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猫哥的视界:西方国家民众怎么看待中国|2021-10-29

猫哥按: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对于文章大多数观点我都是赞同的,唯一不赞同的地方是关于美国农业的论述,这里简单谈谈我的观点。

美国农业是否很发达?

是的,这毫无疑问。

那么中国是否应该全盘学习美国农业模式?

不能!

为什么?

因为国情不一样,资源禀赋也有巨大的差别。

美国是移民国家,是将北美印第安人屠戮一空获取的土地,所以美国可以从一开始就搞大农场,搞规模化农业生产。

而中国是原住民国家,人均耕地不到2亩,所以中国要搞规模化农业生产难度比美国大得多。

比如,你要把农村土地集中起来,不管是什么模式,必然导致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如果城市不能给这些剩余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对于城市就是一场灾难。

看看印度、巴、墨西哥等等发展中国家的贫民窟,就是城市就业岗位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匹配的结果。

我国是搞渐进式城市化,一方面用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稳住农村基本盘(坚决不搞土地私有制),一方面通过经济发展每年大致将1000—1200万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市。

这条道路已经被证明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最为成功的道路,当然,带来的结果就是农村一直无法进行较大力度的土地制度改革,不能进行规模化农业生产。

以上就是中国农村无法全面学习美国模式的基本背景,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问题。

美国2美元1磅(约9两)的牛肉香不香?

当然很香!

中国能不能让牛肉价格降低到人民币14—15元的程度?

很难,非常难!

原因当然不是不全面学习美国模式的后果,而是资源禀赋决定的。

美国耕地总面积是中国的2倍——这是基础资源的供给端;

人口只有3.3亿(中国的1/4)——这是农业产品的消费端。

以这样的资源禀赋,美国才能让牛肉价格低到2美元1磅的程度。即便如此,美国的消费市场也无法完全消费供给端生产的农产品,每年需要对外大量出口粮食、牛肉等等农产品才能与供给端强大的生产力匹配。

中国恰恰相反,14亿人口对应18亿耕地确实少得可怜,所以中国每年不得不花费大量外汇去进口天文数字的农产品来改善国民的食物结构。

肉类消耗是最考验国力的,因为一斤肉类生产需要几斤以上的粮食投入——2斤粮食才能生产1斤鸡肉,4斤粮食才能生产1斤猪肉,5斤粮食才能生产1斤牛肉。

目前14亿中国人每年实现63公斤肉类消耗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就这样每年我国还得进口上亿吨大豆来保障猪肉生产。

假如每斤牛肉价格降低到人民币14—15元,那么每斤猪肉价格大致就是10元左右——与现在国内肉类价格相比差不多就是打了一个3折,这类民生用品价格下降这么多大家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消费会翻一倍以上!

假如中国人肉类消费翻一倍,对应14亿人口的巨大基数,那么把全世界出口的粮食全买下来也未必够!

所以,不要因为美国肉类价格便宜就认为美国农业制度、金融资本的作用有多么强大,那不过是极其丰富的资源禀赋对应有限的消费市场的结果。

至于金融资本在农业领域介入的作用,可能与大家想象中更不一样。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曾经写过一篇介绍中国菜篮子工程的文章。为了写这篇文章我陆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因为一直有一个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是什么原因才能让14亿中国人蔬菜消费世界第一的?

直到深入研究中西方蔬菜的供应链体系,才让我慢慢找到答案。

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供应链非常发达,并且资本介入很深,这种完全市场化的农业供应链让时效性很强的蔬菜、水果价格很高,原因是资本深度介入之后就必须有可观的盈利,而时效性很强的蔬菜水果由于物流过程中成本高、损耗大,自然终端价格水涨船高。

而中国菜篮子供应链是由政府强势打造的结果,直到今天我们菜篮子工程依然是地方官员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在中国各级政府强力推动下,我们蔬菜供应链不但整合了太多资源,而且是资本介入最低的领域。

包括种植有补贴、物流有补贴(绿色通道)、批发环节有补贴(蔬菜批发是极少数全免增值税的领域)、终端销售有补贴(农贸市场几乎就是免费提供给小贩)。

正是由于政府给蔬菜供应链提供了大量资源与补贴,才让我们的蔬菜供应链不但能效率极高运转,而且终端价格极低。

还是那句话,对于蔬菜这类民生用品,低廉的价格自然能极大的刺激消费,双重作用下,才让中国人蔬菜人均消耗量达成377公斤,世界第一。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放弃这么一套运转了数十年行之有效的菜篮子工程,去学习美国的那种“先进模式”呢?

答案不言而喻。

有趣的是,前段时间互联网巨头纷纷介入买菜的领域,这恰恰就是学习美国模式,资本全面介入蔬菜供应链的标志,那么猜猜互联网资本垄断蔬菜供应链之后,蔬菜价格是涨还是跌呢?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官媒对互联网巨头介入蔬菜供应链行为公开点名批评的原因了吧。

回到之前的主题——

美国农业是否很发达?

是的,这毫无疑问。

那么中国是否应该全盘学习美国农业模式?

不能!

我们只能结合中国资源条件,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才是正解。

最后这段按语相比这篇文章主要观点稍微有点离题了,对于文章大部分观点,特别是要以包容心态来看待西方国家我是赞同的,但是一定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我人在美国,大致可以谈谈身边的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总体而言就两个字:矛盾!

他们是真的喜爱中国的某个元素。看好,是某个元素。但是对于一个现代而强大的中国,他们却不喜欢。

1、我前邻居的孩子今年二十三四岁的样子,小伙子痴迷于中国功夫。对李连杰和成龙神往不已,甚至自己买了沙袋,隔三岔五就去练拳。

但是在新冠疫情爆发以后,他坚信是中国政府制造了病毒,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

2、二战老兵,曾经上过朝鲜战场。配眼镜的时候,闲扯了几句。老人家90多岁了,说起朝鲜战争,说起中国,竖起大拇指说:“中国人很勇敢”,但是重点不在于此,后面则说:“我们保护了韩国的民主”。

3、一个同事,去过中国,甚至去过少林寺,特别喜欢功夫和道家的思想。现在还是兼职的太极教练,竟然还会在我面前扯几句道德经里的话。

谈起道,禅,太极,眉飞色舞,但是说起中国其他方面,他说中国善于山寨,不,原话是偷技术。对部分造谣深信不疑,我好说歹说造谣的这帮人是骗绿卡的,还是不可置否。

4、另一个同事,去过中国几个城市,对中国电子商品的设计,生产,效率赞不绝口。但是交过一个女朋友,对一些谣言深信不疑

5、一个朋友,娶了一个中国老婆。对中国女性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赞不绝口,觉得只有华裔老婆才能避免破产,家有余粮。对特朗普的一系列行为表示反对,但是,对中国的了解甚少。

6、另一个同事,当过海军,据他说是摆弄过核弹的(给轰炸机装卸核弹)。喜欢吃中国菜,但他觉得中国的体制跟朝鲜差不多,比朝鲜好一点。

7、还是一个同事,女朋友是华二代。自学汉语,会做中国菜。对中国的政治,以及所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完全无感……

8、公司保安,(一个阅读《阿拉伯世界兴衰》的白人奇葩保安)认为中华文明跟阿拉伯文明一样都曾经是世界了不起的文明,但是他无疑选错了路……

怎么说呢,我身边的样本虽然不多,但是总体上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就是说让这些美国人夸中国功夫好看,中国食物好吃,中国女人贤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勤劳勇敢……都可以,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夸中国的现行制度好。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深入人心,这种自信是经过了几百年建立起来的,是无数次被“外国人”夸赞,效仿,膜拜而得来的,并不那么容易动摇。

一个文明开始被认可常要经过如下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奇观文化。也就是不一样的服饰,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习俗,类似于旗袍,左中棠鸡,功夫。

这些主要满足的是猎奇的需求,说句不好听的,跟去动物园看狮子老虎差不多。绝大多数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理解停留在这个最外层,当然,所谓的网红圈钱业也停留在这个层面。

第二阶段是特产商品。也就是这个国家或者民族所能生产出来的比其他国家更好的商品。于中国而言就是中国制造。当然在这个层面上,每年的贸易逆差可以说明情况。

当然不乏一些大佬来站台,这个层面的夸赞,当然也是冲着钱去的,不过这种赚钱算是合作共赢吧。

第三阶段是优秀政策。也就是发现这个国家或者政府有某个好的政策可以借鉴。在目前国际层面上,比如《纽约时报》提到了武汉抗疫成功。

BBC提到了中国的绿化。

当然,BBC和《纽约时报》其实对中国并不友好,抗疫成功和绿化政策的报道中其实埋了很多黑点,这里不一一赘述了。

不过无论如何,在这个层面上他们还是认可中国的某些政策做得是不错的,主要的目的是在呼吁自己国内,“看看人家”的潜台词是“连中国都做到了……”。

其根本倒不是为了中国好,而是有着类似清朝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逻辑。

第四阶段就是优势制度。在这个阶段里,像来自瑞士的潘维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本人在中国待了30多年,亲眼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自己去过贫困偏远的地区,对比过同一个地方三十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中国制度对中国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有着深刻的体会。

所以他探讨的问题就不是什么绿化政策,环保政策,新能源政策,而是一阵见血地讨论“多党制是真正的民主吗?”图片

这个是到了第四阶段的。对中国的思考还是着眼于改革开放和巨大的经济成就,认为制度上中国有其优势,可以推广到其他国家。到了这个层面已经是对中国爱得深切了。

更进一步就是第五阶段,文明内核。到这个层面甚至已经脱离了政府而是从更加宏大的视角来看中国和中华文明,比较典型的就是英国的马丁·雅克图片

他已经是从中国这个文明的角度来阐述中国崛起的必然性,开始讨论“大一统”这种西方不曾有过的神奇传统。这种传统其实已经跟政府和政党无关了。

它最本质的内容是:中国崛起势不可挡,而且你们西方国家别羡慕,你们根本学不来!!!!所以趁着你们还有点儿本钱,乖乖地跟着中国混吧。

其实我们中国对西方的了解同样遵循这五个步骤,先是明朝对传教士奇特的相貌,装束以及敬献的小玩意儿特别喜爱,甚至皇帝都爱搞些cosplay玩儿。

然后是对外国的某些特别的产品抱有极大兴趣,类似自鸣钟,圆明园,红夷大炮。

接着就是所谓的洋务运动,认为外国的某些制度有值得借鉴之处,比如北洋水师从军舰到海军的建制全部西化

再然后就是认为制度不行,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如此。

当然与此同时也有着对西方文明内核的全面肯定。类似于五四运动时期的废除汉字运动,还有这些年许多所谓的“公知”在现实面前依然胡搅蛮缠,还有许多的所谓“精神英国人”,“精神日本人”和“精神美国人”。

我们对西方遵循这样的一个规律,西方对我们也遵从这样的规律。很多人对于一些外国人在中国夸中国赚到钱了,觉得非常不忿。但是如我所说,一切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人也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我们当然希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第四或者第五层面上对中国认同,可是第四和第五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也是从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逐步上来的。如果我们要求别人一下子就跳到第五层上去,我认为那就太不切实际了。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绝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一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进程。西方慢慢超越中国最终成为世界主流也不是一年两年,自工业革命起用了整整300年,如果以文艺复兴为起点则用了500年。

在这500年里,有将近350年我们对欧洲不屑一顾。乾隆皇帝跟美国的华盛顿是同一时期的人,可是那个时候的中国对美国,对英国又是什么态度?

我们当然需要潘维廉,马丁·雅克这样愿意从宏观和高级层面进行叙事的人,但是同样本着赚钱目的,去用猎奇的方式吸引眼球的人也是需要的。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觉得中国民众远远还未真正意义上做到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我们很多人还在自大和自卑中摇摆不定。

对于我们自己究竟强在哪里,弱在哪里,糊里糊涂,这才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财富密码”能够赚到钱的原因。

可是如同改革开放初期,不可避免地被外资盘剥一样,有些事只要想做总要经过这样一个步骤。这也就是早年“千金买骨”典故的由来,倘若不用千金买骨,怎么会有人献上千里马。

此外,对于一些善意的批评,我们也要放平心态,躬身自省。中国在很多地方确实是落后的,确实有极大提升空间的。不能一说美国,西方世界有优点就蹦高。

这种两美元九两(一磅)的牛肉,它不香吗?

对,咱们国家发展侧重当然有先后,资源有限,现在当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可是,美国的农业发达它不是事实吗?难道因为美国抹黑甩锅,我们就也跟着扭曲事实?难道咱们国家就永远不在现代农业上发力,永远不把便宜的牛肉送到千家万户?

要发展就要承认差距,就要尊重事实,就要学习借鉴哪怕是跟自己的对手,自己的敌人,自己看不起的人。

别的不说,美国的现代化农业就有太多技术上,制度上,甚至金融上,科研上的东西值得深度地学习和借鉴了。给它扣一顶抢夺印第安人土地的帽子就自鸣得意地以为自己精神胜利,这其实是给自己挖坑。

大国博弈归根到底还是在比人民的格局,气度和眼界。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放开胸怀,海纳百川,国家才能不断发展。

反之如今日之美利坚,技术要分东西,疫苗要讲中美,于人之所长嫉恨如仇,于己之所短讳疾忌医,满嘴打打杀杀却尽是虚声恫吓,天天骂骂咧咧却不知躬身自省,心胸狭隘,气量短小,于外如泼皮无赖,胡搅蛮缠,对内似弃妇怨女,怨天尤人。如此行事,岂有不衰微之理?

而我们正当以此为戒,我们不仅要尊重对手,还要好好向对手学习,不仅要向对手学习,甚至就算第三世界落后国家,如果有长处也该收起轻慢之心,虚心求教。

如果人人胸襟广大,自信乐观,何愁中华崛起之不成?此方是我泱泱中华,堂皇之本色,恢弘之气度。我华夏儿女,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哪有闲心陪你过家家?今天爱,明天恨,今天捧,明天杀。

最后,希望我有生之年能看到我身边的这些同事们能从对中国奇观文化的认同升级到对中国优秀政策的认同。

如果达到这一步,中国已经是走了西方列强300年走的路了。同时也希望中国大多数人,能够自信而不自大,自尊而不狂妄,虚怀若谷,扎扎实实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让国家越来越好。

至于问题“如何判断一个老外夸中国,是发自真心,还是财富密码?”我想我已经回答了,看看他们在哪个层次上吧,在1,2,3层次上,说白了就是为了赚钱,在4,5层次上,哪怕有一定的批判也是发自真心。

毕竟能花那么多时间在4和5层次上用心,如果不是因为爱,我实在想不出其他来了。

扩展一下,恋爱也是类似的,从欣赏脸,欣赏钱,到欣赏家教,学识,到欣赏生活习惯,处事方法,再到欣赏价值观,到欣赏世界观,也是一个类似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能够欣赏你价值观的人,肯定也是真心了。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猫哥的视界:西方国家民众怎么看待中国|2021-10-2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