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有所升值,恰巧我这几年来一贯主张人民币汇率应该保持适度的强势。
所以有不少朋友最近就问我:如果人民币老是这么升值,老这么强势,岂不是会让中国经济重蹈日本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的覆辙?
日本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许多网友以为日本毁就毁在答应日元升值,这其实是个错误观点。
这些年在日本学界和政策界都有很多反思,反思自己到底错在什么地方。得出的主流结论是什么呢?
跟德国相比,日德都是二战之后工业化崛起的制造业大国、出口大国。但德国人不操纵汇率,德国马克该升值就升值了,所以德国的低端制造业很早就没有了。
德国就不断去做那些高附加值的产业,否则它的汇率贵了,它就活不下来。
但由于它升值早,而且是在较长一个时段里边升的,所以它本国的这种扭曲就比较少,给本国制造业带来的冲击也比较缓和。
而日本由于这些大财阀、出口商对日本政府的影响力比较大,日本政府就老想着占便宜,拒绝升值,或者尽可能少升值、晚升值,以为这样有利于自己的制造出口。
其实人性也是如此,如果我做低端的产业,我不思进取,照样可以挣很多钱,那我干嘛要冒险去做更高端的,我就没有动力或者动力不足。
相比日本而言,德国的经济政策传统是不靠汇率的低估政策来谋取出口产业的竞争力,而是主要依靠科研技术水平的提升来提质增效。
在80年代的时候,德国出口商品中八成是用马克计价的,而日本出口商品中间只有三成能够用日元计价。
由于德国央行不需要压低本币汇率来帮助出口产业,所以德国政府或者央行,就不需要多印本币,20世纪后期德国也就没有太大的资产泡沫。
而相比之下,日本则形成了巨大的资产泡沫,包括股市和楼市的最终泡沫破灭,导致了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
当然了,日本的长期萧条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口生育率的长期低迷。
到了广场协议之前,日本人又开始动坏心思。什么坏心思呢?他主动跟亚洲国家签了很多日元低息贷款协议。
有些亚洲国家就以为日本人是不是良心发现,觉得他们在二战中侵略了我们,想给我们一些补偿,所以用低息给我们贷款。
所以很多亚洲国家,包括中国、菲律宾等等,都跟他签了协议,向日本政府借了大量的日元贷款。
结果事后证明是什么呢?其实日本知道美欧对它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日元不得不将大幅升值,所以在此之前它先在亚洲布局。
它给亚洲国家挖了个坑,把日元用看起来比较优惠的利息借给别人,相当于为自己先对冲好了。
然后从1985年广场协议开始,日元大幅升值,升值速度非常快。
我记得升值之前好像1美元能换260日元,然后大概一两年的时间,就升到1:130。
那你想它占了多大便宜?这个升值过程就相当于原本借了价值100亿美元的日元,现在它升值到130的话,人家就相当于欠它200亿美元。
但问题就在于,因为日本把本来该升的幅度集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升了,所以这样一个短期的快速的汇率升值冲击,就严重伤害到了它的制造业企业。
当日本制造业企业受不了了,而日本政府却还想要维持经济增长,那怎么办呢?它就搞了很多刺激,颁布利率政策,大幅地降息。
当时日本推日元国际化,搞了资本项目放开加离岸中心这样一种模式,这给日本国内的金融市场泡沫化带来了巨大的驱动作用。
巨量的钱从香港回流日本,然后再去香港,再回流日本,这个过程中带动了日本的股市泡沫和房市泡沫。
最后等到水落石出的时候,日本九十年代股价暴跌、房价暴跌
所以日本的问题在哪儿?其实就是因为最初拒绝升值,然后后来为了占便宜又短期内大幅升值,所以导致对本国经济的伤害。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2005年7月21号之前,美国向我们施加压力要求升值,要不然要加关税。
国内央行向温总理抱怨说,“再不升值,我这儿也受不了了,因为我外汇账款通胀压力太大,所以升值吧!”
但是有几个副部级单位就跑去办公室里吵,说我们都是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你敢升值3%,我们的利润率就归零了,因为我行业利润率只有3%。
你敢升值5%,我就开始出现亏损,你敢升值10%,明年你就准备出现2000万下岗职工,你安排吧。
当时闹得最凶的就是两个行业,一个是纺织工业协会,一个是船舶工业协会,这两个行业闹,那就给补贴。
拿到补贴之后,2005年下半年人民币开始升值, 2006、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每年升值6%左右。
所以明白了吗?某些行业喊着说你汇率升值之后我就没法活,我就要出现大规模失业,其实就是装穷、装苦,会哭的孩子要有奶喝。
实践证明,汇率升值对他们没有那么大影响。中国在前些年每年升个百分之几,没问题。
其实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都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在舆论场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吵闹的声音。
而这往往其实是某些利益集团为了本部门、本集团的利益发声,他们要求国家的当家人,在许多重大决策议题上,多照顾他们的局部利益。
而我们这些学者的价值,其实在于从整体国家的长远利益角度,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判断力,把各类选择背后的利弊得失给大家讲清楚,避免局部利益绑架和伤害国家的整体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