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时间,远少于发达国家50年至70年的过渡期。这意味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在短时间内完成全球最大的碳排放降幅。这无疑是巨大挑战。
为了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中央多次强调要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地方政府、各行各业也积极响应。要打好这场硬仗,必须实实在在地把“减碳”任务落到实处。但眼下,部分地区却出现了运动式“减碳”的苗头。
啥是运动式“减碳”?简单来说,就是把“减碳”当作短期内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通过发起轰轰烈烈的“运动”来落实目标,而不是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这种“减碳”通常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用力过猛,超出当前发展阶段,制定不切实际的行动方案;一种是用力不够,口号喊得响亮、声势造得热烈,却不见实效。
例如,有的地方还没协调好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片面强调打造零碳社区、大搞零碳计划,甚至为超前追求“零排放”,将有关企业“一刀切”地全部关停。这种做法看起来力度很大,实际上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这种心态驱使下,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见到高耗能企业就如临大敌,而对打着低碳旗号的项目又不顾实际地开绿灯。比如,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地方只想着让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大干快上,忽视了电网系统有限的调峰能力,导致“弃风”“弃光”等问题加剧;有的流域以发展清洁能源为名,不加限制地低水平建设“小水电”,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不利影响。
一些地方表面上高喊碳达峰、碳中和口号,背地里却对“两高”项目来者不拒,甚至想抢在碳达峰之前把“两高”产业发展起来,冲一波GDP。近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就发现,一些地方存在盲目上马“两高”项目的冲动,有“大上、快上、抢上、乱上”的势头。
二
这些问题暴露出一些地方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领悟不深不透,甚至错误理解了“双碳”目标,在贯彻执行中出现了偏差。
目前,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依然存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尚未完全脱钩。在一些地方,高碳排放的重化工项目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地方为保增长,很容易走上高碳排放的老路。
一面是高质量发展要求旧有模式的转型升级,一面是经济增长需要继续保持一定速度,这对地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减碳”主战场,能源行业占碳排放总量比重超过80%。在这种背景下,如果采取不分轻重缓急的运动式做法,在“减碳”问题上搞“一刀切”、做“过头事”,不仅会伤及相关产业的“筋骨”,还可能对今后的经济增长和能源安全带来隐患。
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可以任由“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虽然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没有设置具体的总量目标,但别忘了,实现碳达峰之后,中国只有30年时间完成碳中和任务。如果现在放任碳排放增加,未来完成碳中和任务时,我们就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价。
所以,“减碳”还须实事求是。“碳达峰”不是“碳冲锋”,罔顾实际、一哄而上,无视经济发展需求而轻率冒进的方法不可取,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将来。中央要求纠正一些地方的运动式“减碳”,无疑是及时的警示与纠偏。
三
既然运动式“减碳”不可取,那应该怎样合理“减碳”呢?或者说,如何在保证发展所需能源供应的同时,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的四个字很重要:“先立后破”。有专家指出,“先立后破”就是先把减碳基础设施做好,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充分,在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去煤减碳,避免对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冲击。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中国将重点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提升生态碳汇能力等方面下功夫。这些任务要求,显然都在聚焦一个“立”字。
除了“先立后破”,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提到要“坚持全国一盘棋”。从现实看,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排放现状、减排潜力存在较大差异。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服务业比重高,落实“减碳”目标难度相对较小。但有些地方产业结构偏重,“减碳”任务更艰巨。这些问题如何协调解决,需要用全国一盘棋的思维统筹考虑。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持久战。不论是地方、行业还是企业,都需要合理设置目标,既不盲目,也不冒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节奏,这也是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次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