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抵达莫斯科,这是她在卸任前对俄罗斯进行的最后一次访问,上一次她到莫斯科访问是在2020年1月。
俄媒称将默克尔此行称为告别之旅,因为在9月份举行的德国联邦议会选举后,德国将产生一位新总理(议会席次最多党派推举的候选人)。
根据德国政府发言人塞伯特介绍,默克尔在莫斯科的主要活动包括:向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随后,与普京总统会谈,最后,举行联合记者会。
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献花,展现了德国政府对二战历史的态度,这与对历史罪责躲躲闪闪,甚至试图歪曲颠覆的日本政府形成了鲜明对比。
普京在与默克尔会谈前,向她送上了一束鲜花,使得整个会谈气氛显得十分融洽。
普京与她举行了近三个小时的会谈,涉及的议题主要集中在俄德未来关系、新冠疫情、阿富汗局势以及明斯克协议问题,另外还有经济、能源、安全等问题。比较有意思的是,两人对即将完工的“北溪2”项目都保持低调,以避免刺激到一些人。
普京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想说的是,我们随时欢迎默克尔女士(卸任后)来俄罗斯作客。”普京还说,我们的观点并不是一直相同,但是我们进行坦诚对话,以找到解决最复杂问题的办法。
默克尔表示,“我们今天进行具有建设性的对话,我们都非常高兴。”
普京还很有意思地提到了阿富汗问题,他说,“美国在阿富汗的行动,当然不能说是成功的,但纠结于此事并不符合俄罗斯利益。我们希望阿富汗保持稳定。事情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翻译:1、美国输到脱裤;2、喋喋不休念叨阿富汗如今有多么恐怖,纯属浪费时间;3、阿富汗谁也改变不了,面对现实吧。
默克尔则称她对阿富汗局势变化感到难过,但主张跟塔利班谈判。
实际上,德俄关系并不融洽,一方面是由于美国正在俄罗斯家门口威胁着俄罗斯,而德国是美国最主要北约盟友之一;另一方面,德俄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严重分歧。
但只要德俄领导人能从本国实际利益出发,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处理两国关系,那么,双方不仅能顶住美国的压力,并且能收获硕果。
默克尔十几年的政治生涯,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她可以称得上是欧洲少有的政治家。
出生并成长于东德的默克尔,能成为德国当家人,最初有些出人意料。
2000年默克尔当选基民盟主席,可谓意气风发。2005年,基民盟赢得议会选举,默克尔出任德国总理,掌权时间长达16年。
默克尔多次被评为全球最有权势的女人,而德国又是欧洲盟主,于是她被称为“欧洲妈妈”。
妈妈的涵意是:家庭、关爱、呵护、温暖、操劳、啰嗦、管教……
但在欧盟大家庭里,大的能闹,小的不懂事。
大姨妈英国,闹到分家单过,走了之后,还对分手费讨价还价,想“白嫖”欧盟。7月份,欧盟根据财务报告,认为英国应支付475亿欧元的“分手费”,今年至少要付68亿。约翰逊说要价太高,不可接受。如果德国要不到英国的钱,那么将来其它小弟也会想“白嫖”。德国这个老大还怎么当?
二姨妈法国,觉得自己比谁都美,天天打扮,却很少干实事。话么说得比谁多大,比如建立“欧洲军”,怂么比谁都怂。法兰西又是革命老区,动不动闹革命。马克龙支持率一跌再跌,还好戴高乐制定了总统制,如果是议会制,爱丽舍宫主人估计要换人了。
默克尔追求的目标就是“欧洲一体化”,但德国由于众所同知的历史原因,无法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这方面必须由二姨妈来负责,毕竟法国是欧盟唯一一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德国只能在经济方面领导欧洲。
在欧盟之外,默克尔要处理最主要问题就是与美国、俄罗斯、中国的关系。
德美关系是不对称的“盟友关系”,1991年之前,西德只能无条件服从于美国。德国统一后,美国仍然将其当作臣仆,在政治上压制德国,拉拢波兰等具有反德情绪的国家。这与德国对政治地位的渴望是相矛盾的,这种矛盾将长期存在。
德美矛盾除了在政治方面之外,还有贸易方面,不过,随着叫嚣“不许纽约见奔驰”的特朗普下台后,德美贸易矛盾暂时平息了一些。
默克尔与美国两届政府最公开化的矛盾就是“北溪2”项目,在她离任之后,“北溪2”将成为她留给德国的最大“政治遗产”。但这个成果,不是靠妥协得来的,而是通过斗争而获得,最终美国只得放弃对德国企业的制裁。
在对俄关系上,默克尔经历的最大考验是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如果当时德俄关系崩盘,就不会有后来的“北溪2”顺利建设。德国既要站在美国一边宣布制裁俄罗斯,同时又要将对俄打击力降到最低程度,给俄罗斯留下“后门”。
在英国炒作“间谍中毒事件”,煽动欧洲集体驱逐俄罗斯外交官时,德国没有跟进,俄罗斯心领神会。然而,在“纳瓦利内事件”中,德国又给俄罗斯上眼药,把当事人接到了德国“治疗”。
也就是说,德国既要跟俄罗斯保持合作的大局,但又要通过各种手段让俄罗斯不那么“舒服”,以显示德国的力量。
对华关系,是德国未来最重要的外部关系,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德国本身利益,也关系到欧盟的团结。
默克尔上任初期,也曾大喊所谓的“价值观”外交,甚至会见分裂中国的代表人物。当尝到苦头后,默克尔不得不改变了“价值观”外交,对华政策变得务实而理性。
欧盟国家也面临同样问题,到今天,除了立陶宛等极少数国家还在高喊“价值观高于一切”,极力反华之外,大多数选择了务实的对华政策。
奥地利、希腊、葡萄牙等国想凭借地理位置与中国建立稳定关系,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现出积极态度。
波兰则对美国一边倒,它有历史和地理情结,德俄皆恨,不过,近期在跟美国闹了小别扭。
西班牙等国急需金主爸爸投资。
北欧四狗生活无忧,小清鲜居多,奇葩满园。
非欧盟成员的乌克兰等国在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向中国靠近。
意大利,则专注倒戈一百年,飘忽不定。
也就是说,德国至今无法制定一个统一的对华政策,尽管默克尔多次强调这一点,比如在华为5G的合作方面。
但各国有各国的小算盘,德国能承受的损失,别国未必承受得起,德国能获得的利益,别国未必能得到。
欧盟“统一政策”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不是一个政治实体,决策权力无法集中在德国或法国手中,否则就是不“民主”。20几个成员国,个个有否决权,怎么可能有一致的对华政策?匈牙利那张否决票,欧盟就没有办法。
默克尔并不反对欧盟成员国对中国保持友好关系,但前提是这要在德国的领导之下共进共退。
对“一带一路”倡议,德国是积极的,它在为欧洲作表率,但微妙之处在于,欧洲要以整体的姿态与中国合作。
2019年5月7日默克尔到汉堡市考察,她谈话的主要内容却不是关于汉堡,而借着汉堡港谈“一带一路”。她赞扬“一带一路”倡议对汉堡港发展的显著作用。她说,“正因如此,我们可以通过汉堡的案例来讨论如何能够以最好的方式落实‘一带一路’这一好的想法。”
柏林、汉堡、不莱梅是德国三大州级市,汉堡是第二大城市,也是最重要海港和外贸中心、第二金融中心,是德国重要交通枢纽,欧洲最富裕城市之一,同时是新闻传媒中心与工业制造业中心,被誉为“德国通往世界的大门”。
汉堡在欧洲乃至全球,都具有很强的指标性。汉堡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并得到显著发展,其它欧盟国家都看到眼里。
默克尔还延伸了“一带一路”话题,她说:在贸易问题上,不应增加壁垒、采取保护主义措施,而是应当减少壁垒,这同就业形势、贸易往来、经济增长,最终同国家的税收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这不仅仅是说给美国听,更是向欧盟喊话,当美国四处喊话要大家抵制“一带一路”时,德国要说一声“不”!欧洲不能跟着美国跑。
德国与中国有许多共同利益和国际问题认知,但也有许多的分歧和矛盾,这需要辩证看待,着眼未来。作为制造业强国,德国必须与中国加强合作,中国市场对德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但默克尔认为单单以德国的力量还不足对中国形成压力(获得更多利益),而要是将整个欧盟绑在一起,向中国显示力量,欧盟越团结,德国对华政策主动权越大。避免大家各玩各的,让中国“有机可趁”。
可以看出,中德尽管经济合作关系紧密,但离中德建立政治互信还有很长一段路,比如,德国对中国与巴尔干半岛国家合作,是非常警惕的。总体来说,默克尔这十几年的对华政策是值得肯定的。
中国说得最多的是什么?合作共羸。
美国说得最多的是什么?“美国优先”。
美国拿中国压欧洲,拿欧洲压中国的鬼把戏,在默克尔面前是注定破产的,更不要说美国对她的24小时“监听”,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关心”她。
美国现在总是一意孤行,逼迫盟友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满足美国,跟与当年的“马歇尔计划”精神完全相反。德国怎么可能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满足美国,“北溪2”就是一个证明。
更关键的是欧元与人民币都是美元统治地位的威胁,欧元区,是欧洲一体化的基础,但欧元区想要巩固,前提是欧洲经济发展向好。这不是空喊几句“普世价值”就能解决的,这需要与中国的合作。
默克尔离开后,德国人还会继续推进它的“欧洲一体化”战略,这是德意志的梦想,它决不会容忍欧元地位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