的指挥下,全排顽强抗击,接连击退美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集团冲锋。最后,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另外两名伤员,子弹也打光了,杨根思命令伤员带着重机枪撤下阵地,自己从容地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扑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

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杨根思“特级英雄”荣誉称号,并命名连队为“杨根思连”。

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场,到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再到最近的全民抗洪救灾行动,“杨根思部队”全体官兵始终坚守在祖国需要的第一线,以国之名守护和平,并将特级英雄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精神持续发扬光大,即——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已经成为所有战士们心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杨树朋,以及另一个烈士李磊,都是杨根思部队的兵。

他们的牺牲是那么的突然,当榴弹距离装甲车只有0.01公分,当生命感受到死亡危险,《蓝色防线》将生死缩影为一瞬间,直撞你的胸膛。

得知战友牺牲,一向表现得很冷静的连长在医院,嚎啕大哭。

伴着战友的泪水,还有战友想“冲出去”干一仗算了的想法。

当然,这是不可能被允许的。

也许你会觉得这种干挨打不还手太憋屈,甚至觉得非洲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中国军人牺牲在国外值不值得?

这些想法,对“服从命令是天职”的军人来说,他们还真没想过那么多。

他们只知道:出去,就是代表着中国。

在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全体官兵誓师出征仪式上“捍卫国家荣誉,维护世界和平”,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誓言,展现着新时代中国军队的责任担当。

站在国家的角度,穷兵黩武,这不叫担当。

一个国家真正的担当,是用善爱去关怀天下弱者,这才一个大国的温度。

正是出于这种责任感,一代代中国军人与当地民众于灾难中守望相助,为维护地区和平所付出的努力,更是得到了联合国及当地民众的一致认可,非洲孩子们发自内心的“中国真棒,下次见”不仅表达出对中国军人的肯定和喜爱,也是对中国坚定履行大国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成就的生动展现。

《蓝色行动》就这样毫不避讳、大大方方的将“大国担当”四个字在影片中充分展现。

不需要编写剧本,也不需要多说什么,就只是将我们默默无闻、认认真真正在做的事情,原原本本、不加修饰地展现在世界面前,仅此而已。

相较于美国各类大片以及伪纪录片惯用的暗示、讽刺、对比等输出意识形态的手法,《蓝色防线》的真实记录的表达方式则显得直白,且高明了许多:

君子坦荡荡,何须藏着掖着?

如果西方媒体人看到这部电影,会不会羞愧?

《蓝色防线》的另一重要意义,就是展示中国维和军事力量,提升大众民族自豪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是一次爱国主义情怀高频共振的感动时刻。

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国家,但残酷的战争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们都记得,共和国是从深重的苦难中走来的,是从被侵略者践踏的铁蹄下走来的。

而今天,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

中国绝不能再输掉一场几代人努力才赢得的崛起机会。

中国绝不能再跪着尝一遍屈辱的历史苦果。

这一切的一切,没有强大的国防,没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人民军队,就是一纸空谈。

从中国走上国际舞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牺牲也将比以往来得更不可避免。

也许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要万里之外维和,但却不妨碍他们前赴后继地出现在英雄倒下的地方。

值与不值,他们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都与他们的付出有关。

绝不可以轻慢南美洲的蝴蝶,它扇动一下翅膀,都可能引起亚洲的一阵台风。

那些看似相距甚远的战火,袖手旁观的结果就是终有一天烧到自己家门口来。

而电影《蓝色防线》里中国军人为维护世界和平,不惧生死考验,无怨无悔甘于奉献的精神亦表明,一旦祖国和人民需要,他们都将第一时间奔赴第一线,成为我们最强大的和平卫士及安全守护神。

因为他们的名字叫,中国军人。

04

祖国无战事,他乡守和平。

在其他国家施行霸权主义的时候,中国的维和部队却化身为盾,守卫和平。

大概就是因为我们的民族也曾饱经战火的荼毒,我们才更懂得和平的可贵。

只有看过人世间的黑暗残酷后,才能更加向往和平与光明。

经历过苦难,才不允许自己袖手旁观。

当战争袭来的时候,他们化身那堵坚不可摧的城墙,将黑暗与痛苦,阻挡在父老乡亲看不见的地方。

哪怕身死异国,成为英魂,也在所不惜。

然而,英魂永远是寂寞的,这一点从一些维和微博个位数的转发就可以看出来。

这部电影9月18号公映,大家可以去电影院看一看这部对维和军人致敬、对所有异国牺牲的烈士们追怀追怀的电影。

最后,小兵兵要对每一位为我们默默付出的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上次为大家带来数量有限的点映福利很快就被报名一空,这次铁血网作为《蓝色防线》的特邀合作媒体,也希望能将这部没有剧本、没有特效的纪录电影让更多人知道,了解中国维和军人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小兵兵和你们影院里见!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蒋校长:这一次,中国军人的故事不用被鲜肉们演绎,而是真实被记录!|2020-09-17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