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黄益平:金融弯道超车要靠数字化 |2020-10-27

成渝两地怎么合作成为西部金融中心?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专家黄益平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这个话题,黄益平反问,“我们需要西部金融中心吗?”他指出,这个问题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
我们需要西部金融中心吗?
建议不要把工作重点一开始就放在怎么样建金融中心。重要的是思考西部发展金融的目的是什么?西部地区经济要发展需要什么样的金融。
记者:西部金融中心建设,重庆和成都都提了多年,进展却不尽如人意。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黄益平:金融业有一个“二八法则”,做业务的时候抓住最上面20%的客户,基本上就覆盖了80%的市场,剩下的80%客户服务成本高,风险也很大,所以很多金融机构不太愿意做。这就意味着我们很多需要普惠金融的客户,如中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很难获得良好的金融服务。我国胡焕庸线以西,地广人稀,对于传统金融服务来说,要将分支机构开过去,就是成本高风险大的80%的客户、20%的市场。因为经济相对来说规模比较小,西部金融服务总体来说相对滞后。
记者:胡焕庸线穿过四川,也正好把四川分为两个部分。
黄益平:此外,数字技术不断进步,今天的金融已是一种移动性很强的活动,过去想搞一个交易所、办几家总部、拿几张金融牌照那种建金融中心的思路到现在已不适宜。就是说,我们将来一定需要西部金融中心吗?也可能不需要。对成渝两地怎么合作成为西部金融中心这个老话题,我的角度有点不太一样。我认为这个问题的起点不是说我们将来怎样建金融中心,重要的是我们为什么搞金融?西部发展金融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应该是为了让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那么,西部地区经济要发展需要什么样的金融?这是各级领导和金融部门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建议尽量不要把工作的重点一开始就放在怎么样建金融中心。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
更好支持西部经济增长,成渝金融应着眼于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等;参与到大循环中,成渝金融既要支持消费稳定扩张,又要发展支持创新的能力。
记者: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实体经济的方向也就是金融的方向。
黄益平:什么样的金融服务才能更好地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从这个角度,我觉得应该把落脚点、着眼点更多地放在对“三农”、小微企业等的普惠金融服务上。
进一步而言,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带领西部参与到大循环里来,又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从这个角度,金融要发挥的作用,一是促进消费,二是促进经济循环,因为循环起来不仅仅是内需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怎么生产、产业怎么升级的问题。
现在我国人均GDP突破了10000美元,这对国内的产业造成很大影响,过去的低成本优势没了,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创新产业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记者:什么样的金融体系才能更好地支持创新、技术升级,支持我们的产业进一步提升?
黄益平:这是一个大难题。过去银行给企业发贷款,相对来说简单,因为产品、技术、市场相对比较成熟,它的风险比较容易看得透。但现在,如果要用资金来支持一个产业、一个行业,作为银行,就要考虑这一笔买卖是否靠谱。比如芯片,不是做芯片的都会成功,绝大部分做芯片的人是会失败的。这就对金融行业的风险判断能力、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具体到成渝地区,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新形势下,重庆和成都的金融行业既要做到更好地支持消费持续、稳健地扩张,又要发展出一些能力,来支持创新,推动技术、产业的升级。
弯道超车机会在哪里?
数字技术将来可能会把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抓住机会,就是要助力数字化过程的推进。
记者:成渝地区的金融机构怎样才能发展出支持创新的能力?
黄益平:抓住数字化弯道超车的机会最重要。我们研究全国的数字金融发展,发现最近几年金融服务在快速地向西部推移,并且取得很好的成绩。只要有一个智能手机、有移动信号,在西部也可以享受跟东部同样的金融服务。
今天的数字技术,将来很可能会把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中一个难得的机会。
记者:我们怎么才能抓住机会?
黄益平:抓住机会,就是要助力数字化过程的推进,帮助本地的金融机构再往前迈一步做得更好。
比如成都的新网银行,1000人每年可为全国1000万家左右的客户提供服务,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虽然贷款规模都非常小,但实实在在地帮助了老百姓。它的基本信贷逻辑是依靠大科技平台,依靠大数据来做信用风险评估。怎样获得数据、怎样降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都是需要政府部门来解决的,也只有政府能解决。不仅对这些新型互联网银行如此,对传统的银行也是一样的。
又比如,腾讯、阿里、京东,他们大科技平台本来就有大数据,其他金融机构怎么办呢?现在广东和浙江尝试建立一个综合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主要工作就是把所有政府部门持有的信息都接上接口,共建数据库,便于通过大数据控制信贷风险。现在成渝地区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可以做。
关于大数据——数据交易尚早多个问题待解
今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黄益平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谈数据交易所其实为时过早,现在能做的主要是提供一些咨询服务。这是因为:
第一,数据确权的问题。是个人的还是平台的?大家都有贡献,谁来决定数据能不能卖?所以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谁的权利这个问题。
第二,安全的问题。数据不是一块土地或者是一个生产资料,转移将会涉及个人隐私。这些问题都比较大,需要有明确的法律。
第三,数据标准化问题。每家积累的大数据格式不太一样,全国融合就比较困难。大数据,最后是要变成一个全国性的数据,才有意义。现都分布在各大机构手上,将来怎么融合也还没有完全解决。
第四,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和其他要素的一个差别,就是数据可以随便复制,卖一次你还能不能再卖?
对数据,黄益平说,我们在法律框架上还需要完善。将来它既然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就应该是开放的,要解决垄断的问题、竞争的问题、共享的问题。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黄益平:金融弯道超车要靠数字化 |2020-10-2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