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谁看剧透谁发财,如果你穿越回1998年也会去炒房发大财。所以只要掌握产业未来剧透信息,每个人都可以是孙正义,每个人都可以是云先生,并不稀奇。因此要说他们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恐怕唯一的不同就是野心大小和口风松紧。——但现在的问题是:凛冬将至,海啸未央。
孙正义,韩裔日本人,原名安本正义。本篇人物传记以下行文采用安本原名叙事。
记得2020将至时,曾经向安本成立的愿景基金1期牵头投资了450亿美元的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举办了具有沙漠达沃斯之称的“未来投资计划论坛”,在过去举办的数届未来投资论坛当中,安本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受到全球顶级资本玩家的热捧和追逐。
只不过这一次,在他刚刚走上讲台之后,整个演讲现场已经空空落落,人基本走光了,场地里还剩下的稀稀拉拉几个人也都在玩手机或者打瞌睡,人们已经不在意安本说什么了。
“盛宴已过。” 一位起身离场的投资人轻声对拉吉夫说道,属于美元资本代理人的时代,正在快速消退。凛冬将至,海啸未央。满地杯盘狼藉的背后,是掩饰不住的全球经济衰退恐慌。而此时,距离安本拿出第1期就高达4000亿美元融资计划,并雄心勃勃提出“人类未来愿景”踌躇满志的时候只有不到1000天的时间。和提出“人类移民火星”的马斯克一样听起来就很宏伟的目标一样,安本的“愿景基金”一开始就定位极高,站在布局人类文明未来的角度和高度的神坛之上。
可是,人毕竟不是神。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神无非是古人对自然现象无知而产生恐惧和崇拜心理的具象表现。而现在对金融寡头的封神造神现象,也同样不过是现代人对超出自己想象的巨量资金持有者所产生的恐惧和崇拜心理使然。一旦神话褪去,就会发现不过如此。安本正义的投资神话,到底是神话还是鬼话?时间会给出准确的答案。
在盲目迷信崇拜金钱的人眼里,安本就是神,而安本背后的金融寡头们则善于利用这种心理,不断通过心灵鸡汤般的神话故事来包装安本。比如网上和各类财富杂志上都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总是在绘声绘色的描述,安本是如何大胆如何夸张如何激情,只需要几分钟就能说服亿万富豪和产业巨头慷慨解囊,几亿几亿地给他投钱送钱,并且还利用自己的一切政商资源和人脉资源对其大力相助,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亲。似乎这些寡头巨富都有一双神眼,可以直接从安本身上看到神光一样。突然一夜之间,美日寡头巨富们都不可自拔地迷恋上了这个寂寂无名的平民小子。
这种造神运动和造神舆论是成功的,这些故事使得关于安本的真相被彻底掩盖,使得安本全身都覆盖上了一种神秘色彩,使得人们无暇去思考和顾及基本常识,而是五体投地的拜倒在神秘主义的光环之下。这正是寡头们所需要达到的目的:“你们只管崇拜就好,绝对不要思考。” 金融造神,是最好的收割手段。
正常的常识是:哪怕你拥有影帝级别的激情、演说和表演能力,你若是去问金融寡头们给你千亿财富并且无条件全身心地去动用一切关系力捧你支持你,那么你唯一的结局就是根本见不到金融寡头本尊,甚至连人家公司大门都进不去,就算你运气好偶尔遇到了,在你夸夸其谈的同时,接你去精神病医院的车就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1981年夏天,24岁的安本在日本福冈一家破烂的软银(SBI)公司的前身Unison World。身高1米6的安本站在木箱上,兴奋得发抖,他说:“信息革命要来了!我们要创办的不是5000亿,而是1兆、2兆规模的超级公司!30年后,世界会看到我们公司的雄姿。” 在他讲完这些话之后,员工们都跑了。很显然,这是个疯子。
很多年之后,这些跑掉的员工被反复嘲笑没有眼光,而安本则被镀上了又一层“天选之子”般的神秘主义光环。但实际情况是:如果当时被选中的是安本正义之外的其他任何一个稍微有点商业才干的人,恐怕都会表现得比安本还要激动,都会兴奋得手舞足蹈起来。比如就在几年之后,中国有一位名中带云的小伙子,也同样兴奋得手舞足蹈起来,甚至还有人放弃了当时就高达百万的年薪收入前去帮他,云先生同样激动地说:“信息革命就要来了,我们要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子商务公司。”
好吧,让我们来看看激动不已的安本正义到底都经历了什么。16岁的安本到了美国念高中,几周后就直接跳级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经济学本科学位。到过美国念书的中国人不少,大家可以评评理这到底是地球顶级特权使然,还是说他安本就是如此天才?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念书的很多,大家可以仔细思考一下,做到这一步到底有多难。就算是绝世天才,也肯定无法几周就在美国通过正常的考核升学手续吧,更别提录取和就读了。
并且据记载安本在大学期间,他一共搞出了200多种发明专利(懂行的同学来说说,在美国申请1个专利需要多长时间?)这个人简直是连拉屎都在发明专利,艾玛这还是人吗?吹牛太大,会有两种结果。一种就是造神,另外一种就是高级黑。这两者其实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在于谁真正掌握舆论。只要掌握了舆论,不管事情本身多不合理,都能被神话和保护。同时他还在读书期间直接从日本拿到了一款热门游戏在美国市场独家代理销售的代理权,分分钟赚了一百万美元(这可比汪方笔记1个星期在英瑞德日美出版还要神速和不可思议!)并且安本还指挥教授给他打工,把专利生产成翻译设备,然后又卖了一百万美元(已经无力吐槽专利制造、生产许可、上市销售和渠道铺垫的难度了)。
不管符不符合常识,反正这就是安本正义令人迷惑的18岁。
19岁时他就已经决定回国创业了,这期间他除了拉屎都在发明创造专利,然后赚到几百万美元之外,还写了一份公司发展300年规划。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就拿着这份商业计划书回国成立了SBI的前身公司,并在第二天成功说服所有员工跑光。但这没关系,因为就在公司成立的半年之内,全日本最顶级的42家大型卖场和94家的软件从业大佬都集体上门拜贺,并集体上书说服东芝和富士通掏出巨额资金打入这个年轻人的皮包公司账户内,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展会上看到了一套叫做《个人电脑图书馆》的资料,他就直接打电话叫日本最大的出版社给安排出版了,而且一夜之间铺货全国,甚至还在桥本五郎的帮助下,直接创办刊物《TAG》。
当然了,年轻人做事总是没有太多经验,短短半年时间他就亏损了6亿多,但依然过得很逍遥,就连还款和善后工作也由日本软件卖场、桥本五郎、出版集团和东芝以及富士通来处理善后。而这事后来又被包装成了另一个“神话”:安本欠款亏损几个亿,一年多就还清了。——当然我们这边前几年有个卖榔头的,大半年也亏掉了某市政府6个亿的纳税人钱财,还不是照样逍遥,照样有人出来扫地善后。
一切看似不合理的事情,背后都有非常合理的逻辑。对隐身幕后的美国金融寡头来说,要的就是培养代理人的速度。这些亏掉的钱就当是练手,对于掌握千亿美元规模金融寡头来说这些钱本就不多,更何况这钱又不是自己出,掏钱的都是日本财阀。而这些掏钱的日本财阀,本身就是美国寡头麾下的买办集团。君要臣出钱,臣不得不出。
美国寡头不在乎这些钱,安本也不在乎。他们真正在乎的,或者说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瞄准正在走向改革开放和即将在未来不断变得富有的东方大国。他们必须在某件事情到来之前,布局完成,以期用金融和产业钳制全面捆住那个大国的手脚。
1991年苏联解体,中美关系急转直下。日本当时最大的C语言编译公司 和美国专业网络公司网威ell以及迪斯尼公司就开始力挺安本正义,不仅成功进入日本市场布局,而且还在当年就实现了1亿3千万美元的收益。
1992年,中国全面改革开放。在网威的牵头下,1992年时的安本直接得到了美国思科(死掐华为的那家公司)的日本代理权,仅仅1个月的时间日本就有14家顶级的株式会社联合出资4千万美元给安本作为启动资金,义务肝脑涂地地帮助安本在日本取得了软件销售渠道70%的市场。到了1994年也就是安本37岁,他手中已经有了10亿美元现金流,软银在日本已拥有最具规模的Expos协会,同时更持有朝日电视的股份。SBI已经初步具备了左右日本政坛的实力。
1995年安本和思科总裁谈笑风生,投资雅虎、买下ZIFF易如反掌。1996年Ziff出版电脑周刊,同时注资1亿美元到日本雅虎。1998年,以4亿美元入股美国线上券商,1999年美国证券商协会神速同意交易,并于日本软银合资成立“日本纳斯达克”股市,完善线上股票交易系统。同年7月,安本投资中国云先生2000万美元,并吃下yahoo,杨致远出局。
至2000年软银SBI已经拥有遍及美国、欧洲以及亚洲的重要合资或独资企业,总资产超过400亿美金,主要在信息和互联网产业,安本凭此跻身日本前十大会社当家人。回顾SBI发展,其实全球业绩乏善可陈。除了在美日《广场协议》期间有所斩获之外,剩下绝大多数关于投资的漂亮业绩都来自于中国市场。我想到此为止,安本正义的真面目应该差不多就已经浮出水面了。
被选中的安本,其本质或是美国对经济新兴国家的金融工具人,其哦用途是配合美国金融寡头对其他新兴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信息行业进行股权凌驾和左右。——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GDP逐渐逼近美国,一度达到了美国GDP的60%;对美国来说这就意味着日本产业制造已经开始威胁到美国金融霸主地位本身。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对美国来说,消灭日本这种潜在隐患易如反掌。日本没有自己的全工业产业体系,日本人口资源也是先天不足,同时日本更没有自己的国防实力,连日空自卫队飞回自己国家的领空都还需要经过美军批准,美国更是在日本成立了“东京特搜课”这样的准盖世太保机构,这个特搜组织是经美国直接指挥,对日本本土势力进行绝对弹压。因此,在经历了一段并不艰难的谈判之后,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广场协议》,日本经济从此一落千丈。在这个过程中,恰恰也是安本前往美国学习并回国创业的时期。从这个过程来看,应该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安本就已经被选中,然后送往美国培养,操作手法类似登上时代周刊的黄X锋。
在日本本土财阀和日本经济主权被广场协议击溃之后,美国仍然需要在东北亚建立起自己的产业跳板和金融抓手,因此用代理人来取代日本本土产业人计划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也就解释了安本回到日本之后,几乎受到了大半日本财阀世家欢迎和投靠的原因。美国不是要把日本变成荒岛,而是要把美国在日本的利益抓得更紧一些。
从后续发展来看,安本这颗棋子毫无疑问是起到了这个作用。在周小平看来:“SBI在日本的业绩不是来自于安本的眼光或能力,而是来自于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碾压。”安本正义是明面上的餐巾,广场协议是并不光彩的饕餮,再加上对东方大国未来投资的丰厚利润愿景,这是一场属于美元投资使徒的盛宴。
既然是盛宴,就必然会有散席的那一天。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
1992年中国全面改革开放后,此前在美日广场协议签署之后表现不错的安本正义开始前往中国内陆市场布局,并投资了云先生,这也是安本正义后来最为成功的投资。然而这也并非是来自安本的眼光或能力,而是搭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列车。比如安本愿景基金后来在其他地方的投资大多数都非常失败,比如他非常看好的WeWork估值、重金投资的Uber、Slack同样断崖式暴跌,甚至出现了为了稳住估值而进行有着“左手倒右手”嫌疑的关联交易。而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恰好是得益于中国全产业链下的强大中国制造,再加上中国全工业产业门类以及强大的国防工业和金融防火墙自主稳定运行。
安本正义或许并不知道信息时代意味着什么,坦白地说在90年代的时候很多中国人也并不知道信息时代意味着什么。但是信息网络的诞生之地美国,肯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美国能在初期就通过骨干网络、技术标准、代码编译公司、操作系统、网络平台投资和控制其他国家信息产业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美国可以在未来借助这些平台大发其财的同时对他国进行干扰甚至是压制。而提前知道了布局的被选中代理人,显然是知道这一切的。其看似高明的布局,只不过是在按部就班地执行幕后金融寡头的剧本而已。
这就像什么呢?这就像是提前剧透。就好像是现在让你穿越回1998年的中国,你肯定会激动的发抖,然后就会不顾一切卖光家产先去北上广囤房、再疯狂买入茅台股票一样。只要一直玩下去,你搞个几十上百亿甚至上千亿都不是问题。信息,才是最值钱的东西。只要掌握这些提前剧透的信息,每个人都可以是安本正义,每个人都可以是云先生。只要,你的野心足够大。要说安本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唯一的不同恐怕就是野心大小和口风松紧。除此之外,乏善可陈,泯然众人。
因此,唯有剥去安本正义的光环,才能让我们看到这个世间最隐秘的真相。而今,随着中国不断夯实稳固金融防火墙,随着我们自身的产业从制造业向掌握技术标准和掌握核心技术挺进,留给安本这类代理人的操作空间正在以看得见的速度消失。也正因为感受到了危机,所以他才会不顾一切地提出近乎疯狂的第1期就高达4000亿美元额度的“愿景基金”,试图和大势抗争。
不过第一批注入的资金反正也不是美国金融寡头在出,而是冤大头在出。2016年特郞普和沙特达成一系列秘约和军火交易之后,沙特油气公司开始启动赴美IPO,而安本也刚好是在这个时候乘坐湾流公务机密会王储,并如愿以偿地拿到了450亿美元的牵头投资。
和过去不一样的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亚洲到处充满着机会。既有广场协议之下的日本市场可以吞咽,也有朝气蓬勃发展迅速的中国市场可以深入,整个世界充满了投资机会,尤其是在信息剧透开挂的情况下,简直如虎添翼。但如今呢?正如领袖所言:“当今世界正在遭遇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经济衰退,世界各大板块都在遭受严重的冲击。” 中国还算稳得住,但增速也在放缓,同时中国的金融防火墙也在升级和收紧,在这种情况下安本又在哪里去寻找“愿景”呢?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美元霸权盛宴已过,其行走在人间的使徒也将走向诸神的黄昏。“愿景基金”和“火星移民”只不过是最后的回光返照,看似暗香浮动月黄昏,云破月来花弄影,实则凛冬将至,海啸未央。属于安本和他幕后寡头的大败局,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