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白一点,中段反导都是战略反导,是战略防御的大杀器。全球到目前为止,真正搞过动能中段反导的只有两大国,甚至北方大国都没有搞过。北方大国只在冷战高峰时代计划过用核弹打到洲际导弹的来袭弹道上引爆,用高热融化来袭的弹头,但是这么做等于在自家头顶上先引爆自家的核弹;而核弹在几百公里的高空没有空气制约下爆炸,危害性甚至比在地下和大气层内爆炸的危害都大!因此用核弹头高空反导,其实是想杀敌1000,自损1万的没有办法的最后办法。这种中段核反导只提出方案,最终也没真正试验过;因此真正的中段反导都是KKV动能高空反导。中段反导的技术之强,第一在于一个高字;也就是中段反导的碰撞区最低高度也在180公里以上。最高高度可以接近2000公里,甚至还可以更高。
碰撞区域如此之高,首先是因为中段这个定义,基本就是来袭导弹和弹头轨道相对很高的一段,甚至只在最高的一段。普通的短程弹道导弹的轨道最高点,已经普遍在200公里以上。有些短程弹道导弹故意的不飞出大气层,对其反击,也要采取更特殊的拦截弹道。但是中段反导的主要价值在于拦截中程以上,中远程甚至洲际导弹为主;这些导弹的轨道的最高点,普遍都在300公里到1800公里之间;因此反导拦截的KKV飞行器的碰撞点也必须需要飞得相当高。中段反导的第二个难点,就是碰撞的速度快而且距离远。一般来说,来袭中程导弹的弹头最高速度普遍在3000米每秒以上,而射程普遍在1500到5500公里之间;而来袭的洲际导弹的弹头速度一般在6500米每秒以上,射程普遍超过8000公里。对负责中段拦截的KKV来说,
要拦截中程导弹,KKV飞行体的速度原则上就不能低于3000米每秒;要拦截洲际导弹的KKV飞行体就不能低于6000米每秒,拦截距离基本都在距离发射点的2000公里之外。正因为中段反导的碰撞点距离地面动辄数百公里,拦截速度快距离又远,因此绝不是什么阿狗阿猫之类的防空导弹随便改造一下就可以做得到。就算是名气很大的THAAD系统,也不过是射高180公里,拦截半径只有200多公里的末端拦截系统,和中段反导根本不沾边。而超级大国海军想用标准3搞中段拦截,其实也是一个投机取巧的办法。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实际上新兴大国的中段反导拦截,到目前为止进行了大约5次试验,全部成功;但在技术上也是循序渐进的。最早的试验,应该是拦截的射程不超过2000公里的液体中程导弹。弹道采用比较容易拦截的高弹道,碰撞角度采用最简单的迎头碰撞。 而第2次测试,来袭弹则是标准的作战导弹,拦截难度更大。到了第3次试验,来袭弹则升级为射程在4000公里以上的远程弹,拦截夹角接近90度;到了第4次试验,则来袭弹很可能是采用了类似洲际导弹。而本次拦截试验,从导弹尾羽和疑似碰撞效果云来看,拦截高度很可能在300公里以上,而且动能碰撞云似乎不止一个!第一个碰撞爆炸后,似乎还有一个KKV拦截器继续飞行,至少发生了2次以上的撞击爆炸。因此极有可能是在全球第一次拦截了多弹头的模拟来袭洲际导弹!而且发射装置是全机动的车载发射。很可能是全球第一种实战部署的陆地机动中段反导拦截作战系统。专门针对超级大国的“NMD”,也就是传说已久的“CNM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