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旗扬:特斯拉傲慢的代价|2021-04-25

旗扬:特斯拉傲慢的代价

 

最近,特斯拉汽车非常火爆,不是销售的火爆,而是车展维权事件的火爆。对于这件事,我一直没发表我的观点,主要是为了让子弹飞一会。这种火爆事件中,往往会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因素,一开始就下结论是可能被打脸的。

 

在谈特斯拉事件结果如何之前,先从我们为什么要不惜血本发展电动汽车产业谈起。

 

最近十几年,国家不惜血本大力扶持电动汽车产业,为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巨额补贴,为电动车提供燃油车不能享受的各种优惠政策,比如限牌城市不限电动汽车上牌,有些城市专门为电动汽车划设停车位、停车场对电动车停车免费,等等等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1、我在大战略系列里都谈了,将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锚会是电力,也就是我经常说起的电力人民币(相对于“石油美元”说法)。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提供无限、价低、清洁的电力,扩大电力使用范围,制造各种用电产品,其中就包括交通工具。现在,我们电动交通工具包括高铁、轮船、卡车、乘用车、摩托车、自行车,甚至叉车都有电动的。但是这些东西我们不仅要有,还要好、还要领先于他人。

2、在汽车制造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赶上世界一流。

在汽车制造领域,我们发展很快,现在很多国产车质量非常好,而且非常便宜。我五年前就说过,合资汽车在中国还有十年好日子过,之后就会走下坡路,就像家电产品一样。30年前,我们购买家电,基本都会选择进口的或者合资的,国产买的少。而现在,大家看看家中的家电产品,98%都是国产品牌,对吧?到今年,已经过去五年了,今年上海车展优质国产车井喷式的出现。再过五年的话,大家在看中国轿车市场,国产品牌至少会打下一半江山。

燃油车的制造,我们所有的技术数据都可以与国外汽车作比较,但有一个指标我们永远也赶不上:时间检验!说到奔驰、宝马这些品牌,人家往往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有上百年的制造历史,我们的技术经过了上百年的检验。而中国汽车产品,前三十年的我们就不说了,就从上海第一条桑坦纳生产线生产开始吧,我们现代造车时间不过40年。所以,我们不能跟他们比燃油车制造技术,那是以短敌长。我们要的是田忌赛马,用我们长项去跟他们短项去比。

进入21世纪开始,我们就开始谋划和布局新能源汽车,扶持和补贴力度巨大,鼓励企业生产,鼓励消费者使用。如果不是如此,我们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不会这么快。而这时候,西方对制造电动汽车不上心,或者说根本没想上心。因为燃油车是他们的天下,何苦要去发展电动呢?如果电动车发展起来,我们的燃油车卖给谁呢?这就跟以前的柯达一样,柯达最先发明了数码相机。但是为了不影响柯达胶片产业,于是柯达把数码照片技术申请专利后束之高阁。最终,日本突破了数码照片技术,胶片时代很快结束了。

发展电动汽车也算是一次汽车革命,西方企业怎么会主动去革自己的命?当然,美国还是很牛逼的,虽然电动车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因为他们拥有的科技领先优势和创新思维,又突然冒出来一个电动车狂人马斯克,设计制造了特斯拉,一下子就领跑全世界。就像苹果手机一样,在诺基亚一统天下的时候,苹果智能手机出现了,一下子把诺基亚拉下神坛。从这一点看我们,我们是笨鸟先飞,而且非常坚定执着,才有了今天国产新能源车大爆发景象。

3、主要是环保了,可以降低城市污染,包括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这一点不多说了。

 

这时候你回头看,上海的眼光是不是很牛逼?八十年的时候,撤掉了当时还供不应求的上海牌轿车生产线,引入了大众桑塔纳生产线。他们当时与大众合作的条件非常优惠,上海除了股份占51%以外,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只要达到3%就行。换句话说,大众只要把整车运进上海,然后装上中国的轮胎、收录机、方向盘,这就是合资品牌了。实际上,利润都在德国生产厂,中国分51%的利润,也仅是那3%国产配件利润以及在国内销售利润的51%。上海人傻吗?肯定不傻,现在上汽的规模已经非常大,合作生产的乘用车品牌非常多,已经是中国数一数二的乘用车生产基地。

现在,他们又率先把世界上技术领先的特斯拉引进中国,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又一下子占据了高地,这个高地不仅是国内,在国际上也算高地。当然,我们现在与马斯克的合作条件不会像当初与大众合作时的条件一样低了。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了,上海方面与马斯克合作有一个对赌协议,大致是中国提供所有的土地和厂房、设备,美方要在五年内生产多少特斯拉,给上海缴纳22亿元的税收。如果美方完不成,那就如何如何。上海真的是看重这点税收吗?当然不是,一旦产量和销售上去了,给上海带来的不仅是税收和工作岗位,主要是给上海带来一个完整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如果建立起来,上海又够吃好几十年的。尤其是到了2035年,我们要停止燃油车的生产和销售,以后主要是新能源车了。

当然,马斯克愿意与上海这么合作,也有点迫不得已。在与上海合作前,特斯拉是赔本卖车,订单无法完成。他迫切需要有一个地方扩大产能,而且投产要快,连一年他都等不起。上海给他的承诺是,四个月,新厂房建成投产,这种速度只有中国能做到,马斯克还有别的选择吗?可以这么说一句,是上海“救了马斯克的命”。

所以说,上海的眼光是非常超前的。


 

对于这次车展维权事件,前几天特斯拉向有关部门提供了后台数据。网上对数据解读的人比较多,有内行,也有外行。解读结果也不一样,有说特斯拉没问题的,也有说特斯拉有问题的。我看了很多,说特斯拉没问题的居多,那安女士驾驶方面的问题相对可能多一点。所以,特斯拉并不想花钱消灾(他们也没估计这次事情会闹得这么大),于是安女士与特斯拉方面交涉未果后采取了极端做法。

首先我们要说,安女士大闹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厅,虽说事出有因,但是你闹不仅是特斯拉,而且搅乱了车展秩序,损害了组织方和其他车商的利益。所以,主办方保安把她强行带出展厅、警方拘留她5天,她一点都不冤。而且她事后也对主办方道歉了,这也证明她也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她与特斯拉方面交涉未果,可能是因为特斯拉的傲慢,也可能因为她的无理诉求、甚至过度维权(网传她曾提出一个远超汽车价格的索赔额度,后来是要求原价退车,“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手法,不一定算是敲诈。)。现在消协已经出面,结果会如何,我们等官方消息吧。

 

从一些专业人士对特斯拉公布的安女士车辆出事前半小时和1分钟的数据来看,事故车辆一切是正常的。在安女士之前与特斯拉方面交涉时,他们看过后台数据,坚信自己没有责任,所以才会对安女士的维权要求不予理睬。安女士被拘留后,他们的攻关总监还公开说决不妥协,然后事情向着对特斯拉不利的方向发展。首先是股值缩水240亿美元,然后网络民意一边倒的支持安女士,都开始大骂特斯拉。微博、抖音,到处是关于特斯拉的段子流传。


 

特斯拉今天再次发布消息,还是坚信不是自己的责任。好吧,就算你没有责任,安女士全责。从商业角度来说,你可以不赔安女士。但是从人情道德角度来说,他们这么做是很无情的,体现了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自私。你不就是怕其他人有样学样都来找你索赔吗?你有没有站在消费者角度去考虑?人家买你的车子是用来开的,不是放在那里看的。一旦出了事故,消费者首先是非常害怕的,然后是非常心疼的,毕竟你的这个车子不便宜的。小事故人家可以修,也有保险公司赔,这就算了。车子基本撞报废了,保险公司不赔,你们不赔,那消费者不跟你急吗?

在我看来,特斯拉一年在中国销售上万亿,哪怕是她全责,就赔她一辆新车又能如何?特斯拉平时也没有那么多严重事故,谁也不会拿生命开玩笑,故意把车撞毁,然后找你们索赔。特斯拉去年在中国销售13万辆车,出现严重事故的没有多少啊,就算有人无理索赔,你赔不起吗?

我记得很多超市会有一个被盗报损成本,就是超市每年不可避免会商品被盗,所以他们会设定一个固定比例的损失,然后把这个损失摊入成本。你特斯拉就算拿一百辆车损,把这个损失打入成本,一年十几万辆撤的销售,摊到每辆车上的成本也非常少啊。而且,这种费用支出比攻关活动效果来得好得多。我记得去年,有一位卡车驾驶员,为了不给他人制造危险,不顾自己安全驾驶着火的解放卡车狂奔,直到没人的地方才跳车,结果车子全部烧毁。但是,车辆制造厂家长春一汽无偿赠送他一台新的车头。特斯拉与一汽,在社会责任感和人情道德方面相比较,高下立判吧?

 

大家对特斯拉的感觉都是他们对待中国消费者和消费市场太傲慢,这么看应该没问题。西方企业一直对自己极度自信,有什么事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都是消费者的错。就算自己有问题也会想办法甩锅,比如前不久福特的自动变速箱问题,都是怪消费者开到水里了。如果不是自己的问题,那更是会把事情推得干干净净。抖音还出现过一条视频,某地特斯拉销售店的中国员工,用英文叫消费者“滚”,一副假洋鬼子的嘴脸,这也严重拉低特斯拉的企业形象。

 

特斯拉傲慢的代价,首先体现在国际投资者的选择上——股值大跌,其次在中国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反感甚至抵制。加上这次上海车展涌现出众多国产品牌新能源车,尤以华为、五菱为代表的的高低两端的新能源车为代表,将来对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次政府有关部门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我个人认为,我们不会对特斯拉采取什么强制性措施,只能继续协调双方沟通。毕竟,这次事故主要责任可能是车主。我们如果对特斯拉采取什么强制手段,法律上没有依据,而且会影响我们的国际投资营商环境。

但这次事件对特斯拉来说,也不算坏事,他们至少可以从这件事上吸取教训,要善待消费者。在经过这次事情后,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社会道德和社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逐渐失去中国市场可能要不了多长时间。这个代价,他们是承受不起的。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旗扬:特斯拉傲慢的代价|2021-04-2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