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猫哥的世界:原创 | 人口政策背后的多重玄机|2021-03-18

最近放开计划生育的呼声很高,很多人留言希望谈谈我的看法。过去我一直的观点都是中国人口数量应该适度下降,总人口规模在十亿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这里分享一篇2018年的旧文,之前被删除了,现在整理一下重新发布,讲一讲到底应该怎么看待14亿人口大国的生育决策。

1  决策的“均好性”平衡

给大家讲一讲决策的基本常识,以后大家自己都可以做出判断。

任何决策都是多种因素下寻求一种“均好性”的平衡,就问题谈问题而不考虑其它因素都是扯淡。

什么意思呢?举一个例子。

假如你没有行政部门工作的经验,那么总在企业做过事吧。企业稍微重要一点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是不是老板一定要把关联的几个部门都聚在一起开会?先由发起部门提出他们的建议,然后由关联的部门依次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老板才会综合各个部门的意见做出决策?

连一个企业的老板决策都要考虑各个部门的意见,放在国家政策更是如此。

人口政策可谓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国策,假设卫生健康委员会要出台一个鼓励老百姓多生小孩的人口政策会经历一个什么样的程序?

首先,卫生健康委员会会评估这样的政策会产生什么样的量化结果——这个结果一定是各种数学模型反复论证具有相当的可靠性。然后这个预测结果会发到相关部委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

农业:评估能否给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粮食、肉类、蔬菜,如果出现缺口的对策,增加粮食等资源的供给需要增加多少预算;

商务:评估粮食、肉类、蔬菜、石油等资源出现缺口在国际市场进口的可行性与代价;

教育:评估能否给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这个评估要结合我国原有的教育发展规划来考虑,如果要增加教育资源供给需要多少预算配套什么政策支持;

卫生健康医疗:评估能否给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医疗资源;这个评估要结合我国原有的医疗发展规划来考虑,如果要增加医疗资源供给需要多少预算配套什么政策支持;

住房建设:评估能否按照现有人均居住面积标准给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房子,推演各种情况并提出对策。当然也少不了提出需要的政策支持与预算等等。

财政:汇总各个部委的预算进行全面的评估,财政是否有这个财力来满足各个部委的预算要求;

然后中央协调各个部委开会,各种争论扯皮,最后或者达成一致性或者无法达成一致性。

达不成就只能放弃或者卫生健康部门修改自己的提案,如果最后达成了还要报送更高层决策讨论,通过后才能公布实施。

 2  计划生育政策史

很多专家这几年对计划生育政策提出严厉的批评——直指这个政策是导致目前劳动力短缺以及人口结构不合理的罪魁祸首。

如果仅从人口这个角度来看,专家的批评好像没有问题,但是,这些专家还是犯了就问题谈问题的错误。虽然我们目前人口结构是不合理,但是,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就没有今天的经济成就,现在的中国就会是另一个样子。

给大家简单的梳理一下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

为什么80年代初会出台计划生育政策?

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也是中国工业化腾飞的起点。但是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持续的投入,如果不控制人口,国家前期新增的财富将被增加的人口消耗,国家就没有剩余资本去投入到工业化的建设中。

列几组数据。

1952年—1978年,中国工业化初期成就非常不错,国力增长非常快。

640?wx_fmt=png

但是,这个期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甚至还有所下降。

1957-1978年22年间,全民所有制职工名义年工资由637元增加到644元,仅增加7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78年城镇职工实际收入仅仅相当于57年85%。农民家庭平均年收入由72.95元增加到133.57元,扣除物价增长因素,年增长不足1%。

1978年与1957年相比,全国人均消耗主要消费品,除了猪肉与食糖略有增加外,粮食由203.06公斤降到195.46公斤,食用油由2.42公斤降低到1.6公斤,牛羊肉由1.11公斤降低到0.75公斤,家禽由0.5公斤降低到0.44公斤,水产由4.34公斤降低到3.42公斤。

忙时吃干闲时吃稀是那个时代中国人生活的常态。

为什么国力迅猛增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却没有提高?

两个原因,其一就是人口增长太快,其二就是当时实行的高积累的政策。

1950年中国人口5.5亿,1978年猛增到9.6亿,差不多翻了一倍。国力的增长大多数被增加的人口消耗掉了,虽然国家实行高积累的政策,但是那个年代的中国政府财政其实穷得叮当响。

当时中国搞工业化首先就需要外汇进口工业设备。虽然国家把能省下的粮食、矿产都拿出来出口创汇,但是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依然少得可怜。

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1.67亿美元

1979年,中国外汇储备8.4亿美元

1980年,中国外汇储备-12.96亿美元(你没看错,外汇储备为负

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外汇储备基本为0,大家看着是不是有点想哭的感觉?

现在你明白那个时代搞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紧迫性。

不控制人口,中国80年代那点初级加工型工业创造的财富将轻易被增加的人口吞噬掉,老百姓日子窘迫,国库空空可以跑老鼠,我们拿什么去发展经济,升级制造业?

整个国家将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

可以给一个这样的结论,没有计划生育政策,就没有后面几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就没有今天繁荣昌盛的中国。

3  只能做不能说

1994年美国人莱斯特·布朗,写了一本书《谁来养活中国》轰动全球。书中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中国有限的耕地根本不可能提供足够的粮食来养活日益增加的人口。所以,未来中国必然陷入贫穷与饥荒,甚至会成为全球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由此可见,直到90年代中叶,国际社会都对中国的粮食能否养活基数庞大的人口执怀疑态度。

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有所变化。大中型城市老百姓有所放松,我记得身边有好几个朋友都在那个时代生了二胎,甚至找关系还办了户口。只有两个领域计划生育政策保持高压状态——原因也是“只能做不能说”。

其一,贫穷的农村与部分小县城。执行一票否决制——辖区人口超生,分管干部与主管干部一票否决。

为什么要在贫穷的农村执行高压政策?

原因很简单:控制低素质人口数量。

农村由于资源贫乏,如果不强制控制人口会导致产生大量智力与营养都有问题的低素质人口。

前几年我看过一个对65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的智力水平以及营养缺乏导致的身体发育不良的情况非常普遍。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的智力水平与营养状况大致相当于城市儿童80%左右。

按:这里多说几句,前些年农村基层工作最难干的就是计划生育。

曾经有领导到基层视察,问计生干部工作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支持?干部答,能不能给农村通上电?农村不通电,计划生育工作很难做——

民晚上没有娱乐生活一不小心就整一堆大肚子出来,你不管就超生,干部就被一票否决一管到底,你要管就只能强制引产——然后公知与国外媒体就拼命攻击中国践踏人权。

但是,以中国80-90年代农村的物质与资源条件,如果不在人口问题上采取空前严厉的高压政策,就会产生数量上亿智力与体质偏低的人口,必然成为拖累中国全面发展的严重负担。

其二,体制内。公务员与事业编制的职工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一票否决制——凡是超生,立刻开除公职,无论是什么职位。

为什么要在体制内执行高压政策?

原因很简单:防止官员形成世家大族导致阶层固化。

为什么古代容易形成严重的阶层固化,就是因为官宦阶层大量超生,进而形成世家大族,整个社会逐渐走向严重的固化,普通老百姓将丧失所有向上走的机会。

现在中国普通老百姓至少有三个改变命运的渠道:教育、拆迁、个人奋斗(含婚姻)。

如果当年不在体制内实行严格的一票否决制,30年的积累,中国会增加几千万官宦子弟,真出现这个情况,中国将形成严重的阶层固化,别说教育,就是与上层联姻也轮不到贫民家的子弟。

4  全面二胎政策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2015年中国会实行全面二胎政策

因为这个时期中国基本告别了物资匮乏的时代,特别是在吃与住的领域,已经基本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讲几个数据背景:

2015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耗59公斤世界第十,人均鸡蛋300个世界第二,人均蔬菜水果500公斤世界第一。人均居住面积40平米世界第三。

这些宏观大数据就是全面二胎政策的物质基础。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还是存在结构性的资源短缺——包括城市教育资源短缺、优质医疗资源的短缺等等,所以即使二胎全面放开也只会是渐进式推进——使用政策也只会是正向引导。

理论上生育权是个人最基本的人权——微观上讲这是一个道德问题,宏观上讲这是一个道德陷阱。对于宏观管理者而言,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道德陷阱。

西方国家的体制为什么很悲催?很多事情精英阶层都知道该怎么干才有利于整个国家与人民的长远利益,但是具体政策往往被“政治正确”与民粹所绑架,陷入道德陷阱而无法自拔,最后导致整个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欧洲的难民危机就是一个典型。

如果中国在上个世纪没有果断的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猫哥的世界:原创 | 人口政策背后的多重玄机|2021-03-1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