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耀江文鼎苑为例(对应的学区是学军小学紫金港校区),2019年底,这个小区的挂牌均价大约为6-7万左右。
而到了今年3月,该小区最近成交的一套二手房价格高达12.7万/平方(面积58.66方,总价746万)。
从2020年开始,杭州的学区房市场就出现了量价齐升的态势,而同时期市中心无学区的“老破小”价格却在阴跌。
所以这波行情并非是房价普涨,而是学区房的“异军突起”(尤其是次新学区房和顶级名校的学区房)。
对于学区房的涨价,我在2019年底的时候就有所预见。
因为当时传出了杭州要搞教育改革的消息,包括“公民同招”“全民摇号”和“民办锁区”(针对小学+初中的义务教育阶段)。
“公民同招”和“全民摇号”比较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同时招生,并且民办学校的录取全部由摇号来决定。
这意味着家长如果想让孩子上好的民办学校,就只能赌运气。
好的民办学校也好,学区房也好,本质上都是在追求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过去,一个孩子如果自己学习不错,他可以通过考试(自主招生)的方式去争取到这种优质资源;但在“全民摇号”之后,唯一可以稳定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方式,只剩下学区房一条路。
而且因为“公民同招”的缘故,一旦你冒险去摇民办没摇上,可能会公办、民办两头踏空,最后只能服从调剂。
显然,对于有财力的家长而言,给孩子买个学区房,是最稳妥,也是唯一稳妥的选择。
说实话,当时我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还是比较伤感的。
因为对于买不起学区房的普通家庭而言,他们的孩子连考试这条路都被堵死了。
应试教育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相对来说是“可操作空间”最小,最公平的一种选拔机制。
自从知道了杭州要搞教育改革之后,我自己也开始关注起了学区房,以及公办学校的现状。
一方面是以分数为唯一指标导致教育内卷化非常严重,以及随之产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在我看来,更麻烦的其实是另一点,那就是义务教育也正在往“精英化”的方向发展。
今天的教育资源分配,和我读书那会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那会儿民办虽然也相当热门,但公办学校还是能和民办扳扳手腕的,差距不会太大。
就拿我的母校来说,只是一所很普通的公办初中,但中考时依然有几十号人考上了杭州的“前八所”(即排名靠前的8所重高),其中光是考上杭二中的就有8个(因为保送走掉一批,直升职高技校的走掉一批,我那届参加中考的一共也就百来号人)。
但在这几年,杭州的公办学校已经被民办甩开了几条街。
就拿杭州某热门公办初中来说,在民办学校面前,数据可以说是被完爆。
头部民办学校可以通过更高的工资来打造强大的师资力量(含校长这样的管理层),然后又通过考试(自主招生)掐走了最优质的生源。
好的生源+好的教师+经验丰富的管理层=能考出非常漂亮的成绩。
并且,因为有过往的优异成绩在,民办学校从公立学校挖老师又多了一种方式:
“来我们学校教书吧,这样你的孩子就可以放在我们学校就读了。”
所以这个条件对于孩子即将入学的教师而言,也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
现在能把教师绑在公立学校的最大因素,应该就是“编制”了。
如果编制一旦取消,民办学校从公办挖人,将会爽到飞起。
政府对公立学校的态度,几乎可以用不管不顾来形容(当然,州和州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这一点,从公办学校办学经费的来源上,就可以窥豹一斑。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因为教育经费和公共开支有了冲突。
政府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当地社区的房地产税来自行解决(所以学区房这个概念,其实是起源于美国的)。
房价越高的地方,房地产税就越高,学校的办学经费就越充沛。
美国有一部纪录片,叫做《等待超人(Waiting for Superman)》,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一些老师甚至被拍到,上课的时候只管自己翘着个二郎腿看报纸。
学校想把不负责任的老师辞退,也是做不到的,否则工会会来找你麻烦。
但因为办学资金太少,理科老师的缺口又太大,学校还是得聘请这些没资质的人。
这些孩子没有学位,也没有技能,将来只会沦为社会的底层。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虽然政客们不断强调要改善弊端丛生的教育系统,可是孩子们的教育情况始终没有任何改观,反而呈现令人担忧的前景。
这些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多在阅读和数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障碍,且平均水平大大低于地球上其他发达国家。甚至有的高中成为了臭名昭著的辍学工厂,无数少年过早进入社会,国家在一名囚徒身上的花费远远高于花在一名学生身上的经费。美国当前的公立教育系统,呈现着本末倒置的吊诡局面。
是该积极行动起来,一扫这一领域中的弊端,还是呆呆坐在地上,等待超人的出现?”
《等待超人》荣获了2010年圣丹斯电影节观众奖最佳纪录片奖。
但10年过去了,美国公立学校的现状,依然没什么改变。
反而是《乡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登上了2017年亚马逊图书畅量榜的榜首。
最让人感到讽刺的是,美国政府在囚犯身上的平均开支,都要远远高于公立学校的普通学子。
当然,有些人肯定会质疑,既然美国的教育体系那么“落后”,为什么美国还能拿下最多的诺贝尔奖,实现那么多颠覆式创新。
与糟糕的公办学校相对应的,是美国的私立学校极其优异。
在美国顶级的私立学校,老师会给予学生足够的成长空间,去让他们探索自己的专长,会更注重学生的领导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学历史的时候,老师会让学生讨论,“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伯利克里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在学习理科的时候,老师会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和发现物理现象。
这对于培养精英子弟的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极其有帮助的。
当然,这样的教育,和大众无关,只针对精英(这里的精英,既包括精英子弟,也包括那些出身普通但却天赋异禀的孩子)。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说,美国的这套制度,完全是为培养精英服务的。
(美国普通民众的反智,在新冠疫情下被暴露无遗。有反对疫苗的,有说新冠是骗局的,最让人无语的是,有人在网上发帖,说口罩鼻梁处的金属条其实是5G的天线,目的是通过无线电波跟踪并控制民众。这样的论调居然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广泛认同,美国中下阶层的反智程度可想而知)
中国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两极分化,当然远没有美国那么夸张,但美国的教育现状,却是值得我们警醒的:
民办学校有办学资金上的优势,如果再掌握了生源上的优势,强强联合之后,会迅速形成良性循环,导致资源加速往头部集中。
与之相应的则是公办学校的日渐衰落,最终让中国的教育也走向“精英化”这条路。
这种趋势如果不加以遏制,普通家庭的孩子,他们未来能分配到的教育资源,将会少的可怜。
说白了,教育资源如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分配,最终一定会遵循马太效应,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相比之下,德国的教育模式,我认为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和美国相反,德国选择了大力发展公立学校,办学经费也几乎由政府一手包办。
无论是初等教育、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几乎都不收学费(2016年后有所改变,但绝大多数学校依然是免费的)。
政府在对不同学校的投入力度上,也非常注意均衡发展。
所以有人说,德国的学校和他们国家的足球队非常相似,没有哪个特别突出的巨星,但是整体素质非常高,综合实力非常能打。
我们中国的学生,到了初三中考时,才会经历第一次分流(选择读高中然后考大学,还是进职高、技校走职业教育这条路)。
而德国的学生,在小学四年级期末的时候,就要面对分流。
从5年级读到12或13年级,毕业后参加Abitur,可取得大学(Universität)就读资格。
相当于我们这边的重高、优高,晋升路线就是考大学、考好大学。
2.综合专科高中(Gesamtschule或Realschule)
从5年级读到10年级,然后参加Abschlussprüfung,之后就读高级专科学校(Fachoberschule)
类似于我们这边的普高,很多人毕业后考个二本、三本、大专之类的
从5年级读到9年级,毕业前参加Abschlussprüfung,再按成绩去选读职业学校。
也就是说,德国的孩子,早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们的人生几乎就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未来是会成为白领还是蓝领,关键就看四年级时的那次分流(虽然综合专科高中表现优异的话,也有机会重返文理高中/学术高中,但这个可能性很小,因为不同类别的学校,从五年级开始,教学内容就已经不一样了)。
对于有些发育晚的孩子,可能他的内在智力还没有体现出来,就被迫走上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人生轨道。
所以德国教育界也一直有在呼吁,建议向后推迟分流时间。
德国是典型的高福利高税收国家,对高收入人群征税特别猛,所以工程师也好,蓝领也罢,税后收入其实相差不大。
再加上社会福利很好,家长们也没有那么强的动力,非要让孩子读大学不可。
在过去,德国孩子能够读文理高中/学术高中(德国版“重高”)的比例,大概在30%左右(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学生考大学,不会像中国那么“卷”,因为有资格参加考试的人少了,竞争也就不那么激烈了)。
一是前几年德国接受了大量的中东难民,这些难民来到德国后,绝大多数都只能从事中低端工作,这就给原本从事中低端工作的德国土著带来了就业冲击。
德国蓝领工人之所以能够获得体面的收入,关键就在于所在行业有足够丰厚的利润。
但这两年中国的制造业水平越来越高,和德系产品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竞争导致企业利润下滑,而一旦企业失去利润,蓝领工人的好日子自然也就到头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教育模式,其实和这个国家产业发展水平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其实美国的教育体系和他们的产业发展也是匹配的,但公不公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国家占据的高端产业越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坐的越稳,老百姓的选择就越多,收入也越高。
反之,一个国家如果在全球高端产业的竞争中落败,老百姓为了争取为数不多的高薪岗位往往会被迫走向内卷。
在重视教育的东亚地区,这种现象尤其普遍,甚至被称为“东亚地狱模式”。
在各类世界大学排名中,德国有大量的TOP500的优质高校,但TOP50的顶级高校,在很多榜单中就几乎没有了。
当然,有些“德吹”会说,德国人都拿了上百个诺贝尔奖了,怎么可能会缺乏顶级的高校。
因为德国大约40%的诺贝尔奖,都是在二战之前拿到的;
而二战后拿到诺奖的德裔科学家,又大多是在美国做研究的(比如因为证实引力波而获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雷纳·魏斯,就是美籍德裔)。
今天德国的高等教育,其实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在历史上,德国的高等教育在欧洲是遥遥领先的,德国的洪堡体制甚至奠定了整个欧洲的教育原则)。
无论是政府对学校的投入,还是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都在往平均主义的方向上靠,导致顶级高校出不来,顶级人才留不住。
就像上面说的那个类比,德国的教育模式和德国的足球队很像,综合实力一流,但缺乏巨星。
(近几年德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推出了“卓越计划”,也开始注入资源打造顶级高校了)
无论是美国的教育模式还是德国教育模式,我认为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中小学阶段借鉴德国模式,大力发展公立学校(但四年级就分流无疑是德国教育体系下的一个糟粕,应该摒弃)。
大学教育则采取多层次并进的方式,让北大、清华这样的顶级高校在培养学生时借鉴美国模式,尽可能培养一流的精英,而普通高校则侧重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维持我们的工程师红利不丢失。
高中到大学的选拔环节,则依然要坚持中国传统的高考制度。
高考制度纵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但也是相对来说可操作空间最小,最公平的一种选拔机制。
相比之下,美国一些顶级私立学校的招生方式,真的是叫人一言难尽。
哈佛有25%的名额专门分配给非洲裔和拉美裔的,这是美国的“政治正确”,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
2014年,潘石屹给哈佛大学捐赠了1500万美元(在当年差不多1亿人民币),3个月之后又向耶鲁捐赠了1000万美元。
谈起这件事时,潘石屹称,自己给哈佛捐款的出发点就是让中国最优秀的贫困学生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就这一个出发点,没有别的出发点。
刘强东反问潘石屹:“穷人想上人大、北大、清华都很困难,何况再去上哈佛?”
有多少中国优秀贫困生因为潘石屹的捐助而上了哈佛、耶鲁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2018年和2019年,潘石屹的二儿子和小儿子,分别被耶鲁和哈佛录取。
哈佛是一所私立学校,经费主要来自捐助,所以哈佛把一定比例的名额分配给捐助者子女,你也不能说一定不合理。
哈佛剩下一半左右的录取名额会根据学生成绩、特长、推荐、面试等来综合决定。
根据哈佛自己公布的报告,哈佛2021级新生中,大约有近30%的学生,其亲人是哈佛大学的校友。
哪怕现在出于政治正确,给了少数族裔(非洲裔和拉美裔)在录取上以一些特权,但这种围绕精英服务的底色,是不会改变的。
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到今天的高考制度,虽然考核模式单一,指标简单粗暴,但也起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在于为底层的向上流动,打开了一条通道。
正是因为这条通道的存在,才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的佳话,一代又一代的流传。
如果连这条通道都要被侵占,那对于底层民众来说,真的太过残酷。
不改会在原有问题上越陷越深,而改革则有可能带来新的次生问题。
但相比于任由教育资源全部向头部民办学校集中,把优质生源留在公办,我认为是一个有助于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选择。
因为公办学校的经费,市里、区里是可以做平衡和调剂的,人事也是可以根据需要来调动的。
而如果让市场来调配教育资源,马太效应就会成为必然的结果。
到时候,头部民办垄断了优质生源+师资力量,中小学教育只会在“精英化”教育的方向越陷越深。
然后你就会看到,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精英的孩子依然是精英。
在义务教育阶段,借鉴德国模式,大力发展公办学校,我认为是一个更有利于社会整体发展的改革方向。
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制定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这就需要改革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去分析和对比不同国家的教育模式,然后博采众长,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体系。
可以预见,教育改革这条路,会走得非常艰难,甚至要背负一路的骂名和种种的误解。
愿我们的社会,永远能够给穷人家的孩子,留下一条向上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