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周小平:《出关学》- 从出陆地函谷关,到出海上函谷关。|2021-01-16

 

导读:“入关”是野蛮文明对先进文明的反噬,是落后文明去皈依和继承先进文明的道统。无论元清,其实都是来皈依中华文化的,元清继续说汉语、写汉字、行汉礼、学汉识。因此有网友用“入关学”来形容中国的出海渴望,其实展现的是年轻人对“走出去”的渴望,但这种渴望用“入关学”来比喻,仍是不太恰当的。在笔者看来,可能用“出关学”来类比更为恰当。
中国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中国的形成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文明融合史。在秦之前,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是不止一个国家的,而是有很多个国家组成的联合体。尽管商周名义上号令天下的都是天子,但实际上神州各地的实权者则是各个不同的国家,只不过所有国家在道统上承认天子是天下共主而已。

简单地说就是商周时期的天子其实有点类似“欧盟主席”。众所周知,欧盟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由很多不同语言和文字以及不同风俗习惯国家组成的联合体。周朝末期,天子的权力逐渐被架空,九州各国蠢蠢欲动,很快就都陷入了一场群雄逐鹿的纷争当中。而在当时,秦国只是西部边陲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国家而已。

秦国“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连文化都被人鄙视,天下诸国甚至都一直以为秦人的服饰、口音乃至口味都是低贱且野蛮的,可谓渺小。战国时期最强五国所崇尚的颜色是根据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演化而来的橙、绿、蓝、红、褐,五国虽然也互相争斗,但这些意识形态领域却是出奇的一致,彼此互相欣赏。五国文化一致,自然秦国文化就被鄙视。至于什么对秦武器禁运、经贸战、卡脖子、甚至在家门口来个“撞人事件”啥的,更是家常便饭。今天的五眼联盟,也是一样德性。

秦的地理位置也非常不好,既不如齐越富饶,也不如燕赵马壮,更不如魏楚殷实。卡在西部的秦,不仅地缘问题危机重重,并且就连自然资源也十分匮乏,基础的盐铁供应都是一个大问题。在秦未出函谷关之前,随便一家把通道一卡,就可以对秦来个久久合围甚至是瓮中捉鳖。

 

同样再看看今天。人家北美的位置多么好,到处是大平地、大湖泊、大粮仓;随随便便就能吃得肥肥美美,且周边还没有任何可能造成威胁的其他大国。欧洲位置也不错,如果他们团结的话,捏住伊斯坦布尔欧亚大陆桥和黑海即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要是能控制住里海那就更好了。但中国的地缘,的确一言难尽。周边自古以来就有强国环绕,想出海吧有岛链困扰,想往东吧美日韩军事基地密密麻麻,说往北吧不现实也没啥兴趣,往西那一片困难就更大了,“帝国的坟场”能随便进?

同时我们的自然资源比起北美、中东来说,简直是差到了极点。我们的水资源、石油资源、土地资源都相当相当匮乏。你以为元阳梯田是好看?不,那都是被逼的没办法,中国人一锄头一锄头地把被其他文明视为“不可耕种土地”的大山,整个整个地改造成可耕种的良田。这在其他文明,根本不可能做到。古埃及文明也不过是周而复始地在尼罗河两岸沿着自然形成的冲击平原,撒种收获而已。

 

是什么让中国人情愿不辞劳苦地去做其他文明都不愿意做的苦差事,累差事呢?外国人讥笑说是中国人“奴性”强。其实非也,你问问中国人,有谁愿意替别人开垦荒地呢?中国人的勤劳源点,来自于秦。秦,是一次人类文明的自我升级改造,这种改造影响了往后无数世的文明走向。

 

地缘不好,资源匮乏的秦,只能选择自我救赎。或许,真的是多难兴邦。同样地缘不好,资源匮乏,且从百年战乱中踉跄走来的我们,也只能选择自力更生。唤起工农千百万,不周山下红旗乱。可如何唤起千百万大众的力量呢?答案就是公平。

 

商鞅变法其实核心就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允许平民子弟登堂入仕。只要你肯开荒,只要你肯劳动,只要你肯为国家做出贡献,或者在战场上立下战功,你就可以实现阶级上升和地位财富的积累以及跃迁。商鞅此变,可以说是无畏且大爱。允许平民上升,必然会伤及王侯世家的利益,你就是伤了普通人家的利益,人家都有可能和你拼命,更何况是手握生杀大权的王侯世家呢?商鞅当然知道这一点,可是他不在乎。这是一种无我,忘我,超我的境界。

 

此前王侯有种,此后宁有种乎。
商鞅死后,王侯世家的反扑被顺势终结,秦终于进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投奔秦的天下英才和劳动人民,并不是因为秦有免费医疗和什么高福利,而是奔着奋斗去的。秦,吸引着奋斗者的目光和脚步,人活的就是一个希望,有了希望和公平,人就有了无穷的干劲和创造力。如此一来,秦的生产力也就得到了巨大的解放。中国人的勤劳基因,就此种下。

 

一颗原子弹所爆发出来的能量是极其微小的,但无数原子的碰撞爆发就能形成毁天灭地的力量。放在人类社会来看,只要释放每一个单独个体的力量,同样能形成改天换地的力量。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在当时所有其他国家人的眼里,秦人都是傻子、疯子、粗俗、落后、野蛮,就连秦人穿的衣服也挨骂、吃东西的口味也被嘲笑,说话的口音也被讥讽,仿佛秦就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一样。秦人无论怎么迎合其他国家,其他国家也不会满意。但在周小平看来尽管秦在当时被其他更富裕的国家认为是落后文明和愚昧制度的窝点,可实际上秦最大的优势恰恰就是文明的升级和先进制度的代表。

 

道德经有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话其实偶尔也可以反过来说,天下皆知丑之为丑,斯俊已;皆知愚之为愚,斯不愚已。对其他诸国而言,最大的致命危险并不是愚蠢,而是傲慢。傲慢的他们,看不到变法之后的秦,将凝聚起怎样的人伟力。
然而对秦来说,也并不是内部变法之后就可以轻轻松松夺得九鼎,成就千秋伟业。秦唤醒了无数人,但无数人就需要更多的发展空间和上升途径,否则就会很容易形成“群体内卷”。燕赵齐楚魏不会有太多内卷的问题,因为这些国家都还是落后的贵族血统制。王侯的儿子就是王侯,领主的儿子就是领主,奴隶的儿子永远都是奴隶。这种固化的社会是很难形成内卷的,最多偶尔来几次豪强内斗。就像美国一样,中国网民眼巴巴地想看要一场美国内战,结果只看到了内斗。搞到最后特郞普的号没了,钱也没了,啥也没了。参与1.6惨案的那些美国人,无论驴象双方谁胜谁败对他们而言其实都没有任何意义,也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和生活。

 

而秦则不一样了,所有人都努力升级,所有人都努力赚钱养家,所有人都想生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地,可问题是秦国就那么点微薄的土地,容不下无数人竞相出彩、星辰大海的梦想啊。一旦资源匮乏,竞争空间耗尽,那么这种“群体性内卷”将彻底埋葬秦国。怎么办呢?当然是出关。今天的我们,情况也是差不多的。双循环只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但却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当中国的劳动力红利和制造业利润空间逐渐减少之后,我们又如何能避免陷入内卷时代呢?

 

出关!出关!出关!出函谷关,才能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出关,不仅是人和物要走出去,更多的是文化也要走出去。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随时可能被人卡脖子的现状和地缘,秦要出函谷关谈何容易。15年的坚持和苦战,秦不仅顶住了巨大的围堵和压力,弹退了六国攻秦、天下辱秦的攻势,更是一步升天,扶摇直上。秦,必将执九鼎于掌中。但在此之前,秦人站在这关门口,一站就是15年。
而今天,我们又站在岛链门口多少年了呢?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不是入关,而是出关。秦军最终沿着春秋时期老子走过的路,出了函谷关。而我们,必将沿着那曾经激荡世界的伟人脚步,出海上函谷关!我们不是文化和制度的落后国,我们是文化和制度的先进国。我们最大的优势不是生产力,而是我们的文化和体制。抗疫行动,就是一场最好的检验。

出关出关出关!不要问我出关之后的事,对于那些太遥远或毫无悬念的事,我统统都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现在,是当下。只要我们顶住这一波压力,只要踏出那一步,那盛世登顶,也只不过是必将到来的复兴,毫无悬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勇敢地奋斗和迈步,只有跟着国家的步伐和脉搏走才能赢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周小平:《出关学》- 从出陆地函谷关,到出海上函谷关。|2021-01-1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