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天涯时事:央行降准,股市一定会涨?|2021-12-08

昨天,央行宣布将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信息出来以后,很多人问我:是不是股市要涨了?

最近半年,因为不看好,我们几乎没有写股市方面的文章。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再说说股市。

当然了,我们依旧不会写那种普通人看不懂的文,而是力争用最简单的例子让所有人都能看懂。

我们先给大家说说什么叫做降准?
大家都知道银行里的钱,绝大多数都是老百姓存在那的,老百姓把钱存到银行,银行要给你利息,那么银行给你利息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当然是银行把你的钱贷给别人,从别人那获得利息,然后将其中的一部分给了你。
比如,你把100块钱存在银行,银行把你的这100块钱贷给别人获得4%的利息,然后它把2%给你,剩余的它自己赚了。

大家看下面一个图:目前,银行的存款基准利率为1.5%(定期存款一年的利息),贷款基准利率为4.35%,差值为2.85%。

到这,大家或许会说:银行靠利息的差值岂不是稳赚不赔了?

当然不是这么简单的,我们举两个例子:

第一,我把100块钱存到银行,银行给我1.5%的利息;银行把我存的100块钱贷给你,你必须给银行4%的利息。一年后,你还不起银行的钱了,这笔钱就成了银行的坏账。
大量的老百姓把钱存到银行,银行再把那些钱贷给需要钱的个人或企业,在银行贷款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坏账——你存银行的钱,银行必须一分不少的给你,但是大量的坏账必须由银行自己承担,所以银行赚的没有理论上那么多。

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它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肯定不会将钱贷给那些有可能还不起钱的企业了,这就是为什么缺钱的企业经常拿不到贷款的主要原因——中小企业缺钱,但是却很难拿到钱,因为银行害怕它们还不起钱。

第二,我把100块钱存到银行,银行给我1.5%的利息。但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无底线的追求利润,造成金融风险,央行便对商业银行进行制衡——商业银行不能把老百姓存的钱都给贷出去,必须要留下一部分钱存在央行那里,这就叫准备金。
我把100块钱存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不能把这100块钱都贷出去,必须要拿出10块钱存到央行那里,这个“10块钱”就叫做准备金。
10块钱占100块钱的10%,这个“10%”就叫做准备金率。

很显然:准备金率越低,银行能贷出去的钱就越多;银行能贷出去的钱越多,需要钱的企业就能贷到更多的钱或更多的企业能够获得银行的贷款。
表面上来看:央行降低准备金率,企业就能获得更多的贷款了,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企业拿到更多的贷款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大量搞建设(建工厂、买设备或原材料等),就需要招收大量的工人,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这次央行降准的目的是什么?
新闻中是这样说的: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加强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说白了,这次降准释放出来的额外的贷款是给中小企业、绿色能源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的。

好,准备金率的事情说明白了,我们暂时把它放一边,我们再说说股市的事情。
我们依旧给大家举例,以我的公众号举例。
我的公众号收入有三部分构成:赞赏、流量主和广告。

我写了一篇文章:有人认为我写的很好,给我赞赏1块钱;有人认为我写的非常好,给我赞赏5块钱……这个就是我的劳动收入,即大家都认同我写一篇文章值这么多,也可以叫做“工资”。
但是,除了赞赏外,我还有流量主和广告的收入,而那两部分收入我几乎是没有什么劳动的——流量主,我只不过是动动手指,把它插入到文章中而已;广告,我只是和合作方对对话,审核下文案,没问题后复制粘贴到公众号里就行,劳动量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没有劳动,但是却获得了收益,这就叫做“利润”,也可以叫做“剩余价值”(我们这个说的不是太严谨,因为太严谨了大家就搞不懂了)。
这个剩余价值是谁创造的呢?

每一个读者创造的。
读者创造的价值,但是却被我占有了。
为什么会允许我占有这个剩余价值呢?
因为这样能充分的调动我的积极性,让我有动力写更多、更好的文章。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剩余价值归所有人拥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剩余价值归私人所有。
国企的利润一部分要交给国家(国家以医疗、养老、教育等再返给所有老百姓),另一部分留着自己发展用;私企的利润不用交给国家,一部分分给股东,一部分留着自身的发展。
某想的柳某和杨某等人拿着高薪工资,为什么在网络上引起不满?

有人说,这是人家某想自己的事情,外人无权说三道四,这对吗?

柳某已经退休了,不劳动了,但是却拿那么多的工资,这本质上不就是侵占了某想的利润吗?而某想的利润,一部分来源于员工,一部分来源于所有的老百姓,所以我们老百姓自然有表达不满的权力(虽然在法律上可能不存在问题,但是我们依旧是有权质疑的,因为它拿的工资侵占了一部分“剩余价值”,而那部分剩余价值中有一部分是我们所有人创造的)!
杨某还在劳动,但是它的薪水远远的超出了他的劳动价值,而超出的部分也来源于某想的员工和所有老百姓,所以我们自然也是有权质疑和表达不满的。
这是额外的“插曲”,我们回到上面的话题。

假设我的公众号每年的利润是10万(注意,赞赏属于我的劳动收入,是不算在利润里面的),你说我这个公众号能值多少钱?
我相信,每个人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每年的利润10万,我相信,如果我卖100万肯定会有人来买的,也就是说我这号值100万。
价值100万÷每年利润10万=10。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按年利润的10倍来发行股票。
假设我发行1万股,每股价格为100元,市值就是100万。
总股本1万,股价100元,肯定有人会认为每股100元的价格偏低了,肯定也有人认为100元的价格偏高了,认为偏低的人就会买入,认为偏高的人就会卖出,于是便有了交易。
大家看下面的图:不同的股票发行的市盈率是不一样的,有的是10倍,有的是20倍,还有100倍,甚至700倍的。

为什么会不同?

这里面的原因就非常复杂了:有的公司比较小,发展的潜力比较大,所以可以高点市盈率;有的公司比较大,发展潜力比较小,市盈率就不能太高(太高了就没人申购了);有的公司前期投入很高,现在盈利非常低,但是后面的盈利可能会很高,所以也可以高点市盈率……

我们依旧以我们的公众号为例,目前我们的公众号年利润为10万,我发行了1万股,每股100元,市值100万。这个时候,如果我把我持有的股份全部卖出去,那么我立刻就可以拿到100万。
现在大家知道上市的第一个好处了吧,因为我随时可以卖掉自己持有的股份,把它变成现金——如果我不上市,我也可以把号卖出去,但是比较麻烦,而且只能一次性把号卖了(我就失去了对号的控制权),但是上市后,我缺钱了,我可以今天卖100股,明天卖500股,号还控制在我手中。
另外,我想把我的号做大,我想拿10万去做广告,这个时候我自己可以一分钱不花,直接增发股票到市场上融资——这极大的降低了我的风险。
当然了,我也不是完全都占好处了的,我还得给股东分红——没上市的时候,我赚的钱都是我自己的,上市以后,赚的钱得和股东按持股比例分红。
我的号每年利润10万,上市以后,只要我把股份都卖掉就可以立刻获得100万,你说我会卖吗?

不会!
为什么?
因为我觉得上市后,我的号能给我带来更多的利益——我可以拿股东的钱去做广告,然后我就可能把我的号发展的更大,号发展的更大以后,我就可能获得更多的人赞赏——前面我们给大家说过了,赞赏相当于我的劳动价值,是我的“工资”,不算在利润里面的,那个钱是不需要和股东分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上市公司高管给自己发那么高工资的主要原因。

另外,我的号做大以后,我持有的股份增值的更快——比如,现在我的号年利润是10万,按照10倍市盈率计算,总市值就是100万;明年,我的号年利润是20万,还是按10倍市盈率计算,总市值就是200万……

大家看出问题没有?
利润增加了1倍,但是市值却等于10倍的利润在放大——只要我把公司经营好,我持有股份市值就会增加的更多,而我随时可以减持。
了解这个过程以后,大家就会知道为什么普通人容易在股市中做“韭菜”了。

比如,我今天在构思一篇文章,质量非常高,明天的赞赏和点击可能会非常高,流量主可能也会很高(流量主算在利润里),但是你知道我今天在构思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吗?我今天和一个广告合作商交谈,明天会有一个广告(广告收入算在利润里面),但是你知道明天我会有一个广告吗?
……

这些都是利好消息,能提高股价的,但是你永远比我迟知道。
比如,这个月,我发现几乎没人找我做广告或者我太累了不想接广告了,你能比我先知道?我今天写了一篇敏感文章,被封号了3天,你能比我先知道?最近没有什么大新闻写,我打算休息几天不写文了,你能比我先知道?
……

这些都是利空消息,会导致股价下跌,但是你也永远比我迟知道。

在股市里:当你看到一个利好消息的时候,往往你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当你根据利好消息进去的时候,往往就高位站岗了;当你看到一个利空消息的时候,往往也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当你根据利空消息卖出的时候,往往也就割肉在地板上了……
所以,短线操作,往往要采取逆向思维:当一个股票出现利好却没有涨或提前涨了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进去,进去大概率就是去“站岗”了;当一个股票出现利空却没有跌的时候,那你就不要割肉了……
短线操作的风险是非常巨大的,因为利好和利空往往是不断的交叉进行的,反应在股价上就是“波段”,而能把握这个波段的人非常少,因为绝大多数人的信息都是滞后的——至于所谓的技术分析只能在那些正常经营的股票上使用,而你是永远不知道哪些股票是在正常经营的,这就是我不看个股技术指标的主要原因之一,没有用。
所以,如果你想要在股市里有所收益的话,那么就不要去做短线,甚至波段都不要去玩(因为你的信息永远滞后于那些大股东),否则总有一天就会折在里面。

在个股上做短线和波段的风险是非常巨大的,那么是不是说股市就没有办法玩了呢?
也不是,你可以选择一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股票,长线持有,无视短期的波动。比如,我们说了很多次的新能源、5G、养老等。

同样的道理,在经济发展上,我们也要有逆向思维。

比如,昨天央行降准了,很多人说这对股市是一个利好,你觉得那真的是利好吗?
一个人生病了,我告诉你,他需要吃药了,你觉得他马上就会好了吗?

未必!

说不定我过几天就会告诉你,他吃药已经没有用了,必须要打点滴了。
打点滴就一定能好吗?
也未必!
说不定过几天我又会告诉你,他打点滴也没用了,需要动手术了。
动手术就能好了吗?
还未必,因为过几天我可能会告诉你,他已经无药可救了!

……

在经济中,降准相当于“吃药”,降息相当于“打针”,量化宽松(印钞)相当于“动手术”,都说明经济出问题了,这个时候,你进去不是找死吗?

那么,该什么时候进去呢?

降准、降息或量化宽松一段时间以后,你发现“病人”病情有所好转的时候,你再进去!
那么,如何判断病人的病情开始好转了呢?

以前我们和大家说过的,看物价指数:当物价指数小于2%的时候,就说明经济过冷了;当物价指数在2—3%的时候,就说明经济是正常的;当物价指数大于3%的时候,就说明经济过热了。
比如,很多人就不理解,现在大宗商品价格在上涨,包括煤炭、石油、有色、钢铁等都在上涨,这个时候降准岂不是会进一步推高它们的价格?

我只能说,您看到的只是“树木”,不是“森林”。
目前,我们的物价指数还是小于2%的,经济形势还是很不好的,自然是需要降准的。

所以,如何才能不做股市中的“韭菜”呢?
第一,不要去做个股的短线和波段,你是不可能把握住的;
第二,不要去做热点,因为热点一定是信息推动的,一定会偏离长期价值的;
第三,找准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长线持有——如果把握不好个股,就做这个板块的基金(板块代表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第四,看经济发展的大形势,尽量不要在物价指数过冷或过热的时候进去,尽量在物价指数在2%-3%的时候或物价指数由过冷向正常转变的时期介入(目前的物价指数就在由过冷向正常转变,但是仍处于过冷期);
第五,在经济过冷期尽量找那些不受经济波动的板块做波段,比如一些垄断行业,电力、电信、银行等。如果你担心这些行业的波段还很难把握的话,那么就做它们的“组合”,也就是上证50指数基金。
当然了,不做韭菜的最佳方式就是:不要介入股市。

一入江湖岁月催,自古江湖几人回?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天涯时事:央行降准,股市一定会涨?|2021-12-0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