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度有一则好消息和一则坏消息。好消息是一架米17V5直升机(的确挺威武的)昨日坠毁13人遇难,目前死者情绪稳定,包括印度死硬反华分子国防参谋长拉瓦特。
坏消息是死晚了。如果这个人能早死几年,也许印军就不会越界挑衅,中印也就不会发生加勒万冲突,陈红军、陈祥榕、肖思源、王焯然四位烈士就不会牺牲。
拉瓦特是莫迪在印军中最忠实、最贴心的走狗。中印关系这几年急转直下,几乎都是在他亲自指挥和领导之下,从2017年洞朗和班公湖对峙,再到2020年的加勒万冲突……
蛋总之前说过很多次,莫迪不是一般人,在印度有超高的威望,很多民众视莫迪为救世主,支持率长期居高不下。
我们都知道,印度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大一统,从未有过统一的文字,统一的货币,统一的文化,领土的统一也是殖民母国帮着拢在一起的。
到现在印度有100多个民族用着一千多种语言,光官方语言就有22种,宗教更是五花八门,被誉为宗教博物馆。
如何把印度凝聚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印度的政令体系也不畅通。上世纪90年代,印度政坛的动荡程度,不输小日本。
从1989年到1999年,印度一共组成了八届政府。其中6届不足一年,最短只有13天。所以为啥说印度是“最民主”的发展中国家,年年都在忙着选举。
莫迪的确是操纵西式选举政治的高手,他有三大法宝:宗教、口号和牛尿,通俗一点也就是狂热的宗教主义、狂热的民族主义和一定的经济发展成就。
其中在狂热的民族主义方面,莫迪最有效的就是杠中国,搞边界纷争,渲染中国威胁论。好处是国内可以凝聚,坏处是可能被反噬。
而这个拉瓦特,就是莫迪打民族主义牌的最理想抓手。印度毕竟一切向美国看齐,自然也有印度特色的政治正确。
这个拉瓦特也是个叠buff的高手:第一,高种姓,刹帝利出身;第二,根咖苗喱,是正经八百的官二代,父亲曾是印陆军的二号人物;第三,印度教徒;第四,履历好,有经验。
印度自古是个等级社会,实行了两千多年的种姓制度。由于印度脱胎于殖民地,没有进行过彻底的反封建反殖民的民主革命,到现在还深受种姓制度影响。
种姓制度根植于印度人的骨髓,影响有多大呢?蛋总举个例子,卡斯特罗学习《论持久战》,通过游击战争取得了古巴革命的胜利,但印共游击队就不行。
他们也学习毛泽东思想,也学着建根据地、打游击,试着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实际上印度打游击的自然条件更好(热带,物产丰富),但实际效果不理想。
因为印度游击队的队员,多出身贱民(吠舍和首陀罗),而土豪劣绅多是高种姓,他们见了高种姓的革命对象,有一种天然的不自信,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简直是基因压制。
这个拉瓦特出身好,所以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毕业后直接当了军官,在他爸手下当少尉。期间表现十分强硬(主要是后台硬),出手果断,晋升很快,参与过边界冲突。
1979年开始,他担任第11联队第五营营长,这个营后来被派往中印边界。1987年,中印在藏南附近发生对峙,这个营就在前线。
2014年莫迪成为印度总理,很快注意到了这个拉瓦特。因为2015年6月,拉瓦特作为军长,曾亲自指挥一个伞兵营进入缅甸,对缅甸反政府武装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
因为这事儿办的漂亮,所以晋升很快。2016年元旦,他从第3军中将军长升任南部军区中将司令;9月,又从军区司令晋升陆军中将第一副参谋长。
既然强硬升得快,那他必然更强硬。2016年9月,克什米尔地区,印军遭到恐怖袭击。拉瓦特强硬回击,越过实控线进入巴控领地,再次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
然后他又得到了提拔,年底又晋升为陆军上将参谋长,一年连升三级,比印度火车还快。而且几乎已经到顶了,因为这是陆军的最高指挥官了。
其实2017年中印洞朗对峙,也是拉瓦特指挥的。当时他非常狂妄。说印度有能力打赢2.5线战争的就是他。
洞朗对峙结束后,他敌视中国的措施并没有停止,不断地加强北方的基建,针对中国组建第17山地打击兵团,总兵力9万人。
洞朗对峙之后他的声望达到了顶点,也再次换来了晋升。2019年9月30日,拉瓦特成为三军资历最老的参谋长委员会主席,相当于美军的总参谋长级别。
不仅如此,莫迪给他量身定做了另一个岗位——国防参谋长,这个职位之前没有,莫迪的解释是为了适应现代战争不断变化的挑战。
实际上是增加拉瓦特的权力,更有利于他协调指挥印度的陆海空三军,这实际上已经是印度军方的一号人物了,因为国防部长是个文官。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为强硬而得到提拔的他,简直成了印度的纳粹,非常狂妄。他是莫迪反华面孔的代理人,帮莫迪干脏活,替莫迪说不能说的话。
他投桃报李,公开舔莫迪,甚至威胁国大党,彻底成了莫迪的枪杆子,突破了印度军方在党派之间中立不参政的红线。
莫迪搞农村改革,导致了轰轰烈烈的农民抗争运动。莫迪危难之际,拉瓦特就公开出来说,煽动印度农民的都是标准的反贼,军方不排除采取行动。
2020年的加勒万冲突,拉瓦特被认为是主要的策划者之一,结果踢到了钢板上,印度20多人丧命。不过也导致了我方四位烈士的牺牲2021年9月,他继续强硬,宣称中国和西方是文明间的大战,印度在其中必须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两周前他还大放厥词,说中国是印度最大的威胁,必须要教训解放军一下,除非我死了。可惜他一语成谶。
不过看到坠机的新闻,蛋总挺忧伤的,解放军的难题又增加了。这正应了那句话,一个人最大的对手往往是自己,印度也不例外。
我觉得印度军队身上有一种法国式的浪漫,印军完全可以骄傲地说:你休想在我坠落之前击落我,就像你休想在法国投降前攻入巴黎一样。
蛋总不是瞎说,因为印军飞机的半摔期挺短的。半摔期,指的是一批飞机摔掉一半数量的时间。
比如印度第一艘航母维拉特号(英国二手的)1987年服役以后有40架海鹞战斗机,到了2009年只剩下了11架,可求印度海鹞战斗机的半摔期约12年。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印度总共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这什么概念?概念就是印军现役飞机也就800多架,基本上每半个月就要摔一架。
仅2003年,印度空军就损失62架飞机,平均每周一架多。2004年初,印度空军4架英制“美洲虎”战斗机接连坠毁,3名飞行员丧生。
由于经常坠机,印度飞行员是个很危险的兵种。也因此,印度飞行员练一身跳伞的好功夫,几乎可以充当空降兵使用了。
印军飞机半摔期短的原因很多:第一,印度飞行员水平次,地勤更次;第二,印度战机品牌太杂;第三,印度工业基础差;第四,神秘力量加持。
先说印军的飞行员。据统计,印度摔的飞机,有三分之一是飞行员操作失误造成的。甚至还发生过,飞行员轰炸自己空军基地、击落自家飞机的情况。
1965年,一架印度战机返回机场,飞行员按下起落架键后,机场突然火光冲天,因为他按下的是火箭弹发射按钮,射出去了50发,炸死了40多名地勤,多架飞机。
三天后,飞行员吸取了此前的教训,没有按那个发射按钮,按了另一个发射按钮,直接摧毁了基地的油库。
2013年底,印军正在某空军基地进行训练。飞行员原计划要扔掉副油箱,结果把2000磅的炸弹也扔下来了,把自家基地给炸了……
这是因为印度经费有限,飞行员训练强度不够,飞行时间短,态度也不够认真,在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时完全没有经验,无法应对。
印度飞行员的组织性纪律性也不行。2010年5月印度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飞机坠毁事故。后来破译黑匣子的时候,发现飞行员的呼噜声比警报声还大……
印度的地勤也有责任。印度的战机种类过于庞杂,缺乏足够的零部件,地勤人员无法进行合理有效地维护。
更关键的印度的地勤还搞服务外包,包给了军队系统之外的第三方公司,雇佣的全是廉价的学徒工,没有专业的航空专业背景。
刚才提到了,印军的飞机品牌太杂,印度没有独立自主的国防工业体系,战机是万国牌的,有俄系的,有美系的,有法系的,有英系的,也有自己攒的。
这些飞机性能不同,设计风格迥异,加上飞机上的按钮本来就多如牛毛,对于飞行员来说一换机型简直是个噩梦。
别说飞机了,就是我们开车了,一换车型我们也不适应,找什么按钮有时候要找半天。要想不出错,必须认认真真学一遍,而且要通过长时间来磨合。
这些飞机的性能、设计风格不同,所以飞行员如果换飞机,必须认真的再学习一遍,更改长期的习惯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也增加了出错几率。
关键是维护保养更困难,印空军后勤部门就需要从世界各地采集供这些战机使用的零配件,其中过程之复杂和繁琐可想而知了,维护起来更头疼。
印度唯一飞机制造商、飞机维修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更是神仙一样的存在。只要在这里搞过大保健的飞机,就如同开过光一样绝对能升仙。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曾经组装米格21两架、大修八架,其中八架坠毁;组装米格21BISON一架、大修一架,其中一架坠毁;组装美洲豹三架、大修五架,其中六架坠毁。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还曾大修过法国的幻影2000四架,之后全部坠毁;组装过米格27三架、大修三架,其中四架坠毁;大修米格29三架,全部坠毁。
一般的维修厂都需要从外边订购零件,在这里恰恰相反,维修(包括发动机)过可能多出来一些零件,然后就直接扔了。
如果在中国,多了一颗螺丝钉,那么全部都得拆了重来,完了还得调查是哪个环节出的问题,然后追究责任。
这不是玩笑,是真事儿。2019年2月,印度一架幻影2000坠毁,人家娘家(法国达索公司)来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是因为印度斯坦航空给某个传感器少装了三个螺丝。
当然,我认为这其中可能还有一些神秘力量加持,比如局座的因果律武器。局座在2020年就说,拉瓦特等人坐直升机去了前线,吓出来一身汗。
道长的符也挺灵验的。刚给南海贴上,美国军舰连撞了三次。而在此前,道长也给印度贴上了符。
虽然我们不能搞封建迷信,但是我们有自己美好的期望和祝福,我们也相信多行不义必自毙。印度仇视中国,是极为错误和愚蠢的。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是陈祥榕烈士20岁的生日。而印度坠机、拉瓦特挂了是他最好的生日礼物。
今天,他战友们来到他和其他三位烈士牺牲的地方给他庆生,并庄严宣誓:“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拉瓦特挂了,但是印度对华政策很难改变。因为拉瓦特的背后是莫迪,头疼的是,莫迪很少坐飞机。
虽然印度的对华政策难有大的调整,但理想的疯狗也不是那么好找。因此,这依然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值得开二锅头庆祝,记得先敬烈士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