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天涯补刀:恶心的日本,我们必须要“痛打落水狗”!|2021-07-04

首先声明:本文可能存在一些让人反感的用语,比如弱智、傻逼之类的词语,不喜可止步于此!

相信前几天大家肯定看到一则信息:在十四亿中国人都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时间,索尼中国官方微博却宣布将在7月7号22:00整发布新机。

640?wx_fmt=png

如果大家对时间比较敏感的话,那么或许就会知道索尼的恶心之处。

1937年7月7日夜里22点,日本以“一名日本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

索尼的这种小动作怎么可能逃过大家的“火眼金睛”?

于是,索尼被迫“道歉”。

其实,傻子都知道,什么安排不周啊?它根本就是故意的!

谁TMD的会把新机发布安排在晚上10点的?

索尼难道不知道它的这种恶心的操作手法会被大家识破?

傻子都知道:它肯定是知道的。

既然它知道这种恶心的伎俩会被我们识破,为什么还要这么做?难道它不担心中国人抵制它的产品?

如果它有这个担心,它就不会这么做了。

为什么?

因为中国这么大,傻逼和弱智也异常的多。

我相信大家都会记得:NBA在香港问题上恶心中国,CCTV5都停播了NBA,结果一些傻逼球迷还是挤爆了球馆;耐克加入了抵制新疆棉花,然后耐克做了一场“折扣好货立即选购”的活动,在售卖之前就有33.7万傻逼预约,然后一秒售空……

说实话,我要是外国企业,我看到中国有这么多傻逼,我也会这么恶心你!

当然了,大家也知道,我是学理科的、搞技术的,不太愿意煽情,也不太擅长从意识形态方面写文。所以,我们今天还是给大家分析下日本的产业,然后希望大家能团结起来,加快日本产业的没落速度。

说实话,这些年,日本产业在中国的冲击下,用“苟延残喘”是毫不为过的。

二战后,美苏争霸开始,美国和苏联在亚洲、欧洲进行了全面的争霸,其中日本和德国成为了美苏争霸的前沿阵地……

为了减少争霸的成本,美国将大量产业转移到德国和日本!

这个大家能理解吧。

美国和苏联把德国一分为二,形成西德和东德,然后双方就在德国境内部署大量的军队、坦克、大炮等,那些武器装备不能都从美国生产然后再运到德国吧?要是那样,美国的代价也就太高了,会被苏联给拖垮的。

作为美苏争霸的前沿国家,美国将大量产业转移到德国和日本。

二战前,日本和德国本身就是工业强国,虽然战争摧毁了它们的经济,但是它们的工业基础还在——仍然拥有技术和大量的产业工人。

这个也能理解吧?

我是养螃蟹的,我有技术,也有管理模式和制度,还有一些已经帮我养殖了几十年的工人,虽然一场洪水让我彻底破产了,但是只要你给我提供足够的资金,那么我很快就能“东山再起”。

二战后,美苏争霸,紧接着,美国便发动了朝鲜战争。

这里我们必须要纠正一件事:美国带领所谓的“16国联军”发动朝鲜战争是非法的。

当初,美国发动成立所谓的“联合国军”,在联合国投票的时候,苏联并没有参与投票,而根据《联合国宪章》,这种军事行动想要合法,必须要得到“所有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

大家注意是“同意票”,而不是弃权票,更不是缺席不投票!

事实上,美国拉着16国联军想要参加朝鲜战争,苏联代表故意缺席,没有参与投票。所以,美国成立的“联合国军”是非法的。

关于这点,联合国曾做出明确的说明:由安理会第84号决议授权成立的国际部队并不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这支部队并不是在秘书长的权力之下,而是在美国的统一指挥下……

美国带着所谓的“联合国军”对朝鲜发动了战争,需要海量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不能都从美国运过来吧?

于是,美国就对日本产业进行了扶持,不仅仅将大量技术免费转让给日本,而且为日本提供了大量资金。

正是因为朝鲜战争,让日本的经济在战后得到飞速的恢复。

比如,战争结束后,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的石川七郎说道:

朝鲜战争是上天对日本经济的恩赐。

日本战后的首任首相吉田茂后来回忆:

由于朝鲜战争的军需物资在日本订货,以及海外市场的全面繁荣,日本的商品输出有了飞跃的增加……

美国驻日大使 R·墨菲说道:

日本以惊人的速度把四个岛变成一大供应基地,没有这一招,朝鲜战争是打不下去的。日本国民像支援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一样努力生产。只是中国在朝鲜战场上是纯粹的消耗,日本则是大大获益。日本电力70%、煤炭80%、海陆交通90%、100万人以上为朝战服务。丰田卡车满足了美军需用,摆脱了积压。

《第1财经日报》评论道:

日本通过充当美军的后勤补给基地而成为朝鲜战争的受益者。在朝鲜战争“特需”的拉动下,日本经济迅速摆脱萧条。战争爆发仅4个月,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就超过战前水平。此外,日本在二战后被完全剥夺的军事工业在朝鲜战争中得以初步恢复。更重要的是,日本公司在战时引进了大量的美国技术。仅在美国国内交易所登记的知识产权转移就从1950年的27件,到1951年的101件,再到1952年的133件,逐年递增。更多的则是未登记的、由日本人超群的模仿能力而完成的“技术转移”。正是这些技术奠定了日本上世纪50年代的经济起飞。

……

事实上,战后,日本经济不但得到快速恢复,而且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在美国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下,日本的产业得到飞速的发展,在1995年的时候,日本经济达到巅峰,GDP达到了美国的71%。

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产业飞速发展,不断的占领世界市场。

我相信80年前出生的人都会知道曾经的日本有多么的厉害,当时什么电视机、DVD、相机、收音机、汽车、游戏机、动漫等,全部都是日本的。

随着日本的逐渐强大,动摇了美国在经济上的利益,于是美国对日本动手了。

1985年,美国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要求日元兑美元升值。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也简单的给大家解释一下。

可以说,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就是因为日本在美国的逼迫下签订了《广场协议》,这是公认的。

关于这点,中国官方也有明确的说明——当初,美国故技重施,想要逼迫人民币升值,被中国拒绝了。

然而,在网络上总有一些人为了吸引眼球或标新立异,非要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来显示自己好像有多牛逼一样。
这些人,你说他不学无术吧,又有点冤枉他。
他们经常拿出的主要“证据”是:当初签订《广场协议》的不仅仅有日本,还有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为什么就日本“失去了二十年”,其它国家却没有呢?
这些人没有搞明白一个问题,那个时候的日本是一个出口大国,正处于如日中天的时候,这个时候让日元升值,日本产品的竞争力就会立刻下降一个大台阶。
相反,那时的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经济比日本要差很多,所以兑美元升值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少。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德国、法国和英国兑美元升值促进了它们的经济发展,而不是压制。
为什么这么说?
其实,这个道理也很好理解。
兑美元升值就等于商品涨价了,日本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大幅度涨价,那么销量必然要减少,这时美国的企业再生产同类商品就会有利可图,这样美国就能摆脱对日本的依赖。
由于美国逼迫日元升值,那么美国资本就会去投资日元。
美国资本拿着大量的美元换成日元,等着日元升值,然后再拿着日元兑换美元,这样就能大赚一笔。
简单的举个例子:假设100日元能换1美元,我拿1亿美元换了100亿日元。现在,美国逼迫日元升值,50日元能换1美元,这时我再拿着100亿日元兑换美元,就能兑换2亿美元,转手就赚1亿美元。
当然了,美国逼迫日元升值并不是一下子完成的,而是缓慢升值的:日元从1985年《广场协议》以后开始升值,到1995年结束,正好是十年时间。

640?wx_fmt=png

如果大家仔细看日本的GDP走势就会发现一个问题:1985年,日本被迫签订《广场协议》,日元开始逐渐升值,日本商品价格上涨,竞争力减弱,但是日本经济却开启了高速增长的模式。
日元升值的10年恰恰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这不是和“日元升值打击了日本经济”相互矛盾吗?

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美国逼迫日元升值,美国人不断投资日元,拿着美元不断的兑换日元等着升值,美国人换了大量的日元不会就一直放在手中吧?他们肯定要拿着大量日元做点什么的。

日元升值,日本商品的竞争力减弱,大量持有日元的美国人不会傻到再去投资制造业吧?所以,他们拿着大量日元去投资了日本的股市和房地产,从而推高了日本的股市和房价,形成了巨大的泡沫。

日元升值到尽头的时候,美国资本大量抛售股票和房产,大赚一笔。然后,再拿着大量的日元兑换成美元,又大赚一笔。

这等于美国人剪了日本两次“羊毛”。

640?wx_fmt=png

当然了,这只是日本经济停滞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中国。

日元升值以后等于日本的商品价格变贵了,这给了中国一个天大的机会。

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

1985年日元被迫升值,制造业无法再在日本待下去了,于是开始向人工成本比较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于是便有了“亚洲四小龙”和“亚洲四小虎”。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产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过程中,中国也得到了一定的好处。

然后,美国资本又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剪了东南亚国家的羊毛——美国资本在1998年制造了东南亚金融危机。

这次危机给了中国一个天大的机会!

于是,制造业再次发生转移,只不过这次转移的对象是——中国。

制造业来到中国以后,日本就彻底的完蛋了,因为中国的体量远远不是东南亚国家可比拟的。

中国从两方面对日本制造发动了攻击:

第一方面就是规模碾压

第二方面就是降维打击

什么叫做“规模碾压”?

列宁曾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数量本身就是一种质量。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你生产的鞋子质量非常好,能穿五年。我生产的鞋子质量差点,只能穿1年。这个时候,我就可以用数量来打败你!

你一双鞋穿5年,我一双鞋只能穿1年,但是如果我有5双鞋的话,那么我也可以穿5年。

这就是“数量本身就是一种质量”的真正含义。

日元升值,日本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对日本形成重大打击。随后,美国资本引爆东南亚经济危机,制造业开始向中国转移……

制造业虽然向中国转移了,但是核心的部分还在日本——日本并没有将核心的技术转移到其它国家。

这个时候,日本的制造业,还可以依靠质量生存。但是,中低端制造转移到中国以后,形势立刻就变了。

中国商品虽然没有先进的技术,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有规模优势!

然后,中国就对日本发动了“规模碾压”——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依靠本国市场就足以碾压日本。

日本的鞋子质量好,能穿5年,但是一双要100元;中国的鞋子质量差,只能穿1年,但是一双只要10元。

100元只能买日本一双鞋,只能穿5年。但是,100元能买10双中国鞋子,能穿10年。你会如何选择?

这个世界追求品牌的人终究还是少数,更多的人追求的还是——实用。

你是武林高手,一个能打10个,我现在用100人群殴你,你瞬间就变成了“肉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扛得住中国的“规模碾压”,直到现在也是这样的。

依靠规模,我们可以把一双袜子的利润降低至0.1元。

一双赚0.1元,10亿双的利润就是1亿,足够中国的企业生存了。但是,其它国家是没有办法这么做的。

那么,什么叫做“降维打击”呢?

上面我们所说的“规模碾压”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必须——没有代差。

比如,冷兵器和热兵器就有代差——我拿着一挺机关枪,那么就算你有1万人拿着大刀的部队也未必能打得过我。

80年代的日本非常强大,很多技术都到达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已经做到了极致,你根本没有办法超越。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日本发动了降维打击。

比如,日本的电子电视机制造工业已经登峰造极了,那么我们就发展晶体管电视机;日本的晶体管电视机制造工业已经登峰造极了,那么我们就发展集成电路电视机……

日本,在制造业上曾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辉煌的背后就是不思进取。

这点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比如,我现在在公众号上写文,生存没有什么问题,这个时候,你要我去搞视频,我是没有兴趣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目前的视频收入比较低;

第二,我更擅长写文,如果去搞视频的话,我要重新去学习如何制作视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我是不会去搞视频的。

相反,如果现在你还想在公众号上有所发展的话,那么你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这个“市场”早已被人占领了)。但是,现在短视频还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果你能把文字变成视频,那么你成功的机率就会高很多。

正是因为日本在传统制造上太过辉煌,所以它们必然要错过新技术。相反,中国在传统制造业上无法与日本竞争,所以我们必然会走“降维打击”的道路。

在中国规模碾压和降维打击下,我们看到:日本的电视完蛋了、冰箱完蛋了、空调完蛋了、游戏机完蛋了……

当然了,到目前为止,日本曾经积累下来的,还有一些东西依旧很坚强,比如日本的汽车。

但是,可以预料的是:日本汽车也必将完蛋,因为目前日本擅长的依旧是传统汽车制造,中国必然会在新能源汽车上对日本进行降维打击——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有名的品牌有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等,美国也就一个特斯拉,其它国家还没有听到多响亮的什么品牌。

日本已经没有未来了!

关于这点,我非常认同金灿荣的分析:将来,日本也就是中国的零件供应商。

现在,中国还有一些“精日分子”,还有一些傻逼和舔狗还在把索尼那些即将被淘汰的东西当成好东西,让索尼敢于公开的恶心我们,伤害我们的民族感情……

我希望,那些傻逼能醒醒。

同时,我更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够加快对日本企业的“围剿”速度,彻底搞死日本剩下的那些为数不多的产业!

对于,日本这样恶心的国家,我们不能有任何同情心,必须要“痛打落水狗”。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天涯补刀:恶心的日本,我们必须要“痛打落水狗”!|2021-07-0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