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瀚海狼山:WS10G的综合性能已基本看齐先进4代涡扇!|2021-03-22

有个事情一直比较奇怪,也就是按照过去各种或明或暗透露出来的信息。WS15作为目前在研的唯一的一种4代先进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到了21世纪的第3个10年的开始,也应该实际批量安装上目标隐身机,进行实际装备了。但实际情况是到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已经上机安装的就是WS15。实际装备的“锯齿新发”,被大多数专业人士认为是增推版太行的概率极高。也就是增推锯齿版的WS10G发动机。那么为何作为4代航发的WS15的研发已经基本达到了原先设定的目标参数,而暂时不用,却要大批量使用仍然是3代航发升级版本的WS10G呢?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个人认为其中要考虑几个重要的新情况。首先就是计划不如变化快,WS10可以算是40多年前就已经立项的3代军用大推。而WS15则可以算是25到30年前立项的4代军用大推。


在这些项目刚刚立项的时候,全球对3代和4代军用大推的指标要求完全没有现在这么高。比如40年前,F100等典型的3代军用大推,最大加力推力不过10.5吨到11吨的级别。而像F119这种专门为重型隐身机研发的4代大推,早期的台架试验推力不过13.6吨的级别。到实际装上F22A的时候,最大加力推力才不过稍微超过15吨级。不过到了20多年后的今天,所有的主流3代和4代军用大推的实际推力都已经水涨船高。比如F110的最大增推型的加力推力已经到了16吨级。已经超过了F119的早期装机推力。而现在F119的最大推力已经接近18吨级。风扇更大的F135发动机的最大推力甚至准备向20吨或者22吨级过渡。因此作为整体装机和整体研发都比较晚的自研的WS10系列和WS15发动机来说。就不能固守早期的推力参数,同样必须Y时俱进。于是实际装备到3代和3代半战斗机上的WS10B发动机,


就已经不是第一批次的12.8吨左右的推力,而普遍到了13.2吨以上。如果到了14吨级以上,也就基本看齐了F100和F110这些西方同代3代大推中最新装机版本的推力水平。而WS10系列在不断的升级中,表现出完全吃透核心机原理和新材料新工艺大量应用之后的很大升级潜力。现在大批量装备到重型隐身机上的增推锯齿版,被认为已经有15.5吨甚至16吨的极限推力,已经完全不亚于早年在F22A上装备的F119发动机早期批次的最大推力水平。而且WS10G作为一种涵道比比较大的传统军用大推,还有比纯4代航发进气量更大,也就是飞行距离相等的情况下,明显更省油的优点;或者说加满相同的内油,采用WS10G的隐身重型机会有更大的作战半径,可以直接PK掉F22A机群这些出了名的“小短腿”。除了推力指标已经可以实现3代大推的升级版直接当4代大推来用不吃亏外。WS10G的更大长处,还在于其稳定性极好,可靠寿命也首次达到了F119这种4000个小时以上的长寿军用大推的标准。战斗机的发动机寿命接近4000到5000个小时,将首次实现和机身基本相同的全寿命。因此可以实现2台发动机终身不换,最多需要中途进行1次中修即可。

等于大大提高了战略隐身机队的可出动率。过去进口的3代航发,早期寿命最多只有900个小时左右,中间还要至少进行2次中修,也就是说免维护寿命最多300个小时。而现在的WS10G的免维护寿命基本是进口航发的8到10倍,已经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基本看齐了目前全球同类航发可靠寿命的世界先进水平。如此之大的进步,最关键在于彻底克服了过去进口航发一旦润滑中断立即卡轴的老大难问题。自产军用大推都已实现一旦润滑中断,可以确保至少XX分钟内仍然不卡轴和爆轴!用这段时间差,实现轴系的再次润滑恢复。相对于进口3代航发一旦润滑中断,几十秒内必然爆轴的固有缺陷,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技术进步。达到这种先进程度,主要是通过提高加工精度和采取特殊紧急润滑技术实现。不但在军用大推上是一个飞跃,在大直径涡扇上,也是最终达标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在WS10G 可以当4代大推来用的情况下,WS15就有足够的时间继续挖掘潜力。继续提升到推重比,达到12到15的水平,甚至和超高推重比的变循环新发,合并项目也很有可能!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瀚海狼山:WS10G的综合性能已基本看齐先进4代涡扇!|2021-03-22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