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农民,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压舱石,在过去七十年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贡献是巨大的,不能让做贡献的人一直做贡献。
让奉献的人一直奉献,鞭打快牛,迟早失了人心。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一大部分是在说,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
农民,进程农民,以及农民的后代,并没有完整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福利,这不能予以否认,否认现实,就是在否认矛盾。
承认矛盾,承认现实,就要承认我们的农村还没有享受到发展的全部成果,就要承认我们对农民、进城农民和农民后代的关注还不够。
历史的账,不能一直欠,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华民族的所有组成部分,都要享受发展成果。
目前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后劲,需要增长点。
但是,城市人口已经不能再为经济增长做更大的贡献,谁也不能否认,城市市民的消费能力到了瓶颈,这个瓶颈到来的主要原因,还是在房地产。
一部分的人背着三十年的贷款,一部分人的人压根凑不到首付。在这种情况下,消费成了奢望。
收入提不上去,贷款限制消费,产品只能在城市里空打转,所以,就要将产品的销路拓展到农村,就要将产能消耗,下放到农村。
这个过程的第一步,是提升农民收入,最起码要把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提升到比城市市民收入高的地步。
农民收入要提高,出现了两种方法,第一是种地,第二是务工。种地收入要提高,要做好的是农产品销售工作。务工收入要提高,要做好的是劳务输出工作。
如果农民跑到城里务工,收入在城市,消费在城市,农村所得有限,所以要通过就近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将岗位往农村迁移,实现农民就近务工。
农业地区分布广泛,跨区连片,基础设施建设的量不可能小。
基础设施到位后,产业开发就要跟上,才能提高农村内生的造富能力。农村搞基建不是目的,农业现代化才是目的。
所以,接下来的产业发展,要重点围绕农业开展。
一方面,是成品农产品。涉及到的标准化生产和现代养殖体系,这是两大方向。
另一方面,是种子科技。农作物资源优中选优,禽畜种科学改良,这是两大方向。
最后,山东省的一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那就是发达的县域经济,弱省会,强县域,资源的公平化分布,保证了山东省的生育率。
所以,县域经济结合城乡融合发展,是工作的最终目标。在县城培育一批产业,总体来看,长远来看,有利于民族未来。这个大工程,初步来看,需要五年的时间。
普通人参与到这个历史进程中的机会,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