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不久前谈到,历史经验证明,拥有一支300万吨级的大舰队是可以进入世界级大海军的入门门槛。而人类历史上只有三家曾经越过这个门槛,不过历史发展到今天,其中有两家的实力已经严重削弱,海上霸权不复存在。只有超级大国海军的总吨位在全球仍然鹤立鸡群。大航海时代600年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不断的验证一个真理,这就是拥有海洋的民Z才拥有未来。不论是全面发展经济,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水平;还是确保本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都需要大力进军海洋。历史也证明破坏性最严重的敌人入侵,一般也是从海洋上打过来的。因此说未来在于星辰大海。从外星上获取战略资源,最少还是几百年以后的事情,但是全球海洋资源的开发开采还仅仅在起步阶段。由此可见海洋是多么重要。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就是实现所有海洋大国梦的基本物质基础。
不过超级大国及其所谓的传统体系,已经称霸全球海洋300年以上,是绝不会轻易放弃他们的既得利益。虽然后来者没有必要主动上门挑战当今的全球霸主,但是所谓“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传统的全球霸主,总是习惯通过主动发动战争,来打断任何后来者的崛起过程,极力维护其现有的、对全球压迫和剥削的既有格局。因为无论从长远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这个小格局,还是从确保人类的整体和平与发展的这个全球性大格局来说,都必须建设一支实力强大的现代化超级海军,才是维护现实利益和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由之路。那么这支强大的现代化大海军,如何衡量其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呢?主要还是应该和超级大国的现有海军实力进行横向对比,仍然以整体吨位作为实力强弱的主要衡量对象。那么是否建设到前面提到的300万吨,越过这个全球化海军的基本门槛,就算是追赶成功,万事大吉了?
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首先,单纯从纸面数据看,超级大国目前的海军总吨位,仍然有400万吨,甚至还要稍微超出一些。这样一来,所谓后来者的实际总吨位,就不应该少于超级大国现有的纸面总吨位。当然过去狼山也提到过多次,超级大国海军这个400万吨级上下的总吨位,其中有三分之一已经相当老旧。也就是不论水上还是水下的这部分舰种,都到了服役年限的安全极限,也就是水面舰艇的服役时间超过了40年;而水下核动力潜艇的服役年限超过了35年。甚至有部分舰艇,比如有至少10艘以上方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平均服役年限已经超过44年,都到了必须退役替换的时间。但是超级大国目前的造船工业设计建造实力和工作效率,又根本无法一对一地完成替换更新,因此这些过于老旧的舰船和潜艇,都已经长期停靠在码头上不再出海,但是为了纸面上对全球的威慑力,
仍然不进行退役;于是这部分已经彻底成了存在舰队。这部分的总吨位基本超过120万吨。另外还有一部分,就是虽然舰艇服役时间普遍不到30年,还算是处于基本年富力强的状态,但是由于综合预算不足;比如超级大国接近20艘之多的、普遍高达4万吨级的大型补给舰队目前已经长期停航节约资金。或者因为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技术问题,包括建造缺陷。比如像布什号这种从一开始就存在明显建造事故的航母,甚至也可以包括一直无法执行战备任务的所有福特级新航母。这些大型主战舰艇和补给舰队虽然都不算太老,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正常出海执行任务。这部分数量极大,甚至有160万吨以上。第三大类,就是超级大国海军目前还在全球呈现活跃状态的水面和水下的舰艇。主要包括不超过3艘的尼米兹级航母;最多25艘左右的神盾驱逐舰;不超过15艘的核潜艇,以及配套的其他辅助舰艇。
这部分是超级大国现实中继续全球存在和对外压制其他海军力量的一线工具,但是总量不会超过120万吨。这120万吨的活跃舰队,基本也是一旦遇到大的变化,超级大国海军在3到4个月内,可以动员的全部海军力量。另外160万吨级的停滞舰队,还有120万吨级的老旧舰队,其实都已经很难在短时间内重启,达到可以再次实战部署的状态。如果把某个事件的时间延长到半年,也就是180天,那么超级大国最多可以从160万吨级的停滞舰队中再拿出不超过40万吨的、后续启动的第二波舰队力量,也就相当于2个重启的航母战斗群。说到底,超级大国海军未来只有160万吨级的极限可用力量,总实力不超过4个尼米兹级航母战斗群,这就是超级大国在未来5到10年内可以动用的全部海上力量。这还是在事件时间延长的情况下。如果事件在不超过100天内就终结,那么超级大国海军最多可以动用100到120万吨,
也就是2到3个尼米兹级航母战斗群来应对。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超级大国海军总纸面实力和实际可用实力之间的巨大落差。但这种情况,都是历史上的老大帝国发展到后期不可避免地惯有现象。任何老旧帝国到了后期,总有大批纸面上存在的军事力量长期吃空饷,实际上却不能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战斗力;最终结局就是把整个帝国吃垮。既然已经说明白了,超级大国作为现有的全球海洋霸主,真正能够动用的海上实力只有120到160万吨的级别,那么如果后起一方已经拥有300万吨级的全新舰队,岂不是直接比超级大国可以实际动用海上实力瞬间多出了一倍?这样就可以确保立于不败之地了吧。实际上这种看法,忘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所有历史上的现有霸主,并不单纯只有其本身是现有世界格局的既得利益方。任何既有霸主,
都会有一批或多或少、或强或弱的所谓盟友,也就是打手和跟班小弟。这部分势力也已经习惯了从霸主那里惯常分得一杯羹。由于这些跟班和小弟的整体实力都无法和全球超强直接对抗,不管这种超强是既有的,还是新崛起的。这些二三流的霸主盟友们,对此都是极为敏感的。到这里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些传统霸主手下的小跟班,比传统霸主本身跳得更高,更热衷于去积极打压后起者。因此在计算全球海军实力对比时,不应该只计算超级大国本身,还要算上其他大大小小的所谓盟友,可能出动的干涉力量。如果霸主的极限动员能力是160万吨,那么这些大大小小的盟友合起来,还可以动员80到100万吨。本着料敌从宽的方针。那么可以算跟班们的总出动能力为100万吨。加上霸主本身的160万吨,这样就有260万吨。以后起一方的300万吨,对阵260万吨,并没有速胜的把握。
而如果有400万吨级的完整实力,那局面就完全改观了。可以先拿出两个130万吨级,在东西两大洋的战略方向,对干涉集团的全部260万吨进行一对一的拒止,然后还有另外的130万吨级,作为机动精锐,迅速压都东西任何方向上,都可以以2比1的绝对优势快速全歼对手。以现有的发展趋势看,想要拥有400万吨级的绝对优势实力,还必须再经历一个新的造舰高潮。至于这400万吨的大海军如何以最优的比例分配舰种,下期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