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谈到,弹道导弹想打出超高精度,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是有极度精确的全球大地坐标系;也就是发射点本身的坐标必须极端精确;另外对目标的坐标在同一个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也要有极为精准的提前测量。另外还要有超级精密的原子计时系统。这样才可以在实战中打出超高精度。实际上仅仅掌握了坐标系还不行。还有一个物理量必须同时精准掌握。这就是发射区的精确重力值;以及目标落点区的精确重力指标。这两者都必须通过重力测量仪器的现场测量,才能得出非常精确的结果。不过有人说了,任何弹道导弹,包括射程接近2万公里的超级洲际导弹。本身其末端速度都没有超过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7.9公里每秒。因此整个射程,从起飞到弹头再入落地。始终都在地球的引力之下;也就是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范围之内。
从这一点来说。那么就应该对弹道导弹飞过的全程;也就是其弹道轨迹在地球表面的正投影线经过的区域,进行全程的重力精确测量才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导弹随时可控,最终打出超高精度。理论上确实是这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因为:首先,中远程导弹的射程动辄数千公里;而洲际导弹的射程从七八千公里一直到1.5万公里以上。其飞行弹道下面经过的地球投影线实在是太长。有些经过的地方,是人迹罕至的高山大漠雨林海洋。有些还要经过不对付的国家甚至是敌对国家的领土。怎么可能被允许对弹道投影线全程进行重力测量?即使可以全程测量得到数据,那么这种数据总量也一定是一个天文值。就算是用当今最快的超算来处理,恐怕也是几百年处理不完几个弹道的演算。再说了,像战略核潜艇和陆地大范围机动发射的洲际导弹车。每次发射点都不相同;弹道投影自然也千差万别。
如果任意发射点都要提前计算全程的重力值,这恐怕是天文计算量上再乘以天文计算量。根本就是不现实的。还有,对任何全球性大国来说。本国境内的陆地重力指标可以慢慢测量,逐步积累全境数据库。对海上机动的战略核潜艇来说。也可以用测量船高频率测量和积累预计发射堡垒海区的重力数据库。这样基本可以满足对海陆洲际导弹发射区重力值的需求。但是对目标区的重力值,就不是那么好测量了。任何大国,都不允许外国人在本国境内进行地理测绘;更不允许外国探矿队伍在本国内部公开探矿。就算是和本国探矿队伍合作都不行。因为探矿活动本身,首先需要测量的就是各地的实际重力值。这个指标可以直接用来制导洲际导弹。如果再和现场地理测绘结合起来;等于为其他大国的洲际打击手段提前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全球允许其他国家在其本国探矿的,基本都是完全不设防的小国。大国是绝对不允许的。
每个地方的重力指标虽然可以用仪器精确测量。但是重力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却至今没人可以真正说清楚。牛顿说重力来源于万有引力。万有引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无限存在的。而爱因斯坦认为重力其实是时空的扭曲变形;物质被加速也会产生辐射,这就是引力波。当代还有人认为,重力是有质量物质之间某种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的交换而造成的相互吸引。但是这种粒子是什么也说不清楚。引力波已经被对黑洞的观察和测量证实。但是引力波就是重力的本质吗?到目前仍然有争论。但是不论怎么说。重力是一种场,应该是基本正确的。因为重力是场,因此可以用场的部分理论,从新的角度理解重力。于是早在1960年代,就有某位科技大家首先提出:对弹道导弹来说,完全不必需要对导弹轨迹的全程投影线进行全面重力值测量。这样会最终累死,也获得不了理想的数据库和实用性效果。
而创造性地把对弹道导弹和其他弹道飞行物,比如卫星,对重力场只需要测量发射区的指标就基本足够了。这个在发射区测量重力场的值,可以分为X0公里以下和X00公里以下两个值即可。而一旦导弹或者卫星飞行到X00公里以上。则可以认为此时的地球就是一个理想的标准均衡引力的圆球体。而完全不需要测量导弹在X00公里以上飞行时。其弹道投影在地球表面经过区域的实际重力场。这样就大大简化了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的弹道计算过程。因为大部分洲际导弹飞行高度在X00公里以下的这段。距离都不算很远,基本在本国的范围之内。即使在海上发射。这段投影也比较容易用测量船测量。而且在数值总量大大减少后,即使用普通计算机也可以快速算出理想弹道。正是这种天才的理论突破。才让新兴大国的专业人员。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关于他国失控卫星的落点预测全球竞赛中,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因为其他大国还在计算基本无用的、天量的全球重力场和空气阻力场数据。
还没有意识到在一定的高度以上。已经可以忽略地球具体表面的重力场差异。这个方法的更厉害之处,就是可以不到现场,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就可反推对手境内任何目标区的合理重力场数据。当然具体如何实现的?到现在外界也无从知晓!而一旦有了洲际弹道发射区的重力场精确数据和弹头再入落点区的重力数据,这样的洲际导弹,打击精度自然出类拔萃。到了1980年代,另外一位大师级人物又首先提出:对洲际导弹目标区的各种指标测量;不应该是作为一个圆形靶心,而是应该当做另外一种几何形状才更合理。事实证明果然如此!在1980年的第一次“运载火箭”的洲际实射中。在两大超前理论的加持下。在飞行了9XXX公里之后,弹头落点精度居然控制在XX米之内。这基本是到目前为止,全球最精准的洲际导弹全弹道飞行后的打击精度。以上两大超前理论创新的作用,不亚于独立悟透氢弹原理。任何一个突破拿出来,给20个炸药奖都不换!每次在关键时候,似乎都有如神助。总之国运在此,谁也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