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释: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直接称颂屈原的人品和诗品。屈原倾其一生的心血所作的《离骚》,是一部自传体的政治抒情诗,他集中反映了屈原悲怆的人生轨迹,以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嫉恶如仇的态度,痛斥了楚怀王身边那些奸佞小人,表达了高尚的人格理想。手中握有杀人刀:喻指屈原作《离骚》所发挥的战斗作用。
毛泽东非常喜欢屈原的才华和他的战斗勇气,所以诗句以咏屈子起兴,称屈原手中握有杀人刀。既用它书写和捍卫自己的爱国思想、强国抱负、忧民感情和高尚人格,还用它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赞赏屈原文如匕首、以死醒世的献身精神;一部《离骚》终生喜读。可以说这些诗词,为端午平添了肃穆厚重的氛围。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这是对屈原所处的环境的描述,抨击了贵族统治的黑暗与腐朽,并且对屈原以死抗争的不屈精神给以肯定。艾萧,即艾蒿,臭草,出自《离骚》。这里比喻奸佞小人。椒兰,申椒和兰草,皆为芳香植物,出自《离骚》。这里比喻贤德之士。一跃冲向万里涛:指屈原在悲愤和绝望中投汨罗江而死。
在毛泽东笔下,屈原已经不是令人悲悯的绝望诗人,而是一个坚强勇猛的战士,是一个坚守正道忠贞,不屈服于恶势力而以身殉志的英勇无畏的形象,从而从政治的高度对屈原的性格进行了深层的挖掘。既暗含了对屈原的赞美之意,又暗含了对屈原的凭吊之情。
2、创作背景:
屈原是毛泽东非常喜爱的诗人之一,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也是毛泽东终身最爱读的书籍之一。
他在第一师范读书时的笔记《讲堂录》曾经工工整整地抄录了《离骚》全文,晚年更是将《离骚》置于床头。
这首诗是他1961年读完《楚辞》时所作。毛泽东在此诗中高度赞扬屈原的爱国精神,把屈原的才华、当时的世情、以及屈原在悲愤、绝望中的心境精炼和巧妙地作了艺术再现。全诗语言精练简洁,笔锋犀利,比喻浅显明白,诗意深邃。
毛泽东生前特别爱读《离骚》,曾多次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收集各种版本的《楚辞》和屈原著作。
诗人运用诗句的艺术魅力,同情屈原的遭遇,诉说屈原能赋骚是因为手中有一支战斗之笔,用来捍卫自己和国家,同时歌颂了屈原强国抱负,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不屈服于恶势力而以身殉志的英勇无畏的形象。
毛泽东在很多外交场合表达对屈原的崇敬,如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毛泽东当场吟诵了屈原《九歌·少司命》里“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诗句。
1972年,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将一部《楚辞集注》作为礼物,赠送给田中角荣。
3、现实意义
1961年秋,毛泽东专门写的这首《七绝·屈原》,深刻形象地刻画了屈原的爱国情怀、浪漫气质,更揭示了其文作匕首、以死醒世的战斗精神。毛主席这首诗,独创之论前无古人!
屈原的死是令人哀伤的,可在毛泽东大气度的笔下,一扫千百年来咏屈原诗作中的忧愁幽思、悲愤同情的气氛,出语惊人而深刻,写出屈原的诗歌是指向腐朽势力的战斗檄文,气势宏大,气象开阔,发前人所未发,一改历史上的屈原形象,读之使人感奋则变哀伤为悲壮。
屈原对于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刚正不阿、洁身自好,不正是需要的品德? 坚定信仰、毫不动摇,不正是应有的忠诚? 忧国忧民、家国情怀,不正是亟待的担当?由此就能看出,端午节——推而广之所有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是假日经济的“猎物”,更是根脉代代传承的基因。千万不能用舌尖上的享受稀释了文化的结晶,淡漠了文化的传承。
【毛泽东主席诗词手迹】
沁园春·雪
论是在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的峥嵘岁月,还是在“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的和平年代;无论是在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的追问之中,还是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国事之余,毛泽东在每一个时期都不曾停止过自己的书法实践。他不断追求,终于采千古之遗韵,熔百家于一炉,其书龙蛇飞舞,俏俊飘逸, 豪放酣畅、风驰电掣;时时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看到那汪洋恣肆的笔墨,我们不禁想起了代书论家刘熙载的话:“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毛泽东诗人的潇洒浪漫,政治家的雄才大略,革命家的磅礴大气,一一浮现在眼前。重温毛泽东主席《七绝 屈原》,【毛泽东主席诗词手迹】沁园春·雪* 伟人毛泽东主席的独创之论,无疑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旷世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