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真心不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决胜脱贫攻坚,中国一年三件大事,结果遇上新冠疫情。 中国人民上下齐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难能可贵,举世瞩目! 以脱贫攻坚为例,去年,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8亿人口成功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实现这一中国奇迹的关键何在? 中国的扶贫模式,最大的特色就是政府主导,同时,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包括很多民营企业,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成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一环。 点点星火,汇聚为光。
(一)
2015年,我国正式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明确提出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这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企业的力量也不可或缺。2015年,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发起“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国证监会也于2016年发布文件,鼓励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 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历来就有造福乡梓、热心公益的优良传统。国家号召,企业更是积极响应。 五年多来,共有11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精准帮扶近13万个村;另有160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精准扶贫相关信息。这些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因地制宜,以不同的方式为我国的扶贫事业贡献力量。 对于弱势群体,比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捐款捐物式的公益扶贫最为直接有效。其中做出规模,做出影响力的,海澜之家及其“多一克温暖”公益行动,当属佼佼者。
“多一克温暖”,由海澜之家于2014年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暖流计划”公益基金共同发起,通过捐赠御寒冬衣,帮助偏远地区师生温暖过冬。 过去六年里,“多一克温暖”公益行动累计辐射甘肃、青海、新疆、宁夏、黑龙江、贵州、内蒙等23个省份,覆盖上千所学校,超过10万名儿童受益。 除了衣物,海澜之家还汇聚多方力量,给孩子们带来艺术、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精神营养,让孩子们暖身,更暖心。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企业公民,责无旁贷。 海澜之家“多一克温暖”,充分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先富带动后富”的历史使命感,成为我国公益扶贫事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2020年,“多一克温暖”第七次暖心起航。
(二)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扶贫工作中,贫困、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历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2020年冬天,冷得早,冷得刺骨,全国多地早早下起第一场雪。在经济发达地区,羽绒服已是稀松平常的过冬标配,而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想要拥有一件御寒保暖的羽绒服,仍是挺奢侈的事情。上学放学的路上,有孩子冷得直打寒颤,到了教室后,大家围坐在火炉旁,暖一暖手脚。 2020年11月18日这天,对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郭滩学校的师生们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一群特殊的客人——“跑男团”成员李晨、杨颖、郑恺、沙溢和海澜之家“多一克温暖”公益团队,来到这所学校,150多名师生穿上了海澜之家红色的羽绒服,成为这个寒冷冬日里的一抹亮色,暖意浓浓。 郭滩学校地处荒漠,气候和自然条件恶劣,刚进入11月温度就降至0℃以下。并且,这里昼夜温差极大,特殊的环境让冬季持续半年之久。 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宁夏西海固地区“移民吊庄”家庭。西海固,早在1972年就被联合国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学校的孩子们家庭条件普遍较为艰苦。干燥低温的气候,夹杂着碎石的寒风,把孩子们的小脸冻得通红。 在国家的大力帮助下,孩子们搬入了整洁明亮的新校区;此次海澜之家和“跑男团”成员又及时送来了崭新的羽绒服,一件一件亲手交到孩子们手中。 2020年,是海澜之家“多一克温暖”公益行动的第七个年头。宁夏中卫市郭滩学校,只是其中一个缩影。去年,海澜之家“多一克温暖”的志愿者们带着红色的羽绒服和爱心,走过华夏大地,为17个省100多所乡村小学的孩子和老师们,送去超过8400件温暖的羽绒服。 一件件羽绒服,温暖的不仅是孩子们的身体。 来自甘肃定西市乌龙小学的一名学生在感谢信中写道:“我们穿上这衣服,比坐在火炉子上还温暖,比待在暖和的被子里还温暖,但此时温暖的并不是身体,而是我们的心。” 受到爱心滋润的孩子,日后也会成长为充满爱心的人。 另一名学生在信中就写道:“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向(像)他们一样,为有困难的地方去捐一些物品,甚至是钱。” 语言质朴,善意闪现。 播下一颗善的种子,终将长成爱的参天大树。
(三)
做公益,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钱,有钱就能做。但事实证明,远没那么简单!做公益,排在第一位的不是钱,而是一颗心。 捐款捐物式的公益扶贫,很多人和企业都在做,资金雄厚的也不在少数,为什么海澜之家和“多一克温暖”能成为其中为数不多的著名公益IP? 爱心是最关键的成功要素。 爱心应该如何体现?以海澜之家和“多一克温暖”为例,爱心具体表现在两方面的升级: 第一,衣物升级、温暖升级; “多一克温暖”公益行动,海澜之家捐赠的都是全新的羽绒服,根据贫困地区师生的尺码量身定做。值得一提的是,海澜之家给孩子们定制的羽绒服都特意做大了一码,孩子们个子长得快,好让他们多穿一年。 品质方面,海澜之家2014年刚发起“多一克温暖”行动时,捐赠的是普通款羽绒服,之后一路升级——2016年,增加充绒量,升级为加厚款羽绒服;2019年,又为贵州等地送去特别定制的长款羽绒服。 所有这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细微之处,皆是爱心的体现,也充分表明了海澜之家的公益态度。 在甘肃张掖,志愿者们回访时发现,有的孩子五年前收到的羽绒服,如今仍然穿在身上。尽管这些孩子已经从小学升到初中,个子长高了一大截,当年收到的羽绒服,现在只能穿到肚脐眼,但他们还是舍不得扔,因为真的很暖和。 在青海,有志愿者一眼认出海澜之家四年前捐赠的红色羽绒服,只是衣服的主人已经换了一批新面孔。一位孩子说:“这是哥哥的衣服,穿不下了给我穿,很暖和。” 哥哥姐姐穿嫌小了,给弟弟妹妹接着穿,爱心就这样传承了下来。 第二,模式升级,爱心升级; 海澜之家和“多一克温暖”不仅捐赠衣服,同时也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以及未来发展。 2015年,“多一克温暖”公益团队听到河北一名留守儿童,一边哭一边说心愿是“想见爸爸”,于是组织了一次爱心寒令营,带领7名留守儿童走出大山,到北京与父母团聚,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感动得泪湿了眼眶; 2018年,海澜之家走进四川大凉山,送去冬衣的同时,还把优质的教育资源传递到山区,不仅带去线上课程的定制U盘,还召集了多名志愿者老师,走进课堂,亲自授课,让孩子们“多一课知识”; 到了2019年,海澜之家走进内蒙古。这次,交到孩子们手里的,除了羽绒服,还有数码相机,让他们以自己的角度去拍摄生活的美好瞬间,通过拍照的方式,自由倾诉和表达情感,“多一克梦想”。 公益扶贫,除了物质的帮扶,更为重要的是精神的支持、心灵的滋养。海澜之家“多一克温暖”,不断开创公益新模式,这背后,同样是一颗爱心在起作用。
(结语)
公益不是单纯的施舍,而是抱团取暖,携手同心,向前奔跑。 为什么这么说? 任何企业,都是社会的企业,社会是企业的舞台和力量的源泉。真诚回报社会,企业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 当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像海澜之家那样,切实履行起社会责任,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儿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2020年,中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伟大的阶段性成果。 接下来“十四五”期间,如何巩固现有成果,防止脱贫后返贫,中国企业仍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面临着更新、更高的挑战。 公益永远在路上,多一克温暖,暖心再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