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中国,纺织工业是最发达的工业门类。大力兴办实业的状元张謇,还有著名的荣氏家族,都是纺织业中的大亨。在旧中国整体衰弱的工业体系中,纺织业要算是不多的亮点之一。
虽然如此,旧中国的纺织业整体上仍然不算成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没有解决广大中国人民的穿衣问题。吃不饱穿不暖,是当时普遍存在的现实。作为一个产业,没能解决国内的基本需求,这怎么看也不能说是成功。
不仅如此,从纺织业本身的角度来看,也很尴尬。虽然表面上产业比较繁荣,但生产设备和原材料都不能自给,要从国外进口。并且,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纺织业一半以上。一言以蔽之,很有半殖民地特色。
新中国建立以后,立刻着手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首先做的,就是整合国内已有的纺织产业,重点解决生产设备和原材料都依赖进口的问题。
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没有按照利润至上的经营原则,而是以建立国产设备的生产能力为目标,把上海、天津、沈阳等地的纺织零配件生产厂、修理厂改造成纺织设备制造厂。到1950年代初期,虽然水平不是国际一流,但国产纺织设备已经可以满足纺织工业的需要。北京第一棉纺织厂就全部采用了国产设备。
到1960年代初期,还进行了一次技术升级。国产设备的生产效率已经接近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解决国产设备生产问题的同时,还进行了人才培养,建立了华东纺织工学院等专业院校,为全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设备、人才两方面大有进展以后,原材料也就是棉花的问题就变得突出了。这个问题不能靠纺织业自己来解决。棉花生产属于农业领域的问题。当时最大的难题是,棉花生产要占用耕地,也就是要和粮食生产“抢地”。
吃饭穿衣,都很重要,少了哪个都不行,但毕竟吃饭问题更紧迫。如果一定要二选一,只能是棉花给粮食让位。所以,新中国建立以后很长时间里,棉花生产都不能充分发展。原料不足成为纺织业面临的大难题。
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不像旧中国那样进口棉花呢?原因很简单,没那么多钱。旧中国进口的棉花,总量其实也不多,只能满足若干纺织企业的生产需要,距离解决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差很多。在当时的财力条件下,以解决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为目标,不可能指望进口棉花。
进口指望不上,国内大幅度增产,也做不到。唯一的出路就在于发展化学纤维业,用工业生产能力解决棉花产量不足的问题。
1960年,纺织工业部给中央打报告,提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并举”的方针,主张发展化纤工业。中央很快批准了。接下来,纺织工业部就开始落实。
说到化纤,要细分为两大类,一是人造纤维,对某些自然纤维做进一步的加工,成为纺织行业可用的纤维。还有一种就是纯靠化学工业生产出来纤维,称为合成纤维。
当时中国的化学工业很薄弱,没有能力生产合成纤维,只能在人造纤维的方向想办法。经过考察,在大兴安岭找到了一种白松,纤维素比较好,可以用来生产人造纤维。
就这样,从1960年开始,国内建立了一批新工厂,生产以木材为原料的人造纤维。其中南京化纤厂发展得最好,成为先进典型。
虽然花了大力气,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人造纤维同样面临原材料紧张的问题——木材资源也很有限,且很难增长。穿衣问题还是没解决。不过,生产人造纤维,为化纤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培养了人才,也有了建设经验。
在这个基础上,到1964年,开始生产用矿物质为原料的化纤,主要是用电石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维尼纶。维尼纶性能接近棉花,号称“合成棉花”。
生产维尼纶的技术,当时只有日本掌握。经过一番努力,中国从日本引进了成套设备——这是日本对中国出口的第一个成套设备项目,建成后年产维尼纶1万吨。后来我们自己掌握了维尼纶的生产技术,在国内又建了9家维尼纶工厂,产量大幅增加。
虽然号称“合成棉花”,但实际上维尼纶的性能有明显短板,穿在身上发涩,不挺括。渐渐大家就看不中了。到1980年代,作为纺织原料,维尼纶就停产了。取而代之的,是用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涤纶、腈纶、锦纶等产品。
石化产业的大发展,主要是在1970年代。当时有三个背景条件。
一是政治上的松动。“九一三”事件,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等政治变化接踵而至,国内政治气候大为改变。从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设备的政治障碍减少了很多。
二是大庆油田的产量大增。1972年原油产量达到4567万吨。中国一度成为石油出口国。这为发展石油化工产业提供了原料基础。
三是国内穿衣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大。人口持续增长,棉花产量停滞不前。必须大力发展化纤产业,否则穿衣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在这些条件之下,1972年,国家决定引进包括化纤在内的成套的技术设备。这就是著名的“四三方案”——方案的预算是43亿美元。这次大规模成套设备引进,让中国的化纤、钢铁、化肥等产业都上了一个台阶。
大规模引进设备以后,在上海、天津、辽宁、四川建了四个大型纤维厂。这几个大厂,不但大幅提升了国内的化纤产量,还构建了完整的化纤工业体系,成为后来国内纺织工业大发展的重要基础。
进入改革开放以后,一方面,中国的国有纺织工业一度陷入全面亏损,举步维艰,一些老的纺织工业基地趋于衰落;另一方面,由于已经有了完整的人才体系和工业体系基础,中国纺织工业作为一个整体,实现了惊人的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化纤产量只有38万吨,仍然很不足。纺织工业部提出,再建一批大型化纤工厂,把化纤总产量提升到100万吨。中央看到报告以后,认为100万吨少了,最好能提升到200万吨。因为中央很清楚,棉花产量很难大幅提高。要想解决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必须大幅增加化纤产量。
当时有人认为中央是在说大话,产量根本不可能达到200万吨那么高。但现在回头看,200万吨算什么呢?2009年,中国化纤总产量是2700万吨,占全世界化纤产量的70%。中国现在是地地道道的纺织工业超级大国。
只用了一代人多一点的时间,新中国就彻底解决了历朝历代几千年都没能解决的广大民众的穿衣问题。在新中国创造出来的众多壮举中,这是非常闪光的一项。
纺织工业系统的人,有一个很自豪的说法:我国衣食住用几大民生行业中,以穿衣问题解决得最好。现在,国内和国外、城市和乡村、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食住行还有相当差距,唯独在穿衣上,差别不大。而且,在统计消费价格指数时,穿衣类消费的指数最稳定,且一直在下降——日常衣服越来越便宜。
中国的纺织工业,不仅完全满足国内的需求,彻底解决了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还大量出口国外。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量,占世界纺织品总贸易额的将近四分之一。
可能有人会认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大发展,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解决穿衣问题,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但明显的事实是,旧中国同样对外开放,也基本是市场经济,虽然纺织工业的发展比其他工业要强,但说到解决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实在相差太远。
建国以后,国家明确树立了解决全国人民穿衣问题的目标,然后围绕着这个目标,在各方面搭建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包括原材料、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并且,很多在短期内没有回报,但是,当体系建立起来以后,再对外开放,层次就和旧中国的对外开放完全不同。这是建立在独立自主、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全新局面。
没有前三十年的努力和积累,对外开放并不能实现真正的产业腾飞。能出现的最好情况,也就是外国资本控制下的畸形繁荣。表面上的利润或许不小,但全国人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人民的穿衣问题,不可能被彻底解决。
一个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国,发展工业化,绝不仅仅是经济、产业层面的事情,而是整个国家全面的转型和浴火重生。很多必不可少的步骤和环节,在短期内都见不到收益,或者无法满足市场对利润的要求。但国家必须坚持做这些必须之事。只有这样,才能给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才能让本国的产业和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如果国家“舍难求易”,只做短期内有收益的事情,片面地强调利润指标,大规模的工业化体系,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中很常见:只有沿海或者少数大城市实现了繁荣,广大民众根本没有被纳入国家整体发展之中,也不可能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成为“被遗忘的人”。外国资本控制了国家大部分产业,如果本国产业发展威胁到外国资本,会遭到无情的压制和打击。即使国家实现了政治独立,但在经济上仍然难以摆脱原料提供地和市场倾销地的“类殖民地”状况。
我们中国很值得自豪的一点是,我们不但没有“舍难求易”,而且“知难而上”,直面最困难、最复杂的任务,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不但政治上实现彻底独立,经济上也高度自主,真正把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样彻底独立自主的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实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