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一横:古代的裙裳都几乎拖着地面了,是不是得经常洗?|2021-04-29

古代的裙裳都几乎拖着地面了,是不是得经常洗?

  


答主:一横(9700+ 赞同)


不要用我们的现代人贫穷的思路想古代集权的帝王的事。


反对一下前面的答案。并不是只有吉服才拖地。


汉文帝当年搞节俭,专门命令慎夫人「衣不得曳地」,说明当时后妃的衣服正常都是拖地的。


但是,莫说是吉服,就算是日常衣服,为啥要洗??还可以扔了的啊哈哈。


「服浣濯之衣」(穿洗过的衣服)对于古代贵族,尤其是皇族,其实是一项非常难得的美德,史书上都是会有记载的。


历史上,搜皇帝「服浣濯之衣」,出现的结果寥寥无几。北魏孝文帝:「性俭素,常服浣濯之衣」。梁武帝「身服浣濯之衣」。唐宣宗「衣浣濯之衣」。宋太祖这种出名的节俭的,史官很严谨的在史书上写下了八个大字:「常服之衣,浣濯至再。」他弟弟太宗,史书也写了「帝以慈俭为宝,服浣濯之衣。」


唐文宗当年为了带头搞节俭风,专门穿了件洗了三次的衣服,就能跑去跟百官得瑟了。


到清朝的大奇葩道光,有记载「衣非三浣不易」衣服要穿一个月才换。也不许后宫、官员穿华服,衣服上打补丁就会被表扬。据说当时旧衣服卖的价格比新衣服还贵。


这寥寥几个皇帝也就是自己搞搞人设,少数的像隋文帝那种真抠门的,还会带着后宫搞「六宫咸服浣濯之衣」


不仅是帝后,皇族里节俭到会「服浣濯之衣」的,史书里也都会记录,夸节俭的了。


《旧唐书.萧复(公主的儿子)传》少秉清操。其群从兄弟,竞饰舆马,以侈靡相尚;复衣浣濯之衣,独居一室,习学不倦,非词人儒士不与之游。


除了这种专门秀节俭人设的情况,就只有国家财政严重亏空了,才会出现皇帝穿洗过的衣服的情况。


《新唐书·食货志二》:「是时,因德宗府库之积,颇约费用,天子身服澣濯。


再说一遍,不要用我们的现代人贫穷的思路想古代集权的帝王的事。


你看古装剧每次皇帝、嫔妃身边只跟着那么几个人。其实一个人有几百人服侍才是日常。


明朝鼎盛时候,内监就达到十万人。


观音菩萨的原型,陈后主的沈皇后,就是以朴素节俭著名,一直青灯古佛的。


《陈书·卷七·列传第一》而居处俭约,衣服无锦绣之饰,左右近侍才百许人,唯寻阅图史、诵佛经为事。


想象一下,有最少百许人伺候你,其中一堆人天天给你做衣服,你为啥要考虑衣服脏了的问题?


据清宫 《内务府奏销档》和 《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等档案记载,龙袍的专职织造人员就有 2602 人。


考虑一下,近三千人专职做龙袍,为什么会有机会让吉服被穿两次?一天三更衣才是常态好吧。


对于古代皇室,莫说吉服根本不可能穿第二次,很多时候,日常的衣服能被穿过一次也就就很不错了。


现实情况就是,大量衣服做出来堆着求「临幸」,大部分等到皇室成员们死了都没被穿过的。


节俭出名的长孙皇后,记载说「性尤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意思是衣服只按够穿得数量做,不会做一大堆衣服丢着不穿。说明她节俭成这样,也并不会把一件衣服穿两次。


其实现在很多高级一点点衣服也都是不能洗的,就是一次性的。包括日本和服等等这些也都是。Gucci 还出过一件 3000 块的泳衣,不过不能沾水。


所以吧,还是少看点古装宫廷剧,多看点《走向共和》《法兰西岁月》《觉醒年代》之类的,感谢一下辛亥革命,感谢一下给我们带来现代平等生活的老一辈革命家们吧。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一横:古代的裙裳都几乎拖着地面了,是不是得经常洗?|2021-04-29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