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学习小组:这项新的用人制度,中央为何如此重视? |2021-01-23

【学习小组按】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提到一个词:“揭榜挂帅”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要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机制。此前,“揭榜挂帅”首次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

 

顾名思义,“揭榜挂帅”就是谁有本事谁来干。今天小组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部队里流传一句话:“谁英雄谁好汉,训练场上比比看。”

无论军衔高低、职务大小,只要能完成目标任务,就该论功行赏。在科技创新领域搞“揭榜挂帅”也是这个意思,剑指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科技之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义,中华民族的体会最深。近代史上,中国曾屡被列强打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输在科技落后上。新中国成立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等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两相对比,就不难理解那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何深入人心。

今天,中国在一些科技领域已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但从整体的科技实力看,与发达国家比,中国仍存在科技基础不牢、创新水平偏弱的短板,一些领域的差距非但没缩小,反而有扩大趋势。

科技创新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早在2013年9月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就作出判断:没有强大的科技,“两个翻番”、“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难以顺利达成,中国梦这篇大文章难以顺利写下去,我们也难以从大国走向强国。

近几年,有的国家动辄就挥舞制裁大棒,利用“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卡中国发展的脖子。现实让我们更加清醒:虽然中国科技人才规模居世界之首,但世界级大师、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亟需科技帅才,也就是“揭榜挂帅”之人。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是要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现实中,一些地方和单位不仅在名和利上抠抠索索,还用很多行政化的手段约束科技人才。有的科研人员戏言,现在“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有的科研人员为了达到人才标准而不得不堆砌一些“无用”的论文、专利,因为评职称是唯论文导向;还有的科研人员被无穷的报表和审批耽误了有限的精力。

“揭榜挂帅”就是要打破论资排辈、人情关系、利益捆绑等桎梏,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发出榜来,让有能力的人挑头干。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句“谁能干就让谁干”的直白表述,体现了要打破繁文缛节条条框框、把创新能力搞上去的决心。

 

目前,国家部委和一些地方省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18年,工信部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用以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单位。2020年4月,浙江省市县三级共发布1919个技术难题,短短半年就有663个项目揭榜,近百个被攻克,兑现榜金1.28亿元。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发中,正是多个团队“揭榜”,同时沿着多条技术路线攻关,才取得如今的成果。

“揭榜挂帅”涉及发榜、揭榜、挂帅多个环节,其中也有不少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发榜榜单应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应急攻关项目。目前发榜的主体一般是政府部门,在项目筛选上,应使榜单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紧缺急需的“卡脖子”技术,比如新冠疫苗、高精尖技术等,而不是“柴米油盐”等一些常规项目。

其次,揭榜应有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不能让“揭榜挂帅”变成内部流转,让一些老面孔长期“霸榜”。把握不设门槛、不论身份、结果导向的原则,不唯论文、职称、身份、学历、年龄这些常规指标是从。比如,有的地方探索平行竞争模式,由专家组初步筛定入围团队,获得启动奖金后平行展开研发攻关,获胜者再赢得项目剩余资金。

另外,挂帅应以激励为主,有容错机制。创新从来都是一波几折,过程艰辛,从“揭榜”到“挂帅”,与之相伴的是巨大压力。对于揭榜者,成功了要有应得的荣誉和物质奖励,若失败也要有完善的评估和容错机制,不能一棍子打死。而且失败往往也有其科研价值,一位院士曾说:“不能说馒头吃到第4个吃饱了,就全是第4个的功劳”。

用非常之人建非常之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重要战略机遇期相叠加,未来的中国能否涌现一批像钱学森这样的“关键先生”,也许“揭榜挂帅”制度会带给我们答案。

文/鹤鸣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学习小组:这项新的用人制度,中央为何如此重视? |2021-01-2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