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黄奇帆:新基建正全面重塑工业时代形成的生产关系,构建全新的智慧社会 |2020-9-24

“新基建”无疑是2020年度热词之一。

而新基建背后的5G、AI、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更为人们津津乐道,如何攻关核心技术、构建完整产业链、发展智慧城市都依赖于这些技术的进步。

9月23日,新基建新经济高峰论坛上海世博中心举行,此次论坛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华为公司联合主办、上海市发改委协办。

人民日报社编委、秘书长乔永清在致辞中指出,推动新基建要坚持创新发展、夯实技术根基,坚持包容发展、增强互联互通,坚持审慎发展、保持积极理性。人民日报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密切关注我国新基建发展进程,展示新基建的扎实做法和创新实践,以综合覆盖人群超9亿的全媒体矩阵传播优势,为推动新基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鲁勇结合华为的实践,分享了助力新基建的体会。他认为,发展新基建,实干是关键,要把握好轻重缓急,技术层面需要前瞻考量。要以人为本,打造全场景智慧城市,联合创新;探索产业发展最优路径,发挥技术聚合效应,最大化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夯实根基,发展云与计算产业,让新基建枝繁叶茂。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改委主任马春雷表示,新基建一头连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另一头牵着不断升级的应用和消费市场,将为我国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能量。上海今年出台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具有上海特色的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建设,推出8个方面35条任务举措,努力推动上海新基建迈上新台阶、迈向高水平。

来自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和长春、武汉、石家庄、合肥、长沙、贵阳等城市的负责同志及各界嘉宾1200多人出席论坛,期间还举行了“共话新动能,实干新基建”高端圆桌对话。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也就新基建的经济社会内涵、如何更好地建设好数字社会的基础设施发表了演讲。以下为演讲精华内容。

新基建正全面重塑工业时代形成的生产关系,构建“全场景智慧”

在经济学家看来,任何基础设施的代际革命,都是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领先程度,社会生产关系与之不能匹配的结果。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生产力,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正在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社会秩序的主宰力量。但是,现有的基础生产关系还是在工业时代形成的,用以匹配分工协作的工业生产模式,它并不能满足数字生产力对于信用、效率、创新等方面的要求,从而开始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想释放数字生产力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就必须要大胆变革生产关系。

新基建就是在为全面重塑生产关系、释放数字生产力奠定基础。无论是信息基础设施,还是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都是在力图重塑一个更加适合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社会基础环境,为数据要素全面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便利,从而构建一个全新的智慧社会。中国正在构建经济发展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基建成为了其中的关键,借助新基建中国正在全国各地建设一个又一个更适合数字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为全球企业提供更好的数字化经营平台,从而带动全球经济复苏和转型。

2025年5G基站规模将达到万亿元

新基建将助推数字经济产业化,形成万亿级的自成体系的数字化平台,新基建设计的信息基础设施比如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本身都将带来大量投资。

根据工信部有关机构测算,2018年我国通信信息产业具体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等规模达到6.4万亿,在GDP中占比达到7.1%,预计2020年到2025年期间,我国5G商用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0.6万亿元,直接创造经济增加值3.3万亿元。其中5G基站将会有500到600万座,每座20万元投资,规模总的也要达到万亿元。

再比如各地正在新建的数据处理中心,去年全世界在建的大型数据中心达到180多个,国际上的定义,所谓大型就是一个数据中心有10万台服务器以上的规模,所以从保守的角度上,去年全球180个大型中心,相当于至少1800万台服务器,在安装建设中。中国今后五年将会增加1000多万台服务器,这一千多万台连带机房电力等基础设施,至少带动投资一万亿元。

当然,比如物联网预计未来至少会有30到50亿个终端联网,形成万物互联将带来投资规模也会达到两万多亿元,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也都将是上万亿级的开发投入

新基建将形成新的生产力:智慧城市、智慧制造4.0、自动化工业系统、科技金融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体系,数字化平台体系,本身就相当于一个人的智能,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网络(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五位一体的体系,共同生长在5G基础上,成为一个类似于人的智能生命体。

如果将这种数字化平台用人来比较的话,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就像人身上的神经系统,云计算相当于人身上的脊梁骨,大数据相当于人身上的五脏六腑,没有云计算体系,大数据就无处陈放,就像没有脊梁骨,人的五脏六腑无法在人身上挂架,如果没有大数据,光有云计算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没有大数据的话,它也是孤魂野鬼,只是一个行尸走肉,是不能运转的一个东西。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就是大脑,通信系统就是神经,大脑、神经、五脏六腑和人的脊梁骨,整个形成智慧生命体。

这种生命体会产生颠覆功能,以至于它跟任何一个传统产业,传统的领域结合,都会改变传统产业的功能,为传统产业赋能复制形成新的生产力,这个数字化平台跟城市结合就是智慧城市,跟工业结合就是智慧制造4.0,我们说的自动化的工业系统,跟金融结合就变成科技金融,总之,在这个方面数字化经济除了自身是个有智慧的投入产出体系之外,它跟任何传统产业相结合,都具有颠覆性的功能,形成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经济。

我国在核高基的研发投入只占总研发费用的5%

2010年前后,科技革命呈现出了新的特征,一些领域出现了新的突破,大家把它一般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或者是数字革命,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创新能力也发生了新的飞跃。

2009年华为开始布局5G领域的研发和投资,随后的突破奠定了中国在5G领域领先全球的地位,而5G正是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2010年我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以来,我们在许多领域始终保持着工业第一的位置,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与国际水平相比,我们的基础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体系仍存在不少短板。我们国家去年的研发投入是世界第二,2.2%的GDP,差不多是两万多亿元。但是我们在核高基的研发投入,只占我们研发费用的5%,而世界大国强国G20的国家,他们研发费用20%投入在核高基领域里面。

我们今后一定要加强补短板,在新冠肺炎疫情深度冲击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唯有科技,唯有创新才能走出危机,赢得主动。加快新基建建设,加快布局一批以大科学装置和大实验平台为代表的创新基础设施,同时辅之以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深化,有助于企业创新,开放创新和前沿创新,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能力。

搞产业互联网不能再靠烧钱抢入口,而是要深耕产业链供应链

据有关材料显示,中国云计算的结构与美国存在显著差别,中国云计算以IaaS为主,公有云SaaS占比仅为33%,美国云以SaaS为主,占比达到64%,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与消费者软件,使用付费的意识和习惯有关,新基建投资能否物尽其用,取决于在此基础上产业互联网发展水平。

与美国相比,我国产业互联网还处在发展初期,国内消费互联网在2014年以后进入了缓慢增长期,实际上已经接近天花板,现在渐渐进入拐点。目前国内还没有什么产业互联网企业崭露头角,美国科技股前20位的上市公司,七个和产业互联网有关的公司市值,等于美国前20位的上市公司市值的50%,中国还没出现这样一个现象,中国企业目前还是消费互联网公司占大头。

中国企业搞产业互联网不能再像搞消费互联网那样,靠烧钱抢入口,靠赢者通吃的竞争手段,而是要注重开放共享,深耕产业链供应链,具体场景,注重各类数据标准和数据接口的互认互联互通,注重数据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产权保护和安全有序流转。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黄奇帆:新基建正全面重塑工业时代形成的生产关系,构建全新的智慧社会 |2020-9-2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