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温伯陵:中国农村到底有什么秘密?|2020-03-18

作者:西力

发布:温伯陵的烟火人间
    伯陵说:    

聊聊费孝通和乡土中国。



1



1930年,费孝通给同学打抱不平,与校方发生冲突,被勒令转学。于是他从苏州出发,独自一人前往北平求学。
 
当他拿着推荐信,走到协和医学院门口的时候,却突然脑子一热放弃学医,转而跑进燕京大学的校门。
 
费孝通认为,想治病人,得治社会。


那时的燕大给学生很充分的选择机会,入校第一周,费孝通决定拜访各系主任,与他们交流后,再来确定自己要选的学科。


这个刚满20岁的年轻人野心很大,他想认识“人类究竟为何物”,便觉得社会学最适合自己。
 
可旧中国的社会学才刚刚起步,处于翻译、引进的阶段,课本也都是照搬来的英文教材,学生很难接触到中国的东西,而西方的社会理论,显然与中国现实严重脱节。
 
费孝通明白,西方的研究方法用于中国,只会水土不服。


最好的办法就是抛掉书本,跳出自己熟悉的生活圈子,开展实地调查,在社会中学习社会。


不过他只是刚入校的学生,明白道理又能怎样?还是要按部就班的上课读书,等到自己学业有成,才能实践自己的想法。


几年后,费孝通从燕大社会学系毕业,又考入清华研究院,学习人类学。他希望将两门学科融会贯通,用人类学的方法研究中国社会。
 
1935年,26岁的费孝通终于毕业了。


正好,广西向燕大发来邀请,请他们调查大瑶山的少数民族,总结一些社会材料,作为管理少数民族的参考。


费孝通的成绩非常好,老师推荐他也参与调查,于是费孝通和新婚妻子王同惠一起,奔赴大瑶山。
 
然而到了大瑶山,他们才发现,想的太简单了。


瑶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和汉人充满了隔膜,瑶汉之间冲突不断,关于瑶族的资料也是屈指可数。


费孝通和王同惠想从身体开始调查,可两个汉人在村民身上动手脚,瑶族人的抵触情绪相当激烈。无奈之下,费孝通的向导告诉瑶族人:


这是郎中,给大家治病的。


这招很快就被识破了,费孝通只能告诉瑶人:“我是看你们属于什么人种,从哪个地方迁移过来的,总的来说,就是来给你们瑶族人寻根的。”
 
没想到这么一来,反而取得瑶族人的信任,毕竟大家都对自己是什么人种、老祖宗从哪来的话题,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费孝通夫妇在瑶族村落里扎下了根,一边进行社会人类学调查,一边用带来的西药帮瑶族村民们治病,顺着当地人的指引,一步步完成走村串户的任务,搜集了一批重要的社会学资料。
 
1935年12月16日,费孝通夫妇向下一个村子出发,却误入捕虎陷阱,费孝通身受重伤,王同惠在求援的路上跌落悬崖,从此天人两隔。


后来放牛的瑶族女子发现费孝通,才把他救起来。


丧妻的打击让费孝通彻底奔溃,他想自杀殉情一死了之,不过都被及时发现,几次都没成功。


既然死不了,那就继续活着吧,而且要把两个人的命都活出来。


这才是幸存者该做的事。


不久后,他把瑶山调查的资料整理出来,写成研究报告《花蓝瑶社会组织》,署名只有一个人:王同惠。


随后北上、出国,一气呵成。


时间来到1938年,已经在英国完成博士学业的费孝通,经越南返回昆明,到云南大学社会学系任教。


自此,费孝通开始了他的知识救国之路。


青年费孝通



2


费孝通在云南大学授课,同时兼任西南联大的讲师,课余时间,他便亲自带着学生到乡村调研,和农民一起劳动。然后用亲手得到的调研资料,写出海量的报告。


调研的时间越来越长,积累的资料越来越多,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费孝通终于完成社会学中国化的事业。


太不容易了。


后来,他干脆把研究内容整理出来,编成一本书——《乡土中国》。书里对中国社会描述的细腻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的开篇,便给中国传统社会定了性: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这个 “乡土性”是针对中国社会而言,而不是针对乡村社会,这种乡土性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关系所决定的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中国是农业国家,讲究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精耕细作,除非天灾人祸,否则基本没有流动性,很多农民一生都没去过县城。


而这些充满“土气”的农民,就是中国的根。想认识中国,就必须先认识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
 
历代政府都很重视农业,自然就不希望人口流动,甚至把离乡谋生的人称为流民,一旦发现就遣送回乡。这也导致了人们不相信外人,不想离开家乡,不想改变生活现状。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就成了习惯,踏实、稳定、知足常乐……成为中国人嘴里常说的话。


所以江湖上有句戏称,中国人的天赋全都点在种菜上了,甚至谐音梗都叫种花家。就算你把中国人发配到西伯利亚,他也得下点种子,看看能不能种地。


而且中国的农村有个特点,一个村里几百年来只有几个姓,很少有外人能够进入,村民们世代繁衍生息,彼此也知根知底。


于是,传统的乡土社会就成了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封闭社会。
 
每次费孝通和学生去陌生的村子调查,都会带给村民们一些不小的刺激,在当地人的生活经验中,这种刺激可不太习惯,他们下意识的,表现出抗拒和不合作的态度。
 
这样的环境里,便会形成一种“熟人社会。”


“大家都是熟人,有什么困难打个招呼就是了,咱们还用得着多说么”?
 
如果这句话有足够的保障,那它一定能够触动所有中国人的颅内高潮。
 
可要做到熟悉,这个代价实在有点高。
 
毕竟这事儿需要倾注足够的时间,需要经常接触,才能在小摩擦的过程中,培养出亲密关系。
 
这个过程,《论语》里称为“习”。
 
如果完成了这些,达到了某种熟悉的程度,那感觉自然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快乐,用孔夫子的话讲就是“不亦悦乎”。


如果大家在农村生活过,应该深有体会。


哪怕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许多地方都脱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用关系解决问题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


尤其是向亲戚借钱的时候,大家表面上写合同、签字,但心里会有“亲兄弟都明算账了,真是伤感情,没了人味儿了”的吐槽


归根到底。


社会模式的变化,依旧没能改变熟人社会的行为模式,毕竟对中国人来说,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3



1943年,美国政府给费孝通发来请柬,邀请他去美国交流学术。
 
于是,他暂时放下云南的农村调查,告别家人和学生,乘飞机越过喜马拉雅山,经印度、北非、大西洋,费孝通最终抵达美国南部的迈阿密。


这个爱好懒散的苏州人,离开扎根多年的乡土社会,不远万里来到一个现代社会。


他到底图什么呢?


其实无非是研究现代城市的钢筋铁骨,挖掘到东西文化的真正差异


经过苦心孤诣的调研走访,费孝通终于明白,乡土社会和现代城市到底有什么区别了。


现代城市人口的流动性非常大,那些不清楚职业和姓名的陌生人,绝大多数都是背井离乡到城市谋生存,于是城市变成陌生人的社会。


大家都不知道彼此的底细,所以万事都要讲规矩。空口自然无凭,咱还得白纸黑字儿写明白,签个字画个押才算完。


这样才具有法律效果。


而在中国的乡土社会,核心特征主要是两点:其一是礼治,其二是“差序格局。”


我们先来讲“礼治”。
 
这里的“礼”并非王朝政治中的“礼”。
 
在王朝政治中, 礼制是一种外在的制度规范, 是维系国家政治的刚性力量。


乡土社会的礼治, 则是一种贯穿日常生活的传统,也就是所谓的习俗、祖宗家法 
 
可要是传统习俗积累的太多,便会形成一种巨大的约束力量, 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也是鲁迅说“从来如此便对吗”的缘由。
 
在《乡土中国 · 无讼》里,费孝通举了一个例子。


一家父子三人,大儿子踏实肯干,有出息。小儿子好吃懒做,爱抽鸦片。按说当时的法律不管抽大烟,这就属于个人爱好,大体上没啥问题。
 
可小儿子没钱抽大烟,必须问大儿子借钱,时间久了,老大自然不乐意。
 
但是烟瘾来了,那是一刻也耽搁不得,于是小儿子想了个妙招,把老爹也拉下水抽鸦片,父子俩一起有烟同享。
 
结果这缺心眼的爹还真就跟着抽了,掏钱买鸦片的差事,自然落在了大儿子身上。


小儿子和老父亲同享“天伦之乐”,大儿子却是财产外流,自然就不高兴了。
 
终于,老大忍无可忍跟老二干起来了,顺带还把缺心眼的老爹给骂了。于是老头子也不干了,跑去村长告状:


家门不幸,竖子不孝。
 
家族长老们一合计,直接走程序,开祠堂解决问题,找的仲裁人,就是读过书有大学问的费孝通。
 
这下礼治社会的重点就出来了。


按现在的观点,这事儿赖老爹,对小儿子恣意放纵不说,反而自己还乐在其中。


虽然对错很明白,但是不行。就算老子抽大烟,哪有儿子骂老子的道理,此事有违孝道,错在大儿子。
 
在中国的礼治秩序里排第一的就是孝,从汉朝起就是治国的第一理念。孝,就是万事万物的中心。
 
那大儿子怎么罚?


按法理上看,这是个名誉受损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道歉赔钱,可光这样是不是感觉没内味儿?
 
没错,其中少了我们中国人最关键的伦理原则。
 
最终,这事的解决方案是,大儿子举办宴席公开向父亲道歉;父亲教子无方,还跟着抽大烟,也得在全村人面前反思,身为罪魁祸首的老二被逐出村子。


先讲情,后讲法,各打五十大板,这就是中国的礼治,唯一目的是保证和谐稳定的农村秩序。 


可太讲究情面,自然会坏了规矩,所以要强调中庸之道,把规矩和情面放在一个翘翘板上,哪边太重了,另一边就得拼命向下压。


所以,大义灭亲这种事儿,偶尔也得跑步进场。



说完“礼治”,我们再来讲讲“差序格局”。


关于“差序格局”,费孝通是这样解释的:


中国人的社会关系就好像石头丢到水里,会激起一圈圈波纹,而波纹之间就是社会关系的差序。


比如曹操家族。


曹操就是这颗石子儿,属于曹氏集团的绝对核心。最里面是自己的老婆孩子,向外依次是出生入死的曹氏宗族,最后才是鞠躬尽瘁的股肱大臣们。


离这个石头越近的地方,圈子越小,里面的人越亲密,互相的影响越大。圈子越大离得越远,也就与你没多大关系了,俗话说“一表三千里”。
 
于是在不同的场合里,大家想起的人也不同。
 
比如摆喜酒,你会把近亲远戚都叫来。但处理重大事件的时候,你只会和至亲的人共商。这就是通过婚姻和生育产生的社会关系。


如果说封建王朝是嫡长子本位制,那么乡土社会就是家庭本位制
 
家长是家庭的中心,然后又以家庭为基础,不断向外拓展,最终形成由点到面的网络化关系。


在这样的社会里,大家为了保护既得利益,自然有一种荣辱与共的责任感,于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败落满门抄斩。


得到多少利益,也得付出多少代价。


这么来看的话,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不简单,不仅涵盖了姻缘、地缘、伦理、利益等一系列社会关系,还和礼治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逻辑闭环。


相互斗争、相互依存,并且生生不息。


费孝通、钱伟长、丁石孙



4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曾经的乡土世界逐渐消亡。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进城市,希望摆脱乡土和旧传统的束缚,却又栽倒在了各种有形无形的门槛上。


现代观念的强烈冲击,反过来又催化了离婚、出轨、父母与子女的矛盾、空巢老人等严重的家庭危机。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对这些事也有很多鞭辟入里的分析,解释了中国人的爱情、婚姻、家庭、血缘等根深蒂固的东西,到底来自于哪里。


其实现代的很多东西,都不是简单的社会现象,其背后隐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原因


想更清醒的认识这个世界,我们还是应该接地气一点,在逐渐消亡的乡土世界里,寻找人间烟火的来龙去脉。


因为那里才是我们的来路和归途。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温伯陵:中国农村到底有什么秘密?|2020-03-1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