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英国脱欧这件事,完全超出了当时所有人对于整个英国政治局势发展的判断。
我记得很清楚,当年在判断英国公投是否会最终选择脱欧的时候,99%的相关研判都认为英国不会选择脱欧。
但事实恰恰相反。
那么这件事说明了什么?我认为这里面有非常深刻的文化讯息值得我们去捕捉。
2016年,卡梅伦在执政初期对英国人民做过一个承诺,说在他执政期间一定会给英国一次公投机会。
但是卡梅伦本人满心认为英国不会选择脱欧,在这之前他还特地参加了一次欧盟最高理事会,获得了一个“four points”,四点协议。
这是所有欧盟国家与英国达成的协议,集聚了英国非常宽泛的自主权利。当英国认为“欧洲劳动力自由流动”政策影响到英国社会利益的时候,它是可以选择放弃的。
卡梅伦带着四点协议的成果回到英国,开启了英国公投。
他当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在这个时候举行公投,英国人民肯定不会选择脱欧的。
但最终的结果让整个英国社会精英阶层大跌眼镜,所以它是一个非常具有突然性的事件。
英国脱欧是依照公投的方式来解决的,就是referendum,这是英国政治文化中的传统。
但事实上,英国脱欧事件深刻体现出了英国公投这样一种政治模式内在存在着极大的社会问题。
有人开玩笑说,当时那天英国天气不是很好,下雨,所以很多本来就对政治不太关心的青年人选择在家里宅着,宁可上网打游戏,也没有去投票。
虽然英国有很多青年认同欧盟,希望留在欧盟,但放弃投票却导致了脱欧以微弱的优势获得了通过。
公投有第三方力量参与
在整个英国脱欧进程中,脱欧派成功运用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那就是传媒。
其中有一家很神秘的公司,叫做Cambridge Analytical,剑桥分析公司。在过去十年的好几次国际重大政治选举中,它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剑桥分析公司基于当时拿到的关于英国选民的大数据,向中间选民投递了大概有十亿条的引导性广告,最终成功争取了那些相对态度摇摆的中间选民,而完成了英国脱欧。
脱欧派成功之后,时的戴维斯还有鲍里斯•约翰逊都说:“我们能成功,要感谢剑桥分析公司。”
我们经常说什么操纵选举,谁最有能力操纵选举?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大数据分析。这对于一个六七千万人的国家,往往在关键时候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
英国脱欧之后基本上是一地鸡毛,比如星期一脱欧结果出来了,星期二那些主张脱欧的人都把自己所有的脱欧理由全部否定了。
这件事让我们觉得瞠目结舌:政治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怎么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可是这件事情真的就发生了。
精英与民众
失去对话机会
英国近几年来,整个国家发展深受脱欧所累。
伦敦政治圈这几年基本什么也不干了,就是在想怎么脱欧,以怎样的方式脱欧,后来又在讨论脱不脱,是硬脱还是软脱还是半脱。
英国未来怎么去发展,自己都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稳定的思想和理念。
现在还处于英国脱欧的“一年过渡期”,直到今天英国经济都在深受其累,更不用说这次疫情带来的影响了。
卡梅伦代表的英国政治精英阶层,英国的大资本家、大财团,英国的主要政治力量,其实已经和英国普通民众之间失去了对话机会,他们的对话基础是值得怀疑的。
简单来说,就是上情不能下达,下情不能上知。
英国金融界、社会政治精英阶层的理由很简单:英国脱欧就意味着“经济自杀”,意味着英国在国际政治领域将丧失许许多多欧盟所给予的权利,他们认为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但是民众不这么想,民众有民众的一套逻辑,也很简单:我们留在欧盟,我们的感受是什么?
英国留在欧盟,就意味着来自欧盟相对欠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到英国来抢我们的工作机会。
我们的National Health Service,是我们英国人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凭什么让那些非英国的、欧洲来的人来享用?
所以英国脱欧之后,他们关注的点有两个。
第一点是job opportunity,工作机会;第二点就是social welfare,社会福利。
这两点上,英国民众的逻辑很简单:来自欧盟的人抢了我们的饭碗,抢了我们的社会福利,所以我们要脱欧。
双方都有理论依据,英国精英阶层认为留在欧盟将对英国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益处,带来巨大的贸易机会和便利条件,这样能够促进英国经济发展,使整个英国得益。
但问题在于,经济发展是谁得益?英国民众并没有觉得自己从欧盟获得了切身利益。
事实上,2008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之后英国国库相对来说难以继续维系原来的机制,所以英国实行的是紧缩政策,大幅度削减了社会福利。
英国民众的切身感受来源于自己的生活,而现实就是他的民生问题受到了极大危害。
所以英国的政治精英阶层和社会民众阶层,并没有形成根本的共识,彼此没有真正地去理解对方。
社会共识的形成非常重要,一个缺乏共识的社会,它注定要出现巨大波动。
政府合法性
在于解决好民生
其实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英国的经济发展和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还是可圈可点的。英国的就业率在整个欧盟国家中还是居高的。
但问题在于,英国民众所感受到的生活,与数据出现了根本的违逆。
有一次我从伦敦搬家到诺丁汉,雇佣了一个司机。我们在车上聊天,我说英国经济不错,你们就业率很高。
他说你别信就业率,英国是怎么把它弄高的?
一份工作,他们把它劈成三半,然后让三个人分别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轮着来做。这样子大家都有工作,就业率就高了。
还有一次,我在伦敦租房子的时候,有一个周末遇到一个来自东欧的粉刷工。我就问他:你在英国工作得怎么样,感觉如何?
他说收入还可以,比在本国要高。
我说当地人对你友好吗?他说还行,但是他们认为我们抢了他们的工作。
我说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他说:我觉着这些工作如果我们不干,英国人也都不愿意干。他们能接受时薪很低,愿意周末工作吗?
这些活我们愿意干,因为我们要生活,我们正在攒钱,还可以寄回自己国家,给家里面用。
所以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民众对于整个社会生活的感受,它既有非理性的因素,又有很现实的因素。
只有解决好社会民生问题,一个国家的政府才具有合法性。
我个人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就是一切社会矛盾,无论是族裔矛盾,还是阶层矛盾,无论它体现的形式是怎样的,但它最重要的诱发因素,就在于社会民生问题没有解决好。
如果能够把社会民生问题解决好,社会就会有更多善意,就可以有更多包容,更能相互理解和支持。
所以我认为英国、美国包括欧洲其他一些主要国家在今天出现了巨大的社会变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民生问题。
这次疫情加重了英国民生问题,30万英国零售业人将面临失业,对于一个只有660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如果未来脱欧后的英国经济,特别是由于疫情遭受进一步重创的话,那么未来英国的社会民生问题要怎么解决?这种局面的出现将会激化英国本来就有的社会矛盾。
这种矛盾不仅是阶层矛盾,还包括不同族裔之间的矛盾。
比如为什么美国弗洛伊德致死案在整个欧洲,特别是在英国也引发了大规模骚乱?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从侧面反映了英国社会同样存在的一些潜在的族群矛盾。
一旦没有办法切实解决社会民生问题,那么英国的社会矛盾未来很有可能将会激化。
英国脱欧
带来的几个问题
一年过渡期之后,英国将完全、正式地脱离欧盟。但英国脱欧所带来的几个非常根本的问题,到目前一个都没有被真正解决。
比如爱尔兰的边境问题,鲍里斯•约翰逊最后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但是这个方案只是在原则问题上达成了一些一致意见。
至于未来在实践中究竟要怎么去解决,目前都没有一个明确说法。
第二个问题,是苏格兰未来的发展方向。
苏格兰是非常愿意继续留在欧盟的,因为相对而言,它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在欧盟能够享有许多便利条件,对于本地区的国民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福利。
在英国脱欧公投之前,英国曾经也举行过苏格兰独立公投。最近苏格兰地方政府又在进一步希望能够再有一次公投机会。
英国政府当然是否定的,但是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除此之外,英国还面临重要的几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
所以英国脱欧从一个本以为可控的政治事件发展到今天,对于整个英国的综合国力而言,是一种深深的戕害。
英国脱欧之后,欧盟内部一些国家也曾经一度想要效仿,但是看到英国这几年脱欧脱得真的很辛苦,它们也就纷纷放弃了脱欧的想法。
所以变相来说,欧盟恰恰因为英国脱欧,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一种团结局面,这是英国脱欧给欧盟带来的一个意想不到的成果。
英国脱欧政治事件充分暴露了英国政治制度一个内在的弊端:所谓的全民公投,类似于一人一票这样一种社会政治制度,是不是真正能够有效解决英国社会矛盾?
我们没有办法去体验,甚至没有办法去想象脱欧这件事,对于整个英国社会的撕裂作用有多强烈。
有的家庭因为父辈支持脱欧,青年人支持留欧,所以父子反目,夫妻成仇;更不用说不同阶层、不同族裔、不同地区之间的对立情绪,也越来越强烈。
所以英国脱欧这件事,可以说是撕裂了整个英国社会。
为什么会发生英国脱欧?有的评论认为,是因为英国人不能够容忍自己国家的终身权,最终为欧盟所掌控,这是骄傲的英国民族一个重要诉求。
但是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任何一个社会政治制度,任何一个社会的政党统治,它最重要的合法性根源就在于能否解决好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的解决是社会稳定繁荣的重要保障,只有解决了民生问题,我们才能够获得解决其他矛盾的机会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