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拉斯加中美会谈开场时唇枪舌战中,美国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把话题扯到了太空中。他说几周前,美国的探测器在火星上着陆,而这次探测不只是美国一家的工作,探测器上还有一些欧洲和其他国家的技术。未来,美国还会和这些国家继续一同探测火星,进行诸如取样返回之类的工作。
太空的浩瀚寂静似乎和地球上的乌烟瘴气并不相关,因此要搞明白沙利文为什么忽然把话题扯到了其他星球去,还要结合当时的语境看。在中美双方计划中的开场白里,美方对中国进行了毫无根据的指责。在被杨主任和王外长接下来的回应直戳痛处后,美方不得不又临时增加了一轮看起来像是仓促准备的发言。
在这轮发言中,布林肯先是夸耀了一番自己前期的外交成果,营造出各个国家面对美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和“天下苦华久矣”的氛围,之后向中方大灌心灵鸡汤,兜售起了美国成功学。
沙利文顺着布林肯的话往下说时,就提起了火星上的事,以此支撑他的观点:美国人民是能够和盟友及其他国家合作解决问题的人民;美国之所以能发挥“带头大哥”的作用,是因为美国能够探寻对大家都有利的合作途径,不断修正自身的问题,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美国怀有大家共同认可的人权、尊严等价值观。
在火星上,美国发射的“毅力号”火星车的确刚刚成功着陆,上面也的确搭载了除美国外的多个国家的载荷。但和沙利文所说的不同的是,真正从事太空探索事业的人推进国际合作的动机,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之类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
太空探索是一项耗资巨大的活动。即便富庶如美国,也必须在空间活动上有所取舍,不能满足所有科学家和工程师探索新领域、试验新技术的愿望。因此,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各国的科技人员都可以获得更多、更广泛的探索机会。同时,对于太空探索这种前沿技术领域,各国的技术专长各有不同,国际合作还能集合人类更广泛的智慧,启迪更多的科学发现,开拓更广泛的疆界。
总之,科技人员们希望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众人拾柴火焰高”。正如《Nature》杂志2011年刊载的题为《美中需要接触,而不是冷战》一文中所承认的那样,“长期以来,科学界的外交使对解决问题感兴趣的个体聚集在一起,他们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忽略民族和文化差异。当然,科学家并非无法幸免于经济利益,官僚纠缠和政治热情,但我的个人和专业经验表明,与政治人物,外交官或士兵相比,他们能够更容易地将他们搁置一旁”。
中国和欧洲合作进行的星簇-双星计划,就是在太空探索领域成功合作的范例。欧洲的星簇计划设计精巧,但面对广阔的地球磁层空间,仍然存在探测盲区。而中国科学家提出的双星计划,对星簇未能覆盖的磁层区域进行了探测,与星簇计划联合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联测。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中方负责卫星平台和部分科学载荷的研制,欧方负责另一部分科学载荷。卫星由中国火箭发射,欧空局提供测控支持。任务获取的数据也由中欧两方科学家共同分析,产生了丰富的科学成果。中欧双方通过合作,做成了任何一方短时间内都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情,通过合作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