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叶立华:如何最有力的鼓励生育?|2021-06-01

立华我家有一个孩子,最近有了一点稿费收入,存了一点钱,夫人便和我商量了一下,打算要个二胎。
 
以前没有要二胎,说出来不怕丢人,都是因为没有钱。
 
立华我家的收入不算很高,在北京供一套房,其他的钱,除去生活用度,不够再养一个孩子。
 
这个不够,是建立在生下来甚至不够钱给孩子买尿不湿和奶粉上的不够,现在够了,便琢磨着再要一个孩子。
 
现在,养孩子是个大开销。不说别的,就说奶粉钱,假设孩子喝两年奶粉,不买过好的奶粉,一罐也要300多,接近400元。
 
孩子一个月可不是只喝一罐奶粉,一个小孩,一个月要喝4罐奶粉。算下来,开销就是1600元。
 
孩子还要用尿不湿,一个月下来,不用太贵的,大致要400元。在两岁以前,孩子一个月就要2000元,立华我这个支出,只能保证孩子能够活着。
 
养活一个孩子,一个月中等的支出就要大约2000元,熬过两岁,孩子就省钱多了,其他的大约就是玩具钱,一年也买不了一千元的玩具。
 
到了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大约是3岁,孩子的开销又大了起来,普通的幼儿园,一个月的生活费和杂费大约要1500元,这仅仅是给孩子找个地方去长大,要是上贵的幼儿园,一个月4000元都打不住。
 
但是,儿子的幼儿园就是普通的幼儿园,对孩子要一碗水端平,真要了第二个,也要上同样的,免得儿子心里委屈。
 
这样,一直到了小学,才能轻松一点。
 
钱是一方面,精力又是另一方面。小孩子牵扯的精力实在是不少,不行还得把老爷子或者老泰山接过来,帮我接送孩子,把母亲或者岳母接过来给孩子做饭。
 
但是,万一夫人的理念和二位老年女同志不一样,有了家庭矛盾,又怎么办呢?
 
真是令人头大。
 
赶巧,今天开了一个会,讲的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要应对老龄化,就涉及到了生育率的问题。
 
在学生没出社会的时候,学生大抵是相信奋斗的。上了社会,就要感谢企业家的教育,让学生们明白了奋斗来奋斗去,终于是被不愿意兼济天下的达者,逼成了独善其身的穷者。
 
劳动者觉悟了,这是好事,劳动者不是立华,孩子只要能够自食其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好。
 
在觉悟了劳动者的观念里,劳动者的在生产里,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让下一代接受教育。
 
养育抚育的成本其实好解决,算了半天帐,一年不过几万元。涉及到教育,就设计到了学校,设计到了学校,就涉及到了学区,涉及到了学区,就涉及到了学区房。
 
抚育成本一年也就几万块,咬咬牙还是能养活的。但是学区房的成本就要高到天上去,几万块解决不了,几十万也解决不了。
 
起码要几百万。
 
我国能负担的起几百万元学区房的家庭又有多少呢?


在上海,收入是要高一些,但是,房价要更高一些。在常德,房价要低一些,但是收入要更低。
 
给孩子配套上学区房,不是家家都有实力。
 
在前五十年里,劳动者有主人翁的意识,另一方面,教育资源比较平均,大家都能上学,就是不上学,人生也有很多的可能,父母们愿意生孩子,生出来就是国家的主人翁,谁不愿意多生几个呢?
 
现如今,有的企业家把劳动者教育的有了觉悟,劳动者琢磨着,生出来,其实也给不了孩子一个比较好的教育环境,那大概率就失去了可能性,结局就是当韭菜。
 
于是就不太愿意生。
 
在过去,生孩子不会对女性的职业生涯造成什么影响,如今就不一样了,有的企业家的教育下,女人生了孩子,就在职场上要落后别人一截。
 
于是就不太愿意生。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把老是好为人师的企业家们治一治。要保障女性不会因为生孩子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造成影响。
 
人才有生孩子的第一步欲望。
 
然后要解决好的,是教育公平。
 
优质的教育资源,要多一点,要普惠一点,要想办法把家庭的财富实力和孩子能享受的教育资源脱钩,给人一个往上走的梯子,人才会有生孩子的第二步欲望。
 
想对新生活说你好,起码要在往最上层走的地方,给人建个楼梯。
 
最上层的人一出生就在最上层,下面的人再努力,也上不去,这还不如宋朝。
 
好歹宋朝的皇帝还要讲一句“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抚育不是关键点,梯子方为大问题。


上海在教育公平上开了好头,其他的地方要尽快跟上。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叶立华:如何最有力的鼓励生育?|2021-06-0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