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猫哥的视界:俄罗斯有什么令人敬佩或者令人恐怖畏惧的细节吗?|2021-09-08

猫哥按: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篇知乎作者“毒舌的南瓜”的文章《俄罗斯有什么令人敬佩或者令人恐怖畏惧的细节吗?》。

这篇文章不但生动有趣地描述了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与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它也很好地诠释为什么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畏惧——

这种畏惧更多是因为前苏联的历史,畏惧的原因不是因为前苏联的装甲洪流,不是前苏联的核武库,而是前苏联在顶峰时期拥有一种信仰的力量。

这让我很是有点感慨。

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探索、不断试错的奋斗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的意识形态一度也受到效仿对象的极大影响。

前三十年我们学习苏联,所以“左”就是天然的政治正确,左的思想发展到巅峰时期,我们就有比较惨痛的教训;

后四十年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其实就是学习美国,所以“右”某种意义上就是“方向正确”。右的思想一旦泛滥,不但带来同样惨重的教训,也让这个国家产生大量的公知与恨国党。

2008年中央首次提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其实就是对过去探索试错过程的总结,我们不能简单地摸着某个超级大国去“过河”——决不能一边倒的“左”或者“右”,而是要趟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这条道路不是简单地否定美苏的意识形态,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了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的信仰与市场经济的活力。

但是在2008年,我们还要韬光养晦,要积蓄力量,所以即使中央在意识形态领域有明确的定调,但是在更广大层面,我们对外口径也在刻意淡化意识形态色彩。

比如过去即使指责美国,也只说“霸凌主义”而不是“霸权主义”——因为后者带有更明显的意识形态的特征。

2018年之后,美国倾全力打压中国,中美关系急转而下,3年以来,中美之间在经贸、科技、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反复交锋,美国倾尽全力不但没有让中国屈服,甚至也没能延缓中国发展的脚步。

2021年在阿拉斯加会谈中,我们杨主任在全世界关注下喊出那句掷地有声的名言——

你们没有资格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为什么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认为——一个从经济、科技、金融、军事等硬实力都远超我们的美国“没有资格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判?

因为我们有四个自信,换句话说我们有对自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信仰。

如同70年前在板门店谈判一样,美军自恃在海陆空具有绝对的优势,要求中朝给与其“实力地位”相匹配的补偿条件一样,我们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美军即使在装备、火力、后勤、通讯等等各个层面具有绝对优势又如何?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一支有信仰的军队!有信仰的军队就能弥补物质层面的差距,将不可一世的美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三八线!

70年前抗美援朝战争是如此,当下中美博弈也是如此。

信仰是中国在与美国博弈中最大的底气,说起来信仰属于有点务虚的范畴,但是真遇到大事,信仰却可以迅速转化为一种令人生畏的力量。

2020年新冠疫情在中国突然爆发,在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却能在1个月之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灭了疫情,其行动之果决,效率之高,让全世界其它国家叹为观止。

那么,中国是怎么取得如此辉煌的抗疫成就的呢?

简单的说就是上面有信心,下面有信仰。

上面有信心是中央相信我们的组织系统,相信我们的党员干部,下面有信仰是老百姓相信政府能控制疫情,所以大家都自觉呆在家里;是我们基层党员有信仰,所以才会有无数党员踊跃报名冲在抗疫第一线。

恰恰是这种信仰才是让美国望而生畏如临大敌,举全国之力也要打压中国的根本原因。

同样我也坚持认为,这种信仰也是我们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这也是我的信仰。


作者:毒舌的南瓜        来源:知乎

如果你真懂俄罗斯,就不会叫他们“战斗民族”

1965年,苏联水利部门打算修个水库缓解当地人用水紧张的问题。结果他们一计算,这工程量特大,光挖土就要挖几年,太慢了。

这时候,苏联核能部的说,别费那事儿了,咱们直接用核弹炸一个水库出来吧!

水利部的人都听懵了,核弹,不怕辐射超标吗?

但核能部的人非常自信,说包在他们身上了。

于是,经过周密的计算,他们在河滩上打了一个两百米的大洞,然后把一颗14万吨TNT当量的核弹丢了进去。

人员撤离后,随着一声巨响,一个一百多米的深坑就挖,啊不对,就炸好了。

水利部门的人稍微加工下,就能做一个大水库了。

水库造好以后,当地人还有些顾虑,结果核能部长斯拉夫斯基一句废话也不多说,当着大家的面就跳进水库里游泳,用行动做榜样。

后来,这个部长一直活到了90多岁。

这件充满了暴力美学的核弹造水库事件,不仅在当时震撼了大家,到现在也是不少网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其实,我去搜论文才发现,这种暴力又精巧的操作,在苏联时期竟然还不是个例,当时苏联人不仅热衷于用核弹搞基建,还整出了理论高度。

要开矿,上核弹呀,要修运河,上核弹呀,要灭火,上核弹呀。

甚至,他们专门做了研讨会,写了一些论文,系统性论述核弹在基建过程中如何运用。

一直到《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出来,苏联人这些令人窒息的操作才停了下来。

现在,咱们一说到俄罗斯人,毛子,给大伙儿的刻板印象就是莽穿一切,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其实,真正的战斗民族,是粗中有细的,只靠莽撞是打不了胜仗的。而且,在100多年前,俄罗斯人留给世人的印象远远不是“战斗民族”,那时候你要说俄罗斯人是战斗民族,欧洲人肯定会笑话你。

俄罗斯人的风评是怎么一步步变成今天这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战斗民族是怎样炼成的。

1  沙俄时期的文艺界

19世纪末,在欧洲一提到俄罗斯,大家首先想起的,就是俄国宫廷里场面盛大、充满繁文缛节的舞会。

就像很多人喜欢在酒桌谈生意一样,俄罗斯的贵族们要谈事情,就会在自家大厅开舞会。

“舞会”是彼得大帝一手推动的,最初他把这个活动作为介绍西欧先进技术,鼓励贵族学习更开明的文化的场所。为了让俄国贵族们来听课,他在1718年亲自下令举办千人舞会,甚至强迫贵族们参加。

可到后来,舞会就成了天上人间。不务正业的贵族们趋之若鹜,纵情声色。

在当时俄国近卫军的青年军官里,大家比的不是谁勇武善战、谁军功赫赫,而是比谁的舞姿更曼妙,谁勾搭的妹子颜值高、家世好。

在当时的贵族圈子里,你要是没几个情妇情夫,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反映那个时期的俄国著名文艺作品,最普遍的情节就是花式寻死觅活,哭哭啼啼。

《罪与罚》里的斯维德里盖洛夫,从部队退伍后因为衣食无着、欠下巨债,只好给别人当赘婿。结果他又去追求别的妹子,被包养他的富婆发现不守男德,最后自杀。

诗人普希金因为老婆跟一个军官鬼混,就去找情夫决斗,结果打不过军人,白白送了性命。

那个时候一说起俄罗斯,大家只能想起鱼子酱、套娃和忧郁的自杀诗人,就好像一想起法国人,美国人就会自动想起“吃奶酪的投降猴子”。

与贵族的穷奢极欲形成尖锐对立的,是俄国平民的生活。

那时候俄国资本家比现在还狠,什么“商业就是最大的慈善啊”,“让你打工就是福报啊”,“你穷就是因为你懒,因为你有当铺思维”等等等等。

1885年后,沙俄政府宣布,要加征粮食,想把全国的粮食都收集起来卖出去换钱!

用当时沙俄财政大臣的话说就是:“我们不要吃的,要输出”。

俄国1.7亿人口,粮食都输出了,老百姓吃啥?没人管,因为在沙俄时期,吃不上饭的老百姓都不算人,只是“灰色牲口”。

屠格涅夫的著名小说《白菜汤》里,写到一个农家寡妇失去了她的儿子后,地主太太跑去探望她,却发现这个面黄肌瘦的农妇在大口地喝白菜汤。

地主太太觉得她太冷血了,忍不住斥责她:“你的儿子死了,你怎么还有这么好的胃口喝白菜汤?”

那个妇人只是安静地说:“我的瓦西里死了,自然我的日子也完了,我活活地给人把心剜了去。然而汤是不应该糟蹋的,里面放了盐呢!”

这就是沙俄时期的常态。

反映农奴被剥削的油画

当时俄国的文艺界有一个说法,叫“多余人”,说的就是一部分贵族,他们能看到民间疾苦,不愿意和上流社会同流合污,但他们又不愿意真的和底层人民一起奋起反抗,打碎罪恶的旧社会。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一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俄罗斯一下子诞生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文艺类型。

2  钢铁打工人

每一个中国网民,都或多或少受过“美国霸气小护照”的荼毒,其实,在苏联时期,也有“苏联霸气护照”的故事。

苏联时期有个诗人叫马雅可夫斯基,他写了一首叫《苏联护照》的诗,愣是把掏苏联护照的一个小动作,写出了龙傲天的感觉。

诗歌描写了边检官员查验各国旅客的护照时,拿到强国的护照就笑容可掬,拿到弱国的护照就一副鄙夷的神气。

直到马雅可夫斯基拿出了他的苏联护照,那护照一出场,就好像你在日本街头当街掏出一个核弹一样,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

官员先生的嘴,扭歪了,好像挨了火烧,这位先生接过了我的红皮护照;

拿着,像炸弹,拿着,像刺猬,像锋利的双刃剃刀。拿着,像两米长的响尾蛇,正吐出二十条舌头,要把他咬。

搬运工意味深长地向我眨眼,给您搬行李,不用收钱。

因为我手里拿的,是苏联护照,上面有刺目的镰刀,扎眼的铁锤!看吧!羡慕吧!

我是一个苏联公民!

虽然这诗现在听起来有点尬,但确实能体现当初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那种无与伦比的自信。

他们之所以这么傲气,是因为他们真的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的国家。

沙俄时期的打工人,出生时不少人是农奴,后来沙俄搞大工厂需要加税,被迫贱卖了土地的农奴就进城打工,领福报。

福报才刚领了几天,沙皇又想开疆拓土,让这些打工人扛着枪上战场去当炮灰。先去中国东北打日俄战争,再去欧洲那边打一战。

一个俄国打工人的一生,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要命。

后面闹革命的共产党人,大多数都是“工农兵”三种身份中的一种甚至多种。

比如斯大林是鞋匠的儿子;领导水兵起义的德宾科是农民的儿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父亲是退伍军人,参加过日俄战争;基洛夫早年失去双亲,从机工技校学的一身本事;等等等等。

一战中,为了配合协约国在西线的战斗,沙皇派了大军和德国、奥匈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打,开始有点小胜,后面就被狠狠教育了。

打到后面,沙俄是前线一百多万人阵亡,数百万人负伤,逃兵众多;内部饥荒蔓延,物资短缺,统治摇摇欲坠。

正如鲁迅所说:“所有打不死你的,都会让你更坚强”,捡了条命回国的打工人,开始意识到了,真正的问题出在国家的统治阶级。

在日俄战争和一战期间,各国士兵私下传阅的《共产党宣言》也大量流入了俄军。看了这本书,这些打工人才明白,原来自己在前线拼得你死我活,最后都是让在后方的黄老爷发财。

而且,虽然资产阶级一度也跟着他们打黄四郎,但他们和黄四郎其实是一丘之貉,只有打工人自己做国家的主人,他们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了。在列宁等人的率领下,赤卫队员和起义水兵、陆军士兵涌向了临时政府总部冬宫。

由于临时政府民心尽失,整个冬宫只有一个妇女营的守军,而且一看是苏维埃政权到来,马上倒戈相向,革命队伍如入无人之地,全程都没有遇到过什么像样的抵抗。

以至于后来拍反映十月革命的电影时,因为拍电影事故死的人比正经革命死的人还多。

苏联政权的存在,证明了劳苦大众不需要资本家和贵族,一样可以建立起一个没有剥削、压迫的国家,一样可以富国强兵、丰衣足食。

苏联的成功鼓舞了全世界打工人,工人运动在各国此起彼伏。

苏联的存在动摇了资本主义国家统治的根基,他们组织军队打上门“武装干涉苏联”。

正如共产党宣言里所说的: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但这个新生政权愣是一举打败了多国组成的干涉军,站稳了脚跟,全世界的统治者都为之寝食难安。

等到了1930年代再说起俄罗斯时,在没人会觉得俄国人是当初那幅病夫的模样了。

而二战时期的表现,更是把“战斗民族”的形象打入了全世界人的心里。

整个二战期间,法国人坚持的时间不如苏联一栋楼长,玩绥靖的英国被纳粹打个措手不及,疯狂卖队友,美国则是两边下注,趁机捡漏。

唯独苏联,是从头打到尾。

德军在苏联每前进一步,都会遭遇苏联军民的激烈抵抗。刚踏入苏联境内时,德军面对一俄里外的布列斯特要塞曾夸口说:“我们的兵力是苏军的几十倍,一个冲锋就能拿下这里。”

谁知道,驻扎在这的苏军居然扛了30天。最后一名战士在被德军杀害前,还嘲讽地说:将军,现在你知道一俄里有多远了吧?

在和法西斯战斗的过程中,儿子战死父亲顶上在苏联是司空见惯。苏联登记户口的官员经常能看到同姓同地址的烈士名单。

“我们占领了厨房,但客厅还在敌人手里”。是苏德战场状况之惨烈最好的概括。

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军民付出了2300万人伤亡的代价。

以至于红军烈士纪念碑落成时,大家绞尽脑汁设计了许多碑文,却都觉得无法体现烈士们保家卫国的悲壮,在现实的史诗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过于苍白。

思来想去,大家给这座雄伟壮观的纪念碑写了一句话:愿这石头像人一样坚强。

这样一个光喊名字,就能让全世界地主老财瑟瑟发抖的政权,他的文艺自然是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霸气,气吞万里如虎。

他们的领袖用“钢铁”给自己起名字;他们给全世界展示的形象,是健壮高大的人民,挥舞着张扬的红旗。

他们在军歌里毫不谦虚地唱道:从英国沿海到西伯利亚,我们红军最强大!

就连开头是“梨花开遍天涯”的热烈情诗,结尾也一定是“勇敢战斗、保卫祖国”。

在他们看来,小小的地球已经承载不下我们打工人的梦想,我们打工人要把红旗插遍宇宙!

当时,苏联甚至一度打算建一个415米高的“苏维埃宫”,比当时最高的帝国大厦还要高8米,100米高的列宁像立在苏维埃宫顶上,自由女神像和他比起来相形见绌。

甚至为了给苏维埃宫腾地方,斯大林还把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给炸了。

可惜的是,这个钢铁巨人,却在1991年的圣诞节轰然倒下了。

3  巨人倒下

从1980年代开始,苏联的经济和生产效率都出现了不小的困境,一场阿富汗战争更是让国家雪上加霜。

百事公司曾与前苏联签订了一笔金额高达30亿美元的订单,可当时由于没有足够的外汇,苏联只能用20多艘军舰和油轮,换百事可乐的原浆。


用象征美国精神的可乐,换走了苏联的海军舰队,不得不说极为讽刺。

1991年的圣诞节,红旗在莫斯科黯然落下。

1997年的美国电影《空军一号》中,就有这样一个片段。苏联解体后,一群忠于苏联的武装分子劫持了美国总统专机,要求释放一位前红军将领。

这位将军从牢房出来时,整座监狱都在《国际歌》的旋律下沸腾了。将军虽然身着囚服,却龙行虎步,霸气外露。

只见劫匪打开了收音机,那头传来的歌声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电话另一头,一位坐在豪华官邸里的俄罗斯高官,伴着歌声猛灌一口伏特加,一把拍飞了手边的摆件,思绪万千。

这个片段里的将军,其实象征着6年前已经解体了的苏联,他的敌人生怕他有一天会从封印他的囚笼里出来,把世界搅个天翻地覆。

红色巨人死去后,现在的俄罗斯靠着他们的余威,还继续戴着战斗民族的帽子。

可惜的是,这种“战斗民族”的印象,不再是当初那种粗中有细,胸怀天下的感觉了,更像粗犷和莽撞。

比如网上盛传的“恐怖分子劫学校、俄罗斯家长拿枪救人”的事情,就出自史上最严重的劫持危机——别斯兰人质事件。

这次事故最后造成了335人死亡,900多人受伤,虽然这些恐怖分子最终被击毙,但他们还是成功用暴行实现了自己的政治表态。

据俄罗斯反恐部队回忆,这些拿着枪擅自冲进现场的家长,是整场救援失败的最大原因。许多父母因为救人时太莽,又不懂基本的作战技巧,成了恐怖分子的活靶子。

更惨的是,26名幸存的儿童,被救出后发现父母双亡,成了孤儿。


这哪里有苏联时期“战斗民族”该有的样子?

普通群众不行也就算了,可电影里那些神通广大的俄罗斯特种兵、特工,在现实里也退化得让人一言难尽。

2019年7月,俄罗斯特种部队出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大案。一名中国商人在俄罗斯遭遇抢劫,1500万人民币被劫走。劫匪手法专业、下手精准,不像一般人。

结果一查发现,劫匪可太不“一般”了 —— 7名劫匪全都是俄罗斯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现役军人。

整场行动里,2个联邦安全局的特种兵先借助职权,掌握了受害人的情况和位置,来自阿尔法分队的特种兵伪装成执法人员去吓唬这个中国商人,最后由信号旗特种部队的几个人把钱抢走。

更可怕的是,据调查发现,参与犯罪的特种兵来自好几个部队,但他们都隶属同一个系统。

私底下,这群本该相互监督的人,现在都串联起来做无本买卖了,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部队根本不是第一次干这事了,他们的上级不仅知情,可能还靠给他们当保护伞分成。

一群拿枪的人,仗着武力自己找钱,还把军队当成自己的私兵,这和当初俄国的军阀有什么区别?

这些年,或许是知道自己“战斗民族”的称号,不少俄罗斯的文艺作品也在有意无意地想强化这点。

他们把自家领导骑熊的P图,当成宣传材料玩梗;在各种网络视频里,他们非常热衷展示各种作死操作,想靠这个证明自己“真汉子”。

可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气质的体现。

“战斗民族”的称号,不是因为他们在欧洲大陆上有天下无敌的百万大军,钢铁洪流;也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少颗核弹,让世界在自己脚下颤抖。

更不是因为他们能喝几瓶伏特加、能把狗熊当宠物。

4  信仰的力量

“战斗民族”真正的战斗力来源,是他的人民,是他们曾经的信仰。

刚成立的苏俄还是一穷二白时,他们就掌握了全世界最大的情报网络,有着数不清的国际支援。

这一切,都不是用钱买来的。

出身贵族的剑桥五杰心甘情愿地背叛自己的阶级,分文不收地替苏联干活。

白求恩、奥威尔、毕加索、聂鲁达、海明威、加缪这些来自各个国家、有着不同出身和工作的人,为了同一个信仰参加了国际纵队,并肩作战。

在中国江西的山区,在欧洲平原,在南美的雨林里,无数素未谋面的战士们,都因为同一曲《国际歌》相互支援,成为了同志。

在大萧条期间,苏联驻美代办处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都是心甘情愿放弃公知们梦寐以求的美国护照,想申请移民苏联的人。

许多公知狂吹美国“自由民主”时,他们都忘了,“民主”这个词,从来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那个时期文艺界的普世价值,还轮不到美国来诠释。

可惜的是,随着苏联的解体,全世界都逐渐陷入到后现代的迷茫中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又成了文艺界的主流,不合逻辑的个人英雄主义又充斥了全世界的屏幕。

那种对集体主义强大力量的赞美,和无产阶级人民力量的歌颂,在近些年的影视作品里,只有中国还有所体现了。

嗨,同志,您知道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在哪吗?我在地图上找不到它。

没有了,再也没有了,我们失败了,白匪和资本家再一次骑到了我们的头上。

如果你要追随那颗红星,去东方吧,穿越第聂伯河,翻过乌拉尔山脉,西伯利亚平原的尽头,那里还燃烧着星星之火!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猫哥的视界:俄罗斯有什么令人敬佩或者令人恐怖畏惧的细节吗?|2021-09-0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