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一勺思想:谁在鼓吹医疗私有化?谁把看病当生意? |2020-10-10

文 | 徐实
私营医院永远不能取代公立医疗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大肆传播难以控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缺乏强大的公立医疗体系,各个医疗机构各自为战,却始终无法形成合力,所以也就很难阻止疫情的蔓延。
而中国恰恰相反,正因为依托强大的公立医疗体系,所以能够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全国共有346支医疗队,共42000多人驰援湖北,这基本都是从公立医疗体系中抽调出来的力量。
由此不难看出,公立医疗体系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多么重大的作用。
但是国内总有一些利益集团的说客,不厌其烦地鼓吹要优先发展私营医院。
也正是在这些人的怂恿下,去年竟然还有一些政策性文件,鼓吹要严格控制公立医院的数量和规模,为社会办医留足发展空间。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再来想想这些话,这种思路,这不就是胡扯吗?
这里面的奇葩逻辑就好像是在长跑比赛中,裁判员说现在应该把跑在前面的运动员的腿打折,为跑在后面的运动员留足发展空间,这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我们必须明白,私营医院只能作为公立医疗体系的补充,它并不能够取代公立医疗体系的功能。
如果有谁在中国鼓吹,让私营医院代替公立医疗体系发挥作用,那就是在驱羊入虎口。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私营医院是需要盈利的,所以对它来说看病是一种生意。
但是放在国家层面来看,构建一个全民性的医疗体系,绝不是拿人命做生意这么简单粗暴。
市场配置资源不适用于医疗领域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种说法并不适用于医疗领域。如果你非要把它移植到医疗这个领域,造就的一定是人道主义灾难。
为什么这么说呢?仔细想想看,私营医院它要盈利,那么它就首先会关注那些支付能力比较强的“高净值”群体。
然而最需要医疗服务的又是些什么人呢?往往是老弱病残。这些人恰恰不是高收入的高净值群体。
这就造成了市场规律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请注意,市场规律讲究的不是公平,而是执行的价格歧视。这时你让那些老弱病残怎么活?
所以出于人道主义,就必须由公立医疗体系出来兜底,用可控的成本解决社会上客观存在的医疗需求,保证那些真正需要医疗服务的人能够有尊严地活下去。
其次,私营医院出于盈利的目的,他更喜欢关注一些利润率比较高的治疗项目,而这与社会的医疗需求可能也是不一致的。
举个例子来说,医疗体制中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其实是预防医学和慢病治疗。
打打疫苗,然后控制一些慢病的症状,保证病人不得病、少得病,或者病起来的话也不那么厉害,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抢救性治疗。
在这些方面,古巴应该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古巴几十年前就已经普及了社区医生,他的医生占人口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每1000人口中有8.19位医生。
这个数字在德国是4.21,美国只有2.59。古巴的人均医疗费用其实只有美国的1/5,但是古巴的人均预期寿命却比美国还要多两年。
这就是因为古巴在预防医学和慢病管理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所以与美国相比,古巴有效地避免了昂贵的抢救性治疗。
从国家的宏观层面来说,古巴这种做法很漂亮,是少花钱多办事。然而就单个医疗机构来说, 预防医学和慢病管理,可真没有抢救性治疗挣钱。
比如说在美国这救护车一拉笛,好,1000美元,进病房观察一天500美元,这要是特护病房,一天应该是2000美元左右。钱来得太快了。
所以假如在医疗行业中贯彻这种“以市场作为资源分配的决定性手段”的想法,最后的结果就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预防医学和慢病治疗被不恰当地忽视,而昂贵的抢救性治疗畸形发展。
这对于人民来说并不是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
私营医院的存在可以满足病人差异化的需求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发展私营医院了,而是应该换个思路发展私营医院。
私营医院和公立医疗体系并不是什么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应该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也就是说私营医院和公立医疗体系发挥的应该是不同的作用,满足病人差异化的需求。
我们要承认这么一个客观事实,病人群体其实是多样化的。高收入的病人可能更在乎享受更舒适的医疗服务,而且很在乎医疗服务的绝对疗效,有什么新技术你先给我用上。
但是中国又客观上存在大量中等收入和低收入的病人,他们更在乎的是如何在我家不破产的前提下,保证我还能活下去。
不同收入水平的病人对于医疗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那么这个社会提供的医疗服务也应该是差异化的。
打个比方说,公立医疗体系的服务应该侧重于更高的性能价格比。在这点上来说的话,其实中国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
我国很多公立医院的收费水平还不到美国医院的一个零头。例如切除一个皮脂腺瘤,在我们国家收费很低,三四百元人民币,而且可能是外科甚至门诊随随便便就给你做了。
而放在美国,没一个1000美元你就甭想跑路了,这就是美国的收费水平。
如果有病人愿意多花些钱享受更舒适一些的医疗服务,这个时候就应该由私营医院出来满足这种需求。
比如说现在国内许多私营医院办得还是不错的,有一些口腔专科医院、眼科专科医院,还有月子中心,它们都是奔着高端的舒适性的服务去的,这种服务也很有必要。
此外还有一些私营医院打的是特色服务的招牌,比如说伽玛刀切脑瘤,比如说骨髓移植。
这些私营医院的存在推动了一些前沿科学技术向临床的转化,它们的路数倒是值得好好推广一下。因为它事实上满足了差异化病人的需求,而且增加了社会医疗供给的总量。
如果能从公立医院分流一部分病人,使公立医院能够更好地满足现有病人的需求,不至于人满为患,这倒是件好事情。
但鼓励社会办医就一定要满足一个必要前提:那就是应该鼓励私营医院另起炉灶。另起炉灶,就是说从盖楼到培训团队,到购买医疗器械等等都是从头开始。
因为只有这样的做法,才等于增加了全社会范围之内有效的医疗资源供给。
反过来说,私营医院收购公立医疗机构是不值得鼓励的,因为这并不会增加全社会范围内的医疗资源供给总量。
如果放任私营医院去公立医疗机构挖墙角,挖走他们的医生,甚至整体收购医院,最后就会导致公立医疗体系残缺不全。这种思路是一定要抵制的。
2020年的新冠疫情,其实已经反映出我国公立医疗体系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那就是重治疗而轻预防。
现有的这些防疫站、防疫中心,其实在公立医疗体系中已经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了,甚至被戏称为“冷衙门”。很多在这些机构任职的医疗工作者,觉得自己没有多少上升空间。
这其实都是我们现在应该重视的一些问题。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新冠肺炎的疫情,能够让举国上下意识到我国公立医疗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那么这也算是坏事变好事。
必须及时调整我国医疗改革的基本方向,大力发展公立医疗体系,使之能够有效地覆盖更多的人口,这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向和出路。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一勺思想:谁在鼓吹医疗私有化?谁把看病当生意? |2020-10-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