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躲的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在元宵节这一天,继中国零售霸主苏宁宣布卖身出让股份之后,“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也因资金链紧张陷入“挤兑”的传闻。
看着一大群人冒雨排队,约定收益10%的股票只能拿回0.5%的利息,很多媒体都在贩卖“华西要完”。
政事堂无意讨论意识形态,也没兴趣去制造恐慌,单纯聊一聊背后的逻辑。
华西村的确有诸多的组织与产业机构的问题,但是其产业质量与债务比例在中国诸多基层地方政府与组织之中依然占据领先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其被赋予的改开和新农村的标志意义。
换句话说,华西必须救,就像2008年次贷危机时被炒热的一个词。
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
如果资产质量还不错的华西都被挤兑垮了,那么江苏甚至其他地方的融资平台与企业也会遭受到信用重创,大规模的挤兑将引发系统性的风险。
尤其是在这一轮半导体热上面投入最大江苏各地方政府,高额的政府债务是一颗随时可以爆的定时炸弹。
所以,哪怕华西村的问题比看起来还要严重,省政府也会想办法帮他们解决。
嗯,这跟江苏国资携手入股苏宁也是同一个道理。
省政府看重的不是什么球队,而是大量江苏本土金融机构与资本大佬们都在苏宁身上都下了重注,一旦苏宁垮了,将会对整个江苏的金融体系造成致命的冲击。
所以嘛,这跟今天美国众议院通过的1.9万亿救助计划思路也是类似的,政府需要在危机的时候向市场注入“信心”,以维护系统的稳定。
美国是在等着中东甚至欧洲和东亚爆发危机,资本逃离至美国,然后趁机进行海外的资产收割,通过吸别人的血修复经济上的重创。
同理,中国最富裕的江苏政府,也一定会想尽办法维系省内金融与平台经济的稳定,在下一轮经济周期启动的时候,他们将是经济扩张和带动就业的火车头。
于是,就像拜登政府非要把刺激计划大搞特搞做出1.9万亿的样子,国内白马企业搞回购股票,地方政府出手拯救名企。
越是有钱的经济体,越会装出一副不差钱的样子,才能够向市场注入更多比黄金还重要的“信心”。
所以呢,无论是背靠省政府的华西苏宁,还是美国救疫刺激下的资本市场,亦或者节后的基金调仓,这些都已经基本面都没啥关系,本质在政府主导下的“基金抱团”,推动资金向他们需要的领域转进。
这种资金抱团行为的背后,既没有什么道德上的对错,也不完全对应价值上的评估,相互之间的博弈,不过是推动墙头草们从抱一个大腿走向抱另一条大腿。
最后,大家选择抱哪一个,主要取决于谁背后的力量更为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