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温伯陵:辱华的背后,是国家合法性的问题|2021-12-31

    伯陵说:    

我们的历史包袱太沉重了。



1


关于“眯眯眼”的问题,以前说过很多次了,最近又出现“眯眯眼”的舆论风波,还是有些话想说。


有句鸡汤话,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比如童年的时候很穷,那么贫穷便成为刻在骨子里的烙印,一辈子都活在贫穷的阴影里。


即便成年以后事业兴旺,银行卡里存了很多钱,也不敢大手大脚的花钱,肆无忌惮的享受生活。


原因很简单,穷怕了。


比如读书时遭遇校园霸凌的人,一辈子也走不出被同学欺负的阴影,此后的人生中想到那段黑暗岁月,还是忍不住浑身发抖。


比如青年时期因为外貌、气质、收入等原因屡次追姑娘失败,也会留下惨痛的记忆,此后遇到特别喜欢的姑娘,也会莫名其妙的自卑,不敢主动示好。


那么他只能是走上相亲的道路,和菜市场买白菜似的,选一个互相都合适的姑娘,组成一个凑合的家庭,一起过凑合的日子。


童年的不幸,是一个人沉重的历史包袱,想走出来不容易。


要么心大一些,假装忘记童年的不幸,当成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继续现在的生活。


这种忘记,不是真的忘记,是假装的。


说不定什么时候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会激活那些不堪的过去,然后陷入沉痛的思考


所以“心大”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那么就努力一些,在某个领域做出一番成就。中年的成就和童年的不幸有强烈反差,才能真正释怀,把童年的不幸当成屁给放了。


朱元璋的童年够惨吧,遍及江淮的瘟疫战乱,让他全家人都死绝了,自己也得端着破碗要饭。


按道理说,饥饿和死亡的恐惧,几乎会伴随朱元璋一辈子。


但短短二十年后,朱元璋登基称帝立国大明,驾凌在天下所有人之上。


这个时候,朱元璋便释怀了。


他非但不掩饰自己的底层出身,还要正大光明的说,我本淮右布衣,谁能奈我何。


可以说,成功和崛起,才是治愈童年不幸和历史包袱的良药。



2



童年不幸是个人的历史包袱,而前朝的错误就是国家的历史包袱。


当初秦国统一天下,那些派到各地的秦国官吏,以胜利者的姿态治理地方,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这就不可避免的激化官民矛盾。


秦始皇更是动用几十万人口,不停的搞大工程,修完长城修灵渠,筑完驰道建阿房宫,从统一到灭亡基本没消停过。


结果就是,天下人民认为秦国暴虐,不推翻秦国人民就没有好日子。


于是陈胜起义的星星之火,迅速成燎原之势,他们喊出的口号便是“伐无道诛暴秦”,短短三年时间就让天地换了颜色。


而“无道暴虐”,也成为汉朝的历史包袱。


在秦末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汉朝,终其四百年的历史,都以秦国为反面教材,不敢过分动员民力,除了汉武帝时代以外,基本能保证“与民休息”的底色,农业税率也保持在相当低的程度。


毕竟汉朝是以反秦起家的,要是和秦国一样无道暴虐,不是屠龙者变成恶龙了么,合法性就没了。


所以国家的合法性,往往来自改正前朝的错误。


唐朝灭亡以后,中国是藩镇割据的五代乱世,那些拥兵自重的军阀,不需要文人的认可,也不需要人民的支持,披一条黄布就能登基称帝了。


正所谓天子乃兵强马壮者为之。


于是经过“陈桥兵变”建立的宋朝,面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解除将领兵权,削弱各地的藩镇,争取让新成立的宋朝避免军阀篡位。


正唐末五代的错误,成为宋朝合法性的来源,但军阀混战的往事,也是宋朝甩不开的历史包袱。


这样的历史包袱,造成宋朝崇文抑武的局面。


结果我们都知道,北宋末年出现了“靖康之耻”,南宋末年有崖山亡国。


有了宋朝的教训,“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便是明朝合法性的来源,而“亡于异族之手”也是明朝必须面对的历史包袱。


“土木堡之变”以后,北京的朝廷大臣主张迁都南京,躲避蒙古骑兵的锋芒。兵部侍郎于谦不同意,说提议南迁的人都应该斩首。


于谦的理由有三个。


第一是首都为天下根本,一旦迁都南下,北京就是一座普通城市,各地将领便没有勤王的积极性,肯定守不住的,到时候整个华北都要丢。


第二是朱棣的陵墓在北京,迁都南下以后,朱棣必然被蒙古人挫骨扬灰。在讲究忠孝礼义的年代,这是最大的不忠不孝。


第三是最重要的,于谦问大臣们,不见宋朝南渡的教训吗?


这一句话给大家问住了。


宋朝南渡出现了靖康耻,皇帝成了阶下囚,公主贵妇做了女真人的性奴,你们想学宋朝迁都南渡,到底是什么居心?莫非是想叛国?


太祖高皇帝可在南京看着你们呢。


所以于谦的前两个理由,属于军事和道德问题,最后一个理由才是国家合法性的问题。不管多么困难,明朝都必须守住“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底线。


这才有了于谦指挥的北京保卫战。


此后两百年,明朝再也没人说迁都南京的话。


都说明朝是天子守国门,誓死不降的硬骨头,其实明朝君臣也没办法,宋朝的历史包袱太沉重了背不动也得背着。



3



说了半天历史,还是回到现在来。


新中国是立国最艰难的。


清末民国的事情看起来复杂,其实总结起来就两条线——驱逐列强保证民族独立,阶级革命重整生产关系。


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戊戌变法到新文化运动,都是围绕这两条线展开的。


历代先烈尝试了无数种救国方法,但是都失败了,而我党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驱逐了侵略者和买办,经过打土豪分田地和公私合营,重新改造了生产关系,才建立起新中国。


那么新中国的合法性,便是保家卫国和为人民服务,这两条是新中国绝对不能碰的底线,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都说明朝得国最正,其实驱逐列强和为人民服务的新中国,类似于兼容了汉朝和明朝的合法性,属于自古以来得国最正的。


但得国最正的同时,新中国也背上汉朝、明朝、近代革命的所有历史包袱。


每次出现外国针对中国的事情,如疫情抹黑和眯眯眼辱华,我们就会想起百年前的黑暗岁月,想着日子稍微好一点了,你们又要回来?


每当国内出现腐败、乡贤之类的玩意,我们也会想起为新中国牺牲的烈士们,有一种“他们牺牲不值得”的感觉,然后开始摆正阶级立场,和腐败乡贤之类的旧势力斗争。


这个历史包袱太沉重了。


我们中国人活得累,其实和历史包袱有很大关系。


在国家层面,见不得外国有任何辱华的苗头,而在个人层面,受不了半点委屈,稍微遇到不公平的事就想着改造社会。


真要是和印度一样躺平,国家的压力肯定小一些,个人也能活的舒服一些。


但在巨大的历史惯性下,我们根本躺不平,稍微打个盹就要爬起来继续干。



4



关于眯眯眼的事,每年都要出现好几次,每次都伴随着巨大的舆论风波。


最近有人在网上说,中国人太敏感自卑了。


这人明显不懂事。


不是中国人敏感自卑,而是洋人给中国人留下的记忆,实在太黑暗了,给中国造成的历史包袱太沉重了。


不过话说回来,要甩掉历史包袱,其实也没其他办法,只能是努力奋斗了。


当你的成就远远超越起点的时候,历史包袱也就不再是包袱,而是证明自己非常牛逼的客观事实。


朱元璋为什么说“我本淮右布衣”呢,还不是淮右布衣的起点低,开国大明的成就高,这么巨大的落差,恰恰说明朱元璋是牛逼的猛人。


从这个层面来说,每年争论几次眯眯眼,其实意义并不大。


将来真的走向星辰大海了,再回头来看,眯眯眼之类的辱华事件,都是时代给我们的勋章,反过来也证明了外国、品牌方、模特的庸俗愚昧。


解释世界没用的,改变世界才有用。


全文完。


2021年即将结束,提前祝大家元旦快乐。


这篇文章是今年的最后一篇了,感谢大家一年来的支持和鼓励,等过了元旦再写长文给大家。每个话题,都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写出来给大家参考。


明年,我们争取都能进步一点。


另外《一看就懂的史记》上市一周,基本都是历史新书榜的第一名,能有这样的成绩,都是大家捧场,再次感谢大家。


就说到这里吧,我们明年见。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温伯陵:辱华的背后,是国家合法性的问题|2021-12-31
分享到